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一起奔小康 | 讓幸福像梨花一樣綻放

2021-01-11 澎湃新聞

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壯麗篇章,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續奮鬥,也為廣大婦女姐妹建功立業提供了歷史舞臺,讓她們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美麗人生。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女性之聲推出「和她一起奔小康」欄目,講述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她故事~

9月的恆北村,空氣裡滿是梨子的芬芳,清澈的溪流在果林中蜿蜒,黛瓦白牆掩映在梨園之間……「一個黨支部是一面旗幟,我們的村書記就是那扛旗的人。」說到黨的十九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鎮恆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村民們都翹起了大拇哥。自她任職以來,恆北村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村」「全國文明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

黨的十九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鎮恆北村黨委書記 李曉霞 圖片來源:中國江蘇網

勾畫美麗新村

1999年,李曉霞從南京理工大學財務管理學院畢業後,在一家企業做會計。一次偶然的機會,大中鎮招聘社區管理人員,她報名並成功考取。李曉霞的父親是紮根農村30多年的老支書。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她對基層工作有著一份熱愛。

2010年,李曉霞前往恆北村,擔任黨總支副書記。她站到父親面前說:「總有一天,我會像您一樣,幹出點樣子來。」

李曉霞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恆北村的信息網絡平臺。她把每家每戶的基本信息輸入電腦,實行村情、民情動態信息化、網絡化管理。

2012年,李曉霞從老書記手中接過了新農村建設的接力棒,擔任恆北村黨支部書記。李曉霞多次找村民溝通,給他們講環境美化的重要性,說明自己的工作思路,展望村莊的發展方向……細緻入微的工作,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李曉霞(中)和村民在一起 圖片來源:鹽城婦女網

恆北村是全國有名的早酥梨生產基地,果樹種植面積佔耕地面積的大部分。「梨雖好,但通往縣城的路太差,外面的司機不願進村,梨運不出去。」村民們說。因為梨運不出去,許多人想砍掉梨樹。當時的恆北村,基礎設施落後,集體經濟薄弱。父親安慰女兒說:「有群眾支持,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恆北村沒有受過汙染,這正是一片珍貴的淨土!」座談會上,李曉霞動情的話讓村民「鐵下心」:留下梨樹,做綠色農業,吃生態飯。

鋪路、架橋、清河道、建公園、築觀景臺,恆北村依託生態農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那段日子,李曉霞吃住在一線。村民暗暗佩服:「真不能看輕了這姑娘。」

2013年,梨園花開如雪的季節,恆北村舉辦了首屆梨園風光鄉村旅遊節,遊客聞「香」而來。當年除夕,遊客走進恆北村過新年,剛建好的鄉村賓館客房爆滿。

恆北村成功舉辦鄉村遊活動後,融入了上海長三角自駕旅遊的路線,和遊客共享新農村建設的成果。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經濟,李曉霞還吸引本村在外的創業能人「鳳還巢」,投資建設養生溫泉項目。

恆北村的農耕文化園、恆北果品苑、鄉村民宿等旅遊項目陸續完工,實現了由單純賣梨果到觀賞梨花、提升文化、壯大休閒產業鏈的跨越發展,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富民強村的新路子。

迎來富裕生活

瞄準需求打造休閒農業產業,恆北村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泉的四季旅遊產業鏈。恆北村作為「國家級生態村」,贏得了「恆北恆美」的美譽。越來越多的村民因此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李曉霞(左二)為果農講解梨樹修剪技術 圖片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村民朱海兵自己家有四五畝地,又租了村裡的四畝地,辦了一個採摘園。來恆北村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去他家的果園採摘。朱海兵家種植的桃子個兒大,口感好,去採摘桃子的人特別多。

「其實,這多虧了曉霞書記給我想的點子。前幾年我只顧埋頭種地,她幾次跑過來告訴我,村裡要開個星星樂園,會有不少外地客人帶孩子過來旅遊,泡溫泉的同時肯定喜歡採摘點果子帶回去,你何不辦個採摘園呢!」朱海兵接受了李曉霞的建議。採摘園辦起來的頭一年,他就喜獲豐收。「看我賺錢了,不少村民都搞起了採摘園,這樣順帶也推廣了我們村的早酥梨。」

到村民家實地了解情況,為村民想致富點子,謀思路,拓眼界,這是不少村民對李曉霞的評價。

「還別說,她點子多,確實會賺錢。梨在樹上才拇指大,套只酒瓶,能賣10塊錢,比光賣梨高了近10倍的價。」村民王玉傑感慨地說。

一開始很難。李曉霞把山東的專家請到村裡推廣套瓶技術,村民怕搞砸了,冷了場,最後有幾個村民「給面子」,領走一些。幾個月後,「套瓶梨」採摘下來,一隻10塊錢,村民個個眼饞。

村民李福泉說起曉霞書記的不容易:「每遇大雨,梨園積水,梨子『撲通撲通』往水裡掉,她比我們還心疼,她總在堤壩上組織排澇,渾身溼透了,成夜不合眼,直到水退去……如今樹成搖錢樹,梨成『黃金梨』!跟著她,我們有幹勁。」

李曉霞說:「基層幹部就得為群眾服務,做群眾的貼心人。只有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才能帶領群眾實現美麗恆北夢。」

除了梨,李曉霞對柿樹的賣法也很新奇。收購新鮮柿葉出口做壽司,很受市場歡迎。在李曉霞眼中,「生態恆北」到處都是寶,每棵樹,每朵花,都有做不完的富民文章。

村民張德清把自家的兩層小樓改裝了一下,辦起了民宿,取名「梨香小築」。兩年前,他還不知道啥叫「民宿」。「一天,曉霞書記帶著一名外地遊客到我家來,跟我說,你家房子條件不錯,可以開個民宿,這樣外地客人來有地方住,你也可以增加收入。」張德清說,是李曉霞啟發了他的思路,讓他深入了解了民宿這一行。

在張德清的民宿,一樓有展板,掛著遊客在恆北村遊玩採摘的照片,二樓有寬敞的天台,可以品茶,還可以蕩鞦韆。站在張德清家的民宿前,果香撲鼻,蟬聲入耳,滿目青翠……和張德清一樣,一些村民紛紛辦起民宿,「歸園田居」是恆北村民宿最大的賣點。

恆北村成立了早酥梨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包裝、銷售。同時,開通官網、官微、等平臺,「果業+旅遊業」推動了產業延伸。合作社輻射周邊村鎮,形成地方特色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恆北村的名氣越來越響,李曉霞有了「靠樹乘涼」的念頭。她推動村裡註冊了「恆北」系列商標,包括生態礦泉水、綠色草雞蛋、小方柿等,恆北早酥梨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和江蘇著名商標……恆北的「美麗鄉村夢」正一步步照進現實。

「未來我們的鄉村一定會更加富饒美麗!」李曉霞說,我們會更努力地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現代化農村。她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新農村的建設中。

「小時候,我就跟父親學會了嫁接梨樹……」李曉霞喜歡梨花,喜歡恆北人自己創作的歌曲《梨緣花海》。而對恆北,她始終有著無法割捨的感情。

原標題:《和她一起奔小康 | 讓幸福像梨花一樣綻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和她一起奔小康|帶領村民建設美麗鄉村
    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壯麗篇章,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續奮鬥,也為廣大婦女姐妹建功立業提供了歷史舞臺,讓她們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美麗人生。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女性之聲推出「和她一起奔小康」欄目,講述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她故事~
  • [一起奔小康] 依馬木江: 幸福的生活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一起奔小康] 依馬木江: 幸福的生活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2020-08-06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身空間文,她回到婚後一個月,在空間養雞鴨魚蝦,帶娘家奔小康
    大家早上好啊,小編今天給讀者大大送上的小說推薦是4本隨身空間文,她回到婚後一個月,在空間養雞鴨魚蝦,帶娘家奔小康!前世她離婚了,還氣到病倒。再睜眼,已經回到了婚後一個月。她手握空間,改變自己的生活。開餐館,搞養殖,帶著娘家人奔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鬥南花都:幸福像鮮花綻放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王澤華 李健飛 李騰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6日推出《鬥南花都:幸福像鮮花綻放》。這裡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雲南鬥南花卉市場——「花花世界」。進貨、詢價、批發、零售,深夜11點,市場裡依然人聲鼎沸,一片喧鬧。
  • 【搶鮮看】蘭考惠安街道(何寨)首屆梨花藝術節開幕啦!
    梨花吐蕊綻蕾,競相盛開,晶瑩似玉,一眼望去雪堆雲湧,銀波瓊浪,讓人宛若置身人間仙境。在這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美好春天,我們迎來「情綴梨海,心約惠安」,蘭考惠安街道(何寨)首屆梨花藝術節暨「一果連四方,助力奔小康」愛心認購活動隆重舉行。
  • 女警變村姑,她拿空間開小灶謀出路,帶相公和包子奔小康!種田文
    女警變村姑,她拿空間開小灶謀出路,帶相公和包子奔小康!第一本:《田園記事》——作者:容家三少簡介:現代警察變成貧寒村姑。全國大亂,親爹逃難,弟弟瘦弱,親娘臥床,家裡一窮二白。大伯娘愛財,二伯娘碎嘴,愛斤斤計較!這樣的日子可怎麼過下去?她可不怕,雖不是女強人,但也不是受氣包。沒錢沒吃的?小意思!
  • 穿成七零小地主,她帶領全村致富奔小康,還被首長誇上天!年代文
    穿成七零小地主,她帶領全村致富奔小康,還被首長誇上天!年代文現在小說已經成為當代大多數人所消遣時間的興趣愛好,小說的類型豐富多彩,小編最近看了年代文,覺得非常不錯,想給各位強烈安利一波和排雷。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哦!
  • 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小小竹條,大大夢想!「蒸籠姑娘」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點擊上圖立即搶購《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沈美娟長大後,同很多年輕人一樣離開家鄉去城市工作,當時她在珠三角一家會計事務所任職,朝九晚五,生活穩定,本來沈美娟也會像鎮裡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留在城市工作生活,但一次回家探親的經歷改變了她的想法。2012年年尾,沈美娟回鄉探親,看到做竹蒸籠的人越來越少,他們的年紀也越來越大,沈美娟深深感受到,如果再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從小賴以生存的竹編手工藝遲早會沒落消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原:教育扶貧讓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孩子們驚奇地發現,熟悉的學堂如今已變成了一所「新學校」:新添了塑膠跑道,立面改造後的教室和教工宿舍窗明几淨。城域網覆蓋後,電教設備對這些農村娃來說,已不是稀罕物。像這樣面貌煥然一新的還有附近的南嶺小學,去年投入220萬元建成的教工宿舍與餐廳寬敞明亮;投入1300萬元建成的值夏中心幼兒園也於2019年開園。
  • 2019「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全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
    2019「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全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湖南懷化開展懷化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姚詩 陳紹智 張精武 周亞麗 通訊員 範佩偑)為貫徹落實公安部交管局《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七進宣傳 | 大慶交警開展「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主題宣傳活動
    七進宣傳 | 大慶交警開展「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主題宣傳活動 2020-05-10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像格桑花一樣開滿高原
    幸福,像格桑花一樣開滿高原——寫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之際金秋九月,湛藍的天空,巍峨的雪山,幸福,像格桑花一樣,盛開在120萬甘孜各族兒女的心頭。社會和諧穩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也是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甘孜州大力實施「依法治州」戰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普法宣傳和「法律七進」活動,讓「法」入民心。
  • 盤活美麗資源 扮靚幸福小康
    用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網絡名言來比喻雲南近年來依託優勢環境生態資源、引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實踐可謂恰如其分。以前儘管擁有環境、氣候、景觀等多方面得天獨厚的「顏值」優勢,但因受制於諸多主客觀因素導致的短板,使長期陷於「待在閨中無人識」的尷尬,雖說「自產自銷」多少能給當地群眾帶來一定收入,但「孤芳自賞」不僅導致寶貴資源的浪費,終究難圓群眾致富奔小康夢想。
  • 願你的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馥鬱的清香中透露著幸福, 幸福之中逸散著 清香、清純、溫暖。 幸福, 是人最美好的感受, 就像花兒一樣絢爛。
  • 克井白澗:圍繞農字做文章 藉助旅遊奔小康
    「老鄉家裡看小康」第六期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 來到克井鎮白澗村 一探老鄉家裡的幸福生活
  • 《山花綻放》像山巒一樣堅毅,像花兒一樣綻放
    如今,又一部以鄉村教師為主題的劇情片即將於10月20日上映,她就是《山花綻放》。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發生在四川巴中的深山之處。吳英霞是這裡最早的鄉村教師之一,去世之前,她將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的兒子雨桐和女兒惠蘭。雨桐考上了大學去到了省城,惠蘭卻因為「落榜」留在了鄉村,當起了十幾個孩子的老師。而惠蘭「落榜」的真相不僅令人吃驚,更讓人由衷感佩。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
  • 湖南隆回:精神物質「雙富裕」 歡欣鼓舞奔小康
    排練時雖然動作還有些生疏,但譚利紅的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她和村裡其她姐妹們一樣都穿著大紅的演出服,顯得格外喜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跳舞,這在以前根本就沒想過!每天能和姐妹們一起跳舞是最開心的事情!」譚利紅高興的告訴記者。
  • 幸福的司莫拉:日子像「大米粑粑一樣甜」
    司莫拉幸福佤鄉旅遊專業合作社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司莫拉佤族村群眾正闊步走在小康道路上。2020年6月3日,村裡成立了司莫拉幸福佤鄉旅遊專業合作社,布置如土陶體驗、藤編體驗、根雕製作等項目業態,發展起了鄉村旅遊。隨著天南地北的遊客慕名而來,越來越多的村民,和李發順一家一樣,告別外出打工,吃上了「旅遊飯」。
  • 昆明東川拖布卡櫻花梨花綻放
    拖布卡梨花有水果之鄉、櫻花小鎮和黃金小鎮美譽的昆明市東川區拖布卡鎮,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傳奇色彩,是當年紅軍北上時播撒過火種、路過東川的唯一鄉鎮,為紅軍北上抗日提供了紅糖等久負盛名的戰略物資,並撈起沉入江底的木船幫紅軍順利渡江,最終贏得了全國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