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我方打炮,越南為何竟無還手之力

2020-12-25 騰訊網

了解1984年老山戰役的朋友都知道,解放軍的炮兵是打出了水平。到了1985年,越軍炮兵幾乎喪失了對等的還手能力,這無疑給正面的步兵防禦作戰減輕了許多壓力,這也是最終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軍的各支部隊,都是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英雄部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戰術。雖說炮兵訓練大綱都是由總部編寫的,但實際上各部隊都有自己獨特的打法。在此,有必要用較濃的筆墨對這一背景進行敘述。

福建的炮兵部隊從1949年至1979年就沒有停過打炮仗,1958年的炮擊金門更是熱鬧了一陣,直至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這時炮戰才結束。這樣一來,福建前線的炮兵就打了整整30年的炮仗,這是世界軍史上絕無僅有的炮戰,因而也總結出大量的炮戰經驗。

有趣的是,「國軍」最高統帥蔣先生,就系炮兵出身。他早年曾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炮,又東渡扶桑至日本振武學校十一期炮兵專科深造,故諳熟炮戰知識。據說他在解放軍炮擊金門前曾視察過前線,在用膳時,時不時地置箸環顧,細細察看。膳畢即召集團以上軍官訓話。他常以手杖指點地形地物,告誡眾僚屬,既要積極完成作戰準備,更要特別注意各級指揮所的安全,尤其是要加強陣地的偽裝。對駐防金門司令的話語更為嚴厲:你們司令部的辦公室、宿舍區多沿著狹窄的北太武山谷地兩側建築,空間太小,又過於密集,完全暴露在敵火之下,一旦戰爭發生,敵機空襲,敵炮奇襲,極易遭受嚴重損害,故應將司令部遷移,愈快愈好。

在指揮作戰中難得幾回英明的蔣先生此番確實英明了一回,他說的句句是真,正確之至,在三天後便驗證了,此處的指揮所讓我們解放軍炮兵給端了。

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這用在「國軍」炮兵身上也不假。統帥是炮兵出身,手下的炮兵也非常厲害。別看這些三四十歲的大鬍子兵,拼刺刀可能不行,但打炮卻是有些厲害。他們訓練有素,戰術意識很強,炮打得很滑頭,善於偽裝,不同你硬拼。在「國軍」中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摧毀一個目標,用5顆炮彈便是優秀,6顆算良好,7顆是及格,8顆是笨蟲,9顆就是飯桶,10顆以上都是蠢豬。不僅如此,「國軍」大鬍子兵把花花腸子用在陣地偽裝上,更讓人叫絕。

長達30年的較量,「國軍」的戰術讓對岸的解放軍炮兵研究透了,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戰術戰法。今日看來,中央軍委當年從福建調炮兵參加首次的老山輪戰,的確有其英明之處。越炮兵就比越步兵差遠了。越軍與美軍交戰,差不多就是用遊擊戰術把美軍陷入戰爭的泥潭,面對面用大炮打陣地戰的機會就較少。

1980年代初,部隊掀起研究戰術戰法的高潮,各種新戰法戰術層出不窮。到1984年,正好派上用場。讓越軍始料未及的是,解放軍炮兵居然把「國軍」的戰術用在他們身上,或許越軍至今未能明白,解放軍炮兵的戰術為何如此的詭異。

偽裝分隊也是一個臨時設置的分隊,隊長由極富炮戰經驗的某團副團長兼任,雖然他年齡較大,但他那一肚子從「國軍」那裡學來的「壞水」,卻讓越軍吃了苦頭。

偽裝分隊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偽裝炮陣地。先用鋼管架或圓木釘成火炮的模樣,再在周圍碼砌一圈沙袋,再裝模作樣在一邊擺上整齊的空炮彈箱,上面放著整整齊齊的「金光燦燦」的空彈藥筒,張著一塊偽裝網,有時還放幾名穿著軍裝的「草人」,偽裝分隊的兵有事沒事就背著槍走來晃去,這種典型的偽裝就算是基本完成了。這樣偽裝的炮陣地,遠處觀測頗為逼真。

其次,就是偽裝我軍火炮的射擊和偽裝成越軍炮火的彈著點。

在我炮兵進行射擊時,偽裝小組就引爆事先在陣地周圍布設的炸藥包,偽裝成我軍打炮時的發射光,這很容易迷惑越軍的觀測所。如果越軍炮火襲擊偽裝陣地,我軍炮陣地即刻就被「摧毀」,這樣就算是大功告成,這也就是偽裝分隊在指揮越軍的炮火。

我軍真炮陣地也要進行偽裝,這種偽裝就是事先在周圍布上炸藥包。如果這時越軍的炮火反擊過來,偽裝小組就引爆炸藥包,這樣就偽裝成越方炮彈的炸點,使越軍觀測所產生錯覺,造成判斷失誤,結果炮彈就越打越偏。

我軍的炮兵陣地,大多沿公路配置,有時也在深溝或高地反斜面構築,儘量建在越軍炮兵不易觀察到的死角地帶,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深溝或高地反斜面的位置隱蔽,但射角受限,機動不便;而沿公路配置,雖然易遭反擊,但方向寬射角大,機動方便,這時偽裝就更重要了。

每門火炮,通常事先準備2-3個掩體,真有點狡兔三窟的味道。打完一陣炮,便迅速開著牽引車把火炮拖入另一掩體,說白了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然後偽裝小組只需在舊掩體內放一根塗了綠漆的圓木,再搭一張偽裝網就算是完成偽裝,周圍是散落一地的「銅光閃閃」的炮彈殼,更是逼真,再在其它火炮射擊的同時,引爆陣地上的發射光,常常讓越軍誤為真目標。

當遭越軍炮火猛烈壓制時,我炮兵有時便故意停止射擊,引爆陣地上事先設置的炸藥包,讓越軍誤認為我炮兵遭到重創或被消滅,耐住性子,三五天不打炮,甚至10天不打炮,一動不動佯作「死亡」狀,當越軍把注意力轉移別處後,我炮兵佯死的陣地又突然「死灰復燃」,猛烈還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我炮兵本身就是採取發射陣地分散、炸點匯集的方法,最大限度增加越軍對我方炮陣地的偵察、壓制困難,加上如此一來的偽裝,讓越軍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常有瞎打盲打的事情發生。

由「國軍」老油子兵首創的這種「兵不厭詐」的陣地偽裝術,被用來對付越軍炮兵,也算是送給越軍一道很新鮮的「菜」。每當招來了越軍的炮擊,或是引導越軍的炮彈愈打愈偏時,大家便樂不可支,笑得前俯後仰,陣地上常常充滿著歡樂,直至現在,還是大家的美談。

1985年之後,越軍喪失了對等還手的能力,一個真炮陣地竟有兩個月不需要挪動炮窩,因此偽裝分隊也就名存實亡,基本上就處於「待業」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方打炮,越南為何無還手之力
    今日看來,中央軍委當年從福建調炮兵參加首次的老山輪戰,的確有其英明之處。越炮兵就比越步兵差遠了。越軍與美軍交戰,差不多就是用遊擊戰術把美軍陷入戰爭的泥潭,面對面用大炮打陣地戰的機會就較少。 1980年代初,部隊掀起研究戰術戰法的高潮,各種新戰法戰術層出不窮。到1984年,正好派上用場。
  • 自衛反擊戰之謎:解放軍當年為何沒肢解越南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中國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推進,越南軍隊步步潰退,中國軍隊直逼河內。然後,中國宣布自衛反擊達到目的,將自行撤兵回國,自衛反擊戰正式結束。
  • 越南人眼中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妄圖稱霸中南半島,並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1979年2月17日,中國向越南發動自衛反擊戰。近56萬部隊,兵分兩路,在約500公裡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關於上述這段歷史,許多中國人都非常熟悉。
  • 1979年對越反擊戰,我軍即將打到越南首都河內,為何突然撤兵?
    引言: 對越南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的2月17日開始,到當年的3月16日結束,事實上中國部隊從3月5日開始便動員撤軍了。這場為期28天的自衛反擊戰,明明都已經要打到越南首都了,為何會做出撤軍的決定呢,這其中有什麼考慮嗎?
  • 講實話,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裝備落後越南十年!
    如果讓我從戰役學和裝備技術的角度去評價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個人認為越南軍在裝備技術方面優於我軍十年,而戰術素養方面則落後我軍二十年。
  •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輪戰打了5年,為何不速戰速決?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輪戰打了5年,為何不速戰速決?說起對越反擊戰,想必大家都不是十分的陌生吧,其實真正的自衛反擊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我軍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打到了河內附近,並且在撤退的時候摧毀了越南的基礎設施,拿走了曾經支援越南的物資。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造成的破壞有多大?國內為何不敢報導?
    北方的威脅,一直是越南人的心頭大患。從地緣政治上說,中越兩國國力相差懸殊,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壓在越南背上,臥榻之畔,如何安心!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越南對於「北方鄰居」的警惕依然沒有放鬆過。從1960年開始,中蘇關係處於持續敵對狀態,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衝突,而中美關係則在這時開始改善,1971年中美桌球外交,1972年,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增援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但事實上,與誰進行外交本身就是我國自己的內政,蘇聯即使是「老大哥」也無權幹涉。再有,自從胡志明死後,黎筍成為了越南人民共和國主席,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所謂「印支計劃」。剛開始還只是侵犯一下周邊的小國柬埔寨,後來由於蘇聯方面的大力支持,便把野心放到了中國身上。不僅在我國邊境上肆意地修築工事,還入侵我國廣西。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七大軍區輪番上陣為何不攻佔越南國都河內?
    明年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這場戰爭給我們太多思考。1979年,隨著越南毫無收斂的霸權主義擴張及國內反華運動高漲,中國最終在1979年2月17號以人民日報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開文方式,正式對越南宣戰,僅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軍,重創了久戰沙場的越軍。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軍隊為何要放棄輕而易舉就到手的越南河內?
    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之前,我軍的目標就是攻佔越南首都河內的屏障諒山,因為一旦佔領諒山,那河內就再無險可守,從而達到了懲罰越南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的目的。最後,我軍不到3天的時間就攻佔了諒山,我軍由此士氣大振,並且在諒山的南面全是平原,非常適合我軍的裝甲部隊前進,攻破河內首都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 印度同情越南?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後世界各國啥反應?
    1979年2月17日,在開國上將許世友的指揮下,12萬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越南,拉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序幕。 而接下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解放軍以雷霆之勢懲戒越南,於冷戰大背景下完成了四兩撥千斤的戰略轉向,奠定了中國未來四十年和平發展基礎。
  • 對越自衛反擊戰,在30萬人打擊下,北越成為越南最落後的地區
    在鄧小平的指示下,我軍在1979年發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提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很多人都以為對越自衛反擊戰一定打了很長的時間,因為這場戰役中有很多人犧牲,也有不少村莊的老人都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不可計數的犧牲人數,以及在全國範圍內龐大的作戰人數,使很多人從心理上認為對越自衛反擊戰一定持續了很久,實際上,對越自衛反擊戰僅僅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了不到一個月,為何越南40多年未恢復元氣
    眾所周知,越南同我國的關係在近年來才得以緩和,那為何之前越南同我國的關係一度惡劣甚至兵戎相見呢?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就儼然以社會主義陣容的老大哥自居。而我國作為當時的新進社會主義國家自然一直被蘇聯指手畫腳,對於一個獨立的國家來說這是無法忍受的。因此,我國同蘇聯之間的關係趨於惡劣化。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29位女兵戰死,之後我軍的做法讓人意外!
    1979年2月17日清晨,在中央軍委的指令下,對越反擊作戰打響了,我邊防部隊在我軍強大的炮火和坦克的打擊掩護下,從廣西雲南兩個大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勢,用強大的兵力,分成13路,跨越中越邊境戰線,向越軍發起全面
  • 一個月兵臨河內,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橫掃越南整個北方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上可以稱之為戰爭的武裝衝突僅僅只有屈指可數的三場,分別是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年代初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以及七十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其中持續時間最長並且距今最近的就是從七十年代末持續到九十年代初的對越戰爭了。
  • 十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災難性的後果!
    上世紀70年代末,越南當局無視我國政府的多次警告,一再向我邊境地區進行武裝挑釁,我國政府終於忍無可忍發起了自衛反擊,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越南當局在受到我打擊警告後,非但沒有進行自省,反而更加頻繁地對我進行挑釁,盲目自信,囂張至極!那麼,當年越南到底有多囂張呢?
  • 戰鬥第28天,解放軍開始撤離,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戰鬥第28天,解放軍開始撤離,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越之間的那場戰爭,發生我國經歷特殊時期後休養生息的階段,面對所謂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的挑釁,忍無可忍之後迅速展開反擊,僅僅用了28天就佔領了越南大部分地區,以勢不可擋之勢直逼他們的首都,面對這樣的迅猛之勢,越南方面毫無反擊之力,直接面臨即將遭遇滅國的危機,但作為熱愛和平的大國,我國表現出了非凡的氣度,上級領導發出了撤退回國的指令。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哪幾個國家支持越南?哪些支持我國?
    越南在二戰以後依然處在法國的殖民統治之下,當時的胡志明決心打敗法國殖民者讓越南也和其他脫離殖民統治的國家一樣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胡志明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儘早脫離殖民統治向我方提出了軍事援助,在武器上我們對越南給予了很多支持。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兵臨越南首都,因這3個原因不得不撤軍!
    同時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範圍,出兵繼承了南越對南沙群島部分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衝突,而此前北越時期則明確表示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
  • 對越自衛反擊戰,蘇聯為何不敢動?看看美國總統怎麼說
    新中國剛建立起來的時候,有許多被擱置的事情要解決,卻毅然決然地組建了一支中國赴越南的軍事顧問團,從1950年的12月開始,為進行一系列戰役的越南人民軍提供支援,總共幫其消滅了6000多個敵人,在被消滅的敵軍裡有一半是法國軍隊的主力機動部隊,為越南在以後的勝戰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