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記者 吳臻
「我姐姐讓我加你,有事請教,通過下。」
對方是通過手機號添加好友
還能準確無誤地叫出你的名字呢
你會「通過驗證」嗎?
警方提示市民,
近期電信詐騙又有新套路了。
福州警方提醒無法核實身份
一概不予通過。
近日,在外地曾出現這麼一起案例:
準確叫出自己的名字:
由於對方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小朱半信半疑地通過了申請,之後她便詢問對方姐姐是誰,然而對方回復「在開車,晚點說」後,就再沒了下文。
平時偶爾也會收到陌生人的好友申請,所以起初小朱沒有放在心上。但當天晚上,小朱又接二連三地收到類似的微信好友申請,這讓小朱感到了一些不安。
通過手機號添加好友:
更奇怪的是,小朱說,由於對方是通過手機號添加好友,她原本懷疑是自己的手機號遭洩露,但她當初註冊微信時,是使用郵箱註冊的,且微信並沒有綁定手機號。
而福州小陳在21日晚7時許,也收到這麼一條微信添加好友信息。同樣通過好友申請,對方回復「在開車,晚點聊」。
微信中多了一個薦股群:
當時小陳也就沒多問。但第二天一早,小陳發現微信中多了一個薦股群,而拉他進群的正是之前在微信上請求添加好友的那個陌生人。
小陳二話不說,退群並將對方拉黑。
近期不少市民都收到了
類似的好友申請,
申請理由裡,除了「姐姐」以外,
還可能是「阿姨」「爸爸」「舅舅」等。
警方表示這些都是套路:
套路一:假裝是你熟人的親戚,然後把你拉到股票群、微商群、賣茶葉群等微信群中,通過群裡的託,哄騙你購買商品。
套路二:迅速「照搬」你的個人信息,比如微信名、地區、朋友圈等內容,然後使用你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等。
警方提示,縱觀這一套路,根源在於個人信息洩露。如果收到類似消息,在無法確認對方真實身份前,一概不予通過。加微信好友時最好是當面通過,哪怕不是當面通過,也要在加好友前確認好對方的身份。
如果不想對方過多了解自己的朋友圈狀態,可以在設置朋友圈和視頻動態權限裡勾選「不讓他/她看我」。一旦被騙了錢財,一定要保留好證據、微信聊天記錄和轉帳憑證等,及時報警。構成刑事案件的,由警方來立案偵查。如果不構成刑事案件,是民事糾紛的話,也可以通過到法院起訴的方式儘量挽回損失。」
統籌:小燕編輯:郭郭
您可能還想看這些
海峽都市報微信矩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