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名稱: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
時間:1955年3月27日——1955年5月10日(另說是5月15日)
地點:北京西郊蘇聯展覽館文化館。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
作品簡介:送展作品總數4200多件,其中996件入選參加展覽。 具體情況為彩墨畫(國 畫)214件,油畫130件,雕塑90件,版畫117件,年畫91件,連環畫33組,招貼畫(宣傳畫)51件,插畫40件,水彩86件,漫畫94件,素描速寫51件,作者共計611名,其中女性作者25名。
(第二屆全國美展 先在北京展覽,之後運往上海、廣州、漢口、重慶、西安、瀋陽等 地巡迴展覽)
背景:
自第一屆全國美展以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巨大發展,美術創作亦取得顯著的進步,根據1953年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黨和政府指示的鼓勵創作和加強藝術實踐方針。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中國美術家協會決定舉辦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於1955年3月27日在北京西郊蘇聯展覽館文化館開幕,5月10日閉幕(另說是5月15日閉幕)。送展作品總數4200多件,其中996件入選參加展覽。 送展作品限於1949年第一界全國美術展覽會以後創作的作品,所以大部分都是為第二屆美展而創作的。入選的996件作品的具體情況為彩墨畫(國畫)214件,油畫130件,雕塑90件,版畫117件,年畫91件,連環畫33組,招貼畫(宣傳畫)51件,插畫40件,水彩86件,漫畫94件,素描速寫51件,作者共計611名,其中女性作者25名。
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是在深入貫徹毛澤東「深入工農兵,變現工農兵」的政策的情況下展開的,與人民的革命事業相結合。也是在國內整個高漲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為目標高揚起來的緊迫感中,經過抗日戰爭的解放戰爭磨練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的變現技法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下刺激起來的畫家創作欲望融合為一體之後才產生出來的結果。
相關事件:
1,1953年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黨和政府指示的鼓勵創作和加強藝術實踐方針。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中國美術家協會決定舉辦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2《美術》雜誌在1954年9月號上刊登一篇短小的文章「第二屆全國美展積極進行籌備工作」。為了更好的進行美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擬定了《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展出工作計劃》。
3,《美術》雜誌在1955年1月的報刊上刊登了「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即將開幕」這篇文章。內容涉及展會背景,作品及作者涉及的範圍,以及支持單位等信息。
4,《人民日報》在1955年3月28日的報紙上刊登了「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在京開幕」這篇文章。內容涉及主辦單位,作品分類及其數量,作品性質以及在北京展完後將在上海,廣州等地進行展覽等。
5,《美術》雜誌亦在3月刊上刊登了「人民美術的重大發展——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在京開幕」的報導。內容主要介紹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的特點與第一屆的差別和進步的方面。
6,《美術》雜誌在1955年4月刊中刊登了一篇較長的關於第二屆全國美展的文章。題目是 「為爭取美術創作的更大成就而努力——來京參觀第二屆全國美展的美術工作者對展出作品的意見」內容涉及a ,關於選擇題材和處理題材 b 關於表現方法和技巧 c 關於傳統技法問題 d 關於連環畫、年畫、招貼畫和風景花鳥畫的問題。
7,《美術》雜誌在1955年5月刊中刊登了一些人看完美展後的感想。主要是對於國畫的關注。主要有兩篇。一,題目是「關於國畫創作的發展問題」內容涉及a, 首先表現在題材內容的改進方面 b 表現技法的改進 c 寫生與臨摹的問題。 著重介紹了最後一個問題。 二, 題目是「關於國畫創作集成優良傳統的問題」。主要講述了四個大問題。即 a 國畫創作中主要的矛盾是什麼? b 對遺產究竟是肯定什麼否定什麼? C 保守主義與虛無主義 d 發展國畫創作繼承傳統的必要步驟 這樣幾個問題。
預售門票處:
王府井大街美術服務部、西單北大街新華書店、鼓樓大街新華書店、前門外大街新華書店。
(二十一日預售門票,每張五分)
註:緊急啟事:
[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於四月十五日(星期五)因故停止開放一天,希各界觀眾注意。
(出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