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兩上央媒,平江辣條強勁「出圈」

2020-12-24 嶽陽市人民政府

若問最具網紅體質的地方特色小吃是什麼?恐怕沒有哪個可以像平江辣條一樣「出圈」——

12月20日,央視主播康輝在《主播說聯播》中點讚平江辣條專業班:「小零食做成大產業,高!」

詳情點擊:

https://mp.weixin.qq.com/s/su2GfuJejkecEmwsfF1Bng

12月15日,新華社以《辣條專業「第一班」實操考核!90分才算及格》為題,報導平江辣條專業班。

詳情點擊: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12/13/c_1126855307.htm

不僅眾多主流媒體爭先關注平江辣條產業發展,在央媒報導的留言區,廣大網友的評論更是亮了。大家紛紛直呼:「辣條出息了」「小時候的零食成了國際潮流,走向世界」「驕傲,是我家鄉的產品」……

△網友在央視新聞官方微信發表評論

連央視主播康輝都說:「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小零食做成大產業,這不就很『高』嗎?」

一道地方小食,從「網紅」到「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再到暢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根辣條釀出了新潮味。麵粉膨化成胚,食用油滋潤滲透,泡椒花椒激發風味,看似簡單的工藝背後卻凝聚了平江人的智慧與汗水。

膨化成胚

時光回溯到1998年,湖南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導致平江的農產品損失慘重,其中作為醬乾產業主要原料的大豆出現了產能大幅度滑坡,對平江醬乾產業造成了巨大打擊。迫於生計,平江人用麵粉代替豆粉,做出了一款類似麵筋的熟食製品。這,就是辣條。

△辣條

一經推出,大受歡迎。辣條,讓平江這個貧困縣變得火熱了起來。每到春節和開學季,平江的辣條供不應求,每家辣條廠都有四五輛全國各地的貨車等待拿貨,有的一等就是半個月。

滋潤滲透

2019年3.15晚會上一條關於辣條行業髒亂差的曝光把辣條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隨之而來的監管風暴,讓一些不合格企業應聲倒下。2007至2012年,全國辣條行業企業家數由2000多家減至1000多家,規模從100億元壯大至400億元。

△麻辣王子GMP生產車間

激發風味

撕掉低端標籤,辣條產業終於迎來蝶變。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2019年底,辣條「國標」出臺,規定辣條不得添加防腐劑,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

△全國首個辣條專業班在平江開班

今年9月,全國首個辣條專業班正式開班。辣條食品專業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麻辣王子合作共建,共有59位學生,專業開設擠壓膨化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等課程,為行業輸送人才。

△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正式開館

今年,11月1日,首個辣條博物館在湖南長沙正式開館,吸引不少吃貨前來一探究竟。從辣條生產史的介紹,到製作工藝和檢測標準的展示,再到網絡熱議問題的解答,這家博物館講述了辣條的「前世今生」。

當前,小辣條已衍生出大產業。據統計,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年產值約580億元,安排就業20餘萬人。2019年,我縣甩掉了30多年的貧困帽,而創造了近200億元產值的辣條產業無疑是脫貧致富的關鍵助力。(餘毅)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巡禮】十個關鍵詞解鎖平江「工業強縣」密碼
    園區實繳稅收從2015年的1.23億元增長到3.5億元,增幅近三倍,實現了經濟總量、經濟效益的雙攀升。一園兩區湖南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一園兩區布局,分為伍市園區和天嶽新區。伍市園區為基礎,天嶽新區產城融合創新發展,明確兩區布局定位,形成工業集聚發展優勢。目前,入園企業總數達到172家。
  • 別不服,河南辣條第一
    2000年,河南省以辣條為主要經營項目的調味麵製品企業高達4000家。做到辣條界C位的衛龍自然不用說了,截止到2018年,衛龍一年能賣出100多億包辣條,可繞地球不知道多少圈。河南駐馬店的約辣,淘寶顯示有近15萬人收貨。老式大辣片也因為號稱「8090的回憶」成功走紅。此外,越來越多的河南辣條品牌被大家熟知。
  • 衛龍上市,辣條逆襲?
    2018年,衛龍創始人劉衛平放出豪言,相較於「衛龍」這一耳熟能詳的辣條品牌,外界對衛龍創始人劉衛平的事情知之甚少。劉衛平是湖南平江人,平江地處湖南東北部,境內汨羅江蜿蜒而過。歷史上,平江民風彪悍,崇文習武人士眾多,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惟楚有才」絕非浪得虛名。
  • 最全解讀:辣條一哥衛龍從5毛到500億,成功的營銷秘訣
    最新消息顯示,2019年,「辣條界一哥」衛龍全年營收49.09億元,幾乎每天生產辣條三四千萬包,佔全國辣條行業的10%,計劃明年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在這裡要恭喜一下老鄉:劉衛平。可能很多人都以為衛龍是河南企業,但實際上老闆劉衛平是湖南岳陽平江人。在我們當地有一句俗話:嫁個平江佬,辣條吃到飽。毫不誇張的說,全世界80%,不!
  • 湘式辣條火了 一根辣條背後的億元產業陷阱(圖)
    在新浪微博裡,包含「辣條」的微博數量高達三百多萬條,而在淘寶網上,最火的辣條擁有上萬的銷售量;更不用提,在網絡上層出不窮的拿辣條開涮的段子……  也許很少人知道,全國每年產值上百億元的「辣條」,主要產自湖南。而這其中嶽陽市平江縣又首屈一指。
  • 辣味長沙,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眾多辣條你喜歡吃哪一款呢
    這是一種來自湖南並且聞名國內外的特色美食——辣條。可以說,在國內下至幾歲的孩子上至幾十歲的老人,幾乎都吃過的辣味零食。還記得小時候,每天能買一包5毛錢的辣條非常開心。也是作為90後那時候最常吃的零食了。
  • 五毛錢的辣條為什麼如此值錢
    當地三位手藝最好的醬幹師傅,及時研發改用麵粉做原料,陰差陽錯發明出了麵筋,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辣條」。味道和醬幹差不多,價格卻便宜了許多,於是差不多醬幹小作坊都轉行做起來麵筋。但平江是山區,不盛產麵粉,而平江的辣條,其實在北方的銷路更好。
  • 98年洪水逼出辣條,大豆守護堤壩:中國人的生存智慧有多強?
    管湧,不是大壩自身出了問題,而是地基出了問題。大壩多為混凝土結構,但大壩的基礎頗為複雜。大致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為粘性土或壤土,不透水;第二層為粉沙或砂礫卵石,透水,並與河水。這兩層,平時沒什麼毛病。遭遇汛期,危險就出現了。汛期,洪峰襲來,水位高漲,水壓增大。透水層雖然與河水相通,但透水性好,反而壓力不大。最終,壓力都集中到粘性土層。
  • 湖南平江人是怎麼成為「辣條皇帝」的
    它是「辣條之鄉」,全國辣條年產值580億,平江縣能佔200億,全國有將近1000家辣條企業,90%都是湖南平江人開的。△ 圖源:網絡原本屬於貧困縣的平江,硬生生地靠著辣條脫貧了。辣條成了平江的支柱產業,安排了近七萬人就業,一年工資能發20多個億。果真就「平江人,平江魂,賣辣條當人上人」了。
  • 巨型「辣條月餅」吃過嗎? 遊客平江石牛寨大快朵頤
    巨型辣條月餅被切分成兩大塊。今天,一份巨型辣條月餅在嶽陽平江石牛寨景區驚豔亮相,遊客受邀率先品嘗慶團圓。石牛寨巨型辣條月餅由辣條和醬幹作為餡料填充而成,直徑長達2米,厚度約15釐米,重量接近500斤,相當於一張可圍坐12人的大圓桌,由5名糕點師耗時3天製作完成。月餅表面雕刻諸多花紋,並寫有「中秋團圓」四字。當天,這份辣條大月餅被切分成小份派發到遊客手中。
  • 5毛錢辣條吃出一家上市公司,衛龍何時撕掉「垃圾食品」標籤?
    曾經5毛錢一包的辣條,如今撐起了一家十年狂賺500億元的企業——衛龍食品。11月19日,有消息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依靠花式營銷走紅網絡,也獲得不錯的收益,並定下今年實現72億元的營收目標。
  • 360噸大豆守護堤壩,98年洪水逼出辣條:中國人的生存智慧有多強?
    管湧,不是大壩自身出了問題,而是地基出了問題。  大壩多為混凝土結構,但大壩的基礎頗為複雜。大致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為粘性土或壤土,不透水;第二層為粉沙或砂礫卵石,透水,並與河水。  這兩層,平時沒什麼毛病。遭遇汛期,危險就出現了。  汛期,洪峰襲來,水位高漲,水壓增大。
  • 「南玉峰北衛龍」,開博物館做培訓班,辣條是如何一步步徵服世界的
    當她聽說有人從來不敢在課上吃辣條的時候,忍不住發出疑問,「聞到油香味的那瞬間你真的忍得住嗎?」 而深夜立在她面前,發著亮的房子上面掛著牌子:「辣條博物館」,雖然這只是一棟被臨時搭建在城市商圈廣場上的銀色大棚,限時供應,到日子就會拆除,但和江涵一樣對辣條感興趣的人有很多,據媒體報導,在開放之後的10天裡,展館共接待了超過10萬名遊客。
  • 長沙辣條博物館走紅 館長:辣條並非垃圾食品
    【解說】日前,在長沙最為繁華的黃興南路步行街上,蓋起的一座辣條博物館走紅網絡,喚起「吃貨」們的好奇心,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排隊打卡。11月6日,記者慕名到此探訪,溯源辣條的前世今生。走進辣條博物館,首先展示的便是辣條的起源——1998年由湖南平江人發明;接下來是由平江人在全國創立的一些知名辣條企業,以及辣條580億元的產業布局和20餘萬就業人數;再往裡走,便能看到辣條生產的主要原料——麵粉、食用油和泡辣椒花椒油,還有辣條製藥級生產車間的無死角實時監控畫面。
  • 那麼多辣條公司,為什麼只有衛龍做到了500億市值?
    說到辣條,就離不開湖南省平江縣這個辣條聖地。如今湖南平江甚至開辦了辣條培訓班。在辣條界湖。西南的玉峰與河南的衛龍,也早已有了南玉峰、北衛龍的稱號。今天我們要說的衛龍雖然紮根於河南漯河,但是也與平江這個辣條的搖籃密不可分。辣條就是平江人發明的,而他的面試卻與一場嚴重的天災密切相關。
  • 首個辣條博物館開館!你不知道的辣條真相
    &nbsp&nbsp&nbsp&nbsp湖南平江縣是辣條的「發源地」。目前,全國辣條總產值約580億元,安排就業20餘萬人,在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中,湖南平江縣人創辦的企業佔90%以上。此前,首個辣條專業班就在平江縣開班,該專業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玉峰食品旗下的麻辣王子合作共建,共有59位學生。
  • 五毛錢的辣條為什麼如此值錢
    當地三位手藝最好的醬幹師傅,及時研發改用麵粉做原料,陰差陽錯發明出了麵筋,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辣條」。味道和醬幹差不多,價格卻便宜了許多,於是差不多醬幹小作坊都轉行做起來麵筋。但平江是山區,不盛產麵粉,而平江的辣條,其實在北方的銷路更好。
  • 衛龍上市辣條逆襲?男版「老乾媽」北上創業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2018年,衛龍創始人劉衛平放出豪言,相較於「衛龍」這一耳熟能詳的辣條品牌,外界對衛龍創始人劉衛平的事情知之甚少。劉衛平是湖南平江人,平江地處湖南東北部,境內汨羅江蜿蜒而過。歷史上,平江民風彪悍,崇文習武人士眾多,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惟楚有才」絕非浪得虛名。
  • 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辣條
    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辣條時間:2020-11-02 1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辣條 2020年11月1日,中國 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黃興步行街正式開館,該博物館由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縣食品行業協會建造
  • 獲金星認可央媒黨媒集體點讚 肖順堯越來越讓人期待了
    上周,由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聯合打造的混齡男藝人競演綜藝《追光吧哥哥》迎來哥哥們的初舞臺競演,演員、歌手肖順堯憑藉一首獨特的說唱《197653》致敬英雄,強勢炸場,並獲得「人民網」、「光明日報」等眾多黨媒、央媒點讚, 連一向嚴格的金星老師也流露出對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