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隨著首個「旅遊保險宣傳周」活動在全國範圍內的正式展開,「旅遊保險」這一話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南方日報商旅周刊官方微博近日發起微調查,據相關數據顯示,僅二成的網友出遊有購買旅遊保險的習慣,而大部分的網友則對旅遊責任險和意外險的認識一知半解。本刊特邀請保險業、旅遊業界的資深人士和專家做客圓桌會,就旅遊保險等話題深入探討。
○本期嘉賓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劉思敏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馮潔玲
佛山禪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馮志平
○本期主持人
南方日報記者 周人果
觀點1
遊客旅遊保險意識薄弱
主持人:出門旅遊,安全第一。但事實上,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參團遊客,還是背包客,仍有不少人鮮有買保險的習慣,你認為原因何在?
劉思敏:從民眾的角度來說,是人們保險意識還不夠強。「保險」這一舶來品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不長,人們對保險的認識還不到位,甚至認為買保險就意味著不吉利。而且一些出遊者還會存在僥倖心理,時常想的是「萬一不發生」,而非「萬一發生」。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旅遊、保險業界,對旅遊保險的宣傳力度不夠,方法也值得檢討。比如保險機構採取的上門推銷、打電話、陌生拜訪的方式遭致消費者反感,而有些旅行社對旅遊意外保險的推廣也顯得積極主動性不夠。其實,遊客對於保險的不信任亦不是空穴來風,以前曾發生過航空意外險的醜聞,假保險的出現,無疑給市場造成了傷害。
馮志平:近年來,珠三角遊客的自我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以前考慮的是「買不買」,現在更多的則考慮「買多少」的問題。旅行社有代售意外保險的業務,出團前,一般會向遊客講解並推薦,鼓勵遊客買個人意外險。但是,仍有不少遊客誤以為旅行社買了旅行社責任險,就等於自己有了全部保障,其實不然,如果發生事故,旅行社無責,沒有自行買意外險的話,遊客就只能自擔後果。我常和遊客舉吃宵夜的例子,很多老廣出遊喜歡晚上自行出去吃宵夜,這個行程不是旅行社安排的,萬一吃壞肚子或中毒,倘若遊客又沒有買意外險,則得不到任何賠付。
觀點2
責任險和意外險或走捆綁之路
主持人:在近日全省召開的一次旅行社風險防控及事故處理研討會上,據了解,廣東近兩年來正在積極推動旅行社責任保險的統保工作,由國家旅遊局推動實施的「2010年度旅行社責任保險全國統保示範項目」,是我省各行業中率先實行全省統保的行業責任保險,截止今年6月30日,我省旅行社投保率達80.9%。這個項目是如何幫助旅行社減低經營風險的,遊客有沒有受益?
馮潔玲:從2010年1月1日起,我們就開始面向全省推廣這個統保示範項目。老實說,這個項目是比常規的旅行社責任險保費高一些,一開始旅行社的觀念沒有轉變過來,難以接受,推廣難度的確不小。將責任險和意外險捆綁銷售,實現這兩種險種的無縫對接,是統保項目的主要特點,它可以解決之前的投保易、理賠難的問題。比如,「江泰平安行」系列產品的責任可以包括意外傷害、醫療、旅行不便、個人責任、緊急救援等方面,是針對旅途中常見的意外風險所推出的旅遊意外團險。據了解,目前廣東旅行社的統保率排在了全國前列,全省保費1012萬元,也是全國最高的。
馮志平:對於我們旅行社來說,進入統保體系之後,的確省了不少事。以前保障的項目不全,法律法規亦不完善,現在有專門的保險經紀充當旅行社和保險公司的中介,程序上也更順暢、更方便。從操作層面上來說,旅行社和遊客都有所獲益,比如以前發生事故,旅行社要先賠給客人,再和保險公司洽談,拿賠款,現在保險公司則先行墊付一部分給旅行社,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旅行社負擔,另一方面,對遊客來說也更有保障。
觀點3
儘快搭建旅遊保險信息監控平臺
主持人:目前市面上的確存在各種各樣和旅遊相關的意外險,是否存在一些行業亂象,作為遊客應該如何選擇?
劉思敏:隨著旅遊意外保險產品的日益豐富,競爭愈發激烈,購買意外險的途徑也越來越多,產品價格及優惠項目也參差不齊。而這其中,不排除一些假冒網站和不正規旅行社進行違規違法的操作,比如交了保險金給旅行社,但旅行社其實並沒有代購旅遊意外保險產品。或者買了保險金低的意外險產品,保額和服務都差強人意,這就容易造成人們對這類產品的不信任。我建議大家進行「品牌消費」,不要一味追求保費低的產品。並且直接在門市店或官方網站上購買,而不是通過中間商來購買。而選購哪一種,可以視個人情況和支付能力來定,如果有能力,不妨買保費稍高的,而對於經常出差的人來說,不妨買全年的產品。實際上,買合適的保險,也是一種對家庭、個人負責的行為。
馮志平:事實上,旅行社購買類似「責任險+意外險」的新思路,我認為是行得通的,這樣,可以避免遊客對旅遊保險認識的誤區。
觀點4
避免通過代理商購買意外險
主持人:如果出現旅行社亂收保險費的情況,遊客應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有沒有方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劉思敏:不可否認的是,要遊客自己來查詢花幾十元錢甚至只是幾元找旅行社代購的保單,好像不太現實,畢竟,個人查找核對這些信息所花費的成本不會太高,因此,儘可能避免通過代理商來購買意外險,這可以減少中間環節,避免利益受損。另外,每一筆旅遊意外保險費用都應該有據可查,這就需要第三方機構通過信息平臺進行監控,由政府層面促成一個統一而有效的保險信息平臺,或許對於出門在外的遊客(包括參團和非參團的)都是有益的。
■微議會
@笨笨蝦2011:購買境外旅遊保險還要注意兩個誤區。一是境外旅遊保險的保額並非越高越好。去美國、新加坡、日本等醫療費較高的國家旅遊,醫療險的保額最好不要低於20萬元;而去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旅遊,如果行程較短,醫療險的保額在10萬元左右即可。二是出險後不一定能得到全額賠償。人身意外保險所約定的保險金額只是保險公司承擔給付的最高保險金限額,而非實際給付金額,除航空事故能得到最高賠付金額外,其他人身意外保險都是按比例賠付。
@老兵新傳5258:通過安排遊客消費、增加自費景點等來獲取利潤,「低價團」成為「低質團」甚至是「購物團」,這就不足為奇了。另外,多數旅遊團購網站不提供發票和旅遊保險,也不與遊客籤訂旅遊合同,因此一旦發生事故或糾紛,遊客很難維權。
@行走天下官方微博:節氣將要進入大暑,各中小學校已陸續放假,暑期遊也隨之迎來高峰期。旅遊者在盡情遊山玩水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其中存在的許多不確定因素,保險專家提醒市民,為了能在旅行過程中因發生意外而獲得及時救助和相應補償,全方位為自己和家庭的出遊保駕護航必不可少。所以,外出旅遊前,請記得購買旅遊保險。
@中國保險報地方周刊:中國人壽與俄軍事保險公司在莫斯科啟動了兩國旅遊保險合作項目,即兩國遊客可在本國購買國際救援保險,在對方國家旅遊時遇到任何問題,可以24小時撥打母語保險服務熱線,兩國保險公司將為遊客提供緊急救援、醫療服務、轉運回國以及旅行援助等一系列服務。這是中國首次與外國進行旅遊保險合作。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周人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