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菜譜:舌尖上的上海美食----小吃54種

2022-01-02 百脈醫學葛鵬醫生

舌尖上的上海美食----小吃 54種
上海小吃以它的精緻細膩聞名於世。品嘗上海小吃最好到特色街區方能吃到真傳,大飽口福。滬上主要小吃一條街有:城隍廟一條街、七寶老街、黃河路美食街、吳江路小吃街、牯嶺路小吃一條街、雲南南路小吃街等

崇明糕通常是把米粉和棗子、紅綠絲、花生米等拌勻,鋪在籠屜裡蒸,或再用油鍋煎著吃。 春卷,圓圓的春卷皮子上放馬蘭頭、豆腐乾、肉絲或其它餡,放油鍋炸煎,味道很香。蔥拌冷麵,拌上花生醬、芝麻醬,加上蔥油、辣油味道好極了。 大餅有酥油大餅和蔥油大餅,我喜歡蔥油大餅。


定勝糕是嬰兒滿月、周歲或大人過生日時送人吃的,用米粉做成鎖片狀,或做成桃形糯米糰。豆腐花是剛點好滷的豆腐,滷汁用料是蝦皮、紫菜、木耳、蛋皮、榨菜等。 高橋鬆餅形似饅頭,是焙烤製品。灌湯小籠是小籠包以湯水充足、鮮美而出名。 過去沒有吸管,吃得不小心,包子裡的湯水會濺到臉上、身上。


糖藕,在藕的孔中塞糯米,吃得時候切成片吃。 鍋貼有豬肉的也有牛肉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晚上九點我從上海圖書館出來,走回家,在西藏路鳳陽路口大上海電影院北面的清真館,用一角錢買五個牛肉鍋貼,邊走邊吃。海棠糕,是一種梅花形的甜點。 烘山芋在冬天吃最好,手捧烘山芋既暖了手,又飽了肚。


雞鴨血湯是城隍廟的最好吃。 我最早吃的雞粥是浙江中路偷雞橋(北京東路口)的一家雞粥店。六十年了,好像現在還在,那真是老店了。 那時候粥裡的雞肉都是雞丁,不是這樣一大塊的。 恐怕是怕顧客不相信裡面有雞肉吧! 這時候酒釀圓子該放一點桂花了吧? 開洋蔥油拌麵的開洋要大。


爛糊面用不著我介紹了。 老虎腳爪是形狀如老虎腳爪的甜點,存放時間比較長。 擂沙園,是軟豆沙糯米糰滾上一些芝麻粒或花生粒,豆沙和花生兩種味道同時進嘴。梨糖糕我沒有吃過,只曉得梨膏糖。梨膏糖是藥糖,不是點心,不是小吃。 梨膏糖最出名的是大舞臺對過「天曉得」和城隍廟的梨膏糖。


兩面黃是煎麵,把面煎成圓餅狀,兩面黃而不焦,上面澆上澆頭。龍蝦片,大概是在五十年代中期才出現的,當時還以為真是龍蝦切成片做的,後來才知道,主要成分是澱粉。麻球太熟悉了。 素鴨是豆腐衣做的,裡面裹一些香菇之類的素食。 寺廟做得最好,上海大概要數玉佛寺旁邊的功德林了。


五香豆,因魯迅小說孔乙己作伴酒小菜而出名。 上海五香豆加奶油,別有滋味。 南翔小籠
包,造型尖尖的,味道鮮美。桂花糯米糕,關鍵在桂花糖汁,那真是名副其實甜又香。 燒賣,皮薄餡大,大到「溢於言表」。


千張就是百葉包裡卷著肉絲、綠豆芽或是肉絲、豆腐乾之類。青團,是用耨米粉、豆沙餡、青汁(青菜汁),加適量的麻油做成,色味口感具佳。肉絲炒年糕,是上海年糕鹹吃的一種。 三鮮小餛飩,不但餡子三鮮,而且皮薄湯美。


生煎包子,包好後,鍋中加少量油,煎成金黃色,加水溫火煎熟。水撲蛋,做法簡單,打開蛋一過水就好,考究點的可加入牛奶,或是桂圓。 菜包,菜餡味美最重要。湯糰,上海湯糰是手包的,細軟香甜。


1962年參加工作時,條頭糕雖然只要五分錢和一兩糧票,但也捨不得多買多吃。 當年鹹豆漿沒放紫菜,但有榨菜和剪碎的老油條,還有蝦皮。 蟹殼王,是城隍廟的蟹殼黃最好吃。陽春麵,水清不渾,大蒜多一點味道香。


油豆腐線粉湯也是城隍廟的最好吃。 油墩子主要用料是蘿蔔絲,稍微有一點肉絲。 油條我喜歡老一點的,而且喜歡蘸醬油,這是解放前用油條下飯形成的習慣。臭豆腐要蘸辣火醬,味道才得勁。


排骨年糕好像應該到雲南路去吃,不過我也就吃過兩回。 糟田螺吃過一回,記不清楚在哪裡吃了。 棗泥酥餅那是在飯店裡吃的點心,沒有單獨在外面買過。鹹肉菜飯一般都要配上骨頭湯,吃好後,必定要檫嘴巴,不然嘴唇油光光的。


早年弄堂裡每到夜間會有「桂花赤豆湯——五香茶葉蛋——」叫賣聲,不過大多數是打麻將的人買的。 豬油白糖蒸糕中間嵌著紅棗肉。 最早看到綠豆刨冰好像是在淮海中路的綠楊村。 吃過兩次。拌麻胡是菜,也可以單吃。


在北大荒的時候,就是想吃粢飯糕。 有一次回上海,住在永明路,第二天早晨,我不在家吃早飯,就跑到東寶興路鐵路口去找賣粢飯糕的攤頭。粢飯糰現在有放肉鬆的,那時候就是老油條或新油條,我就喜歡裹老油條吃。




葛鵬大夫個人網站http://collector.haodf.com/

山東省章丘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美容科竭誠為您服務,諮詢電話:0531-83251519 13082758399

榮譽出品,翻版必究!

更多精品收藏盡在收藏與藏家! 黑熊太歲榮譽出品, 精彩不斷敬請期待!

搜索黑熊太歲公眾帳號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山東省章丘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美容科微信公眾平臺,院內好友可參觀燒傷整形科內網!更多美容美食娛樂收藏健康資訊敬請關注!

黑熊太歲騰訊博客: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譜》第18期:為什麼上海菜是最具傳統和創新的菜系?
    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30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80年代。《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著名詩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中國飲食類非遺傳承與保護課題組專家(文化部和中國烹協),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1987年直至現在,先後在重慶、成都和北京創立文化餐飲品牌「川東老家」和「天下鹽」。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國吃家》等美食著作。
  • 舌尖上的永春特色美食 泉州永春小吃美食介紹
    舌尖上的永春特色美食泉州永春小吃美食介紹 (/6) (共6張) 2014-09-29 15:23 來源:泉州網、德化網
  • 舌尖上的美食——台州美食篇
    台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就好幾次介紹了台州的美食,餃餅筒、羊角腳蹄、蛋清羊尾、泡蝦,錫餅、蕃粉圓、燒餅、仙居「八大」碗、糯米蛋糕、扁豆仁糕、雞子面、糊糟羹、百合苔餅、黃巖蜜桔、三門灣鋸緣青蟹、仙居三黃雞、「溫聯牌」果蔗、臨海的麥蝦,大田大排面,「玉麟」西瓜、玉環長柿、湧泉蜜桔、玉環文旦、桐嶼枇杷、仙居仙梅、豆腐圓子等等都是非常受台州人民喜歡的傳統美食
  • 舌尖上的河南焦作的特色美食小吃
    焦作不僅風景優美,這裡的美食也是多不勝數。孟州炒麵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的特色小吃。孟州炒麵乾乾爽爽,呈焦黃色,拌有嫩白的豆芽、粉嫩的肉絲、碧綠的蔥段,佐以青椒或紅椒,菜的青鮮和面的焦香溶為一體,色彩豐富,油而不膩,口感筋道,滿嘴生香。在河南最有名的砂鍋,那便是焦作的武陟砂鍋。
  •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譜》第22期:從民間小吃到官場...
    【編者按】「中國美食不滅,正得益於幾千年來中國飲食文化極富生命力的發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30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80年代。《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
  • 這才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若全都品嘗過,才算真正的「美食家」
    確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在吃這件事情上就頗有造詣這才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若全都品嘗過,才算真正的「美食家」,看看這幾種中國傳統美食,你都吃過嗎?而潮汕煎餅果子,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五味的調和」中介紹的美食,是潮汕的一種甜味小吃。普通的小吃背後有不普通的製作過程,你吃過嗎?
  • 上千冊菜譜 闡釋「舌尖上的中國」
    昨日下午3點,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中國美食(菜譜)文獻展在成都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了從明清到上世紀80年代為止的1500多冊(件)菜譜文獻及菜單票證,通過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主要線索,全景式展現中國各地美食文化的歷史、變遷與美食文化的發展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叫沙縣,沙縣小吃在中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小編今天介紹的不是沙縣,而是泉州。提到泉州,那就不得不說一檔超級火的美食節目《時間上的中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泉州就是一座被這檔節目點名多次的城市,所以可見泉州的美食之多。
  • 雙清灣水街 | 阜陽特色美食街區 品味舌尖上的潁州
    核心提示:每個城市,都有一個代表性的美味聚集地,它們是城市歷史和發展的見證,正如黃山的黎陽in巷、南京的夫子廟、北京的後海小吃街、上海的老城隍廟……
  • 吃喝玩樂在韓國之帶你體驗舌尖上的韓國美食文化
    吃喝玩樂在韓國之帶你體驗舌尖上的韓國美食文化想知道韓劇裡經常出現的塞進嘴裡還在動的新鮮章魚是什麼味道嗎?想知道到了韓國之後哪裡能吃到韓國最全的小吃嗎?想知道韓國的美食文化嗎?下面跟著小編一起體驗舌尖上的韓國文化吧!
  • 舌尖上的河南,鄭州十大美食小吃,吃過6種以上才算地道鄭州人
    舌尖上的河南,鄭州十大美食小吃,吃過6種以上才算地道鄭州人,個個經典美味。第一道:鄭州燴麵鄭州燴麵是河南省鄭州市的特色小吃。燴麵是鄭州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還要說一下合記燴麵,沒吃過羊肉燴麵的鄭州人不多,愛吃羊肉燴麵的人肯定嘗過老合記燴麵。第二道:胡辣湯喝一碗冒著熱氣的糊辣湯當早飯,即便宜又頂飢,只要一塊錢,真是價廉味美啊。不過這家因為賣出了名要一元五一碗早上賣完了就收攤了。
  • 舌尖上的湘潭,去湘潭一定要吃的6種美食,本地人如數家珍!
    舌尖上的湘潭,去湘潭一定要吃的5種美食,本地人如數家珍!對於美食,湘潭有著獨到有的「味道」,在湘潭的大街小巷,有著數不清的風味小吃。今天小編帶著大家去看看,湘潭幾道比較有特色的美食,去湘潭一定要吃的6種美食,外人難發覺,本地人如數家珍!白粒丸很早以前,有一道美味是湘潭人民的傳統早餐,它就是白粒丸。它是用大米米磨漿攪糊後製作成的圓粒形米豆腐,煮熟之後的它個個飽滿的浮在碗裡,像一碗珍珠。再往裡面加點榨菜,吃進嘴裡真是美味無窮。
  • 如果要拍《舌尖上的遼寧》,遼寧的哪些美食能上榜?
    舌尖上的中國引爆了大眾美食圈,如果要拍《舌尖上的遼寧》,遼寧的哪些美食能上榜?我們細數一下遼寧的美食,文字及圖片為遼瀋美食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遼瀋美食編輯。耳熟能詳的小吃咱先不提,專門找點不一樣的。田莊臺鎮是遼寧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也是盤錦最早的文明文化發祥地,而傳統小吃是古鎮特色地域文化,遼瀋美食小編發現還有很多種田莊臺小吃,田莊臺糖餅全程無油製作,既美味又健康,完全可以收入舌尖上的遼寧。
  • 舌尖上的張掖特色美食小吃
    這裡不僅風景秀麗壯觀,美食一樣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到了張掖,一起品嘗這裡的味道。搓魚面是甘肅張掖特有的麵食品種,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其做法是用手掌將麵條搓成約一寸長的面段,然後入鍋內或煮或炒熟都可,在熱天裡還可以涼拌食用,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
  • 潛藏在惠州街頭巷尾的小吃美食
    惠州小吃兼容並蓄的惠州,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在東江菜形成的漫漫長河中,一種叫「小吃」的美食總能在出現在街頭巷尾,讓你記住惠州這座城。今天《舌尖上的惠州》我們繼續走街串巷,尋找那讓你能得到「小小」滿足的東江小吃美食客家粽子傳統的客家小吃,是步行街裡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客家粽子,原本是客家人傳統節日的美食,現在都成了小吃街的「常駐」美食。
  • 舌尖上的美食——杭州美食篇
    杭州作為浙菜的主要組成部分,許多的美食都是出之杭州。舌尖上的中國好幾期都有提到杭州的美食。杭州的特色美食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定勝糕,片兒川,蔥包檜,東坡肉,藕粉,清湯魚圓,貓耳朵,糖桂花等等。西湖醋魚別名為叔嫂傳珍,宋嫂魚,是浙江杭州飯店的一道傳統地方風味名菜 。西湖醋魚通常選用草魚作為原料,烹製而成。
  • 舌尖上的山西大同的美食小吃
    說到大同,不得不提的就是這裡的美食,山西大同的美食也是非常的多,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嘗嘗吧。大家可能都知道山西是一座麵食大省,在這裡的麵食種類非常的多,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刀削麵了,顧名思義,它就是用刀削下來的面,我們去吃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廚師將和好的面放在一個案板上,然後舉在一個肩膀上,然後快速的把面削下來,速度一定要快,而且面的薄厚一定要適中,這樣的面吃起來口感才好。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推薦的這些地方美食靠譜嗎?你來評評看
    「舌尖上的中國」,最近火了,火的不是裡面的美食有多誘人,而是太濃重的吆喝味道和不嚴謹的製作。網友用低分發表感慨:這難到就是我們民族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這些小吃為何連許多本地人都不去吃?下面來看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提到的10種小吃,看看這些能代表你的家鄉美食嗎?1。天津煎餅果子。從天津帶來的零食,往往有著名的狗不理包子,但說實話很不好吃。
  • 舌尖上的禪意——五臺山素齋美食
    這些蔬食菜餚,所展示的不僅是素食之美,更是從舌尖到心靈的返璞歸真。世間唯愛和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和愛一樣溫柔,她是有溫度和靈魂。品味五臺山素齋美食是一種情趣,享受美食是一種幸福。這就是美食的誘惑,更是大自然的饋贈。享美食禪悟,譜食者心歌。
  • 舌尖上的河南,焦作的這十種美食小吃你吃過嗎?個個經典美味
    歡迎關注「 萌蒂美食 」,我們每日為您分享食材、美食做法、烹飪技巧、店面經營等關於美食的那些事。上千個美食菜譜,極具競爭力的餐飲創業方案,等你私信給我們哦!大家好咱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河南焦作美食小吃,看看這十種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哪些。個個經典美味,到河南焦作遊玩一定不要錯過。下面就分享給大家,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