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泰國大城9月5日電 通訊:走進泰國社區的「監獄咖啡館」
新華社記者任芊 郭鑫惠
在熱氣騰騰的咖啡上勾勒出一朵精緻的拉花,是帕楠由每天最享受的事情。他是大城府「烹飪·咖啡」店的一名咖啡師兼服務員,而他的另一重身份,是監獄的服刑人員。
9月2日,顧客在泰國大城府「烹飪·咖啡」店內用餐。新華社記者張可任 攝
24歲的帕楠由因販毒入獄,在大城府監獄服刑兩年多,目前正在為出獄做準備。因表現良好,去年12月他被獄方選中,成為「烹飪·咖啡」店的店員之一。「監獄和咖啡館的職業培訓讓我學到一門手藝,希望能在出獄後派上用場。」帕楠由說。
2018年3月開業的「烹飪·咖啡」店是大城府監獄職業培訓部門為非重刑服刑人員特別開設的。這個培訓計劃多年來已在泰國多所監獄實施,旨在幫助中輕刑服刑人員學習職業技能,具備一技之長,出獄後更好地回歸社會。
9月2日,在泰國大城府「烹飪·咖啡」店內,因為獄中表現良好而被獄方選中的服務員在監獄教官的帶領下準備咖啡。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攝
大城府監獄職業培訓部門負責人差猜表示,咖啡館位於當地社區之間,為確保社會安全,獄方對服務員的篩選非常嚴格。「一般會選擇案件性質不嚴重的服刑人員,採取獄方推薦和自薦相結合的方式,考核之後還會對他們進行綜合評估,比如是否對社會造成危害、是否有越獄風險以及身體是否健康等。」
「烹飪·咖啡」店在設計上毫不敷衍,正門外黑白相間的高大鐵欄寓意囚籠,給人以視覺衝擊。咖啡館內則採用現代簡約裝飾風格,在細節上做足心思:角落裡的囚房模型和戴著鐐銬的囚徒身影、牆面上清新優美的「希望與新生」壁畫、用鐵欄隔開的私密區域,以及寫滿民眾鼓勵話語的留言板,無不引人駐足。
9月2日,在泰國大城府「烹飪·咖啡」店內,因為獄中表現良好而被獄方選中的服務員為顧客點餐。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 攝
37歲的那帕參也是大城府監獄一名服刑人員,在「烹飪·咖啡」店工作的兩個多月裡,他經常反思過去、憧憬未來。「我在這裡學到了重新就業的技能,出獄後我要重新做人,好好照顧家人,不再讓他們失望。」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給泰國各行各業帶來巨大影響,為拉動國內旅遊業恢復、刺激經濟發展,泰國司法部懲戒局計劃將全國多個監獄打造成旅遊景點,進一步擴大監獄職業培訓計劃,並組織「鐵欄後的廚師」廚藝大賽等活動,以吸引更多遊客和本地民眾的關注。
「除了這間咖啡館,我們去年年底還在對面開了一間餐廳,也為遊客們提供不同尋常的休閒方式。」差猜說。
在餐廳二樓的監獄主題博物館,差猜向記者介紹了那裡陳列的大城王朝時期懲罰囚犯的刑具。「古時候的刑罰多數是為了逼供,而現在的監獄更多是教育、規範和為服刑人員創造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兩間由大城府監獄開設的咖啡館和餐廳不僅備受當地居民關注,還有不少曼谷和外府民眾慕名而來。「許多光臨本店的客人不僅不會對我們抱有偏見或歧視,反而紛紛在牆上留言鼓勵我們。」那帕參說著,端起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向顧客走去。
本文來源:新華網 作者:任芊 郭鑫惠 責任編輯:姚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