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盟國開條件,獻出國土才能出兵救援,絕不淪為烏克蘭第二

2020-12-10 騰訊網

近期,東歐國家白俄羅斯的動蕩局勢不斷升級,白俄總統盧卡申科在最初指責莫斯科策劃破壞活動後,日前改口指責西方才是搞亂白俄羅斯局勢的「罪魁禍首」,連日來,大批民眾在該國各大城市要求盧卡申科下臺,和前來維持秩序的安全部隊爆發激烈衝突,據稱在個別地區還發生了槍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和「數千人被捕」,而面對白俄羅斯的動蕩,美國、英國、法國等國都表示力挺示威者,要求盧卡申科立即下臺,但是這卻遭到了後者的斷然拒絕,盧卡申科強硬表態稱,除非他「去死」,否則「絕對不會屈服」。

盧卡申科之所以底氣十足,和得到了莫斯科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日前他和俄高層通電話後,莫斯科方面表態稱,將按照《俄白建立聯盟國家條約》和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向明斯克提供全力支持,包括軍事上的援助,西方媒體解讀稱,俄方絕不會允許白俄羅斯淪為第二個烏克蘭,在盧卡申科對局勢失去控制之時,開出了派兵救援的條件,特意強調《俄白建立聯盟國家條約》實際上是在要求白俄羅斯按照該條約放棄主權和俄羅斯合併為同一個國家,這是莫斯科的終極目標。

據報導,白俄羅斯軍方表示,近期發現在立陶宛和波蘭等國的邊境地區發現了大批北約部隊活動,這引起了明斯克的高度警覺,擔心北約將以「維和」的名義突然出兵,對白俄羅斯實施「變天計劃」,緊接著在莫斯科的力挺下,白俄羅斯宣布在西部靠近北約國家的邊界地區舉行大規模軍演,出動了多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傘兵旅和裝甲部隊,有消息還稱,除了長期在白俄羅斯境內部署的俄軍外,俄方已經在邊境部署大批部隊,隨時能按照莫斯科的命令開入白俄羅斯協助盧卡申科穩定局勢,並防範北約的潛在威脅。

軍事專家介紹,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籤署了旨在合併為一個邦聯制國家的條約,兩國相繼成立了「俄白共同體」、「俄白聯盟」,雙方的貨幣已經統一,而根據條約的內容,未來合併的國家將命名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盟」,首都將設在俄目前的首都莫斯科,在此之前,白俄羅斯方面對於加速推進兩國合併並不積極,尤其是已經多年在位的盧卡申科,更是擔心被俄方「杯酒釋兵權」,如今白俄羅斯遭到了西方多國的「圍攻」,目前能挽救該國的就只剩下俄羅斯,否則很可能將淪為第二個烏克蘭。

相關焦點

  • 烏克蘭總統撐不住了!苦勸德國出兵克裡米亞,普京默克爾兩次通話
    原標題:烏克蘭總統撐不住了!苦勸德國出兵克裡米亞,普京默克爾兩次通話  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圍繞刻赤海峽的爭端持續發酵,一邊是烏克蘭進入為期30天的「戰時狀態」,另一邊是俄羅斯宣布在克裡米亞半島部署S-400防空飛彈系統。
  • 匈牙利和波蘭將瓜分,俄羅斯大方送出了烏克蘭國土
    ,並且計劃放棄烏克蘭作為抵抗俄羅斯的作戰戰場,這恰恰損害了西方利益。但是,烏克蘭不單單會處於俄羅斯戰略影響範圍內,周邊國家,特別是北約國家也對烏克蘭虎視眈眈。該國也將永遠處在俄羅斯的影響範圍內。阿什福德強調:「事實是,俄羅斯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永遠比烏克蘭重要。」他指出,俄羅斯有能力承受美國的計劃。對俄羅斯的敵對態度不會給美國任何戰略好處。
  • 想當烏克蘭第二?反俄女總統上臺:要求俄羅斯撤軍,北約接管
    俄羅斯作為蘇聯聯邦國家中土地面積最大、實力最強大的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之後同樣保持了其在地理區域內的軍事及政治優勢。而從蘇聯聯邦中分離出來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卻遇到了分裂危機,且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鉗制,讓問題的解決變得更為棘手。
  • 成第二個烏克蘭,普京如何出兵?
    西方一直在試圖給俄羅斯製造種種麻煩,目前摩爾多瓦危機也成了一個新問題,實際讓普京遇上新難題!在2020年11月,摩爾多瓦新總統發起新挑戰,已經公開的要求俄羅斯從摩爾多瓦撤軍,雖然同時,也強調沒有所謂軍事解決的可能性,且從各方面情況來說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誰敢保證不會發生意外呢?
  • 窮到只剩美女,「歐洲糧倉」烏克蘭怎麼淪為歐洲水平最低國家的?
    蘇聯解體後共分成了15個獨立的國家,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俄羅斯,其次是烏克蘭,俄羅斯靠「戰鬥民族」出圈,烏克蘭靠的則是美女,而烏克蘭的美女之所以能出圈是因為烏克蘭太窮了,烏克蘭的女生更願意嫁去國外。烏克蘭經濟有多窮呢?
  • 國土面積比中國還大,經濟卻拖後腿,別被龐大領土的俄羅斯蒙蔽了
    提到俄羅斯,我們都知道它是全球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佔地面積達1700多萬平方公裡,橫跨亞歐大陸,其軍事力量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但與俄羅斯的"肌肉"極不對稱的是它孱弱的經濟。按理來說,遼闊的疆域可以給國家帶來優越條件,但俄羅斯卻是個"例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本期視頻將會給大家介紹這龐大領土背後的俄羅斯。
  • 瑞典人曝出北約內幕,多國出兵烏克蘭,欲用代理人戰爭拖垮俄羅斯
    烏克蘭以及俄羅斯在邊境線上依舊處於對峙狀態,在衝突之下烏克蘭顯得有些無力抵抗,為此烏克蘭一直在呼籲西方國家多派遣軍事顧問常駐烏克蘭。近期,瑞典國防部負責人彼得·霍爾特維斯特就瑞典軍人參與頓巴斯內戰做出回應。瑞典軍事顧問入駐烏克蘭意味著其是第一個承認出兵烏克蘭的非北約成員歐洲國家。
  • 冷戰後最大危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約盟國主權也受到威脅
    烏克蘭要站在對抗俄羅斯第一線來自北約軍事同盟的一份高級報告說,俄羅斯將在未來十年繼續對北約構成主要威脅之一。北約在2014年吞併克裡米亞後中止了與俄羅斯的關係,而俄羅斯則將北約的東擴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 烏克蘭:克裡米亞永遠是烏克蘭的 俄羅斯:永不歸還
    克裡米亞民眾慶祝公投結果俄羅斯與烏克蘭,三百多年的兄弟關係之所以在克裡米亞問題上撕裂,直接原因就是自2004年以來烏克蘭國內政局開始動蕩,親俄政府逐漸受到挑戰,到2014年烏克蘭更是直接轉投西方懷抱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一次出訪法國時表示:克裡米亞永遠都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波羅申科會如此斬釘截鐵的強硬表態呢?烏克蘭其實是有其法理依據的,1954年赫魯雪夫出於籠絡烏克蘭、加強個人威望等多重考慮,將俄羅斯聯邦的克裡米亞半島劃給了烏克蘭加盟共和國。
  • 俄羅斯大方曝光再度出兵拉丁美洲,喊話美國:你們很清楚我的意思
    俄羅斯大軍抵達拉丁美洲2019年12月21日,俄羅斯方面報導80名俄羅斯軍事專家在19日緊急抵達了 ,俄羅斯在拉丁美洲的盟國東南部的卡納伊瑪市地區,大批俄羅斯軍事、軍事人員乘坐該國空軍的同時,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還派出僱傭兵確保俄羅斯軍事專家和技術人員的生命安全。美國方面報導稱這一次俄羅斯又主動了曝光自己軍隊在拉丁美洲部署的情況,就是警告周邊鄰國,包括妄想發動武力幹涉的美國,不要輕舉妄動!這一次俄羅斯是通過盟國航空力量運輸的。顯然俄羅斯大軍和僱傭兵出兵到拉丁盟國東南部地區,是預估到這裡即將發生大戰,所以俄羅斯大軍緊急出兵。
  • 昱見|本是同根生,烏克蘭為啥這麼恨俄羅斯?
    這片在列強間來回易手,始終不得獨立的土地,就是今天的烏克蘭。別看今天無論波蘭還是立陶宛都是東歐小國,想當年,這兩個國家可強大得很,他們時而聯合、時而分裂,將夾在中間的烏克蘭反覆瓜分撕扯。1569年,波蘭和立陶宛正式成為共主聯邦,烏克蘭在兩強的聯合壓榨下更加苦不堪言,上層階級被迫波蘭化,而下層民眾則淪為農奴。常言道,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 地圖看世界;俄羅斯未來還能再次崛起嗎?
    國土面積達22,402,200 平方公裡(1970年),最鼎盛時期軍事力量對美國為首的北約呈碾壓態勢。(受蘇聯影響的最大勢力範圍。)(1949-1990年北約和華約對峙示意圖。)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同時俄羅斯又沒有石油定價權,因此很容易受到西方石油價格戰的打擊。第二,北約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俄羅斯的經濟中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 只能拿回克裡米亞,打壓俄羅斯怎麼都行!烏克蘭美女總理呼喚美國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稱,烏克蘭副總理奧莉加 斯特凡尼什娜表示:烏克蘭非常希望可以加入北約,烏克蘭希望美國可以幫助和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同時,烏克蘭願意成為美國在黑海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友。烏克蘭不僅願意做美國的盟友,還願意做美國在黑海地區的重要盟友。
  • 高加索戰爭持續,俄羅斯總統亮明自己態度:不打亞美尼亞就不出兵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方面對外宣布,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接受了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專訪。在被詢問有關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最新事態發展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稱:「這是一場悲劇,我們極為關切,因為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人民對於我們並不陌生。
  • 俄羅斯給烏克蘭出難題:要麼履行協議,要麼另外四個州也可能獨立
    俄羅斯趁烏克蘭內亂,2014年初出兵吞併了克裡米亞,並以扶持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的分離武裝的方式,實際控制了頓巴斯地區。澤連斯基2019年5月上臺後,頓巴斯地區的問題成了他執政的首要問題,也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改善關係的首要障礙。
  • 它的國土面積全球第二,軍隊只有6萬,卻不怕任何敵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國之間的博弈從未間斷。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站穩腳跟,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軍事實力佔有很大的比重。對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軍事國防的建設,即便將來有一天再次應戰,也想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 盛產美女的烏克蘭曾經世界第三?
    絕好的地理位置烏克蘭的國土面積在整個歐洲排行老二,在它上面的就是曾經的老大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因此真要論真正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烏克蘭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國土面積意味著物產豐富,而烏克蘭第二個讓他國羨慕嫉妒恨的,當屬烏克蘭的土壤環境。
  • 烏議員:經濟遭扼殺,烏克蘭人已淪為美歐的「廉價奴隸」
    當地時間12月8日,烏克蘭議員、「反對黨平臺——為了生活」黨兩主席之一的拉賓諾維奇在接受NewsOne電視臺採訪時,批評IMF對烏貸款條件極不公正,旨在徹底將烏克蘭人民變成美歐發達國家的「廉價奴隸」。 「IMF把我們當成了搖錢樹——奪走了我們的土地,扼殺了我們的工業,迫使我們提供廉價的成熟的奴隸。
  • 俄羅斯援助車隊入境讓烏克蘭當局陷入兩難
    首批俄羅斯人道主義救援車隊22日在未經烏克蘭當局批准的情況下進入烏東部地區。烏克蘭當局和多個西方國家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認為俄羅斯此舉侵犯烏克蘭主權,要求俄羅斯車隊立即撤出。  多家媒體認為,俄羅斯救援車隊入境讓烏克蘭當局陷入兩難境地:如果俄羅斯車隊在烏克蘭境內遭到直接或間接的襲擊,可能會引發俄方採取強硬措施;而如果暫停在東部地區的軍事行動,以保證車隊安全,又會給東部民間武裝喘息之機。  目前,俄羅斯救援車隊已經抵達烏克蘭東部城市盧甘斯克。連日來,烏克蘭政府軍一直包圍這座由民間武裝控制的城市,不斷發起攻勢。
  • 美軍派600大兵赴烏克蘭周邊 盟國不勝感激
    資料圖:美軍與烏克蘭士兵交流射擊經驗外媒:美已派600大兵赴中東歐 盟國表示不勝感激據法新社4月28日電,美國軍隊當天抵達愛沙尼亞。至此,華盛頓為減輕不斷升級的烏克蘭危機所引發的擔憂而向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派遣的兵力達到600人。愛沙尼亞總統託馬斯·伊爾韋斯在歡迎儀式上說:「大西洋兩岸的聯繫在愛沙尼亞看來並非理所當然。相反,我們認為,在當前不安全的世界中,這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這便是為什麼我們對盟國軍隊踏足本國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