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山東人:「臺灣經濟推手」的青島淵源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回到山東故鄉的「臺灣人」給青島做出了很大貢獻,其實,留在臺灣的青島人也在臺灣當地各行各業做出了出色的業績。「很多去臺灣的青島人都做到了很高級別,只平度一個地方,就出了不少大人物。」王廣堯給記者舉例說,平度人孫震曾經擔任過臺灣的「國防部長」,曾任臺灣「內政部警政署署長」的盧毓鈞、曾任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的於宗先也是平度人。

  王廣堯告訴記者,還有一個更「大牌」的青島人,那就是被稱為「臺灣經濟推手」的孫運璇。他曾前後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臺灣「交通部部長」、「行政院院長」等職位。在他在任的近20年期間,他推行了「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臺灣早期科技政策,被許多人稱為臺灣科技產業的主要奠基者。「孫運璇的祖籍是蓬萊,但他的全家曾經長期居住在青島,孫運璇赴臺後父親也一直留居青島。」

  在臺灣的山東人,還成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同鄉組織,臺灣各個縣市幾乎都有山東和青島的老鄉會。這些同鄉組織在凝聚鄉情、促進魯臺經濟文化交流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些組織中,中華齊魯文經協會無疑最為有名。王廣堯告訴記者,中華齊魯文經協會在全臺各縣市都有分支機構,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影響力上都是其他省市同鄉組織所無法比擬的。「現任理事長是平度人於宗先,他曾經是臺灣『中央經濟研究院』的院長,對兩岸的經濟政策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孫運璇也曾擔任過名譽理事長,影響力極大。」

  臺資利用能力青島位列江北第一

  臺灣和青島的特殊血親印記,在青島處處可見。在城市規劃建設布局上,青島市把東部一段黃金地片的路名,全部用臺灣地名來命名,令許多來訪青島的臺灣朋友產生賓至如歸的親切感。「這在其他城市很少見。」曾於 1996年至2002期間擔任青島市臺辦主任的王廣堯說。

  「青島是中國內地城市中與臺灣血緣關係最為緊密的城市」。為了證明這一說法,王廣堯還擺出了調查數據,「我剛到臺辦工作的時候,曾經組織過一次臺胞親屬的抽樣調查。」王廣堯告訴記者。「當年去臺灣的6.6萬人中,經過五十多年,很多人都娶妻生子,不少都有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這些和青島有關係的人平均增長了3.8倍。也就是說,現在在臺灣和青島有親屬關係的人已能達到25萬左右。1996年的那次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去臺灣的青島人中,在大陸的親屬差不多有80多萬。

  王廣堯說,一個只有800多萬人口的城市能有80多萬臺胞親屬,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與臺灣有親屬關係 ,這種比例在全國極為罕見。

  王廣堯在1999年曾經陪同市領導去過臺灣,剛到臺北市桃園機場,他就感受到了在臺山東人對鄉親的熱情和團結。王廣堯記得,當時他們一行人一下飛機,就有一位高大的軍官走過來問:「你們是青島來的嗎?」在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後,這位軍官表示,他奉上級命令來接他們。「他帶著我們出去,不用排隊,也沒有安檢,直接就走了。」王廣堯告訴記者,他曾私下裡問過其他地方的臺辦主任,這種國賓待遇其他地方的人都沒有享受過。

  青島與臺灣關係緊密的另一佐證,就是臺灣路、高雄路、基隆路等以臺灣城市命名的一條條道路。「在城市規劃建設布局上,青島市把一個黃金地段的路名,全部用臺灣地名來命名,這在其他城市是非常少見的。」王廣堯告訴記者,這些以臺灣城市命名的道路令許多來訪青島的臺灣朋友生發出賓至如歸的親切感。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上世紀末,美國矽谷美華電腦協會的中國臺灣企業家組團訪青。晚間,四十幾位臺灣朋友下榻麗晶大酒店。第二天清晨散步時,當朋友們看到臺灣路一號的門牌時,無不感到驚喜和溫馨。

  王廣堯告訴記者,正是由於青島與臺灣如此緊密的聯繫 ,使得青島在對臺招商引資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開放之後,青島在吸引和利用臺資方面,長期居長江以北各城市的首位。現在,青島佔到了山東吸引和利用臺資總額的近一半。」

  記者從青島市臺辦經濟處了解到,目前青島市累計批准臺資項目2253個,總投資額95.6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8.9億美元,現有臺資企業1000多家,常駐臺商3300多人。僅2011年,全市就批准臺資項目46個,合同臺資3.2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2.6億美元。 文/圖  記者 周超  朱豔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青島的「臺灣路」:臺灣和青島的特殊鄉情印記
    在青島,有臺灣路、高雄路、基隆路、金門路、阿里山路等一條條以臺灣城市命名的道路。  在城市規劃建設布局上,青島市把位於城市CBD黃金地段的路名,全部用臺灣地名來命名,這在其他城市是非常少見的。這些以臺灣城市命名的道路令許多來訪青島的臺灣朋友生發出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臺灣和青島的特殊鄉情印記,在青島處處可見。
  • 塞上江南綻放「魯之花」,700萬人口的寧夏,有30萬山東人在打拼
    文/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徐新東劉鑫 王永端 劉金震 圖/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劉延珉 陸金星黃河穿城,讓銀川與青島結下不解之緣。如今,停泊在寧夏黃河上的銀川艦和後來命名的「銀川號」潛艇,就是有力佐證。700萬人口的寧夏,有30萬山東人在打拼。塞上江南銀川,積聚著山東符號,綻放絢爛繁花。
  • 青島臺灣空中直航兩年運送旅客達16.22萬人次
    新華社青島12月26日電(記者 張旭東、鄭茜)26日,山東省青島市與臺灣實現直航兩周年。截至25日,乘坐直航航班來往山東青島與臺灣的旅客達16.22萬人次,其中2010年達12.1萬人次,是2009年的近3倍。
  • 青島臺灣每周執飛20航班 旅客數量是去年3倍
    青島新聞網12月27日訊 昨天,青島與臺灣實現直航兩周年。截至25日,乘坐直航航班來往青島與臺灣的旅客達16.22萬人次,其中2010年達12.1萬人次,是2009年的近3倍。
  •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2016-10-11 09: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門日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多年來,臺山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與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濱海工業、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業等,使得海洋產業成為臺山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柱產業。隨著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規劃獲批,海洋經濟也必將成為臺山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 福州馬尾與臺灣之間的歷史淵源,加強了現在兩地之間的合作
    如今馬尾區是對臺工作的前沿陣地,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多區疊加」區域,國家賦予馬尾區「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加快馬尾區與臺灣之間的合作。歷史淵源淵源(一)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是福建省歷史上軍事與海關口岸重鎮,被喻為「省城第一門戶」。1657年,鄭成功與清軍對峙於閩江下遊,閩安古鎮就是當年鄭成功的指揮中樞,後來鄭成功兵敗,率領的這支敗軍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了今天的臺灣。
  • 河洛文化與臺灣文化的淵源關係
    河洛地區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華民族的的發源地。所以「河洛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那麼,作為中國「根」文化的「河洛文化」,與臺灣又有什麼關係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第一,       臺灣同胞的族屬是炎黃子孫,其「根」在河洛。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形成都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 江門臺山供電局: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做好「電參謀」
    南方電網廣東江門臺山供電局組織人員來到黃茅海跨海通道相關項目現場開展專項客戶服務,並進行下一階段線路規劃查勘。 謝錕 攝南方電網廣東江門臺山供電局組織人員來到黃茅海跨海通道相關項目現場開展專項客戶服務。
  • 紅燒鮁魚,做法簡單,是膠東人餐桌上最經典的家常菜之一
    然而鮁魚的做法很多,除了餃子外,青島人還喜歡做紅燒鮁魚吃。鮁魚,是一種經濟魚,主要生長於黃海、渤海、東海一帶。鮁魚之所以能成為人們喜歡的一種食用魚,除了其價格合理外,還因為鮁魚的肉質結實而細膩、並且鮁魚中刺多肉少、味道特別鮮美、營養非常豐富,是青島一帶的老百姓非常喜歡的一種海魚。
  • 汕頭市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及當前的交流合作
    一、汕頭與臺灣的歷史淵源與現實聯繫  汕頭是廣東省距離臺灣最近的地區,又是臺灣同胞重要的祖籍地和臺商投資大陸最早的地區之一,加強汕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與人員往來,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汕頭與臺灣兩地關係淵遠流長,具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聯等方面的歷史情結和現實聯繫。
  • 民宿經濟:改變麗水鄉村最大推手
    民宿經濟興起改變了這個結論。把都市裡的市場需求同綠水青山相對接,深山老林裡也可以形成旺盛的市場。茶園村偏僻遙遠也能吸引遠方都市的遊客,又有哪個鄉村不能紅紅火火大力發展民宿經濟呢?  經濟發展最終靠老百姓和市場,而不是政府。相信老百姓和市場的聰明程度,比政府要高。只有老百姓和市場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經濟才能持續快速平穩地發展起來。民宿經濟,就是老百姓和市場熱情得到充分釋放的經濟。民宿經濟,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村企業之後,又一次讓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讓農村經濟得到大發展,讓農民更廣泛更深入地參與到市場中。麗水山區的落後,主要表現在市場經濟的落後。
  • 航拍西海岸鏡臺山基督教堂 深藏山間氣勢宏偉
    (圖片由青島新聞網網友「騎馬上天山」提供)    青島新聞網6月27日訊 提起青島教堂,你會想到氣勢雄偉的天主教堂?還是優美如畫的江蘇路基督教堂還是敦厚典雅的聖保羅教堂?今天我們給你推薦一座默默無聞的青島教堂,你肯定沒見過。近日,攝影師乘坐直升機對鏡臺山基督教堂進行航拍,通過獨特視角,把教堂深藏大山的神秘,獨居高臺的氣勢充分展現出來。    鏡臺山基督教堂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小珠山西麓,鏡臺山生態觀光園內,距青島市陸路相距約80多公裡。
  • 青島啤酒灌醉臺灣
    在這裡,一瓶青島啤酒賣100元新臺幣(下同),一瓶臺灣啤酒賣90元。僅僅一年光景,臺灣各便利店、餐廳、甚至於量販店幾乎都必備青島啤酒以供顧客選擇。不過,3月青島啤酒開春後首度曝光,卻是在「立法院」門口被當成示威道具。大陸不準臺灣啤酒以「臺灣」本名進入市場,引起臺灣人不滿,當紅的青島啤酒因此成為意識形態的代罪羔羊,被一顆顆保齡球砸得粉碎。
  • 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一行參訪青島
    中國臺灣網2月6日青島消息 2月5日、6日,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一行4人來到山東青島進行了為期2天的參訪考察活動。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在黃海飯店會見了客人一行,青島市委副秘書長、臺辦主任田雲南參加會見。
  • 2015年度中國畫廊「金推手獎」獲獎
    其中,畫廊是一級市場的主體,是藝術市場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是挖掘和培育藝術新秀與名家的重要角色,是藝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為了規範市場秩序,樹立畫廊界的榜樣力量,評選出業界具有學術眼光、收藏意識、誠信經營、多元發展的「金推手」,山東省文聯和齊魯傳媒集團共同設立了「中國畫廊金推手獎」。
  • 推動旅遊業發展 僑鄉廣東臺山評選「臺山新八景」
    推動旅遊業發展 僑鄉廣東臺山評選「臺山新八景」    僑鄉臺山建縣(市)至今的五百零三年間,曾多次進行這一活動。據明朝嘉靖年間修編的《新寧縣誌》記載,臺山當時已有「新寧八景」。數個世紀以來,「新寧八景」幾經更迭,在海內外知名度很高。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地理環境的變遷,前人選定的「新寧八景」中許多景點已不復存在或失去了原有的風採,而新的勝景則不斷湧現。
  • 青島啤酒悄然進軍臺灣
    青島啤酒是中國最大的啤酒生產商和銷售商。2005年中國啤酒產量首次突破3000萬千升大關,達到3061萬千升,同比增長5.2%,產銷量已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增長率較2004年趨緩。同時,啤酒行業呈現了新一輪整合的態勢,以國際國內大企業之間的併購整合規則和大型企業的全國布局調整為主。
  • 2020年,臺灣經濟已達「發達社會」門檻?
    編輯:陳彧據臺媒報導,2020年臺灣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踏入「發達社會」門檻。鑑於臺灣地區目前由民進黨執政,對於這樣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民進黨當局自然是要好好吹噓一番。藉助於綠營媒體,民進黨大肆包裝渲染了這個消息,唯恐天下不知。
  • 入選深圳八景的羊臺山,是一座英雄山,現名為「陽臺山」
    羊臺山是深圳西北部第一高峰,海拔高度為587米。,羊臺山正式更名為陽臺山,這背後有什麼歷史淵源呢?羊臺山最早的地名記載為「陽臺山」,而後經歷「陽臺山」、「陽臺山」和「羊臺山」的演變。據考證發現,陽臺山不僅是傳承已久的歷史地名,在抗日戰爭期間還是東江縱隊的重要根據地,是深圳不可多得的紅色文化資源。可以說,羊臺山是一座英雄山,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難得的人文資源。
  • 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執飛臺北至青島首航班機抵達青島
    華夏經緯網11月3日消息 11月3日上午11時05分,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華航)執飛臺北-青島航線的首航班機抵達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青島市政協主席孫德漢、市政府副市長王廣正等出席了華航執飛青島定期航班的開通歡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