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創世記》第11章第4節
現在這麼多網紅打卡地,你知道哈爾濱除了中央大街和索菲亞教堂之外,第一代網紅打卡地還有哪嗎?
PIC/龍塔
2000年10月20日,336米高的黑龍江廣播電視塔竣工,並被命名為「龍塔」。作為鋼結構的廣播電視塔,其高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同時,也進一步擴大了哈爾濱的知名度。
龍塔的出現,在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最令哈爾濱人感到驕傲的地標建築之一,「龍的傳人上龍塔」這句廣告語也深入人心。
龍塔是一座集廣播電視信號發射、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告傳播、環境氣象監測、微波通訊、無線通訊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塔。
1998年4月8日,龍塔開始進行破土動工前的測量放線,僅用3天就完成了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中 PIC/龍塔
1998年5月30日正式舉行奠基儀式,到1999年8月16日,龍塔的鋼結構主體最後一節安裝完畢,並進行主體封頂。
奠基儀式 PIC/龍塔
建成後的龍塔總面積為15991平方米,其中塔座為12951平方米,塔樓為3040平方米,塔座由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組成球冠形。
通透、時尚的造型,讓龍塔能夠隨著光線的變化,折射出不同的美感。
不論是丁香樹下掩映的它,還是大雪中安靜矗立的它,亦或是夜晚中散發光芒的它,都成了哈爾濱人心中最溫暖的記憶符號。
PIC/龍塔
對於不少90後、95後來說,龍塔是童年時期最想打卡的景點之一。
「雲中漫步」「室外觀景臺」「空中餐廳」,這些聽起來格外刺激的活動總能輕易勾得孩子們心痒痒。
在那時,如果誰真的站在190m的高空不腿軟,還能微笑著比「耶」,那麼接下來的幾天他在班級裡可就有的吹了。
190m室外觀景平臺 PIC/龍塔
還有4D觀影體驗館,那時候不只是孩子,許多大人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新鮮的觀影方式。
當你戴上3D眼鏡,屏幕上的人物便立即出現在眼前,同時,還有座椅搭配角色的行動軌跡搖晃、顛簸,嚇得大家不知道是該先摘眼鏡,還是先從座位上跳下來。
186m雲尚西餐廳 PIC/龍塔
一整圈玩下來,通常會以全家人一起就餐作為結尾,當你拍著圓滾滾的小肚子回到地面時,終於可以確定自己是合格的「龍的傳人」了。
雖然文章開頭提到的巴別塔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它從側面證明了人類自很久之前,就一直不斷尋找著接近,或者說,徵服天空的方法。
傳說中的巴別塔 PIC/網絡
古代的中國也熱衷於修塔,但那時建在城鎮中的塔,除了用於瞭望,更多時候被認為是一種宗教信仰的體現。而在當今的城市之中,電視塔作為一種結合實用功能和觀賞功能的新形式,繼續延伸了人們觸摸天空的夢想。
東京塔 PIC/網絡
在上世紀60、70年代,全球曾掀起一股建電視塔的熱浪,之後,更是在1989年成立了世界高塔協會。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電視塔是東京的天空樹,高度為634m,廣州塔「小蠻腰」以600米的高度位列第二,而哈爾濱的龍塔以336m的高度位居第23位。
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摩天大樓還是高塔,在全世界的各個地方,關於這類建築高度的比賽就從未停止過。
可以說,對「更高」的追求,幾乎成為許多國家的一種民族情結。
PIC/龍塔
對於如今的哈爾濱來說,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城市新地標。
如果你想感受老哈爾濱的味道,可以到中華巴洛克大街,點一屜包子,再來一杯酒;
如果你想欣賞一出高雅藝術,哈爾濱大劇院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再或者,如果你想感受異國風情,中央大街也不再是你唯一的選擇,伏爾加莊園和薰衣草莊園同樣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然而,對於當時的哈爾濱來說,龍塔的出現的確像一針強心劑,給了這座城市更多敢想敢闖的勇氣,也為當時的哈爾濱人增添了許多家人朋友一起歡聚的美好時刻。
即便龍塔作為初代網紅打卡地,似乎已經變得不那麼具有吸引力了。
但如果要問龍的傳人應該上哪裡,我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回答:
「龍塔」。
圖文編輯 | 黑龍江頭條
圖文來源 | 黑龍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