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單車,十七天環騎福建省,總計2447公裡的騎行經歷分享

2020-10-03 小善是個戶外控

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小編作為一個福建人,趁著自己有閒,從福州出發,環騎之……

環騎福建,感覺也不是非去不可,但是當自己環騎歸來,精神上的滿足感還是非常大的,畢竟這件事一直想做,又一直在猶猶豫豫,最後終於還是完成了。出發之前的一個多月,幾乎每天在騎行群裡約人同行,無奈騎友們似乎都沒有空,不得已一個人出發。

一個人騎行,騎的是寂寞,也是一種無奈,但騎完全程突然感嘆:一個人騎行也許是一種幸運!

最好的旅途是兩個適合的人,其次是一個人,長距離騎行對肉體和靈魂都是一場考驗,相約陌生騎友同行,存在一定風險,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搞不好會不歡而散,這也許是很多騎行大神一個人旅行的原因。也可以引用一位哲人的話: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小編不是大神,也不想成為大神,這是第一次超過一周的長途騎行,出發前網上查了別人的攻略,也沒發現什麼有價值的參考。想想反正都在公路上,福建人口密度還行,感覺應該問題不大。

騎完全程才發現很多東西其實是沒有必要帶上的,之前自恃體能還行,多準備了許多東西,想著實在用不上,寄回來也方便,從而增加了太多不必要的身心負擔,現在想想也是因為經驗不足。



【全程路線】

福州晉安區——廈門集美(第1天:315KM)——漳州雲霄(第3天:173KM)——廣東大埔(第4天:135KM)——龍巖上杭(第5天:160KM)——龍巖長汀(第6天:190KM)——寧化石壁(第7天:116KM)——三明建寧(第8天:116KM)——南平邵武(第9天:148KM)——武夷山嵐谷(第十天:152KM)——南平松溪(第11天:151KM)——壽寧平溪(第十二天:122KM)——浙江泰順(第13天:106KM)——福鼎太姥山(第14日:140KM)——寧德霞浦(第15日:87KM)——寧德蕉城區(第16天:132KM)——福州晉安區(第17天:156KM)

備註:公裡數為碼錶實際記錄數據,全程2447KM,平均每天騎行143KM。


【裝備篇】

單車

一個好的騎行夥伴非常重要,現在自行車的質量都不錯,千元左右的個人感覺也蠻去。當然,有條件用貴一點,至少在心理上來說,車比別人好一點,騎行感覺更輕鬆一點。但也不是越貴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單從騎車環福建省來說,福建路況整體還行,如果不帶很多裝備,不特意去騎行路況很差的地方,公路自行車應該比山地自行車要好,不過只是一種假設,畢竟自己騎的是山地車。縱觀此程,全程住酒店(除廈門住朋友家),吃飯路上飯店解決,如果帶的東西不多,輕裝公路自行車應該不是問題。

駝包、鞍包、雨衣、防水袋等

駝包、鞍包對於長距離騎行的朋友,這個就無需贅言。

福建除了冬季,其它三季時有下雨,碰上下雨,雨衣必不可少。如碰上大雨,建議選擇避雨,福建的大雨一般下不長,躲躲就過去了,冒雨騎行,影響騎行體驗不說,還容易生病。如果避無可避,雨中騎行裝備要做好防水,駝包要有防水罩,因為換洗衣服打溼了也是很尷尬的事情。最好要有一個防水袋,把移動電源、手機充電器等設備放在裡面。萬一下雨了,也不擔心打溼。

小編出發前的裝備,其實很多都沒用上,騎行頭幾天就寄回福州了


備胎(內)、剎車片、氣筒。

帶條內胎備用還是有必要的,正常用不上,因為爆胎的概率很低,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扎胎自己動手補補也簡單,萬一爆胎了,找不到備胎,小縣城又買不到,那可真是欲哭無淚,只能求助於網絡了。

剎車片建議帶兩片,最好換倆新的,拿舊的剎車片備用,有些地方的雜牌車店根本沒適合的剎車片更換,小編更換剎車片的能力較弱,本次騎行,剎車片卡住取不下來,在霞浦縣城找了個雜牌修車店,師傅沒經驗都取不出來。最後只能靠著單剎騎到寧德市蕉城區專賣店,專賣店師傅也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取下來,而且剎車壞了以後,坡度稍微緩一點的地方,用腳輔助剎車,還可以慢慢下坡,碰到下長陡坡,只能用推,也是醉了。

氣筒要帶稍大點的,不要帶那種袖珍型,袖珍型打個氣用手來回幾百下,疲勞狀態下補個胎,會讓人懷疑人生。


騎行服、頭盔、速乾衣、防護內褲等

騎行服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編準備了兩套衣服,一套騎行服,一套速乾衣,個人感覺一樣好用,排汗性都很好。如果穿速乾衣褲,一定要穿騎行防護內褲,保護好自己的敏感部位。

福建騎行,道路起伏非常大。除了第一天騎行廈門時幾乎一馬平川外,其它路段,上坡下坡幾乎是家常便飯,下坡時一定要戴頭盔,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小編之前下坡時急剎摔過一次,還好帶著頭盔,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皮膚衣透氣性太差了,不適合騎行,小編的皮膚衣到廈門後就寄回去了。

鞋、手套、帽子、頭巾

長距離騎行,一雙適合自己的鞋非常重要,最好有保護腳踝關節的功能,透氣性要好。

此程因為下雨,鞋子淋溼了,小編穿著拖鞋騎了兩天,之後幾天踝關節痛到不行,走路都是一瘸一拐。去藥店買藥,老闆背後嘲笑:吃飽了沒事幹,傷成那樣了還騎車。

手套、帽子和頭巾也非常重要,這個你懂的,無需贅言。


水壺

建議帶兩個水壺,水壺架上可以放一個,還有一個放在駝包裡備用。騎行運動量大,水的消耗量也非常大,特別是夏天,感覺自己每天都要喝五升以上水,儘管福建省很多地方有自然水源,非常乾淨,直接飲用感覺都沒什麼問題,沿途亦有很多小賣部,也可以隨時補給,但多帶點水肯定沒什麼壞處。

手機簡、青蛙燈

騎行不會那麼剛好,夜騎必不可少,手電筒和青蛙燈,主要是為了夜間騎行的安全考慮,個人感覺手電筒在騎行的過程中很容易損壞,最好帶一把小的當備用。


其他

小編此次出發,還帶了帳篷,防潮墊、衝鋒衣(衝鋒衣當睡袋用,睡袋就不帶),主要害怕碰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寨的情況。

出發前去專賣店給自行車做一個全面調試,閒聊時車店老闆說福建住宿方便,帳篷什麼的都不用帶,實在沒有住宿,騎到崩潰了可以打110報警。小編自以為是都帶了,結果全程有住宿,一次都沒有用上,也是一次教訓。

網上見到很多大神騎行,路邊帳篷一搭就安心睡覺,小便心態比較脆弱,騎行太累,到了傍晚,很多時候不知道要把帳篷搭在哪裡,還要考慮安全問題,能找到賓館,就趕緊洗洗睡了。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如果騎行沿途吃飯住宿非常不方便,帶上帳篷、睡袋、炊具,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前期攻略準備】

出發前,小編結合自己的體能,把每天要騎行的路線,爬升的高度,住宿的地點,差不多都過了一遍。考慮到有些路段不是跟著導航走,所以提前把軌跡做好,導入手機,騎行時跟著軌跡走就行。

騎行過程中,因為每天行程略有調整,不是完全按著原先攻略走,但總體上變化不大。還特地帶了紙質的福建地圖,騎到哪用筆描到哪,增加點儀式感,同時也增加了精神力量,覺得自己在用輪子丈量福建,挺有意義。

【基本修車技能】

補胎

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太重要了,小編騎行第一天就扎胎,第三天在龍巖上杭附近扎胎達三次,補胎補到懷疑人生。國道上的小鋼絲不知道哪裡來的,後面三次扎胎罪魁禍首都是那些小鋼絲,還好從修車店老闆那學到技能,用手先摸外胎內側,找到小鋼絲,再用指甲剪夾住拉出來。每次扎胎後都要排查一遍,如果排查不出來,那只能認命,因為很快內胎就會被扎破。

如果怕扎胎,建議更換那種防扎的外胎,小編沒用用過,不知道效果怎麼樣。

其它

除非經驗豐富,不然真不建議帶太重的修車工具,可以帶個簡單的內六角,如有零件鬆動可以及時加固。

換剎車片等技能要有,福建道路起伏在全國都是有名的,剎車片磨損較嚴重。

運氣不好,碰到需要更換零部件等大修,除了福州、廈門等大城市,其它縣城估計夠嗆,不過只要是自己的專賣店,都可以進去,老闆一般都很熱情(除了政和的美利達,差評,不想多說什麼,真心不友好)。


【路上的風景】

出發前主要定位在騎行,所以也沒有考慮進景區,全程只去了一個景區——福鼎太姥山,主要還是因為住在太姥山下。千米以上的山峰也沒有登一座,算是有點小遺憾吧。

如果要看風景,小編覺得自駕比較靠譜,騎行主要是靈與肉的考驗,在路上就好,如果要進景區,來迴路上太花時間和體力,比如看到景區指示牌,離景區二十公裡,來回就是四十公裡,認真考慮下自己的體能,只好做罷。


【飲食、住宿】

全程吃住在路上,吃了一路的地方「原生態」小吃,回憶起來挺爽的,小編食量不小,在政和一路邊小飯店點了一大桌菜,還被同在飯店的貨車司機嘲笑是否真的出來騎行,他說網上看到的其他騎行者都是路邊支個帳篷,簡單煮點東西吃,沒見過這樣「大魚大肉」。

大埔老鼠板

騎行中要備點乾糧,因為飯點不會那麼剛好,騎行辛苦,如果飲食再不規律,估計會搞得腸胃紊亂。小編三餐基本規律,到點吃飯,但也有幾次因為太餓吃了太撐,幾次太累吃不下,空腹騎行。

上坑簸箕板


住宿相對方便,基本上不用擔心住宿問題,經過縣市,賓館很多,價格100出頭,沿途小鎮也有住宿,可以講價,一般80元—100元,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

【體能及身體狀況】

環騎福建感覺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道路正確,傻騎就行。

剛開始騎行的前幾天,由於疲勞的積累,肌肉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疼痛,習慣之後還好。

此程最大的疼痛,來自鞋子淋溼之後,穿著拖鞋騎行了兩天,之後幾天踝關節巨痛,之後雖然有所緩解,但直到騎行結束也沒有完全康復,算是一個教訓吧。


【心理】

騎行頭幾天,內心激動,一路都是欣喜,聽書app下了幾本書,邊騎邊聽。有人說騎行是讓身體落地獄,眼睛進天堂。那靈魂呢?不讓靈魂閒著,邊騎行,邊聽書,讓靈魂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雙腿機械地踩著踏板由它去吧!

第一次感覺孤獨,是在騎行的第七天,臨近黃昏,倦鳥歸巢,而自己卻還在路上,突然有點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感嘆。不過也不是十分想回家,出發騎行是自己的選擇,除非特殊原因,否則含著淚也要騎完。

PS:

1、此程最大的開銷就是吃住,除此之外其它開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兩人同行,住標間費用還可以打五折。

2、說是環福建,其實還出了省,進入廣東、江西、浙江。

3、感謝旅途中遇到的所有人,感謝廈門、龍巖朋友們的熱情招待,感謝一飯店的老闆,看見小編騎行辛苦,還特地在菜裡加了許多肉,感謝瑞金附近的村民請小編吃西瓜……。

相關焦點

  • 單人單車11天環臺灣島騎遊記
    2017年6月22日-7月3日,單人單車出發,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長途騎行,環臺灣島騎遊。
  • 騎著單車環福建之第十五、十六、十七天(完結):福鼎秦嶼—福州
    第十五天福鼎太姥山鎮(秦嶼)——寧德霞浦騎行距離:87km今天是環閩以來日騎不過百公裡的一次,應該也僅此一次,其實今天是流汗最兇的一天,不是騎的,而是走的,因為今天去了太姥山。早知道坐班車上去了,太姥山的坡也是比較陡的,騎上去花了不少時間,主要是還穿著騎行褲,徒步不適用,摩擦得皮膚都發紅了。
  • 武漢高校學生單人單車騎行計劃環臺灣一圈圖
    史雄已騎行至福建省境內。受訪者提供中新網武漢1月10日電 (馬芙蓉 陳凌)18歲的大學生史雄選擇單人單車從武漢騎行至臺灣。10日,史雄已抵達福建省境內,預計17日渡海進入臺灣。「過年時候在臺灣,正好感受下臺灣的新年氛圍。」史雄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
  • 【單車、騎行、歷練、探源、太湖、露營】騎樂單車青少年環太湖騎行歷練營 一期
    【環太湖騎行】環太湖騎行已經成為領略太湖之美最時尚方式之一,我們身邊很多長途騎行愛好者都曾經環太湖七星國。在煙波浩渺的湖邊,長天秋水共一色。20:30騎行活動故事分享+露天電影,找到童年的記憶。22:30就寢。【關於沿途景點】東山位於蘇州吳中,是延伸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萬頃湖光連天,漁帆鷗影點點,與洞庭西山、光福鄧蔚等72峰交匯而成綺麗寬廣的太湖風景區。相傳隋莫釐將軍居此,故舊稱莫釐山。
  • 泰州騎友圈「神鵰俠侶」10天騎行上千公裡環海南島
    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正式適應了騎行這項運動,甚至幾天不騎的話還感到不習慣。  騎行運動雖然門檻不高、難度不大,但它消耗大量體力,需要很強的恆心與毅力。某一年夏天的騎行活動中,全程150多公裡,杜健參加完一稱體重竟然比出發前減少了近10斤。「主要是身體裡的水分,全程大量流汗,當然這樣減下去的部分體重沒幾天就恢復了,但我長期堅持以後,確實輕了不少,而且是在沒有控制飲食的前提下。」
  • 單人單車45小時南京騎行上海
    於是,單人單車45小時,南京騎行上海開始了……        312國道對於很多經常騎行的人而言,並不遙遠,318才是他們的夢之路;對於我這種偶爾溜著車假馬ri死鬼的騎行個10來公裡的人而言,南京-上海那300多公裡的路,卻是噩夢般的存在。
  • 「捷安特·浩騎青海湖」2天環青海湖自行車騎行挑戰活動圖文回顧
    ,標準的環青海湖自行車騎行,通常是4天時間(詳情可參考),加上來所在地至西寧、西海鎮的來回時間,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不少朋友並沒有這麼長的時間,2019年8月,我們捷安特旅行社同知名業餘車手胡浩合作過一個「浩騎青海湖」活動,用的就是2天時間騎完,小夥伴們體驗也不錯,所以這裡就以這次「浩騎青海湖」活動為基礎,把2天環青海湖的路線分享給大家。
  • 9天912公裡 蹬壞了兩雙鞋 揚州女孩單車騎行臺灣環島
    近日,電影裡的故事就在揚州真實上演,一位90後揚州女孩,花9天單車騎行臺灣環島,再次真人演繹單車環島的精彩故事。   9天騎行912公裡   揚州女孩演繹《單車環島》   一輛單車、一身騎行服,上月初,年僅22歲的揚州女孩田馨元,從臺灣臺北出發,花了9天時間,單車騎行臺灣環島,全程一共912公裡。   「我6月4日出發,一直騎行到6月12日。」
  • 臺灣癌友開啟單車環島 10天騎行1100公裡
    今年是第五屆活動,昨天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開啟,來自臺灣和海外的抗癌勇士及家屬共65人,將開展為期10天1100公裡的環臺騎行挑戰。其間,預計將有上千位公益陪騎朋友加入,該活動旨在鼓勵罹癌的朋友們跨越癌症陰影,走到戶外開展運動,活出生命的價值。
  • 8天騎行1000公裡,西安大學生騎自行車回家過年
    1月19日學校放寒假後,小馮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趕火車回家,而是選擇了一種炫酷的返鄉方式:騎自行車!截至1月26日,經過8天總計1000公裡長途跋涉,小馮終於安全到達四川遂寧的家中,實現了自己出發時的誓言。小馮酷愛騎單車,高三畢業後家裡人送了他一輛自行車。於是,大學期間他把騎車作為了課外主打的休閒方式,還加入了西安體育學院颶風騎行社。
  • 大學生冒雪騎單車返鄉 9天騎1500公裡安全到家
    大學生冒雪騎單車返鄉 9天騎1500公裡安全到家 原標題:   小呂的高中同學賈敏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他和小呂從高中起就一直都是好朋友,平時他們也會一起騎行,得知他騎行的消息後,自己每天都會問一問老同學的情況。昨天,賈敏從朋友圈看到了小呂發的消息,立馬和小呂進行了確認,他還打算過幾天就到老同學家裡去,聽小呂細說這幾天的經歷。  小呂的父親說,兒子回家以後一直都處於興奮的狀態,沒有騎行很久後的疲憊感。
  • 瀏陽11位退休老人環騎洞庭湖7天騎行725公裡
    平均年齡66歲的11位騎友,憑著毅力,騎行7天共725公裡,環遊洞庭湖。李定國供圖     環騎洞庭湖     11位退休老人7天騎行725公裡     在你印象中,年長的老人都是喜歡看看電視,打打太極拳嗎?
  • 小夥騎單車20天穿行四國 每天騎行約150公裡
    騎行了2000多公裡後,26歲的萬瀏洋覺得,雖然路途艱辛,但卻收穫滿滿。  今年4月初,在新加坡工作數年的萬瀏洋選擇辭職。他用了20天,騎著單車穿過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回到家鄉武漢。  昨日,萬瀏洋向楚天都市報記者講述了他一路的見聞。  一次計劃已久的騎行之旅  萬瀏洋的家在武漢青山。
  • 樂騎海南 東西線10天4+2騎行團
    50萬,醫療3萬)十二、環島騎行勇士獎章及騎行證書;十三、贈送裝備:價值68元紀念短T1件;費用不包含▼一、出發地至海南集合地的往返費用二、全程不含早餐、中餐和晚餐(把美食權交給大家)三、私人的消費:如飲料酒類、洗衣、電話、電報及私人交通費四、行程為雙人標間,若產生單人會安排拼房或三人間
  • 壹路向前,331天,我的單車環中國之旅
    2013年8月20日我從北京出發,2014年11月13日回到北京,除去春節前後沒有騎行的那段日子,在路上整整331天,完成了我的單人單車環中國行,更確切的說是環了一圈有餘,行程4萬公裡。接下來的這段日子,我會將這一年來在路上的酸甜苦辣通過圖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也算作是我對這一年做一次切實的回憶吧。有些路,沒走過,將是一輩子的遺憾!有人不理解我們長途騎行是為了什麼,無法體會騎行的意義。也許,只有每一個在路上的人,才知道騎行的真正意義!
  • 騎行攻略 環臺灣島騎行完全攻略:裝備、路線篇
    【老朋友】 點擊右上角圖標「分享到朋友圈」與朋友共享。臺灣寶島位於歐亞版塊與菲律賓版塊的交界處,又因北回歸線從中通過,所以擁有令人驚豔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氣候型態,是地球上最棒的一座大自然教室。騎自行車旅行是最經濟、健康又環保的方式,也最能夠深刻感受臺灣自然與人情的脈動。
  • 全職女性單車YouTuber Linda的超用心環臺分享
    通過影片將自己的騎行經歷和騎行知識分享給全球的觀眾,超高的人氣使她成為了華語訂閱數最高的女性單車YouTuber,同時她也是臺灣第一位全職的女性單車YouTuber,她就是今天在FSA/VISION騎行分享會上,與我們分享環臺騎行之旅的Linda。
  • 銅川騎行故事——八一單車221公裡騎遊玉華宮,遇蟒蛇、露宿
    另外就是6月18號我與騎友姚哥計劃騎行旬邑馬欄的鹿野苑,也是以前沒騎過,道路不熟,騎到賈曲河村有條岔路口,不知走哪條?最後我倆左拐上了山。順著水泥路先是一段上坡,風景很美,藍天白雲,群山環僥,然後開始下山,結果最後沒路了,只能向回拐……時間已經是午後1點,山上又沒有賣吃的,60多歲的姚哥有老胃病,經不起餓,因此只能改道瑤曲鎮吃了碗羊肉泡饃經柳林鎮、九裡坡、關莊鎮繞回新區,說等以後有機會再去了。
  • 男子騎共享單車回家過年,10天騎了800公裡,網友:車鎖都沒有!
    男子騎共享單車回家過年,10天騎了800公裡,網友:車鎖都沒有!新的一年,必然面臨著回家更多的誘惑,激動人心的新一波春運熱潮襲來,火車票難買的同時也加緊著鐵路部門的優化制度。其實在安徽阜陽,有工作人員看到共享單車上的鎖全部被打壞,不得已下來盤查,卻發現掛著很多的塑膠袋,這又是什麼神操作?詢問過才知道,這位男子從廣州一直騎行共享單車到阜陽,這樣的言辭已經讓工作人員大吃一驚,你到底是從精神病院出來,還是在開什麼玩笑呢?
  • 集美區自行車協會會員23天完成環閩騎行
    圖:完成環閩騎行的孫炳煌。(林志傑 攝)「到了!到了!」歷時23天行程2200多公裡,孫炳煌獨自完成了環閩騎行。今年57歲的孫炳煌是杏林人,他堅持騎行十年了,行程13萬多公裡,足跡遍及318川藏線、新疆獨庫公路、青海湖、太湖、千島湖、臺灣島、海南島等地。12月6日,趁著有20多天假期,他又獨自踏上了環閩之旅——環福建省邊界縣市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