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中國古代先人們在建築史上留給世界的重要遺蹟。不到長城非好漢,是每一個遊客心中嚮往的目的地。北京作為帝都,歷史上長城成為了重要的防禦、拱衛都城的手段,也遺留了許多的遺蹟。以下便來介紹北京境內七大目的地。
八達嶺長城:最有知名度的長城
位於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的八達嶺長城,修建於明朝弘治十八年,也就是1505年,當年八達嶺長城的防務工程,是由戚繼光率領的赫赫有名的戚家軍負責。
按照明朝修建的藍圖,八達嶺長城是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因此也就有了「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八達嶺長城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同時八達嶺長城也是明長城中最早向遊人開放的長城地段。
如今的八達嶺長城包括望京石、彈琴峽、岔道城、關城、敵臺等景點。從2019年開始,八達嶺古長城、八達嶺水關長城都納入了八達嶺長城遊覽範圍。
八達嶺長城普通成人門票:40元(旺季)、35元(淡季)
乘車路線:直接從德勝門乘坐877路公交車,注意避免被所謂的一日遊旅行團欺騙
慕田峪長城:北京境內最長的一段長城
位於懷柔區境內的慕田峪長城,由明朝大將徐達修建於1368年在原來北齊長城的遺址上修建。慕田峪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嘉峪關,全長5400米,是目前北京市境內最長的一段長城景觀。
目前慕田峪長城景區內,包括正關臺、大角樓、鷹飛倒仰等景觀。另外每年的深秋,這裡的紅葉也成為北京觀賞紅葉的著名景區之一。
門票:45元
交通路線:可以從東直門乘坐916路快車到懷柔區後換成當地公交車前往。最為方便的是東直門外汽車站會有前往慕田峪的旅遊專車
箭扣長城:最險峻的明長城
箭扣長城位於懷柔區八道河,箭扣長城所在的山,富於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 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
箭扣長城是北京一段最險峻、雄奇的長城,自然風化嚴重,沒有任何人工修飾,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箭扣梁、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北京結到九眼樓(望京樓)綿延20多公裡,充分展現了長城的驚、險、奇、特、絕,能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長城景觀。
箭扣長城還屬於開發中的野長城,加上其險峻的地勢,因此在攀爬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能逞強。同時注意保護長城的一草一木,也要帶走垃圾,避免造成汙染。
乘坐公交車的話需要從東直門坐916到懷柔後轉車前往
司馬臺長城:中國長城之最
當長城來到密雲段後,最為吸引人的便是位於古北口的司馬臺長城。如今的司馬臺長城緊挨網紅景點古北水鎮,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司馬臺長城依山而築,以奇、險、特著稱於世。中國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曾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司馬臺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最。」在2012年又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球不容錯過的二十五個風景之首」。
整個司馬臺長城因為水庫的原因分為東、西兩端,其中東段有美人樓16座,西段有英雄骨灰樓18座。
從2014年開始,遊覽司馬臺長城需要提前預約,然後分批進入遊覽。同時司馬臺長城與古北水鎮地理位置的原因,成為了共生的景點,因此與古北水鎮合併為旅遊線路也是一種遊覽特色。
黃花城水長城:抽刀斷水水更流
黃花城水長城位於懷柔區九渡河鎮境內,建於明永樂年間(1404),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黃花城水長城位於天壽山之北,因此還肩負著拱衛皇陵的職責。
整個黃花城水長城景色有三絕:
「一絕」建於明永樂年間的長城盤旋於山脊之上,環繞在灝明湖畔,景色秀美壯觀。
「二絕」湖水將長城自然斷開,形成長城戲水、水沒長城的奇特景觀。
「三絕」明代板慄園,古樹盤根錯節,形態各異。那巨龍戲珠之軀和撐掩蒼天之冠,令人讚不絕口。
黃花城水長城門票:45元
交通路線:
一種是從東直門乘坐916快到南華園三區換乘專車前往
另外一種是從東直門做942快到山立莊,原地換乘懷柔-水長城專線(間隔20分鐘)直達
居庸關:明長城重要關口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居庸關位於昌平區境內,居庸關這個名字需要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到了漢朝,居庸關已經頗具規模現存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規劃創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後又屢經繕治。城垣東達翠屏山脊,西駛金櫃山巔,周長4000餘米,南北月城及城樓、敵樓等配套設施齊備。關城內外還有衙署、廟宇、儒學等各種相關建築設施。
居庸關最重要的景點包括:雲臺、券城與南北關、雲臺石刻、水門等
德勝門有相關公交車可以抵達居庸關。
河防口長城:北京市歷史上一次性單體修繕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長城修繕工程
河防口長城,坐落於北京市懷柔區懷北鎮河防口村北。據史料記載,此段長城是明代在北齊長城 基礎上修建,關隘設計嚴謹,敵臺密集,工藝精細。該關所在地,自古就為兵家所注目,明穆宗時曾派河間三衛官軍戍守。
河防口長城修建於天然屏障陡峭的山脊線上。東起大水峪,伏於山脊線至神堂峪,全長20公裡。23個敵樓和樓臺吻於地勢之參差,沿山脊線延伸;依託山勢險要。公路東側長城已無跡可尋,公路兩側可以看到有被拆毀的敵樓殘基。
河防口長城修復後,在明長城夾扁樓西段37號至39號敵樓之間,修建一段400米長的棧道,棧道由木板修建成步道。離長城最近處只有兩米遠,遊客可在這一段近距離欣賞長城。棧道開放後,遊客走在棧道上,看到的最佳景觀是40號敵樓,也稱夾扁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