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東四環大郊亭橋西南角,一家商場在經歷多年改造後揭開了面紗。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幾經「改換門庭」的東四環美羅城已經變身芳圓裡購物中心,部分業態已經亮相。美羅城在開業時曾被人們冠之以「CBD東都」美名,但經營一直不溫不火,經過多年改造,商場能否重拾人氣,目前還是未知數。
記者走訪看到,芳圓裡在外觀上和以前大不相同,遠看像一個透明的盒子。商場在改造後採用了一種全通透的玻璃打造外立幕牆,人站在商場裡面向外看,街道上的車水馬龍盡在眼底。同時,業態比以前更加豐富,目前,兒童體驗業態、餐飲、健身房和部分零售品牌已經開業,但還有不少商戶被圍擋包圍,處於待開業狀態。
多年前,這家購物中心還是附近居民熟知的美羅城。由於當時東四環南路周邊幾乎沒有像樣的大型購物中心,美羅城購物中心自2007年9月正式運營後,一度被寄予厚望,被人們冠之以「CBD東都」美名。此後,美羅城不僅引入了「外資第一店」百盛商場,還引入了沃爾瑪超市和國美電器。但這家商場始終沒有獲得東四環內大型商業綜合體應有的人氣,歷經「改換門庭」風波。2014年7月,百盛東四環店停業。此後,沃爾瑪等主力店也黯然離場。
2015年,中信資本接盤美羅城,並將其正式更名為「芳圓裡ID MALL」。中信資本曾用「迎難而上」形容對於美羅城的收購和改造,並稱這次改造是挑戰北京「最難改建的項目」之一,而且改造甚至比新建一個更難。
芳圓裡工作人員介紹,商場經過多年閉店改造後,去年12月開始試營業,但受疫情影響放慢了正式開業的腳步,直到上周才正式開業。
為了吸引客流,芳圓裡引入了盒馬超市和不少兒童業態。其中,親子樂園meland club是北京首店,在周末的下午時段,裡面有不少孩子在玩耍。旁邊的親子餐廳也陸續迎來預約的家庭,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周末一般都能預約滿員。
不過,相比其他商場,芳圓裡目前整體還比較冷清。一位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裡有新開業的親子樂園,因此特意帶著孩子來體驗,但如果購物,目前來看商場可選擇的品牌並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芳圓裡還面臨合生匯的競爭壓力,二者僅一街之隔,無論是體量還是業態豐富度,合生匯都略勝一籌。朝陽合生匯自2017年開業以來,已經吸引了大批周邊消費者,這無疑給芳圓裡的發展帶來壓力。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芳圓裡周邊有大片社區,有很多人在CBD上班,購買力非常旺盛,因此並不缺客流。如今,「好玩」是帶動消費者前往商場的核心動力,芳圓裡應該提高文化、娛樂、休閒體驗的佔比,打造為社區生活中心。
近兩年,京城一批經營時間較長的商場都迎來了全面改造升級的階段。2019年,市商務局啟動首批10家傳統商場「一店一策」升級改造,並發布傳統商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截至目前,長安商場、王府井百貨大樓已經率先完成改造。
從目前老商場改造案例來看,針對商場客群引入富有吸引力的體驗項目,成為老商場重新吸引客流的「法寶」。「多年來,百貨大樓其實一直在不斷改造,比如引進國際時尚品牌,但客流一直沒有明顯增長,直到去年引入和平菓局體驗店,一時間成為網紅打卡地。」賴陽同時也指出,百貨大樓依舊按傳統方式劃分樓層業態,零售區和體驗區客流差距較大。而馬路對面的新東安市場改造為北京apm後,業績直線上升,很大原因是很好地進行了業態組合和品牌升級。
長安商場去年也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重新調整定位,變身以「社區商業+奧萊商品」模式運營的社區生活中心,商場改造後增加了電影院、咖啡廳、親子書店、親子遊樂園等業態,彌補了此前功能單一的不足。此外,部分商場捨棄了「大而全」的百貨模式,例如十裡堡華堂商場閉店後在地下引入盒馬,一層引入部分生活類品牌,一層以上轉型辦公空間,實現最大程度的利用。
今年7月,市商務局聯合多部門啟動新消費行動,其中提出將新增一批傳統商場的改造試點工作。戴德梁行北區商業地產部主管孟禕分析,北京市區內商業的提檔升級陸續展開,預計未來城市更新仍將是北京零售市場持續升級的主旋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馬婧
編輯 王雯淼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