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縣長當「推銷員」 :「5·18」馬祖館推介馬祖旅遊和美酒

2020-12-15 福建閩南網

「一家親、兩岸情,歡迎大陸鄉親到馬祖觀光旅遊,我們有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馬祖美酒等著你來品嘗。」18日,在「5·18」馬祖館開館儀式上,馬祖縣長劉增應當起了「推銷員」,大聲推介馬祖旅遊和馬祖美酒。

18日,參觀者紛紛與馬祖館裡的「順風耳千裡眼」合影。本報記者王毅攝

  劉增應宣布,下半年開始,馬祖的高粱酒將正式進入福州市場。屆時,福州市民在本地就可以買到來自馬祖酒廠的正宗高粱酒。

  在馬祖館內,馬祖酒廠名酒及其他馬祖土特產一一呈現,並提供試飲、試吃。島嶼的風土人情、特色產品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許多人觀看、諮詢。

  劉增應告訴記者,馬祖的高粱酒將委託廈門象嶼集團推銷,先從福州走向福建全省,再拓展到整個大陸市場。

相關焦點

  • 馬祖縣長到廈門推介美酒美景美食
    馬祖縣長到廈門推介美酒美景美食 2017-09-18 14:53:00來源:央廣網
  • 馬祖縣長劉增應冀加快建成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區
    馬祖縣長劉增應冀加快建成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區 2018-05-18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5月18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州馬尾琅岐對臺碼頭建成通航後,兩馬(指馬尾、馬祖)航程只要40分鐘,兩岸距離更近,人民往來更便捷,這將是兩馬交流進程中一個新的裡程碑。」馬祖縣長劉增應18日在福州如是說。馬祖館風土人情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展示吸睛。
  • 海交會馬祖館開館 市民可進館贏免費馬祖個人遊
    馬祖館東南網5月18日訊(本網記者盧金福 王坤明 實習生 陳瑋銘)今日上午第十五屆海交會馬祖館開館,繼去年首推健檢旅遊之後,馬祖館今年又再度首開先例,於展會中發送馬祖館獨家限定的10元商品折價券,參觀民眾只要在馬祖館購物滿20元以上,就可以憑券立即折價10元,同時還可參加免費馬祖個人遊抽獎。
  • 馬祖縣長劉增應:樂見兩岸交流,盼共享「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我們今年馬祖高粱酒參加舊金山烈酒大賽,獲得了世界最佳白酒的名譽,拿到三個金牌。」馬祖縣長劉增應介紹道。馬祖縣長劉增應接受採訪 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8號館,精彩的舞獅表演拉開了馬祖館的序幕。馬祖縣長劉增應表示:「兩岸交流中,馬祖一直扮演兩岸交流很重要的角色,不僅交通、旅遊、經濟、體育、文化交流密切,我想漁業的合作交流也很重要。所以我們每年都會參加漁博會,通過這樣的展場,更能夠擴大民間交流,促進互相的合作。」
  • 福州「漁博會」啟幕增設「馬祖館」展示馬祖特色產品
    福州「漁博會」啟幕增設「馬祖館」展示馬祖特色產品 2016-06-03 15:40: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女青年在福州「漁博會」增設的馬祖館品嘗馬祖風味魚丸
  • 馬祖縣長廈門推新酒 盼美酒引更多陸客
    馬祖縣長劉增應(右三)希望馬祖高梁在大陸打開市場同時,也能為馬祖吸引更多大陸遊客。 楊伏山 攝   「我們這款成功曲,特別用兩岸都尊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命名,希望能受到大陸民眾歡迎」,馬祖縣長劉增應17日親自率隊在廈門推出馬祖酒廠新酒,他並透露,此次馬祖酒廠首度在大陸籤下代理商,並和大陸郵政部門深度合作,希望能拓展大陸市場。  當天的發布儀式在廈門百年老郵局海後郵政支局舉行。劉增應介紹,馬祖酒廠多款產品都在今年國際賽事中獲獎,體現優良品質。
  • 馬祖知名人士:兩岸交流要向前不要退步
    對於兩岸時局遇冷,馬祖知名人士陳雪生30日在福州出席海峽漁業周時如是說。6月30日,2017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亞太水產養殖展覽會馬祖館舉行開幕式。 劉可耕 攝  當天,2017海峽漁業周·中國國際(福州)漁業博覽會在福州開幕,馬祖館同時開館。
  • 兩岸融合發展 福州馬祖「快一點」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不止於此,今年以來福州、馬祖兩地融合發展的步子顯見更快一點。  今年2月,60名馬祖各界代表來到連江縣黃岐鎮參加馬祖鄉親新春座談會,探討福州與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榕馬率先融合發展等話題;第五次榕馬磋商會登場,雙方達成建立健全對口聯繫協商渠道、合作加大榕馬旅遊推介力度、建立海事漁事信息通報渠道等多項重要共識。
  • 馬祖縣長:盼馬祖也能與大陸通水通電
    據香港中評社8月28日報導,針對金門自大陸引水8月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宣告啟動兩岸通水,達到「共飲一江水」願景,身為馬祖四鄉五島最高行政機關首長、臺灣連江縣長(臺灣連江縣即馬祖地區,非福建連江縣)劉增應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馬祖現階段不缺電、不缺水,不過未來旅客倍增到50
  • 馬祖縣長楊綏生:讓馬祖從「前線」變成「後花園」
    中國臺灣網12月5日北京消息 《萬裏海疆巡禮》採訪團日前登上馬祖列島(所在縣也稱作連江縣),縣長楊綏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對比「戰地」今昔,楊綏生從馬祖在兩岸關係歷史變遷中的角色轉換,談未來發展。所以閩東聚落是我們旅遊內涵的另外一個部分。第三是生態旅遊。馬祖是幾個海島,它在海中間,有很獨特的風化花崗石地形。從東引一直到莒光,這些風化的花崗石構成一個非常獨特的天然地形海蝕洞。每年在春、夏這兩個季節,有很多燕鷗來到島上棲息。有一種燕鷗數量非常少、非常珍貴,叫黑嘴端鳳頭燕鷗,大陸叫做中華燕鷗,1963年被發現以後,傳說中這種鳥已經不見了。
  • 金馬澎「海交會」競相推介「自由行」
    中新社福州5月18日電 題:金馬澎「海交會」競相推介「自由行」  作者 龍敏  到隔海相望的金門、馬祖、澎湖「趴趴走」,細細品味臺灣海島的宜人風光,對福州居民來說不再是夢想。福州已被列入第二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試點城市,有望年底啟動赴臺個人遊。  面對巨大的市場,在18日啟幕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上,臺灣金門、馬祖、澎湖三地紛紛提前布局,利用海交會平臺,設立展館推介當地旅遊,招攬福州市民前往。  當日上午,在「海交會」7號館內,相互毗鄰的金門館、馬祖館、澎湖館幾乎同步舉行開館式。
  • 馬祖縣長劉增應:與福建「新四通」樂觀其成
    【解說】2月13日,正值農曆正月初九,馬祖縣長劉增應率領著馬祖經貿文化交流聯誼會一行三十餘人,通過馬祖至黃岐航線抵達福州港黃岐客運站碼頭,參加第十七屆「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開始了為期4天的參訪行程。  【解說】在今年的福建省兩會上,福建省省長唐登傑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2019年福建將促進閩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動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 馬祖縣長劉增應率團參加榕馬磋商
    福州市副市長杭東(左一)和馬祖縣長劉增應合影留念(本報記者蘇榕蓉攝)   (本報記者蘇榕蓉 福州報導)15日上午,第五次榕馬磋商會在福州舉行,福州與馬祖雙方就進一步深化榕馬合作,馬祖縣長劉增應表示,經濟繁榮,兩岸人民互利共享是最大的目標,「兩岸經濟合作交流是最基本的,在人流貨物往來更方便的基礎上擴大經濟交流,『新四通』的需求自然將水到渠成。」
  • 【旅遊】馬祖:一座來不及暈船即可到達的「旅遊勝島」
    所以我們希望說未來福州這邊慢慢的也是我們的銷售渠道和管道。當然也因為地緣的關係,而且大家生活習慣接近,包括我們的語言,這也是我們未來會銷往福州方向的原因。」馬祖八八坑道內戰地風光是馬祖的重要旅遊資源。由於歷史的原因,這裡留存下許多的歷史遺蹟,如炮臺、碉堡、戰車等舊物件,加上一些老建築,都被打造成獨特的戰地旅遊資源,成為馬祖觀光推介的金字招牌。
  • 臺灣馬祖連江縣長劉增應「九八廈洽」推廣「成功曲」
    藉此商機,今天(17日)下午,臺灣馬祖連江縣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攜馬祖全體議員一行來到廈門,為馬祖高梁酒正式進入大陸市場進行啟動推廣。各款馬祖高梁酒據劉增應縣長介紹,馬祖高梁酒今年第一次參加美國舊金山烈酒大賽(原稱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得最高獎項雙金獎一枚,金獎二枚。馬祖老酒和馬祖陳高被民間稱為「兩岸和平之酒」。
  • 馬祖縣長劉增應率團抵福州「鬧元宵」
    馬祖縣長劉增應率團抵福州「鬧元宵」 2015-03-01 21:19:11馬祖縣長劉增應1日抵達福州時如是感言。  今年以「燈耀兩馬·夢圓兩岸」為主題的「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2日(農曆正月十二)將在福州馬尾拉開帷幕。  劉增應率馬祖代表團抵馬尾對臺客運碼頭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馬同春鬧元宵」今年進入第13年,是馬祖、馬尾兩地政府都非常重視的活動,已被大陸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能藉此加強兩地交往」。
  • 馬祖縣長劉增應率團抵榕:支持兩岸「應通盡通」
    馬祖縣長劉增應率團抵榕:支持兩岸「應通盡通」 2019-02-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圖為2月13日,馬祖縣長劉增應率領馬祖經貿文化交流聯誼會一行
  • [馬祖]閩臺共推"新四通" 交流合作"點對點"
    2002年5月,福州曾通過船隻運輸2300噸自來水,向遭受缺水之患的馬祖緊急供水。  正率團在此參訪的馬祖縣長劉增應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緊密,馬祖旅遊人數倍增,飲用水問題逐步凸顯,希望福州連江和馬祖兩地能加快步伐解決「通水」問題,讓彼此心靈更為契合。
  • 福州馬祖籤旅遊協議 黃岐將開通至馬祖北竿航線
    福州新聞網8月31日訊 福州、馬祖兩地將充分挖掘各自優勢潛力,加強福州—馬祖旅遊產品的整體營銷,著力拓寬兩地的旅遊共同市場。29日,福州市旅遊協會與馬祖觀光協會、馬祖觀光產業升級策進會在馬祖籤署了《深化福州與馬祖旅遊市場合作戰略框架協議》,力爭兩地旅遊資源共享、品牌共創、客源互送、互利雙贏。在共享旅遊資訊方面,福州旅遊網將與臺灣馬祖觀光網站互通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