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最具網紅體質的地方特色小吃是什麼?恐怕沒有哪個可以像平江辣條一樣「出圈」——
12月20日,央視主播康輝在《主播說聯播》中點讚平江辣條專業班:「小零食做成大產業,高!」
詳情點擊:
https://mp.weixin.qq.com/s/su2GfuJejkecEmwsfF1Bng
12月15日,新華社以《辣條專業「第一班」實操考核!90分才算及格》為題,報導平江辣條專業班。
詳情點擊: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12/13/c_1126855307.htm
不僅眾多主流媒體爭先關注平江辣條產業發展,在央媒報導的留言區,廣大網友的評論更是亮了。大家紛紛直呼:「辣條出息了」「小時候的零食成了國際潮流,走向世界」「驕傲,是我家鄉的產品」……
△網友在央視新聞官方微信發表評論
連央視主播康輝都說:「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小零食做成大產業,這不就很『高』嗎?」
一道地方小食,從「網紅」到「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再到暢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根辣條釀出了新潮味。麵粉膨化成胚,食用油滋潤滲透,泡椒花椒激發風味,看似簡單的工藝背後卻凝聚了平江人的智慧與汗水。
膨化成胚
時光回溯到1998年,湖南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導致平江的農產品損失慘重,其中作為醬乾產業主要原料的大豆出現了產能大幅度滑坡,對平江醬乾產業造成了巨大打擊。迫於生計,平江人用麵粉代替豆粉,做出了一款類似麵筋的熟食製品。這,就是辣條。
△辣條
一經推出,大受歡迎。辣條,讓平江這個貧困縣變得火熱了起來。每到春節和開學季,平江的辣條供不應求,每家辣條廠都有四五輛全國各地的貨車等待拿貨,有的一等就是半個月。
滋潤滲透
2019年3.15晚會上一條關於辣條行業髒亂差的曝光把辣條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隨之而來的監管風暴,讓一些不合格企業應聲倒下。2007至2012年,全國辣條行業企業家數由2000多家減至1000多家,規模從100億元壯大至400億元。
△麻辣王子GMP生產車間
激發風味
撕掉低端標籤,辣條產業終於迎來蝶變。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2019年底,辣條「國標」出臺,規定辣條不得添加防腐劑,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
△全國首個辣條專業班在平江開班
今年9月,全國首個辣條專業班正式開班。辣條食品專業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麻辣王子合作共建,共有59位學生,專業開設擠壓膨化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等課程,為行業輸送人才。
△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正式開館
今年,11月1日,首個辣條博物館在湖南長沙正式開館,吸引不少吃貨前來一探究竟。從辣條生產史的介紹,到製作工藝和檢測標準的展示,再到網絡熱議問題的解答,這家博物館講述了辣條的「前世今生」。
當前,小辣條已衍生出大產業。據統計,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年產值約580億元,安排就業20餘萬人。2019年,我縣甩掉了30多年的貧困帽,而創造了近200億元產值的辣條產業無疑是脫貧致富的關鍵助力。(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