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寶作為一種快捷的行動支付方式,通過在銀行建立清算帳戶,直接與對接銀行接口的「直連模式」進行移動消費,也讓中國逐漸步入無現金時代。支付寶、微信幾乎覆蓋了所有的中青少年,並且覆蓋範圍逐步向老年漫延。
6月29日,央行發布通知,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由於直連模式繞過了獨立清算機構,存在一定風險漏洞,給反洗錢、金融監管等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因此,「斷直連」刻不容緩。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天(7月1日)開始,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自銀行的清算帳戶都被切斷,通過網聯或者銀聯繫統才能夠再次連接到銀行。目前,微信、支付寶已經全面完成對接系統。
今後,微信、支付寶的付款流程發生了變化。原先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卡行」的簡易模式,轉變為「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卡行」,中間數據流多了一個-銀聯-A/T-銀聯/網聯-的過程。就是支付時,需要向網聯/銀聯發起支付協議,再由網聯/銀聯支付信息轉給銀行,銀行支付以後,向網聯/銀聯反饋支付信息,網聯/銀聯在告訴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成功。所有的支付數據都會經過網聯/銀聯繫統,形成更統一有效的管理。
我們通過淘寶買東西,付款之後的金額就進入支付寶帳戶,等到我們確認收貨付款之後,這筆錢才會轉到商家帳戶,未確認收貨時,錢在支付寶帳戶的時候就叫做備付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解決第三方機構備付金集中管理的難題。就是說第三方支付機構不能夠再用備付金賺取利息,需要100%交存。
可以有效的防止洗錢、漏稅、行賄等現象出現。除了線下現金交易,每一筆轉帳交易信息,都能夠通過網聯/銀聯被央行觀測到,洗錢將會更加困難,金融監管會更加完善。而且所有的數據都匯集到央行,更有利於央行監測經濟數據,了解中國經濟狀況。
對於網友們所擔心的支付速度是否會變慢問題。央行透露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平臺試運行正常。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也就是說只要網聯/銀聯繫統處理數據速度沒有問題,支付速度是不會變慢的。
對我們這些消費者來說,平時使用微信、支付寶的體驗是不會改變的,改怎麼使用還怎麼使用,也就是付款時的數據會到網聯/銀聯繫統走一趟,進行一次匯總。最後還有一個網友們關心的錢被盜問題,該由誰來買單?這個暫時不得而知,但是也不得不吐槽一下銀行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