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東莞企業訂單增長的原因

2020-12-15 東莞日報i東莞

「訂單太多了,我還放棄了一部分,怕做不好影響產品質量,影響與客戶以後的合作。」

「之前受廠房限制,不敢接太多單。」

「訂單超過我們的產能,只能接受老客戶的訂單。」

……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和複雜市場情況,許多企業直呼「日子不好過」,復工復產難、物流通道關閉、訂單驟降……經過半年探索,東莞企業出現可喜變化——訂單進入活躍期,甚至「多得接不過來」。東莞企業快速增長有何秘密?增長的背後又面臨哪些壓力?對上下遊企業帶來什麼影響?東莞製造業的發展之路有何變化?記者調研採訪多家企業,一一解密。

凱寶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下半年傳統製造業訂單活躍

東莞市卓冠鞋業有限公司工廠裡,鞋子整齊擺放等待發貨;生產線上,上百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作業。近段時間以來訂單大量的回增讓企業老闆有些苦惱,人手緊張導致生產壓力大。據記者了解,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的訂單減少了很多,而到了5、6月情況逐漸好轉,其中國內市場訂單回暖最為明顯。進入9月以來,國內靴子的需求更是大量增加,生產壓力驟增。

紡織、服裝、鞋帽領行業內的訂單快速增長在東莞並非個案。東莞市何氏鞋業有限公司(簡稱「何氏鞋業「)總經理廖鴻飛就告訴記者,伴隨著疫情防控逐漸穩定,行業開始回暖,6月份,何氏鞋業迎來了眾多生產訂單。「正常的製鞋生產恢復後,訂單一下子變得太多,我們還放棄了一部分,擔心趕工影響產品質量,影響與客戶以後的合作。」廖鴻飛表示,由於企業訂單增幅較大,企業出現產能不足的問題。

除紡織、服裝、鞋帽行業外,訂單快速回復態勢在東莞其他傳統製造業,例如食品飲料、家居、玩具文具、塑膠五金等行業,也有跡可循。東莞市城市之窗家具有限公司從第二季度開始訂單就呈現回暖趨勢,第三季度已經和去年同期業績相接近。令人驚喜的是,部分企業訂單不僅回復正常,更有大幅度增長。廣東省東莞市新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玉婷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的訂單整體來說與去年相比增長了10%到15%左右,線上訂單甚至有30%至40%的增長。祖利(廣東)幼兒用品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吳顯東稱,公司海外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倍左右,國內訂單增長大概有3倍左右。

沃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傳統製造業訂單增長秘密

東莞傳統製造業訂單大幅增長的原因是什麼?日前,印度的紡織訂單回流到中國市場的話題引發熱議。東莞傳統行業的訂單是否也來自國外訂單的回流?

「我們有少部分新增訂單,是因為國外一些小企業的倒閉或者無法復工復產,回流到我們這裡的,但佔比很少,」東莞某玩具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廖鴻飛告訴記者,何氏鞋業訂單回暖是由國外品牌消費轉向國內品牌消費的結果,也是人們個性化消費需求持續湧現的結果,例如電商消費,雙十一當天百麗國際新零售鞋服電商銷售額就突破了17億元。

東莞市城市之窗家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趙家堯表示,回暖的訂單中既有歐洲和美國等國外企業訂單,也有來自國內各地的訂單,但還是內銷訂單佔據主體。「訂單回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疫情壓制了人們的消費需求,隨著疫情控制的穩定,家具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二是現在企業的產品銷售模式由傳統售賣產品轉向為消費者提供全案與定製化服務轉變,迎合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能刺激訂單的增長」。

楊玉婷也證實了疫情期間人們的消費需求的改變極大影響了企業的訂單走向的說法。她稱新盟食品訂單逆勢增長的主因就來自直播帶貨、電商、社區團購等。吳顯東則認為,也跟東莞企業本身的規劃布局、實力和品牌影響力有關。他總結祖利(廣東)幼兒用品有限公司經驗道,「首先,我們擁有完整自主的可控供應鏈,外部衝擊下,大多數企業和工廠無法保證生產進度,而我們可以加班加點趕進度,應對大量需求快速出貨;其次,我們本身擁有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口碑,客戶群體穩定,在原有客戶復購的基礎上還能增加新客戶;第三是,我們在海外的長遠布局,通常外貿企業都是在海外找訂單,但是我們在海外設立了分公司開發市場,基於對市場的充分掌握可以大量備貨並快速補貨,快人一步。另外,我們加大了在國內新媒體平臺的品牌營銷。利用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擴大品牌影響力。」

此外,東莞企業積極創新、開拓新業務也是制勝法寶。如中玲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快速轉產口罩、力嘉包裝有限公司生產口罩防護卡等,都造就了逆勢增長的奇蹟。沃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更是通過生產研發口罩生產機實現4億元的營收。

自動化設備供應商迎來「金九銀十」

東莞傳統製造業優勢明顯,而工業機器、電子信息、精密科技等領域發展勢頭也十分迅猛。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和複雜的外部市場環境衝擊,東莞市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客戶需求也有增無減,僅8月內該公司就賣出了400多臺錫膏印刷機產品。東莞市和樂電子有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總發貨量高達250萬,銷量實現同比2019年172%的爆發增長。

近年來,東莞產業轉型升級、機器換人浪潮浩浩蕩蕩,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製造成果顯著,在傳統製造業領域也掀起了新變化。徐福記就以機器人完成了整個產品的包裝、打碼、運輸智能化流程。其生產線的智能自動化改造實現了向無人車間的轉變,產量也從6600箱/天提升到了16000箱/天,提升了142.4%,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東莞市城市之窗家具有限公司引進了三條數碼控制自動化生產線,以提高了生產工藝的精度和生產效率。祖利(廣東)幼兒用品有限公司新設廠區也以自動化生產為主,引進自動設備就投入近600萬元。

東莞企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情況可從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自動化設備供應商的訂單情況窺見一二。生產鞋面自動裁割機的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8月份業績實現單月的同比正增長,下半年來訂單復甦勢頭強勁。東莞市沃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副總裁胡繼紅透露,今年公司全年業績整體增長7%左右,其中自動化設備增長業務增長37%左右。「疫情的出現,讓許多企業突然反省到,人工是個問題。對自動生產需求程度直線上升,」胡繼紅笑稱。

趙家堯也表示,「訂單的回暖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壓力,除了人力成本的提升之外,我們還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目前我們正著力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推進機器換人。」

從一定程度上講,疫情推動了東莞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進程,也為工業機器人領域帶來重大利好。廣東天機機器人有限公司企劃部主管劉鴻嫻告訴記者,「疫情結束後,訂單回暖的主要源頭還是上遊的傳統製造業,製造業訂單大量的增加,人手短缺又加上人工成本高,對自動化生產的渴求程度變高。」據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報顯示,今年其營業總收入第一季度為5.49億元,第二季度為15.02億元,第三季度為20.3億元,期間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一度突破至106.98%。東莞市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李群自動化」)市場總監梁錦棠也感受到了明顯變化。「客戶對自動化或者工業機器人的需求變得更主動了,會來主動找我們了解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東莞實探:訂單回暖卻招工難 打工者和企業經歷了什麼
    招工難的問題,近期在東莞並非個案。第一財經記者在東莞實地探訪時發現,多家加工製造企業也遇到和卓冠鞋業同樣的難題。導致招工難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受「宅經濟」影響和部分內需產品的突然拉升,讓上半年因為疫情導致的訂單驟降有了短暫性的回暖,用工量加大;二是大量返鄉員工至今沒有回到東莞,不少人選擇在家鄉就業。
  • 外貿回暖的東莞鏡像:訂單回流國內 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國外疫情依然在肆虐,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產業鏈正處於癱瘓狀態,而國內疫情已經穩定,再加上產業鏈本身比較完善,這些因素令國內外貿企業的訂單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生活用品領域。」羅蘭桂說。東莞凱勵電子廠是一家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公司70%的訂單出口歐美市場。
  • 東莞:一張外貿訂單帶活多家企業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
  • 東莞600家企業線上參展搶訂單,預計吸引採購商超50萬人次
    600家企業線上搶訂單!13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線上展(以下簡稱「線上加博會」)正式啟動。 此次線上加博會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平臺1688為主場,通過「線上展覽+直播帶貨」的形式,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
  • 經濟記者眼中的東莞2020③丨部分企業在主動求變中逆勢增長
    釋義: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外市場造成較大衝擊,但是很多東莞製造企業能夠及時應變,通過調整產品、開拓內需等走出逆勢增長之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擁有主動求變的精神和魄力。3月初,記者走訪松山湖復工企業「已經沒有訂單了,今年很難啊。」4月初,我走訪東莞市創明電池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銷售副總周國紅感嘆。
  • 一張外貿訂單,東莞多家企業被帶活了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
  • 八成企業訂單撐不過3個月!他們「慌了」嗎?
    來自東莞市工信部門的調查顯示,目前手上的長期訂單能維持3個月以上的外貿企業,僅佔兩成左右。原因就在於該公司切入了電商直播領域。全國4000家門店、上萬名員工一起協同,開啟「抗疫特惠全國直播」賣貨活動。最終觸達受眾1.28億,創造了8小時訂單額過億元、一個月線上訂單超15萬個的成績。
  • 東莞上半年產業觀察系列報導①|電子信息行業:找回「消失的訂單」
    編者按:從年初全市上下推動復工復產,到廣大莞企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尋找逆勢增長的戰疫「密碼」……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東莞交出一份防控疫情、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合格答卷。企業是市場最根本的主體。時至年中,東莞眾多企業的訂單恢復情況如何?
  • ...世界工廠」經濟高質量增長基本面不會動搖 東莞製造業有望...
    2月1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重點介紹東莞市疫情防控及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情況。  據悉,截至2月10日晚,東莞有4491家企業開工,其中製造業企業佔79.54%,各類企業復工正分批、有序、錯峰進行。疫情過後,前期推遲的消費和投資將得到釋放,東莞工業經濟有望呈現補償性增長,各行業將迎來一波訂單反彈。
  • 東莞:提升服務水平 「一對一」服務重點企業
    12月20日,為期4天的第十二屆加博會在東莞落下帷幕。為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除了實體展外,第十二屆加博會組委會還舉行了兩場線上推廣活動,共吸引線上採購商150萬人次,累計2.5萬採購商進行線上採購,大批東莞外貿企業從中受益。在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中,東莞市全面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做法獲得表揚。
  • 東莞裕元停工 耐克等品牌訂單或受影響
    因社保等糾紛,東莞裕元鞋廠發生大規模停工,位於東莞市高埗鎮的裕元鞋廠多個廠區今日(15日)處於停歇狀態。  東莞裕元鞋廠隸屬於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臺灣寶成集團(9904.TW),寶成為耐克、阿迪達斯、Reebok、New Balance、Puma等全球60多個品牌代工,約佔全球運動鞋及休閒鞋市場20%(以批發價格計算)的份額,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鞋客戶的訂單生產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 東莞製造業年末招工調查:訂單充足工人緊缺 派遣工日結工「搶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東莞製造業年末招工調查:訂單充足工人緊缺,派遣工、日結工「搶手」作者:陳潔,實習生吳淑萍 東莞,有「世界工廠」之稱,在步入年末之際,很多製造業企業都出現訂單增多的局面,這使年末招工成為一件難事。
  • 東莞企業組團來我省招聘
    本報訊 (記者楊青 通訊員祝恆)連日來,廣東東莞企業組團來我省招聘的各家企業負責人均表示,今年工資有大幅度提升。  廣東東莞、深圳等地的企業訂單驟增,然而招工卻成了難題。鄭州市職介中心黨委書記李建新告訴記者:「用工地區範圍與勞工輸出地信息極度不對稱,是造成目前珠三角大部分企業招工難的主要原因。」
  • 訂單回暖,蘇州、東莞卻遭遇招工難!年輕人為何不願進工廠了?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了4.9%,領跑全球。這一增速直接將前三季度GDP增速拉回了正值,2020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0.7%,預計全年增速超過2%。進出口方面,增速也全面回正。
  • 東莞長安刀具企業搶抓發展機遇,擦亮產業品牌
    「疫情初期,刀具行業發展受到影響,伴隨著華為、比亞迪等龍頭企業訂單的恢復,長安鎮刀具行業復甦加速,企業訂單持續改善。」東莞市數控刀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唐有水表示,刀具企業正在抓緊生產,將失去的時間搶回來。「當前3C刀具的訂單出現爆發式增長,相比上半年增長明顯。」刀父精工科技總經理王友群表示,該公司正調整車間作業班次、提高車間使用率等,全力提高產能,希望將疫情失去的產能搶回來。「除了抓住在3C刀具爆發這一機遇外,我們還很關註銷量持續增長的航空發動機專用刀具。」
  • 東莞經濟增長轉正背後的「鎮能量」
    其中,作為東莞著力打造的戰略平臺之一,水鄉功能區今年1—9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3.39億元,增長3.2%,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2%)3個百分點,增速位居東莞六大片區首位。該鎮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190億元,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3億元,增長9.3%;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3.4億元,增長2.1%,固投總額在全市32個鎮街中排名第一。「麻湧在立項、規劃、建設等環節,給予了企業非常大的支持。」
  • 裕元東莞鞋廠罷工繼續 Adidas阿迪達斯將轉移部分訂單
    這次工業行動的原因是廠方被指沒有為工人繳交足額的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此外,廠方還涉嫌以臨時工的工資標準為工人繳納社保以及和工人籤訂無效的勞動合同。裕元集團(0551.HK)所屬的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臺灣寶成集團(9904.TW)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稱部分工廠已經陸續復工。
  • 東莞企業生產能力「轉移」 「倒單」興
    東莞巨漢燈飾有限公司(下稱「巨漢燈飾」)廠長沈敦武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位於東莞的工廠其實是一個「總廠」,接到訂單之後,會根據東莞工廠的生產能力進行訂單的分配,然後把消化不了的生產能力再分配給全國範圍內的其他28個分廠。
  • 資源對接整合加速 企業訂單持續增長
    「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3月份左右。」日前,落戶仲愷高新區的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儘管國際貿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但該公司的訂單比去年同期有較好的增長。
  • 「東莞製造」轉型升級 新「三駕馬車」能讓東莞外貿跑多快
    在轉型的過程中,高偉光學引入了韓國基金,充分運用了香港資本市場、資本槓桿和金融工具,並對原來的生產設備、生產流程、生產人員、生產架構進行重組,建立了研發團隊和海外營銷的網絡,把自己做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範」的企業。  高偉光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高偉光學出口額達4.3億美元,同比增長40%,出口額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訂單增加,二是產品技術含量提升,單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