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想要吞併奧地利,墨索裡尼竟然調了4個義大利師去阻止

2020-12-15 騰訊網

所有的日耳曼人要生活在同一個國家,這是希特勒還未上臺就已經提出的政治綱領。依照他的理解,奧地利生活著的700萬日耳曼人、蘇臺德地區生活的300萬日耳曼人應該納入德國的管轄。於是在他獲任德國總理後,吞併奧地利就成為了希特勒的主要目標。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德國吞併奧地利的行動,竟然受到了義大利的阻撓。

德國第一次試探被墨索裡尼阻止

1934年7月,此時希特勒任職德國總理已有一年半了。156名納粹黨衛軍偽裝成奧地利軍人,突入奧地利總理府,近距離槍殺了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納粹分子也在奧地利境內製造混亂。當奧地利的消息傳回德國國內,希特勒努力按捺住了自己狂喜的心情,假裝跟別人在飯館裡很努力地研究菜單。

然而此時的德國在國際關係上尚未破冰,連義大利的墨索裡尼都認為自己與德國在奧地利的利益並不一致。當奧地利刺殺案發後,義大利的獨裁者火速調遣4個師在勃倫納山口待命。與此同時,此時的希特勒尚未搞定國內的驕傲的軍官團,德國軍方並不買他的帳。儘管義大利軍隊一如既往的孱弱,但希特勒已經將此視為德國的「塞拉耶佛事件(引發一戰的事件)。」

隱忍的希特勒看到了危機,於是他火速處理了首尾(把引渡回來的納粹分子絞死了13個),把德國從事件中摘了出去。第一次奧地利危機,渡過得如此迅速,以至於讓奧地人都產生了幻覺:他們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強盜來了第一次,必然還會來第二次

奧地利人的第一次屈服

德國第一次試探的失敗,讓希特勒看到自己對於軍方的掌控不足,以及對於外交方面的準備不足。然而希特勒很快就學會了如何獲取國外的盟友,以及獲取國內的軍權。1936年,他通過西班牙內戰的支持,成功搞定了墨索裡尼。1937年年底到1938年的2月4日,希特勒打垮了軍官團,全面接管了德軍的指揮權。

於是,強盜準備再去一次奧地利。希特勒2月4日獲取德軍指揮權,2月5日他就告知德國駐奧地利大使巴本:希特勒希望與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在鷹巢(波希斯特加登)會晤。2月12日,許士尼格率領他的兩位部長抵達波希斯特加登。會談一開始,許士尼格總理關於天氣和房間的禮貌問候被希特勒粗暴打斷,並且被告知德國對於奧地利的現狀不滿。

年輕的奧地利總理向希特勒詢問:是對於何種現狀不滿?希特勒回復,下午將詳細的不滿告知。等到下午,納粹的外交部長裡賓特洛普遞給許士尼格一份協議,要求奧地利總理籤字。在這份協議裡,德國提出讓奧地利釋放在押的納粹分子、任命納粹份子塞斯因夸特為警察部部長等等要求。許士尼格表示奧地利不會接受這樣的條款,希特勒立刻大怒起來,推門高呼他的將軍們到另外一個房間開會。

在義大利已經明確不會再保護奧地利的前提下,希特勒的恐嚇已經起作用了,奧地利總理屈服了,許士尼格認可並執行了協議裡的條款。奧地利猶如割肉飼虎,割了一塊之後,馬上就被要求你割下第二塊。於是,德國很快又不滿意了。

逼迫和內奸,三個小時,奧地利就不存在了

僅僅過去一個月,德國政府再次要求奧地利總理馬上下臺,並且委任警察部長塞斯因夸特為新任總理,如果要求不能得到滿足,3月12日德軍將入侵奧地利。

3月11日下午17點,許士尼格被迫辭職;

下午18點,奧地利總統接受了總理的辭呈,但拒絕任命塞斯因夸特為總理。希特勒的左膀右臂—戈林,在電話中向塞斯因夸特說道:告訴你們那位總統,他還有1個小時的時間任命你為總理,否則德軍馬上進軍奧地利

大約19點,塞斯因夸特獲得了任命。

當日晚上20點左右,戈林電話通知德軍駐武官凱普勒,請他通知塞斯因夸特向德國發一份「因國內叛亂,請求德軍開進奧地利予以協助的電報」,在電話的末尾,戈林特意交代,僅需向塞斯因夸特說明電文內容,塞斯因夸特口頭回復「同意」即可。

3月11日21點50分左右,凱普勒回復戈林,塞斯因夸特口頭回復「同意」

3月12日,德國本土報刊《人民觀察報》的新聞標題是:「日耳曼人的奧地利倖免於難」。

面對奧地利即將被吞併的情況,歐洲其他各國是什麼反應呢?法國還在忙著內鬥,失敗的一屆內閣剛剛下臺,法國要兩天後才有一位新總理;英國依舊幻想在歐洲大陸重塑平衡,德國的崛起或許可以幫助他制衡法國;至於之前的保護者墨索裡尼,他早已與希特勒站在同一陣營。所有的人好像都有漠不關心的理由,於是奧地利就這樣被德國合併了。

讓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不費一兵一卒,希特勒是如何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
    1938年夏天,在吞併奧地利後,希特勒又盯上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西北的蘇臺德地區居住著大量的日耳曼人,希特勒以此為理由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並以武力相威脅。 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為所動,並號召全國抵抗德國的入侵。
  • 二戰中的「坑神」:墨索裡尼發動北非戰爭給希特勒惹了多大麻煩?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希特勒卻先後發布了兩項命令:派遣德國第5輕機械化師和第十五裝甲師火速前往北非,同時被派遣至北非的還有德國優秀的青年將軍隆美爾。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兩線作戰,德國的兵力已經嚴重不足了,為啥希特勒還要抽出兩個師的力量前往北非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二戰時的「坑神」——義大利的法西斯頭子墨索裡尼,希特勒向北非派兵就是去給這位盟友「擦屁股」的。
  • 當歐洲最危險男人遇上義大利守軍,營救墨索裡尼變成爆笑電影
    德軍曾嚴密搜索墨索裡尼可能被囚禁區域這件事情讓希特勒十分惱怒。畢竟,義大利一投降,對德國的防禦陣線來說,將會撕開很大的一個缺口。於是,他打算來拯救墨索裡尼,並且讓他重新控制義大利的政權。讓誰去執行這個任務,更是讓希特勒頭疼不已。不過德國傘兵部隊很快就給希特勒提供了合適人選,他就是奧託·斯科爾茲內,一位熟悉義大利,作戰經驗豐富的傘兵上尉。
  • 二戰記憶:1944年4月22日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在薩爾茨堡會面
    1941年,奧地利Klessheim宮殿前的德軍儀仗隊。 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西側4公裡的Klessheim宮殿,18世紀初由薩爾茨堡大主教(Prince-archbishop)主持修建。這裡距離希特勒在巴伐利亞貝希特斯加登上薩爾茨堡山的住所只有20多公裡路程。
  • 「義大利搞笑軍團」的法西斯獨裁者——墨索裡尼
    1921年的義大利國會選舉上,法西斯黨僅取得了不足三分之一的席位。對此感到不滿的墨索裡尼提出「想羅馬進軍」的口號,率領三萬支持者浩浩蕩蕩的開向義大利首都羅馬示威。依靠所謂「民意」嚇得義大利國王伊曼紐三世直接宣布任命墨索裡尼為首相,連選舉的形式都省了。
  • 二戰老照片:德國吞併奧地利,迎接希特勒的竟是鮮花和掌聲
    奧地利,從中世紀末期到一戰結束前,一直是歐洲大國之一,更是統治中歐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在地,然而這樣一個歐洲大國,在二戰時期,面對德國的吞併和入侵,卻一槍未發,直接投降,同是歐洲大國的法國的慘敗還要讓人大跌眼鏡,更驚人的是,在德軍入侵時,奧地利人反而用鮮花和掌聲來歡迎德軍,照片中民眾們分明是
  • 二戰前夕德國吞併奧地利,希特勒站在巡遊車上,平民瘋狂吶喊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1938年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時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1938年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期間,德軍在奧地利政府宣布併入德意志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德軍接管了奧地利的國防。
  • 法西斯罪孽深重,墨索裡尼被暴屍街頭,為何希特勒能逃過一劫?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75年前的1945年4月28日是義大利獨裁者墨索裡尼遭到報應的一天,他不僅被槍決,而且屍體還被倒掛示眾,曝屍街頭!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場,因為這正是墨索裡尼領導下的法西斯分子之前對待義大利愛國人士的方式。
  • 義大利進攻希臘,給德國帶來了多少麻煩?徹底毀了希特勒的計劃
    雖然說在國際聯盟的裁斷,尤其是英法的幹預下,義大利被迫退出科孚島並支付賠款,但從此希臘也知道,義大利是個危險的鄰居。 這次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敬他,到時候所有報紙的頭條都會是偉大的義大利軍隊佔領了希臘! 」 遠在柏林的希特勒在10月27日知道墨索裡尼要進攻希臘時幾乎要窒息了,他憤怒的說道: 「秋天下大雨,冬天下大雪,義大利人此時去攻打希臘,哼,休想前進一步!
  • 此人是希特勒老師,下場比希特勒還慘,被打死後屍體倒吊示眾
    說起二戰歷史,有三個壞人不得不提,他們分別是希特勒、東條英機和墨索裡尼。當然這個排名是有先後順序的,按照所犯罪行,希特勒是榜首,東條英機次之,墨索裡尼第三(得益於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的無能)。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墨索裡尼所犯罪孽雖然最少,但他卻是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從這一點上來說,墨索裡尼還是希特勒的老師呢。但就是這樣一個打開罪惡的潘多拉魔盒的人,我們卻對他知之不多。就拿筆者來說,以前寫過很多關於希特勒和東條英機的文章,但墨索裡尼可是一次也沒寫過。今天,筆者就完成自己的這個「夙願」,好好地寫寫墨索裡尼的生平往事。
  • 二戰前,德國是如何在英法美三國的綏靖政策下吞併歐洲其他國家?
    1935年10月義大利直接發兵入侵衣索比亞,吞併了衣索比亞; 1936年10月德國和義大利公然出兵武裝幹涉西班牙內戰支持有法西斯勢力的叛軍; 1938年2月德國通過武力震懾直接吞併奧地利; 1938年9月德國迫使英國法國向捷克政府施壓,佔領了蘇臺德區;
  • 希特勒在阿爾卑斯山「鷹巢」裡,制定吞併世界的計劃,絕境讓人狂
    蘇德戰爭期間,因為前方戰事決策的需要,希特勒去了現在波蘭境內的軍事大本營——「狼穴」,一住就是800多天,直到1944年下半年才離開,此時他也明白大勢已去,回到柏林。鷹巢內的設施完好無缺,二戰後沒有受到大的結構性損害,估計裡面的小件物品被盟軍已經處理掉了,畢竟這是希特勒的「家」,東西不一般。鷹巢內現在餐廳、咖啡廳,還保留著希特勒當時與幕僚開會的客廳和會議廳,展覽著一些相關文檔,當然都是複印件,並用電視播放當時納粹巨頭們在此策劃佔領奧地利或討論戰事的情景。這裡甚至還保存著墨索裡尼送給希特勒的紅色大理石壁爐。
  • 墨索裡尼為數不多的功績,因和黑手黨關係惡劣,而把黑手黨收拾了
    說起二戰中義大利的領導人墨索裡尼,估計大家都要給他一個大大的差評,原因在於此人在二戰中堪稱是德國的豬隊友。雖然戰前是希特勒的"偶像"(希特勒早年特別崇拜墨索裡尼),但在二戰中卻給希特勒造成了無數的麻煩,其麾下的義大利軍隊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典範,除了給盟軍的戰俘營裡增添俘虜,讓盟軍的後勤壓力增加之外,基本沒能派上什麼用場。
  • 大光頭墨索裡尼的魔幻人生,老師、農民工、小編都幹過,成就如何
    墨索裡尼大多數情況下,墨索裡尼想要露一下自己鋥光瓦亮的大光頭,只能蹭希特勒的熱度,搞得我一度認為墨索裡尼是希特勒的男人,為了消除這種奇怪的誤會,給墨索裡尼正個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墨索裡尼事實上,墨索裡尼並沒有去當圖書管理員,他去瑞士是為了移民,而移民的目的是逃兵役,因為當時義大利軍隊的待遇非常低,很多人都不想當兵,第一批徵收的義務兵就有兩萬人叛逃這讓義大利政府很為難。
  • 一戰爆發時,墨索裡尼在報社工作,裕仁在上學,希特勒在幹什麼?
    二戰時期,全球範圍內湧現了很多名人,比如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希特勒等等,都是手握國家大權的存在。這些人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一戰時期,邱吉爾還是英國海軍大臣,而史達林因為鬧革命被捕,身份、地位有很大差距。
  • 納粹投降前的迴光返照:12架滑翔機營救墨索裡尼,過程非常搞笑
    1943年7月25日,國王利用墨索裡尼覲見時,向他正式宣布:「你被免職了,現在你需要被『保護』起來!」,隨後他就被安排到一輛救護車上,向著一個秘密地點急速駛去。得知消息的希特勒暴跳如雷,他知道隨著墨索裡尼被軟禁起來,義大利不可避免地會走向同盟國一方,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 1938世界盃:納粹德國強迫奧地利人為他們踢球
    其實像世界盃這樣的全球錦標賽從來就沒有沒有政治自由,尤其在1938年二戰前德國和義大利的法西斯領導人急於為最終結果加蓋印記的時候,更是如此。但在德國入侵並吞併奧地利三個月後,德國隊強迫五名奧地利先發隊員在比賽開始前為奧地利踢球,這可能是錯誤的計劃。
  • 慕尼黑協定:無奈之下英法只能討好德國,德國肆意吞併蘇臺德地區
    1938年9月30日凌晨,歐洲四大強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共同籤訂了《慕尼黑協定》,這份協定根本沒有涉及各個強國之間的利益交換,反而把一個獨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希特勒不費一槍一炮就得到蘇臺德地區的德意志居民和大量兵工廠,由此地位得到鞏固並且有了發動二戰的基礎,而英法一味出賣盟友求取和平,搞綏靖政策最終的結果是毀滅自己。
  • 讓我們把奧地利「接回家」!希特勒劍指維也納,民意選擇德意志!
    雖然德國和奧地利是兩個國家,但是他們的血緣如此接近,像一家人。希特勒就是奧地利人,第一次世界的時候,他 在「大德意志」的感召下,放棄奧地利國籍,以「志願兵」的身份加入德軍。況且,希特勒是奧地利人的同鄉,一個同鄉統治德國讓很多奧地利人以此為榮,加入德國就更加靠譜。歷史證明,二戰中奧地利人一心一意跟德國人幹,如150 萬人(佔1/4人口)入伍編成35個德軍師。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在火車上給墨索裡尼告別的希特勒,坐籬笆上的...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在火車上給墨索裡尼告別的希特勒,坐籬笆上的夢露 照片為二戰時期希特勒出訪義大利,在返回柏林時義大利法西斯當時墨索裡尼在火車站為希特勒送行,希特勒通過車窗與墨索裡尼交談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