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臺灣深澳火力發電廠環評修正通過,由於採取燃煤發電,對附近的空氣品質恐造成影響,使得島內北部各縣市不分藍綠,都顯得憂心忡忡。
面對深澳燃煤電廠擴建案爭議持續過大,臺當局「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日前提出節電政策,只要北北基宜桃5縣市承諾節電10%就可不蓋深澳電廠;用電大戶節電未達5%應多繳電費做為懲罰。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6日開記者會痛批,承諾不缺電的蔡當局不僅要讓民眾在空汙跟缺電之間做選擇,做不到承諾還要懲罰老百姓。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6日開記者會痛批,承諾不缺電的蔡當局不僅要讓民眾在空汙跟缺電之間做選擇,做不到承諾還要懲罰老百姓。(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團總召林德福表示,國民黨支持非核家園,但民進黨要廢核又重起核二二號機,前後態度不一,連過去的環保鬥士詹順貴都破功,投票支持蓋深澳電廠破壞自然生態。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許淑華細數張景森過去在能源政策上的餿主意,包括建議百貨公司中午停業2小時、夾腳拖與短褲納入上班的正式服裝等,現在竟然還恐嚇北北基宜桃5縣市居民,不節電10%就要蓋深澳電廠,這是逼我們的百姓要自己吞下來嗎?張景森欠缺專業與高度的失言,難怪第一時間就遭各界撻伐,也更證明蔡當局的能源政策徹底破功。
許淑華表示,張景森說深澳電廠是全世界汙染最低的電廠,意指燃氣比煤氣更不安全,這不是打臉蔡英文嗎?民進黨在非核家園的能源配比上燃氣是50%,燃煤是30%,那未來是否要重新調整?
新北市瑞芳區超過半數裡長陳情反對建廠。(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彥秀批評,過去蔡英文說不會讓民眾在核能跟缺電中做抉擇,但現狀是民眾不但在核能跟缺電中抉擇,甚至要在空汙跟缺電中做選擇,荒謬至極。張景森的論調,不但要人民在缺電與空汙間表態,更說要懲罰用電大戶,根本是本末倒置,把民生需求跟經濟發展當成玩笑。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也批評,民進黨杯葛會議程序,不敢讓新北市代表上去報告深奧相關生態事宜,完全就是想要掩蓋護航。她直言,張景森不是要求企業節電,而是啟動企業限電措施,只有限電才會有懲罰。當蔡當局在拼經濟鼓勵臺機電根留臺灣,保證不缺電的同時又啟動限電措施,真是非常錯亂自我矛盾的事情。
馬英九(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對於蔡當局廢核並重啟燃煤發電,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5年內全世界的核能機組會增加到500個,是越來越多不是越來越少,「我們真的活在世界以外」。馬英九說,在2025年要將燃煤發電減少到30%,現在還有46%,既然要減少為何要興建,「這很矛盾」,「全世界都沒有在反核,我們還在反核」,這很奇怪。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日前要求民進黨對手、「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對深澳燃煤電廠表態,蘇貞昌回應「深澳電廠如果沒有安全、有汙染,我絕對不同意。」對此侯友宜說「這個答案跟『乾淨的煤』差不多」。前「立委」孫大千也批評,說了一大段漂亮話,又要有電,又要安全,又要沒有汙染,那麼他到底同不同意興建「深澳燃煤電廠」?完全沒提,難道年紀大了,就會變的更油條了嗎?
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孫大千說,因為準臺大校長管中閔,政壇最近吹起了一陣狂練「九陽神功」的風潮。不過,長期以來,政治人物們早已練就出一身「太極拳」的好功夫。藉由深澳燃煤電廠事件就可以看到政治人物是如何用「咖啡話(嗑多了之後講的肖話)」來以虛避實,把民眾當成「塑料(意指無視、不存在)」。
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深澳電廠在新北市,相信只要新北市長朱立倫說不要電廠了,就不會有燃氣和燃煤的議題,但大家普遍認為要有電廠,至於用哪一種燃料,可以理性溝通。」孫大千說,這一招更扯,明明是臺當局要蓋深澳電廠的,他居然把責任推給了新北市長朱立倫。難道只要朱立倫說不要,臺當局就不蓋了嗎?林右昌真的把人民當成是「塑料」嗎?那麼林右昌到底支不支持「深澳燃煤電廠」呢?他也根本沒有回答。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回應新北市的說法「強詞奪理」。(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要穩定供電,要減少空汙,也不能犧牲民眾健康。」甚至「若有必要,裝兩套除汙設備都可以。」孫大千說,又要供電,又不能有空汙,又不會犧牲人民健康,那麼到底是什麼?「深澳燃煤電廠」做得到嗎?裝兩套除汙設備就可以達成嗎?這又是一篇「咖啡話」。
因為深澳燃煤電廠涉及空汙與瑞芳保育區爭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要求「環保署」「經濟部」「內政部」等相關「部會」報告,場外則有新北市瑞芳區超過半數裡長陳情反對建廠。自救會長陳志強說,瑞芳區34個裡已有17位裡長籤反對設立燃煤電廠,且民間聯署不到三天就有超過四百份聯署書,比臺電經過一年才籌到的問卷還多,並非如臺電之前所說「當地居民都同意」。
新北市府環保局長劉和然舉行記者會反擊。(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當局「立法院衛環會」16日安排深澳電廠項目報告,新北市府派環保局發言人孫忠偉列席報告新北市對深澳電廠案的態度。孫忠偉表示,新北市府在環評大會並非「沒有意見」,因環評委員對電廠環差案有各式各樣意見,當天新北代表被問到「有沒有要補充」,才說「不用」,卻被解讀「沒意見」。
對此,當天主持環評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回應新北市的說法「強詞奪理」,講的都是馬後炮。新北市府環保局長劉和然舉行記者會反擊,強調小組審查最後決議兩案並陳送環評大會,一案是環差通過、另一案就是基於深澳灣要興建二道防波堤建議重做環評,「詹順貴為何沒看見?」
劉和然表示,詹是當年的環保鬥士,現在卻用情緒性字眼打壓專業事務官,讓他對詹最後的尊重都已消失。針對電廠環差爭議,劉強調,雖然環差已通過,等「環保署」「確認會議」後,市府一定會有法律作為。
新北市府環保局長劉和然舉行記者會反擊。(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孫忠偉表示,深澳電廠環差過關後,市府就密集請教不同領域的法律專家沙盤推演,根據既有案例研究後,會以協助民團提出訴願、行政訴訟的方式,爭取環評無效,但一切要等「環保署」召開確認會議後的結果。
孫忠偉解釋,新北市府是因電廠要蓋在新北而列席環評會議,但提出訴願依法得是「人民」,新北市府是機關,雖然也有專家認為環保局本於權責,若以「利害關係人」立場提出訴願,並非完全沒有成立機會。
但考慮市府提訴願無前例,傾向由環保團體或地方自救會提訴願,要求撤銷環評,若遭駁回再提行政訴訟,市府會提供會議紀錄、數據等,「協助」民間團體打法律仗。(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責編: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