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裡這樣一群神奇的存在,就是平時除了業務之外很少出現在熒幕上,也沒有什麼代言互動,在網絡上看來人氣低迷。可是一旦進行線下活動時,現場卻是擠破了腦袋,頗為壯觀。而歌壇裡的五月天,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而且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時不時的就會有傳言說,網絡人氣這麼低,五月天是不是在逐漸變得小眾?
首先,在每次五月天開始巡迴演唱會時,這個流言就不攻自破了。為什麼呢?因為雖然平時五月天除了演唱會和發新專輯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曝光度。但是他們一出現直接就是巡迴演唱會,而且恐怖的是一票難求。有多難呢,打個比方,五月天即將開始的八月末巡迴演唱會,第一天官宣,第二天開票,三十萬張票,一小時全部搶空。更恐怖的是的是這次演唱會根本就沒大肆宣傳也沒打任何廣告。有的人甚至調侃道,各大演唱會看了七年,上一個這麼囂張的是2017年的周杰倫。
此刻小編不禁想起了阿信曾經的一句玩笑話,即使五月天開始走下坡路,你們也買不到演唱會門票。現在看來這句話越來越有道理,即便現在不復12年大街小巷都是五月天的盛況,五月天歌迷的數量也是頗為驚人,不然哪來的底氣在北京連開三場鳥巢演唱會呢。當然五月天的歌迷對小眾這一傳言則表現得非常佛系,因為本就沒有往流量營銷那邊發展,自然也就不在意網絡數據。甚至還有粉絲稱,小眾就小眾唄,越小眾我就越覺得我作為這樣的小眾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兒。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既然歌迷數量驚人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單單從網絡上看,人氣顯得如此低迷呢?經過分析,小編認為這是因為五月天是純碎靠作品存活的樂團,從2012年到2018年除了發了三張專輯上了幾個晚會也沒幹其他的。從這個方面來看。五月天作品的知名度和流傳度就遠遠高於作者本身,就比如大家能隨口哼出最怕空氣突然安靜,能唱出洋蔥,盛夏光年等作品,但卻不一定能認得出五月天這幾個人,不一定能辨認每個團員。
可是這種發展路線對一位歌手來說是非常正確的,這樣的結果對一位歌手來說也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人固有悲歡離合難預料,但是自己的作品卻可以永永遠遠的被大家流傳。相比之下現在很多流量小生小花,沒有好的作品立足,即使被人熟知,日後也會遭人詬病。
沒有五月天,很多難以言喻的時刻和心情甚至錯綜複雜的細小情絲,都少了一種最貼切的曲調去表達。真正好的歌曲是沒有刻意聽,卻會在零碎之間莫名其妙的記住了那些調調,而這也正是五月天的每一首歌。哪怕有一天,五月天真的變成了小眾喜好,小編相信,這些歌曲這些很多人爛熟於心的調子,也會依舊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