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股民社區 專家在線 股市加油站
美國作家丹.布朗的新作《天使與魔鬼》最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翻譯出版。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純虛構的故事:歐洲原子能研究組織的傑出科學家李奧納多.維特勒和其養女、科學家維多利亞成功地研製出一種極強大的能量——「反物質」。然而,重大發明的消息尚未對外公布,李奧納多就在實驗室裡慘遭殺害,藏在地下的「反物質」也不翼而飛。天主教教皇選舉日那天,維多利亞獲悉,「反物質」在梵蒂岡城地下某處被人發現。為了使整個梵蒂岡城避免灰飛煙滅的不幸,使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領逃脫死於非命的厄運,必須立即找到失蹤的「反物質」。形勢刻不容緩。維多利亞與哈佛大學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一起毅然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
丹.布朗的新作讓人油然想起股市,因為人們也常常習慣於將股市比作天使與魔鬼。說股市像天使,是因為她可以給人帶來歡樂、財富與發展;說股市像魔鬼,也是因為她可以給人帶來煩惱、損失與挫折。
股市的天使與魔鬼效應俯拾皆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NASDAQ就是一個典型。20世紀90年代初,NASDAQ指數從400-500點啟動,一年一個臺階,一路高歌猛進,到2000年春天漲到5049點,漲幅達10倍以上。在長達10年之久的時間裡,NASDAQ成了投資者的天使,給他們送來了香車、豪宅和財富;NASDAQ成了創業企業的天使,給他們送來了最稀缺資源——資金;NASDAQ也成了美利堅的天使,促進了它的高科技迅猛發展、經濟持續繁榮、國力明顯增強。
2000年3月,NASDAQ泡沫驟然破滅,指數一瀉千裡,從5000多點跌落到1200點,直到4年後的今天,仍在2000來點徘徊。對於泡沫的最後一棒接力者和暴跌之中的「抄底者」來說,NASDAQ又成了魔鬼,給他們造成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和心靈上的嚴重摧殘。
在NASDAQ紅得發紫的示範效應下,中國當年也曾掀起過一陣創業板籌備熱。只是由於還未等中央決策,NASDAQ泡沫就破滅了,創業板沒有降生中國。夭折的創業板沒有機會給中國投資者帶來天使效應,但她在不少人心目中的魔鬼效應卻已是揮之不去。
當年,為了淘得創業板的第一桶金,掙到創業企業溢價發行和上市增值的「暴利」,A先生在海南投資數百萬,參股一家高科技企業,徹底打了水漂,不但迄今沒有分文收益,而且連本金也不曾收回,因為企業已難以為繼;W先生在北京投了幾家高科技企業,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只有一家,而且這一家在2000年也曾落到資不抵債的地步,後來追加投資後才逐漸走出困境;Y先生投過多家企業,開花結果的一家沒有,幾年前還算處置及時,那些股權才不至於壓在手中,但也是半送半賣……
天使與魔鬼,如果追根溯源,它們分別是基督教聖經故事中善與惡的兩個代表人物。前者指神的使者,專事傳達神旨、保佑義人;後者則為誘惑人犯罪的惡鬼。在西方文學藝術作品中,天使的形象多為帶翅膀的少女或小孩,魔鬼則個個面目猙獰、色調昏暗、行為詭異。然而,傳說中,天使與魔鬼原本同出一宗,魔鬼原來也是天使,只因其墮落犯罪,才變成惡鬼。
傳說中的這種天使與魔鬼的「質變」,在股市裡並不存在。股市雖有牛熊交替,雖有風險和機會,但股市永遠是股市。股市效應不因股市周期而異,而只看股市參與者臉色。參與者對股市特性的認識、對股市規律的理解、對股市趨勢的把握,參與者崇尚的投資理念、採用的投資方法、具備的投資能力,直接決定著股市空間究竟在他身上產生天使效應、還是魔鬼效應。NASDAQ如此,中國籌而不建的創業板亦如此。
NASDAQ的魔鬼效應留下的啟示是:雖然逐利是投資股市的原動力,但如果你在股市裡貪得無厭,財富一定不屬於你。貪與貧只有一字之差。中國籌而不建的創業板的魔鬼效應告訴我們:雖然投機是股市運轉的潤滑劑,但如果你在股市裡一味投機,機會一定會遠離你。
盈利、解套,實力機構在線答疑,歡迎廣大股民進入《個股論壇》提問!
社區推薦:
狐侃股市:統一指數是巨人還是怪胎? 狐侃:一路新低一路淚誰挾持了股市?
八次新低之痛大熊市的局面仍在持續中 軟膠囊:吹響股市的號角向1080點進軍
東方難亮:機構重倉股也現冰火兩重天 融資熱潮才露尖角股市卻已現恐慌崩盤
您對此有什麼看法,請進入《股市風雲》論壇發表評論
( 責任編輯:阿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