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研評會在京召開,平民奮鬥書寫「大時代」

2020-12-19 浙江衛視

「從寂寂無名到世界第一,中國的快遞業,今年的業務量快突破600億,這數字是什麼概念?大概是美日歐的總和。」國家郵政局新聞辦常務副主任李雋瓊說,快遞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恰是一群默默無聞的快遞小哥,支撐起了全世界最龐大最複雜的物流系統,撐起了中國商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在遠方》的播出,是國產劇第一次把目光投向快遞行業,也是第一次以快遞小哥為故事主角。

近日,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百部規劃項目,同時也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推薦劇目的《在遠方》正式收官,並於10月29日在北京舉辦研評會。現場,多位主創人員、專家、學者等出席會議,對該劇進行多角度點評、討論。

立於改革潮頭,看快遞業興起

《在遠方》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99—2019年,在20年間的時代變遷中,快遞小哥姚遠(劉燁 飾)在民營經濟和網際網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緊握機遇、敢為人先,創辦了民營快遞公司,與路曉歐(馬伊琍 飾)互相成就,最終成為快遞行業領軍人物。

該劇出品方代表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助理申家寧認為,《在遠方》遵循了「小人物、大時代、大情懷」創作理念,「以前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去反映快遞小哥的生活,但這又是跟時代緊密相關,因為快遞行業的發展就是我們近20年來時代變遷、祖國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個快遞小哥的個人奮鬥經歷,當時代給予他機遇,他用勤奮和汗水贏得了生活的尊嚴,《在遠方》沒有迴避改革開放初期深刻的社會矛盾,國家在飛速發展中的阻力與困境。表現積極現實生活,而不是陰暗晦澀的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作品帶給人前行的力量和勇氣,給人生活的啟示,解決問題的答案。《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從敘述角度剖析了《在遠方》的題材與立意。

從受眾市場角度出發,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電視文藝評論人盛伯驥分析該劇的新穎之處:一是這部劇讓創新產業充當了故事的內核,而快遞確實是本世紀剛剛興起的一個新興產業;二是開始關注心理問題,讓心理文化充實故事內涵,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三是讓年代記憶充滿了故事。

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戴清表示該劇很好的表現了愛國主義的精神,儒商精神,這也是該劇的氣韻所在。創作者用恢宏的氣勢展現了激蕩在中國廣闊大地上草根的企盼奮鬥,這是飛速發展的中國所獨有的生機和活力。這部劇正是快遞人的心靈史,也是新時代中國夢的真實寫照。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研究部主任趙彤表示《在遠方》描寫了我國物流業進入新世紀的嬗變與發展歷程。這個題材在我們的電視劇創作史上還是首度開掘。故事的主角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日日相見。該劇的故事從身邊寫起,從日常寫起,這也是一個啟示,也可深深地開掘。本劇的故事起筆描寫的是快遞員地下工作者般的艱難,後來的故事描寫了民營快遞業從地下到地上,這是一個快遞小哥與快遞大事共同成長的故事,在這一方面《在遠方》和其他的改革題材又殊途同歸。

對於劇中感情線的設定,「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愛情理想,劇作在呈現非典時期的愛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去呈現出一種美好的情愛關係。」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範志忠認為,劇中的人際關係很新穎,不再是農耕社會熟人社會,而是現代文明社會的一種契約社會關係,「這樣的關係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示,有著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與人文關懷」。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博士生高飛表示《在遠方》作為當代改革創業題材劇,對「變化」進行了全方位的聚焦,該劇以姚遠在快遞行業艱辛創業的歷程和曲折的愛情為小切入口,聚焦了一系列典型人物群像的思想轉變。也反映出我們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包括從網際網路崛起到世界經濟中心之一的波瀾壯闊的社會歷史變革。劇中以1999年-2009年三場國慶閱兵閃現勾勒出新中國波瀾壯闊的時代劇變,澳門回歸、千禧之年,非典,汶川大地震,2008年奧運會串聯整個劇中。讓人產生與新時代同行的共鳴。也讓人反觀過去,讓我們在當下的顛簸衝撞中堅持初心。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一川認為,當代現實生活題材電視劇中,常常能見到至少三種人物類型:現實型、理想型、理想型的現實個人。「我認為《在遠方》裡的主人公是延續了第三種類型的風格,既有現實的特點,又有理想的部分,創造出了現實感和戲劇化兼而有之的故事情節。」

「聽聞這部劇在海外播出時,我覺得很驚喜。」《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說道,正是與時代的粘合度高,讓這部劇可以走出國門。劇中的故事把非典、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時代大事件與劇情粘合起來,讓她作為觀眾非常感同身受。

多方合力,造就國慶檔熱播劇

佳平影業董事長、本劇製片人吳家平在會上談到:「酒香還怕巷子深,《在遠方》這次熱播與宣傳營銷分不開,劇播出前在全國八大主要的城市的地鐵,都投放了廣告。在全國六十個城市的電梯分眾傳媒投放了視頻動態。將海報印在了聯合德邦快遞跨省的車和城市快遞小車上。播出平臺也給了該劇大量的宣傳資源。所以取得的收視成績及話題熱議是與緊密的宣傳營銷分不開的。《在遠方》可同步在海外播出,這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目前該劇在馬來西亞、葡萄牙等地播出,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播出反響。

平臺方代表,浙江衛視副總監麻寶洲在發言中表示,作為平臺,特別需要這種導向正確,對市場又能有全面把握的正能量爆款劇。《在遠方》不僅獲得了高收視率高關注度,還向社會傳遞了積極向上的觀念和情懷,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這部劇在慶祝建國70周年的時候播出,恰逢其時。浙江廣播電視劇副局長王國富說道。該劇是一部謳歌時代、謳歌人民、向黨和政府表達感謝之情的真誠獻禮,因為它是獻禮劇。是對宣揚浙江精神,浙商情懷的真實寫照。表現出對生活創造和幸福有熱烈追求的真心英雄。該劇塑造的人物生動,內涵豐富,讓人過目不忘,快遞在浙江是一股非常強有力的商業力量,作為一部反映浙江精神的電視劇,《在遠方》是佼佼者。它超越了同樣是這個團隊自己創作的《雞毛飛上天》。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說道,通過今天各位專家的點評,給人一種全新的眼光,全新的思路重新回過頭來審視這個電視劇。《在遠方》能夠獲得郵政行業的檢驗和肯定是很有說服力的,成功是主創團隊、主管部門、播出平臺等共同努力的成果。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織

「1998年我拍過一個電影叫《那山那人那狗》,講的是80年代郵政的故事。而這部劇也讓我對快遞業深有體會,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他們有多麼不易,希望大家看完劇可以更好地欣賞、理解他們。」該劇主演劉燁感慨,自己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對劇中的很多方面都很熟悉,比如BB機、著裝、用車、流行語,都深刻烙印著時代的色彩。

主演保劍鋒表示這部劇能夠讓自己和劉燁、梅婷、馬伊琍、曾黎和聚在一起,這麼多的老相識老同學在一起拍一部戲,覺得特別不容易、拍攝過程特別開心。

如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高級編輯陳芳所言:「《在遠方》的視野很廣闊,因為編劇始終沒有迴避社會問題。」《在遠方》多層次多視角地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中最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民營企業的成長曆程,並且切準時代脈搏,讓劇中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時代印記。該劇對於浪漫主義情懷和理想化色彩的運用和表達也是更加豐富和深刻,在視聽語言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如劇中多次運用意識流的方式來閃回姚遠和路曉歐在地下室的溫情美好,還運用了莎士比亞經典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很多具有隱喻和暗示的畫面。

阿里文娛優酷總編輯張麗娜介紹了該劇阿里的全方位宣傳模式,作為新媒體始終在想好內容成就了我們,我們如何成就好內容?我們首先在站內資源的傾斜上,調動阿里的資源進行全方位的宣傳。通過該劇的成功,切實感受到好故事、好製作和好平臺以及政府部門的好管理成就了好的作品,同時也是對彼此工作的互相成就。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說,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正是需要這樣在深入生活的過程當中,對人物的精神世界進行不斷的探尋。「為什麼叫姚遠?申捷給他起名就看中了他要向遠方奔走,要永不停歇。申捷是一個堅守現實主義創作精神和創作道路的才華橫溢的好編劇。為什麼劇名叫《在遠方》?那是一種意境。」這部劇是從生活出發,這種直面人生,開拓未來的現實主義精神是不容懷疑的。我們這部劇《在遠方》之後寫出了以姚遠為代表的一批人,寫出了他們對時代的緊跟,對知識的渴望,他們的智慧和敏感。應該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讓目光更廣大,更深遠一些。從《雞毛飛上天》一直到飛向《在遠方》拿出這樣現實主義的力作,我表示一種敬意,而且我深信這就是中國電視劇的主流,同時我也歡迎有其他風格多樣的其他形式作品。

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肯定了《在遠方》的口碑和收視成績,他表示:《在遠方》是從8月26日開始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眾多優秀電視劇中的一部。該劇播出後口碑及收視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非常感謝浙江省委宣傳部隊該劇的支持與扶持;感謝播出平臺很早便定下來播出檔期及大力宣傳及感謝各位主創的共同努力。希望主創們不僅要有收穫的喜悅,還要抱著謙虛的態度,認真聆聽與會專家的評論、評價,能夠讓我們未來的電視劇創作更上一個臺階。

重點推薦

您還可以在浙江衛視官網藍天下、藍莓視頻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新浪微博、新浪新聞、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新聞、企鵝號、天天快報、網易新聞、百度百家號、鳳凰新聞等平臺同步獲取浙江衛視文章。

「在看」點一下,為我打call ↓↓↓

相關焦點

  • 業界人士研評電視劇《麥香》
    本網記者 孫海悅   6月24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指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麥香》研評會在京舉行。與會人士圍繞該劇的藝術特色、主題立意等展開討論。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麥香》寫出了麥香的奮鬥史、愛情史,主題是培新農村建設之根、築當代農民之魂,與時代同頻共振,展示了中國農村發展變化的歷史面風貌。
  • 「劇評」為平民寫詩立傳,《老酒館》研評會專家如是說
    導語電視劇《老酒館》是近年來年代劇創作的扛鼎之作,贏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和良好社會口碑,對於新時代中國電視劇創作具有一定的標誌性意義。在總局電視劇司、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創作研評會上,仲呈祥、範詠戈、鄧凱、蒲劍、戴清等專家學者對該劇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 漯評:禮讚勞動美,奮鬥新時代
    漯評:禮讚勞動美,奮鬥新時代 2020-11-2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寶安區召開2020年各級新獲評勞模、市先進集體代表座談會
    寶安區召開2020年各級新獲評勞模、市先進集體代表座談會 2020-12-16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燁馬伊琍梅婷主演《在遠方》 展現「中國速度」20年
    國慶獻禮第一大劇《在遠方》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即將同時開播高舉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平民奮鬥史詩劉燁馬伊琍梅婷保劍鋒曾黎等展現「中國速度」20年由吳家平擔任總製片人、申捷編劇、陳昆暉導演的都市創業大戲的電視劇
  • 劉燁馬伊琍梅婷主演《在遠方》 展現"中國速度"20年
    雖然描述的大時代,編劇申捷卻完全用一個普通人視角來展現了這二十年的神奇變化,「因為這二十年的神奇都是普通人創作的,我們誰會想到90年代末產生的網際網路會成為今天時代的代表者,一個個鮮活的普通人,一批批普通的創造者,因為有了夢想的感召,成就了我們偉大的時代。」
  • 教育部召開2019年「書寫奮進之筆 建設奮進之部」年中推進會
    用「奮進」攪動教育改革發展一池活水教育部召開2019年「書寫奮進之筆 建設奮進之部」年中推進會7月26日,教育部在京召開2019年「書寫奮進之筆 建設奮進之部」年中推進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會議並講話。
  • 新時代網絡文學的中國書寫
    誠然,在網絡文學發展之初,囿於年齡和閱歷、知識修養、受教育水平、經濟狀況等方面的影響,網絡文學熱衷談情說愛,長於「自我」心靈小屋的構築,少了大氣魄、大情懷,影響了作品的文學性與影響力。新時代,網絡文學應該積極響應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號召。這就要求網絡文學必須貼近現實、書寫時代,在時代的感召下展現複雜的、火熱的人民的奮鬥史。
  • 東山區法院第一黨支部召開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
    東山區法院第一黨支部召開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 2020-09-30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俞成輝:勇擔歷史使命,書寫時代篇章,創造甘南美好未來
    俞成輝與全州勞模座談時強調:勇擔歷史使命,書寫時代篇章,創造甘南美好未來12月10日下午,甘南州召開勞模座談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州委副書記、州長趙凌雲會見了吾爾白、班瑪南加等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並與他們親切座談,聽取他們的心聲,鼓勵大家繼續以無私奉獻的勞模精神帶動更多的人,號召全州廣大勞動者積極投身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當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 江南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用奮鬥開啟更精彩的未來!
    這一年,江南大學堅持與祖國同呼吸、共戰疫,緊扣「世界知名、中國一流、江南風格」的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堅持黨建和事業融合共進,用改革激發活力、用創新謀劃發展、用奮鬥提升內涵,書寫下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奮進之筆」。2020年是黨建引領齊奮進的一年。
  • 《時代號子》為建設者而歌:「奮鬥才會有幸福」
    編者按:19日,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本屆「五個一工程」評選結果同時揭曉,我省共有6部作品獲獎,其中,電影《古田軍號》、電視劇《可愛的中國》2部作品獲特別獎,閩劇《生命》、廣播劇《閩寧鎮》、歌曲《時代號子》、長篇小說《海邊春秋
  • 《老酒館》研評會 貓眼數據為劇集亮出成績單
    據了解,國內每年產出的300多部電視劇中,被列入研評會計劃的劇集不足5%。此次《老酒館》創作研評會,也是繼《都挺好》之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2019年舉辦的第二場研評會,足見《老酒館》劇集之外的社會影響力。
  • 爭當新時代「滴水穿石」的奮鬥者!
    通過數十年發揚「滴水穿石」奮鬥精神,2018年下黨鄉人均純收入13300元,是30年前的60多倍,鄉裡最後一批貧困戶全部脫貧。「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下黨鄉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寧願奮鬥苦幹、不願坐等苦熬,終於告別貧困迎來幸福生活,成為「奮鬥贏取幸福」的鮮活佐證。
  • 新民藝評|積跬步方至千裡,音樂劇《在遠方》的匠人精神
    音樂劇《在遠方》在上海首演的那天下午,一群原本被阿雲嘎吸引來的年輕人,都在音樂劇的背景板前駐足。地上鋪陳著劇中的一段歌詞——「遠方不是腳到達的地方,而是心超越的地方」,年輕的面龐一個個若有所思。他們這個年紀,心中充滿了夢想,每一個都無比璀璨,卻又似乎遙不可及,所以,他們需要學著前輩的樣子,像《在遠方》劇中人一樣,腳踏實地,朝著目標前行。圖說:阿雲嘎在《在遠方》中 官方圖大幕拉開,因為故事是改編自去年火爆的同名電視劇,所以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情節,從快遞小哥的角度,講述了一段年輕人奮鬥的故事。如今這樣的題材,越來越火。遠的不說,《大江大河》就近在眼前。
  • 臺前縣召開京杭大運河臺前段建設工作推進會
    11月23日,我縣召開京杭大運河臺前段建設工作推進會議要創新體制機制,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系統推進大運河臺前段文化帶建設走在前列,讓千年古運河煥發新時代的光彩。(記者:徐文博)
  • 《老酒館》舉辦創作研評會獲專家盛讚
    9月16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電視劇《老酒館》創作研評會在北京召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北京電視臺、廣東衛視等相關單位出席會議,紛紛發言。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戴清表示:「從表達上看,《老酒館》是一次極大的藝術突破,它延續了高滿堂老師一直以來的為平民寫詩立傳的創作傳統,特別突出地表現了普通小人物的仁義善良,生氣、志氣、義氣、俠氣和民族節氣。耐琢磨、有味道、醇厚,而且很深、經看耐磨,是一部好戲。」
  • 以實幹書寫人生 用奮鬥鐫刻榮光 ——我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
    以實幹書寫人生 用奮鬥鐫刻榮光 ——我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評選工作紀實 作者:聶芳芳    編輯:裴寄希    來源:吉林日報
  • 影視劇彙編特別節目《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研評會召開
    >begin--> 11月24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發展研究中心召開影視劇彙編特別節目《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創作研評會。與會專家認為,《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以抗美援朝的整體歷史進展為主體依據,對眾多經典影視劇片段進行彙編和再創作,在確保符合歷史進程的同時,突出重點人物、重點戰役戰鬥,最大限度地通過影視劇還原歷史,獲取記憶的力量,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展現了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時代意義,在當前的形勢下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力量的現實意義。
  • 「奮鬥有我」——日照市嵐山區第一中學召開幹部大會
    「奮鬥有我」——嵐山一中召開幹部大會1月6日晚7:30,嵐山一中幹部大會在學校明德樓三樓會議室召開。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陳常東主持會議並作重要講話,黨委成員、副校長費洪生、王振峰、劉志超,以及全校中層以上幹部共23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