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老」甘草與「網紅中藥」黃芪,一起泡水喝,究竟有哪些妙用?
古往今來,很多中醫在給患者調理身體的時候,在方劑中往往都會加上一味甘草。為何要這樣?因為甘草是個「和事佬」,有它在,就不怕其他中藥混合在一起不和諧。古今名醫,幾乎都喜歡用甘草,大名鼎鼎的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中醫泰鬥張錫純,等等,不一而足。 那麼,甘草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
中藥甘草有什麼功效作用,服用時需要注意什麼,注意禁忌
我國素來都被國外稱為文明古國,而國家中藥和中醫的文化,更是被世界各國爭先研究。在我國中醫學上,有十方九草的說法,意思是,無論開什麼藥方,十有八九都會在藥方中加入甘草。提到這兒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甘草這麼常見?那是因為它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好處和功效。
-
常用中藥甘草的配伍禁忌
甘草是常用的一味中藥,有很多的別稱,如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等,甘草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與呼吸道疾病。中藥使用的時候是有很多的配伍禁忌。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甘草的用藥禁忌。
-
你認識甘草這種藥材嗎?
我平時比較喜歡甘草,甘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一種藥材,它不但是藥材,拿來燉湯也不錯,所以我對甘草還是比較了解,哪裡的甘草算是比較好的了。導讀:你認識甘草這種藥材嗎?甘草主要生長在甘肅省民勤縣,民勤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具有抗潰瘍、抗炎、抗過敏、鎮咳祛痰等藥理作用。
-
四君子湯—甘草
但可以改變我自己 感恩遇見中醫——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甘草不單是一味中醫方子裡的中藥,現在的很多果脯蜜餞都會加甘草調味。 甘草主和,它能調和諸藥,相當於「和事佬」,使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脾氣秉性的各位小兵大將和諧相處,共同抗敵。歷代醫家在大多數方子裡都會加上一味甘草;也因為它能解藥的毒性。其實吃西藥吃的多的朋友也可以適當的泡點甘草水喝喝,但是不能大量長期用,容易產生水腫。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車前子
中醫講究膏丹丸散湯,蜜丸是最古老的中藥丸劑。需要把中藥碾碎,揉進蜂蜜,做成湯圓大小的丸子。這樣的蜜丸服用簡單,便於攜帶。做蜜丸不容易。一味味中藥先稱好,陽光下曝曬乾燥,再用碾槽碾碎。單把中藥碾碎就要費很多工夫。中醫有句話「能過篩子眼,才過喉嚨管」。凡是大過篩子眼的藥粉就不過關,還得繼續碾。成千上萬次的碾壓,才能把藥草變成細細的藥面。壓好的藥面,嗅一下,全是沁鼻的香氣,仿佛所有的精華都紛紛溢出。
-
一味中藥很像迎春花,能清心火,散心肺之熱,中醫稱「瘡家聖藥」
中藥均是源自我們身邊之物,尤其是中草藥大部分源自農村地區的花草,自神農嘗百草開始,人們就慢慢認識到了各種植物的用途,這其中有一味中藥比較常見,因為開花非常漂亮所以常被栽植以觀賞,也經常被栽植於綠化帶之內。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中藥也有副作用!每天甘草泡水喝竟然引起高血壓
在最近一次複查時,邵揮戈注意到李先生隨身攜帶的水壺中泡著一些甘草,便詳細詢問了他的病史和生活細節。原來,李先生容易上火,有一次聽人說甘草可以清熱解毒,而且味道甘甜、價格低廉,於是每天用甘草泡水喝,一喝就是5年。邵揮戈分析,長期飲用甘草水導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從而造成了高血壓、低血鉀。
-
甘草 藥中百搭之王
俗話說:「藥店裡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在中醫處方中,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藥。這是因為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本領,被稱為「國老」,是當之無愧的「百搭之王」。 中醫處方講究「君、臣、佐、使」,各藥相輔相成才有良效。 甘草在其中就經常扮演「佐」的角色,是各種藥物的「調味品」,藥方中常常離不了。
-
...涼拌海藻|翅藻科|裙帶菜|中藥|甘草|紫菜|海帶|昆布|海苔|藥物|...
無獨有偶,中藥裡也有一味藥叫「海藻」,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的作用,因為不常用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它卻與我們耳熟能詳的另一味中藥「甘草」有著不同尋常的關係。什麼樣的關係啊?哎,不好的關係。海藻和甘草不能放在一起用呢!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蓽澄茄!
〔《浙江中醫雜誌》1990;25(10):441〕②治療脾胃虛弱,胸膈不快,不進飲食:蓽澄茄不拘多少。為細末,薑汁打神曲末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飯七十丸,食後淡薑湯下。(《濟生方》蓽澄茄丸)③治療傷寒呃噫日夜不定者:蓽澄茄三分,高良姜三分。二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水六分,煎十餘沸,入少許醋攪勻,和滓如茶,熱呷。(《本草圖經》)
-
有一味中藥開紫花,能清熱解毒,還解蛇毒,與一味同名中藥易混淆
有一味中藥原植物開紫花,李時珍叫它獨行虎,能清熱解毒、消腫,還能解蛇毒,但是容易與同名藥混淆,因為還有一味與之同名的中藥開黃花,這兩種中藥在名稱上很容易混淆。這兩味中藥都叫地丁,有些古代典籍並沒有名稱上的區分,現代分別叫紫花地丁與黃花地丁。
-
科學認識中藥「毒性」:研究應另闢蹊徑—新聞—科學網
「是藥三分毒,無毒不入藥」,中醫對中藥的毒性早有認識。《神農本草經》就將中藥分為上、中、下品。《中國藥典》2010版收錄常用中藥材和飲片,包括有毒中藥73種,大毒性品種10種。 中醫歷來推崇「以毒攻毒」理論,即以有毒中藥治療沉痾大疾。唐代王冰也說:「闢邪安正,唯毒乃能,以其能然,故謂之毒藥。」明代名醫張景嶽認為:「藥以治病,因毒為能」。
-
小夥改編《讓我們蕩起雙槳》 教小學生中醫知識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讓我們蕩起雙槳》是一首陪伴幾代人度過童年的歌曲,當這首歌融入了中醫元素會怎樣?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帥氣的中醫師黃河銀,花了一年時間把這首歌重新填詞、製作背景,做成了一首介紹中醫的MTV,並走進成都市的小學教給孩子們,「宣傳中醫文化應該從孩子們抓起。」
-
一味被人忽視的中藥,常做綠化用,中醫認為它清瀉肝火,養肝明目
因為大多數人對中醫中藥顯的並不是很熟悉,自然也就不清楚一些中藥的來源以及用途。在眾多的綠化植物中,這種植物就可以入藥使用,相信很多人對這種植物的名字也有些許的了解---密蒙花。密蒙花的會開出一簇簇淡粉紫色的小花,隨風搖曳之下,顯的非常吸引人,因此常被人們當作是綠化植物來種植。
-
中醫能治癲癇病嗎
中醫治療癲癇也是比較有效果的,中醫講究的是辯證施治的原則,能夠協調機體的陰陽,達到平衡,中醫的一些中藥材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祛風除溼、益氣養陰、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使病人的身體逐漸康復
-
每日一味中藥--竹茹
主肺熱咳嗽;煩熱驚悸;胃熱嘔呃;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1.滌痰開鬱:①用於膽虛痰熱鬱結、煩悶不寧、不得眠等證,可與枳實、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生薑同用,如溫膽湯。②用於胃虛熱所致的嘔吐或噦逆,可與橘皮、黨參、甘草、生薑、大棗同用。
-
能「入十二經」的中藥,甘草之外至少還有七種,了解一下
能「入十二經」的中藥,甘草之外至少還有七種,了解一下。浩瀚的中草藥寶庫,為我們民族的傳承立下了汗馬功勞。儘管時至今日,對它的褒貶不一,但誰也無法絕對否定它的使用價值。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比較客觀的做法,應該是先去了解它、熟悉它,找到不足之處加以改善,從而起到揚清避濁的效果。
-
中藥甘草有哪些功效?提醒:雖使用範圍廣,但要注意禁忌
說到甘草大家並不陌生,甘草是一種草本植物,性平也無毒性,是很常見的中草藥 。它的根莖都有很好的藥用價值,能夠將它直接切小泡水喝,也能製成中藥使用。中醫治病時,不管開的是什麼藥方,大部分都會用到甘草。1、調解苦味大部分的中藥都是很苦的,比如黃連、蒲公英等等,讓人難以下咽,甘草有甘甜味,可以起到中和苦味的作用,使藥不至於太苦,這就是它常被使用到中藥方裡原因。在小孩的藥方上使用的更頻繁,避免小孩怕苦放棄喝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