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電影《指環王》由紐西蘭導演彼得執導,改編自託爾金的同名小說。拍攝計劃歷時了8年之久。其中,《指環王3:王者歸來》更是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獎。一直到今天,這部電影仍是奇幻電影唯一一次獲此殊榮。
《指環王》作為託爾金的一部奇幻作品,它的影響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在他所有的世界觀裡,精靈、霍比特人、魔獸人、人類等,依然有很多的故事從《指環王》的這種結構上生發出來。然而,長達12小時的《指環王》,其故事放在現在是否有其時代局限性呢?
《指環王》的局限性在於人物相對的單薄和臉譜化
《指環王》的精彩,延續了人物相對臉譜化的老套路。局限性肯定是有的,在於人物相對的臉譜化,相對的單薄。這裡列舉《指環王》三個角色的特點及成長過程來逐一分析。
第一個角色:阿拉貢。這個角色很有趣,在小說裡一開場他就是一位會繼承王位的勇者,而在電影裡面,他其實一直在自我猶豫,王位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至到第三部的時候,有人將納西爾聖劍交給了阿拉貢,阿拉貢拿起了聖劍,他意識到了自己真的是天選之子,是這個王位的繼承人。
第二個角色:甘道夫。甘道夫在《指環王》的世界觀設定裡本身他不是白袍巫師,灰袍巫師是成不了白袍的。在《指環王2:雙塔奇兵》有一個開場戲:甘道夫和炎魔之間的對峙,激烈的爭鬥導致了他們摟抱在一起跌下了大橋。而隨著之後故事的延續,甘道夫歸來了,從灰袍巫師變成了白袍巫師。託爾金給甘道夫的人設就是半神,不是個普通人,甘道夫為了拖住炎魔,讓自己的同伴先走,最後壯烈犧牲。
第三個角色:主人公霍比特人弗羅多。他是一個平凡的霍比特人,並一直在傾儘自己的能力要去毀掉這個戒指。凹凸君覺得他缺少阿拉貢式的反抗及甘道夫式的犧牲。最後弗羅多在好友的幫助下將戒指扔下去,他難道無法成為一個英雄了嗎?
在這個時代,觀眾還是希望看到的是一個來自日常世界的人成為了英雄的故事,而不是一個本來就是英雄的人,如何繼續英雄的故事。甚至還希望看見的是一個本來是英雄的人,如何不能再當英雄,但是他依然不肯放棄而重新崛起的故事。或者一個本身不是英雄的人,通過自己的勇敢,自己的勇氣而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的人。
《指環王》在世界觀上更接近於我國的《封神》,它有非常明確的正邪對抗。《指環王》要拍三部曲,而烏爾善導演也要拍《封神三部曲》,雖然差著好幾百年,但是代表了東西方不同的文化。
時代局限性是相對的,不能拿現在的眼光看待幾百年前的東西。電影人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過去的燦爛文化加上現代的科技特色,賦予時代的光環,讓文明之光永遠照亮世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