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近期針對島上蛇島蝮種群數量開展第5次普查活動。
蛇島蝮是蛇島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物種,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據本次普查的負責人王小平介紹,有效掌握蛇島蝮的種群數量、生態現狀是制定科學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據。
蛇島蝮每年有兩個活動高峰期,即春季的5月初到6月初、秋季的9月初到10月底,因而今年的調查將在春秋兩季進行。種群密度大、人為幹擾較少的蛇島六溝被選為普查樣本區。
蛇島地形大體上由6個連續但相對獨立的山溝地貌組成。山溝得名依次為一溝、二溝等,六溝是其一。因蛇島蝮活動範圍比較小、各溝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種群。2005~2006年的全島性大普查基本確定了6個溝蛇島蝮的比例。此次調查,藉助六溝樣本數據,進而推算出全島蛇的數量。
5月26日開始,蛇島管理局組織科研人員、蛇類研究專家、志願者組成調查隊,利用標誌重捕法對蛇島六溝進行調查。標誌重捕法是動物種群數量調查的基礎方法之一,尤其適用於遷出、遷入都為零,又便於捕捉的兩棲爬行動物,在調查中根據重捕樣本中標記的比例,估算出該區域的種群數量。
本次春季大規模普查,共進行3次,對發現的每一條蛇,科研人員要用彩筆在蛇身上做個標記,每次用不同顏色的筆,並記錄下蛇的年齡段、所處位置、是否食鳥等數據。
六溝植被茂密,山坡由下至上依次生長著草叢、灌木、矮喬木。調查時,身穿防護服和高腰防護鞋的隊員們排成一字隊形,每人間隔10餘米,從坡下開始向山上呈扇面狀搜索。
蛇島上的蛇無處不在。有時候一棵小灌木上就能發現相互疊在一起的三四條毒蛇。樹下的草叢和礫石間,蛇影亦時隱時現。
據王小平介紹,對蛇島蝮最近的一次普查是在2012年,他們聯合瀋陽師範大學對六溝進行抽樣調查,估算出全島蛇島蝮數量為17569-19739條。根據調查情況,管理局採取了一系列保護辦法,為蛇島蝮營造了更好的生存環境。但是,近年來隨著整個生態系統的變化,遷徙候鳥種群數量波動明顯,蛇島夏季乾旱、冬季極寒情況交替出現,目前蛇島蝮的數量究竟有多少,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
王小平說,春季調查結束後,今年秋季,調查人員還會按照同樣的路線、方法再次進行調查。綜合兩次調查結果,最終計算出蛇島蝮的最新種群數據,為下階段制定更科學的保護管理措施提供依據。
【來源:遼寧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