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張飛如何做到一人獨擋曹操大軍的

2020-12-16 柳成蔭90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樹上開花這一計策的意思是指樹上本來沒有開花,但可以將假花粘在樹上,做的和真花一樣,讓人真假難辨。用假花冒充真花,取的是以假亂真的效果,

因為戰場上情況複雜,瞬息萬變,這個時候指揮官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所以這時候如果善於布置假情況,假信息。布置迷魂陣,虛張聲勢,就有機會嚇住、甚至擊敗敵人。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阿,其羽可用為儀也。——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可以解釋為:借別人已經有的局面或者場景布置成自己新的陣勢,這樣即使自己兵力弱小的,但是因為藉助來已有的陣容,我們就會看起來非常強大。《易經·漸卦》說:鴻雁飛向大陸,全憑它的羽毛豐滿助長氣勢,就這個道理。

易經

一棵樹本來沒有花,但可以使它有花,把彩色的只不剪成花朵的形狀站在樹上,不仔細看的人就不易發覺,讓美麗的花朵和樹枝互相襯託出逼真的效果,這其實是只把精銳部隊布置在已有的陣地上,展現出強大的聲勢來懾服敵人,

此樹本無花,而樹則可以有花,剪彩貼之,不細察者不易覺,使花與樹交相輝映,而成玲瓏全局也。此蓋布精兵於友軍之陣,完其勢以威敵也。

孫子兵法

這條計策關鍵就是藉助已有的條件,虛張聲勢,給敵人製造出自己很強大的感覺,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從而達到己方道目的。

張飛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獨擋曹操大軍

三國演義新野之戰之後,劉備帶著大量的軍民百姓撤離,不斷被曹軍追殺,最後令#張飛#斷後阻攔曹軍。

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雲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不過張飛身邊其實只有二三十個騎兵,如果憑實力就算守著橋頭也必然不是曹操大軍對手的,但是這莽漢也有大智慧。

張飛長坂坡橋頭

張飛命令士兵都到身後樹林裡去,砍下樹枝,然後都綁在馬尾巴後面,然後讓馬匹在樹林中拖著樹枝飛跑,造成塵土飛揚的效果。而張飛自己一人騎著他的黑馬,橫著丈八蛇矛,威風凜凜,守在在長坂坡的橋頭上。

當文聘帶兵追殺趙雲到橋對面的時候,就看見張飛獨自騎馬,豹眼環睜,橫矛立在橋上,好生奇怪,又看見張飛後面不遠樹林裡塵土飛揚,害怕有埋伏,只好勒馬,不敢向前。

過了一會兒,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人都趕到此處。見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又擔心是諸葛孔明道計謀,全都不敢靠前過橋。於是,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派人信使飛報曹操。

張飛睜圓環眼,隱隱看見曹操軍隊後方有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猜到是曹操心疑,親自來察看。只聽張飛厲聲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音大得好像打雷一樣。曹軍聽到,都嚇得兩股戰慄。

曹操急令從人散去傘蓋,回顧對左右眾將士說:「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

話還沒說完,就聽張飛睜大雙目又一聲大喝傳來:「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就有了退讓之心。此時張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於是挺矛又大喝:「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還沒斷,曹操身邊將領夏侯傑就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見此,曹操害怕孔明有埋伏,又看到張飛威猛便回馬而走。於是曹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這一退,冠簪盡落,披髮奔逃,士卒丟下甲冑武器的不計其數,人如潮水般湧動,自相踐踏。

後人有詩讚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張飛獨自一人立馬橋頭,三聲大吼嚇得曹操大軍撤退,所使用的就是「樹上開花」之計。樹林裡面奔跑的馬匹,加上帶起的塵土飛揚效果,以及長版橋頭的猛張飛,這些都給曹軍造成來一種錯覺,就是劉備在此處留下來伏兵,再加上之前交戰中,諸葛亮計策不斷,每次必中,這已經讓曹軍有陰影了,而這些恰是張飛施展樹上開花計策的基礎。

相關焦點

  • 三十六計之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張飛長坂橋頭吼退曹操百萬兵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樹上開花這一計策的意思是指樹上本來沒有開花,但可以將假花粘在樹上,做的和真花一樣,讓人真假難辨。——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可以解釋為:借別人已經有的局面或者場景布置成自己新的陣勢,這樣即使自己兵力弱小的,但是因為藉助來已有的陣容,我們就會看起來非常強大。《易經·漸卦》說:鴻雁飛向大陸,全憑它的羽毛豐滿助長氣勢,就這個道理。
  • 《三十六計》之樹上開花:藉助別人的力量,做自己的事
    「樹上開花」是兵家著作《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九計,相比較《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計」、「調虎離山」、「金蟬脫殼」等等廣為人知的良計,知道「樹上開花」這一計的人還是為數不多的,但是在局勢瞬息萬變的戰場,最重要的就是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所以多掌握幾個計謀也是反而非常必要的。
  • ——美術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九計——樹上...
    他將高深的社會知識、理論知識融入到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中,使之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從而更適合於學習與傳播。「跟著龍老師學畫!」系列專題,通過兵法中的「三十六計」,為小朋友們講解美術中的各種知識,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陪伴在小朋友身邊!很多人喜歡美術,可是又覺得美術很神秘。
  • ——美術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九計——樹上...
    假途伐虢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 樹上開花——王浩然刻「中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組印」之十八
    自2020年7月18日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王浩然研習「中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他將以印輔學,按「檀公策」順序,精心雕刻「中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組印」。2020年8月5日,王浩然雕刻「組印」之十八——樹上開花。樹上開花,樹上本無花,但可以人為剪花貼樹上。在軍事上,多為造勢彰顯強大,威懾敵人。
  • 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樹上本無花,而樹可以有花,剪彩帶粘之而為花,不細察者不易查。借花立勢,恐嚇之。三國張飛當陽橋以三十餘騎,嚇退曹操數萬大軍;諸葛撫琴空城之上,嚇退司馬百萬雄師;戰國田單大擺火牛之陣,大潰燕軍......當時,劉備手下的戰將只有關羽、張飛和趙雲,士兵不過三千人,難抵曹操大軍。劉備打算率領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丟下百姓,於是只能日行十幾裡路。曹軍追兵日行三百裡,終在長坂坡追上劉軍。劉備眷屬失散,趙雲幾進曹軍救出阿鬥,但至當陽橋時卻無力對付敵兵,此時張飛,讓三十多個騎兵在馬尾綁上樹枝在敵人無法察覺處循復奔跑,騰起大量的煙霧,造成千軍萬馬奔襲而來的假象。
  • 跟著《三十六計》學成語 | 樹上開花
    其實並不如此,它真正的起源應該是《三十六計》。樹上開花:比喻投資本錢以賺取利潤。遺憾吶,樹上開花之計剛剛施出,他的腳跟還沒站穩,又要面對各方的置疑了。下面哪個成語和「樹上開花」這一計謀意義最相似?下面哪個括號中可以加上「樹上開花」這個成語?A. 當自己的力量微小而不足以抵抗敵人時,要懂得用"( )"這個計謀來使自己的陣營顯得強大,從而震懾敵人。
  • 《三十六計》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八計 至 第三十計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比喻慫恿人,使人上當。【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劉琦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 諸葛亮見狀,無可奈何,只得講:「在外則無虞」。劉琦立即上表,請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開了後母,終於免遭陷害。
  • 《三十六計》 第五套 第二十八計 至 第三十計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比喻慫恿人,使人上當。【原典】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比喻將本求利,別人收穫。語出《蕩寇志》。【故事】 張飛當陽橋前退曹軍劉備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備只得敗退,令大將張飛斷後。
  • 計謀全集《六十四計》(《三十六計》補缺)第四十四計,樹上開花
    特別是在防守中,敵強我弱,強敵逼近,我方通過各種偽詐之法,如增灶示強、飛沙走石、三賢輔佐等,製造多種假象,迷惑敵軍,壯大自己的聲勢,造成與強敵聲威和氣勢不相上下的態勢。使強敵被震懾不敢進攻,或引退或被分兵各個擊破。這種虛張聲勢,示強於敵,造成敵人判斷上的失誤,使之不敢貿然進攻,並以此從心理上懾服敵人的謀略就是「樹上開花」。關鍵在於假「花」要在樹上巧妙布局,達到以假亂真的逼真境界。
  • 縱論雜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五套 並戰計
    這是縱論雜談的第四十七篇文章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譯:故意露出破綻,引誘敵人深入我方,然後選擇有利時機,斷絕敵人的前應和後援,使它完全處於死地。敵人這樣的下場《易經·嗑》上說的好:搶吃臘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動作不當。
  • 【詩趣】巧記三十六計詩
    傳說「三十六計」是南北朝時檀公(道濟)所創。「三十六計」中除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為三字外,其餘都是四個字,很不容易記住。、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度陳倉、走為上計、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途伐虢。
  • 用數字樁記憶三十六計,你會記得滾瓜爛熟(第25計至第36計)
    即直接將數字1—36作為樁子,按順序與三十六計相對應。2、通過數字樁,自由想像,用小故事將36計呈現出來。3、經常回憶,通過數字密碼和聯想故事,很容易回憶起每一計的內容。記憶時可按順序、倒序和打亂順序記憶。比如:第18計,密碼是「要發」。
  • 《三十六計》 |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 三十六計:謀略之大成,益智之薈萃
    《三十六計》正是這其間的一抹奇香。《三十六計》也稱「三十六策」,堪稱一部「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與《孫子兵法》互相輝映,並稱為我國軍事著作的「雙璧」。《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集歷代兵家「韜略&34;詭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奇書」之稱。《三十六計》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在每套計謀中,又包括六條計策,共三十六計,具體計策如下: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 三十六計:謀略之大成,益智之薈萃
    《三十六計》正是這其間的一抹奇香。《三十六計》也稱「三十六策」,堪稱一部「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與《孫子兵法》互相輝映,並稱為我國軍事著作的「雙璧」。《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集歷代兵家「韜略" "詭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奇書」之稱。《三十六計》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在每套計謀中,又包括六條計策,共三十六計,具體計策如下: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 連載 ▍三十六計縱橫談:第三計之借刀殺人
    為此,自本期始,將連續轉載《國家智庫》《中國智庫》「於汝波先生《三十六計縱橫談》專欄」,以求有益於智庫,有益於國人。《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現存中國和世界軍事理論史上最早形成戰略體系的專著,為世界智庫建構與研究奠定了基礎。
  • 「無中生有」屬於「三十六計」中的什麼計?
    「無中生有」屬於「三十六計」中的什麼計?《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三十六計》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 【詩趣】巧記三十六計詩
    傳說「三十六計」是南北朝時檀公(道濟)所創。「三十六計」中除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為三字外,其餘都是四個字,很不容易記住。、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度陳倉、走為上計、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途伐虢。
  •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第五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第六計 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 復者,陰之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