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劇《臺灣知縣陳璸》「雷」動全場

2020-12-23 今日雷城

記者 劉金鳳

1月7日、8日,由中共雷州市委、雷州市人民政府出品的大型新編歷史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成功表演,受到了北京觀眾的歡迎,收穫了專家的好評和滿滿的信心,北京的媒體、尤其是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對本次雷劇進京給予關注及報導。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每年,各路大牌名星、各地的文藝精品都以到北京亮相為榮。以長安大戲院為例,一年365天的排期都滿了,「不好的戲進不去」。雷劇,這個來自雷州半島的小縣城、以雷州方言表演的地方小劇種再現京城的舞臺,並不常見,沒點氣魄、沒點真功夫,還真不敢在專家雲集、觀眾懂戲的京城亮相。

大型新編歷史雷劇《臺灣知縣陳璸》有備而來!

小劇種大情懷

這部由雷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體局承辦,雷州市名城雷劇團精心打造的大型新編歷史雷劇,以家喻戶曉的廉政清官陳璸為題材,講述了陳璸在臺灣任知縣期間,通過受冤入獄、釋放300名犯人、被奸人投毒、破除分裂企圖等情節設計,塑造了一個勤政愛民,革新吏治、維護國家和民族統一的廉吏清官的形象。

一部好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創團隊。《臺灣知縣陳璸》由國家二級編劇、湛江市戲劇家協會主席陳乃明編劇,廣東省文化館創作部主任陳才擔任導演,廣東省歌舞劇院舞美設計師馬駿擔任舞美設計,由廣東省歌舞劇院燈光設計師劉鳳恕擔任燈光設計,青年雷劇演員陳偉平擔綱主演陳璸。2019年9月,該劇受邀參加「嶺南風華 我愛你中國」廣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展演,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感受。

為了進京表演,該劇作了進一步的提升,舞臺表演更加流暢,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感情更加充沛,情節更加緊湊。1月7日、8日晚,前來長安大戲院看戲的觀眾絡繹不絕,有在北京發展和生活的湛江人、有北京當地的戲迷,也有進京的遊客,許多人都是首次了解雷劇,對這個來自小地方的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充滿了好奇,欲一睹為快。觀眾的熱情頗能感染人,尤其是趕來給家鄉人捧場的湛江、雷州鄉賢。聽說家鄉的雷劇來北京演出, 82歲的榮姑要家人推著輪椅來看戲。榮姑是雷州客路人,1962年跟隨丈夫進京工作,至今已離開家鄉58年。她說,能在北京看到雷劇很開心。她說:「以前愛看雷劇,但後來到了北京就很少能看到了,尤其是老了之後,腿腳不方便,想看雷劇更是難上加難了!」

戲一開演,觀眾就被吸引了。這是讓人耳目一新的一臺雷劇,舞美設計新穎,空間立體、行當齊全,武打場面精彩熱鬧,尤其是主演陳偉平在劇中扮相大氣俊雅,氣場很足,唱腔圓潤,動作表情到位,在臺上的舉手投足有名家風範,戲劇節奏的處理恰到好處,唱腔聲音的控制非常合理自然,念白說來抑揚頓挫,十分生動而富有藝術魅力,髯口功、倒殭屍、搶背做得乾淨利索,不時獲得陣陣掌聲。尤其是在刑場審案、智擒反賊等場面的表演中,他出色的唱念表達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深深地感染著現場的每位觀眾。

「傳承+激活」信心滿滿

「雷州市名城雷劇團參與了劇種的藝術突圍,是一次擴大雷劇影響力的的積極努力,為首都觀眾帶來了一臺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劇目。」陳雲升說。

對於該劇存在的一些不足,專家們也紛紛給出了自己意見和建議,並對劇團進一步的創作和提升充滿信心。

對雷州市名城雷劇團第一次進京表演的表現以及專家的點評,雷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鄭克芬頗為高興。他說,雷州名城雷劇團是雷劇的非遺傳承基地,30年出一臺進京大戲,可喜。進京表演不僅鍛鍊劇團和演員,也激發了劇團的創作活力。現在,劇團人人都很振奮,對下一部進京大戲也充滿信心。

「這次進京,讓我感受到三點:一是『傳承+激活』。雷劇要在板式、板腔、鄉土特色上做好傳承,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通過人才、信息、技藝的對接來激活市場,使雷劇更具生命力;二是『送戲+種戲』,在創作和演出過程中對劇目的思想性、藝術性不斷反思、小結和提升,使雷劇能在中國戲曲大家庭中發芽、開花、結出更加碩壯的果實;三是『培育+超越』,做好雷州市戲曲工作,要重視雷劇文化人才的培育,在創作中展現更加豐富的地域風採、更加可貴的家國情懷,更好地讓小劇種突出大情懷、展現大擔當,希望文化部門以這次上京演出為契機,在專家們的指導和支持下,不斷超越自我,使雷劇成為具有更強傳播力和衝擊力的優秀地方劇種。」鄭克芬說。

專家好評激勵人心

演出結束後,雷劇《臺灣知縣陳璸》藝術研討會在京舉行,雷州市有關領導和劇團主創、主演人員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特別邀請了《人民日報》原文藝部主任劉玉琴、《光明日報》評論部主任蘇麗萍、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小菊、《中國藝術報》新聞部副主任鄭榮健、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助理陳雲升博士等北京專家對該劇進行了點評。

專家們認為,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地方特色鮮明,創作主題緊扣時代,把陳璸在臺灣「放犯」、抗倭等歷史事件搬上舞臺,藝術性地再現,拉近了兩岸關係,小劇種體現了「家國」大情懷;該劇舞臺表演流暢、表現方式有特色,演員功底也不錯,舞臺、燈光、音樂設計都很出彩。

在當晚的研討會上,劉玉琴、蘇麗萍、李小菊、鄭榮健等專家對劇中擔綱主演陳璸的青年演員陳偉平給予好評,認為他在劇中跨行當擔綱表演,準確把握住了人物的形象基調,充分運用自身過硬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功法,生動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備、清廉勤政、愛民如子的著名清官。

相關焦點

  • 大型雷劇《臺灣知縣陳璸》亮相省城廣州!
    2019年9月19日晚,由雷州市名城雷劇團傾力打造的大型新編歷史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受邀參加「嶺南風華.我愛你中國」廣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展演,該劇在廣東藝術劇院精彩上演,受到了廣州戲迷的熱烈歡迎,開演前已一票難求,表演當晚全場爆滿,而且掌聲不斷。
  • 雷州:雷劇《臺灣知縣陳璸》進京演出
    應北京長安大戲院邀請,由中共雷州市委、雷州市人民政府出品的大型新編歷史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分別於2020年1月7日、8日晚上連續上演兩場,受到首都觀眾戲迷和專家們的追捧,整個演出備受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積極關注並跟蹤報導。
  • 演出推薦|大型新編歷史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即將上演
    >廣東藝術劇院精彩上演劇情簡介清·康熙41年,廣東省雷州籍陳璸,在福建古田知縣任上調往臺灣縣接任知縣。臺灣縣縣丞牟耀政收買知府胡德謀升知縣未遂,便暗中派捕頭莊強等人攔路刺殺陳璸。讓朝廷官員視臺灣為荊途,好讓他謀權篡位,實現其割據臺海之野心。因陳璸打扮成民間草醫過海,雖被莊強抓住,但他們不信陳璸是這等模樣,就把陳璸和林伯收監。三日後把陳璸和林伯押到縣衙審問勒索。被陳璸反把莊強抓了起來。
  • 大型新編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在雷州首演圓滿成功!
    新編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在雷州首演9月10日,大型歷史雷劇《臺灣知縣陳璸》在雷州人民會堂首次演出。演出現場劇照大型新編《臺灣知縣陳璸》由廣東省文化館創作部主任陳才擔任導演,國家二級劇作家、湛江市戲劇家協會主席陳乃明擔任編劇,廣東省歌舞劇院著名舞美設計師馬駿擔任舞美設計,由廣東省歌舞劇院著名燈光設計師劉鳳恕擔任燈光設計
  • 導演否認"番號"是雷劇:整部劇就一個地方有雷點
    談到新劇《戰雷》是不是雷劇?徐導表示:《戰雷》絕不雷,它表現的是現代軍營裡的熱血青春。在新劇裡他一直在排雷。  1  談「番號」:  有人罵我認了  只要提到抗戰雷劇,《永不磨滅的番號》中孫成海手榴彈炸飛機的段子絕對脫不了干係,由此導演徐紀周一戰成名,成了雷劇代表。就連徐導的現代軍旅戲《戰雷》,都一度被誤認為是抗戰雷劇,甚至傳出要禁播的消息。
  • 講好陳璸故事 弘揚雷州文化
    與會專家認為,《陳璸全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陳璸的民本思想、勤政廉政思想、基層治理的經驗、擔當意識、教化理念、良好家風在當代仍有借鑑意義,要加強對有關陳璸文物古蹟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推動對陳璸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將陳璸精神、清端文化打造成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 透過在電白旅館牆上留下的一首詩,讀懂陳璸的情慾
    【康熙皇帝讚譽為「天下第一清官」的湛江清代進士陳璸,正值盛年去廣州參加鄉試。途徑茂名市,和幾位兄弟、學生住在電白縣一家旅舍,這是陳璸第三次入住這裡了。其他學子都藉機放縱一番,在那用銀打造出煙柳繁華、溫柔挑逗的地方,面對頗有姿色老闆的格外殷勤,陳璸是什麼樣的思想動態呢?陳璸在那旅舍的牆壁上留下了一首詩:慚予素性不貪花,三過徵途宿此家。也解主人添妖媚,那堪旅舍競繁華。
  • 雷劇《貂蟬》迷倒眾多戲迷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2月19日晚,由湛江市文廣旅體局主辦的「我要去湛江看大戲」系列演出活動之一——湛江市實驗雷劇團帶來的古裝雷劇
  • 日本網民:褲襠藏雷是搞笑劇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林夢葉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凌德「褲襠藏雷」近日成為國內熱詞,這一源自國產抗日劇《一起打鬼子》中的荒誕情節,不僅讓國內媒體和網民痛批「抗日雷劇無下限」,也引起周邊日韓及港臺等輿論的關注。不過相比國內的嚴肅批判,作為「抗日劇」的另一方主角,日本民眾對「褲襠藏雷」更多是冷嘲熱諷,在網際網路上,「中國抗日劇要更雷人才過癮」的觀點獲得不少網民支持。
  • 湖南衛視播過的5部雷劇:《天天有喜》天馬行空,這部很多人看過
    現在的電視劇真心是大不如以往了,質量參差不齊,各種雷劇開播,想必看過的觀眾都心有寒意吧。就連湖南衛視都播過不少的雷劇,現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中招了沒!5.對於其中的劇情不必過於認真,之所以被稱為雷劇,是因為天馬行空的劇情、聚集各種網絡詞彙的臺詞,引來了諸多的吐槽,娛樂性質太強。4.
  • 家鄉湛江的雷劇文化
    小時候,自己明明不懂得雷劇的內涵,但是,在家鄉方圓幾十裡,不管哪村哪鎮演出雷劇,都是風雨無阻、夜夜不間斷地「追劇」。作為雷州半島人,相信大家都有這種執著的「追劇」熱情。雷劇是雷州歌劇的簡稱,它產生於特定地理環境,自成體系,思想內容豐富,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文化風貌,為雷州半島人所喜聞樂見,唱徹雷州大地,是雷州文學藝術園地的一朵奇葩。從雷州市英利鎮出土3000多年前製作的樹皮布用的石柏,顯示雷州先民槌樹皮製衣服傳出有節奏的聲音,可算是最原始的歌聲。
  • 現代化衝擊下雷劇文化深陷傳承窘境,新一代雷州人該持何種態度?
    在我們的記憶深處,總有一份記憶與雷劇有關。然而,當下雷劇藝術的傳承岌岌可危,因為年輕人鮮有聽雷歌,看雷劇,更有甚者以之為恥,覺得雷劇太low了,跟不上社會潮流,都是給老人看的。每每聽到年輕人如此評論雷劇時,我們都深感惋惜。殊不知,雷劇乃雷州文化藝術的集大成者,它凝聚的是雷州半島人民藝術創作的結晶,承載著的是千千萬萬雷州半島人民的故鄉情懷。
  • 雷劇《雷霆戰將》停播,魏千翔不服觀眾點評,怒斥觀眾
    #c魏千翔怒罵網友滾蛋#《雷霆戰將》這部雷劇播出以來歷史劇要有一個最起碼的尊重,不能胡編亂造,但《雷霆戰將》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了偶像化的包袱,要說誤導了觀眾不說,更誤導了青少年,如今的影視劇,就如什麼說的這種雷劇,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播出了,幾部熟知的雷劇大家都知道,但問題是,這部《雷霆戰將》是怎麼過審的?為什麼又出現了這樣的雷劇呢?
  • 編劇自辯2012雷劇不斷:是影視公司老總逼的
    南都訊 南都的《隋唐英雄》劇評引發編劇討論「雷劇當道,誰之過?」南都鑑定:雖然編劇將雷劇橫行的責任歸咎到觀眾口味和製作方喜好上,但他們其實也是雷劇產生的始作俑者之一。近日,由趙文瑄、陳衝、劉曉慶等一眾「大咖」主演的古裝劇《隋唐英雄》在湖南衛視熱播,這部無責任「戲說」的神劇,自播出以來因雷點密布遭網友吐槽,收視率卻節節高漲,20日以1.666%的成績衝頂衛視同時段的收視冠軍。耗資2 .5億,用眾明星整出的「建唐大業」《隋唐英雄》,造出一系列顛倒歷史的雷人橋段,令編劇成為眾矢之的。
  • 膠東歷史人物:萊陽宋永清,清代曾任臺灣府鳳山縣知縣
    收取臺灣之後,清廷在建置區劃上也進行了一番調整,共設立一府三縣。府即臺灣府,縣即臺灣(附郭縣)、鳳山、諸羅。建縣之初,一縣之長的任務相當艱巨。而在鳳山縣早期的知縣當中,就有一位原籍萊陽的人物,對當地發展做出很大貢獻,留下了不錯的口碑。這位人物的名字叫做宋永清。根據《鳳山縣誌》記載,他是清代鳳山建縣後的第五任知縣,康熙四十三年由同省(福建)的武平縣調任。
  • 騎行陳璸紀念館
    免責聲明書本活動是個人興趣騎行而已,非旅遊組織,非經營性質活動,大家純屬隨行而已,現作如下提示和聲明:一、本次活動名稱:騎行陳璸紀念館活動地點和路段:湛江市雷州市南田村二、本免責聲明書目的是為本次活動跟隨者,明確提示本次活動的潛在風險,提高參加者自律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讓活動更安全更快樂
  • 《亂世三義》網絡飄紅 劉江:幹掉了其他雷劇
    成績單:慶幸在網絡上秒殺了很多雷劇  電視臺的收視率不理想,劉江也感到無能為力,「面對浮躁的市場,可能觀眾的口味也變了吧,我只能說看觀眾和這部劇的緣分了,希望觀眾能堅持到被這部劇吸引的那一天。」而讓劉江欣慰的是,在網絡上該劇的收視成績非常理想,他驕傲地說:「我把其他雷劇都幹掉了。」
  • 重溫黃奕《新女駙馬》,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前的雷劇也那麼好看了
    演天香公主的演員不太出名,小時候就覺得長得有些老氣,偏偏還喜歡扎兩個很雷的馬尾,放到現在估計會被男女主的粉絲嘲「加戲咖」,但是,就算加戲,編劇加得也很絕,因為人家人設好。不論在當年還是在現代,它都是一部雷劇。這幾年來時常重溫老劇,很多老劇現在看來,其實也都很雷,但為什麼以前的雷劇,也會覺得很有意思、看得津津有味呢?看了這部《新女駙馬》,我忽然有點明白了。
  • 美國人拍的中國雷劇-劉亦菲版《花木蘭》
    大禹最近可能運氣不太好,連看幾部雷劇。本著對迪斯尼的信任,欣賞劉亦菲版《花木蘭》,不料再次踩雷……這部片子特效不可謂不用心,畫面也算精美,場景也有恢弘之處,然而從頭看到尾,大禹始終沒有入戲。影片開場出現的圍屋影片開場出現的木蘭一家人居住的圍屋,而圍屋是我國南方客家人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