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創作中的刀刻剪紙畫紅樓夢。 攝影 張揚
記者 楊丹
他沒有美術基礎,卻創作了近200幅刀刻剪紙畫作品;他細心照顧老伴,卻不忘提高作品水平。6日,記者帶您走近迷上刀刻剪紙畫的老人張偉和他創作的1.8米長的刀刻剪紙畫《金陵十二釵》。
熱愛手工 退休老人迷上刀刻畫
張偉,今年62歲。上小學時就熱愛手工,尤其對小學美術課上的手工刻剪紙畫十分感興趣。但13歲他就下鄉了,多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撿起了這份熱愛依舊的手工。
「2008年12月末,我在電視上看到雙陽李寶鳳剪紙的節目,我想這個我也能弄。」於是,張偉買來了大量的美術類書籍、彩色的宣紙,開始練習刻畫。
對於一個沒有美術基礎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先挑選合適的圖案,然後拿去放大,再一點點地用刀精細的雕刻。或許是有些天分,在經歷了半年多的練習後,他刻出64幅小作品後,對比作品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不斷努力,作品日益精湛。
自製工具 刀刻畫作品屢獲獎
剛開始張偉刻畫選擇的工具是鋸條打磨成的刀,他發現這種刀太軟,稍微力氣大一點就容易折。而且硬度不夠,能刻的剪紙層數也有限,阻礙他作品的進步。於是,他仔細研究,並請來弟弟幫忙,自製了一種鋼刀。這種刀由於是鋼的,硬度夠,可以一次完成多層刻畫,而且他將刀柄設計成圓柱體,方便旋轉。
經過張偉悉心琢磨,現在他的製作工具已經大大精進。6日,記者走進位於長春淨月經濟開發區的張偉的家,簡單的書桌上鋪著一層蠟板,十幾層宣紙疊成的刀刻剪紙畫正在創作過程當中。
張偉說,由於老伴身體不好,不能自己做飯,他每天都忙於買菜、做飯、照顧老伴,忙活刀刻剪紙畫的時間很少,但他就是放不下這份手工,放不下這些畫。
一直埋頭創作,也因離不開家少有機會與人交流,張偉一直對自己的刀刻剪紙畫有些沒底。2009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將自己設計創作的作品寄給
了全國書畫大賽,並在不久得到通知,他獲得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組的一等獎。從那以後,他對自己的作品更有信心了。隨後,2010年,他又在「紀念中國志願軍赴朝作戰60周年」組中再次獲得一等獎。
遭遇瓶頸 想求同行指點作品
從開始刻畫到現在,不足三年的時間,張偉已經創作出大大小小作品近200幅。其中,最大的一幅《金陵十二釵》讓人嘆為觀止。作品給人以妙剪生輝之感,人物動作表情栩栩如生,景物山水活靈活現。隨著作品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張偉覺得沒有美術基礎成了他的局限。「有時候想到的東西畫不出來,這讓我很痛苦。」張偉說,現在他就希望能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一下美術,與同行切磋一下,進一步提高他作品的藝術性,將刀刻剪紙畫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