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 廣州白雲發布
11月26日,八號線北延段正式開通。對普通市民來說出行更加便利,但對白雲西部來說,即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即將到來。
▲八號線北延段
彌補短板 地鐵開通帶來發展活力
時間回到2010年,二號線尚未從三元裡延伸至嘉禾望崗之前,白雲新城還是一大片機場留下的荒地,除了成片的城中村外還有大量的舊工廠、物流園,環境與現在的八號線北延段沿線相差無幾。但二號線的延伸帶動了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白雲新城順勢崛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白雲新城片區
當下的八號線北延段沿線周邊,老舊工業園、物流場站、小作坊等仍然大量存在,新興產業鳳毛麟角, 是產業發展低端低質低效的典型地區。
癥結就是交通。「如果是自己開車,從天河到石門或者白雲湖,至少要40分鐘~1個小時,如果搭乘公共運輸,1個半小時都未必能到。」當地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路程遙遠,交通不便,這樣的缺陷使白雲西部難以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導致土地的價值長期走低,於是就成了低端產業集聚繁衍的溫床。
而這也正是八號線北延段被寄予厚重期望的原因所在,這條鐵路線將使白雲西部最大的缺陷轉變為發展優勢,行將復甦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
▲八號線北延段聚龍站
釋放潛力 冷門之地今成發展熱點
今年,西部依然成為白雲區的發展熱點,多個地塊相繼出讓成功,臨近滘心站的石門街朝陽聯新東街地塊拍出21億元,另一宗在亭崗站附近的居住用地更是以37億元的價格成交。
以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為例,在其規劃的28平方公裡範圍內,原先的建設用地約佔60%,現狀土地開發強度極低,以工業園、物流園等物業的單層、低層廠房、倉庫為主。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效果圖(資料圖片,以最新發布為準)
「八號線北延段的建設沒有被提上日程之前,很少會有人願意來到西部這邊投資,土地開發程度自然不足。」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片區內的土地資源長期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土地潛力也沒有被充分釋放,而正是地鐵的引入,讓這裡的土地價值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接通地鐵給白雲西部所帶來的最大利好,莫過於將該地區的自身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進而使土地的潛力得以被充分挖掘。
此前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片區,儘管有靠近佛山南海的區位優勢,卻因為與廣州中心城區的交通連接不便而在兩地同城化上進展緩慢,發展空間大、自然環境好等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項目區位圖
「那些此前停留在紙面的優勢,因為地鐵,終於成為了實實在在可以發揮功效的發展資本。」該負責人表示。
「白雲區具有非常便利的區位優勢,而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自然條件優越,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又與我們集團所要發展的方向十分吻合,這也是我們選擇在這裡進行產業落地的關鍵因素。」哈工大大數據集團副總裁盧曉晨說道。哈工大大數據集團早前與白雲區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並籌劃在西部選擇兩個地方落地產業項目,一是在滘心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其二則是在大朗打造人工智慧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產業基地。
像哈工大大數據集團這樣看好白雲西部發展的優質科技企業並非孤例,僅在今年,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就新籤約了廣州北大科技園、廣州·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等4宗項目,在談重點項目16宗,白雲西部亦由此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
深刻變革 白雲精心謀劃西部蝶變
這一天,白雲區其實等待已久。區發改局的負責人表示,數年之前白雲區就已經蓄勢待發。
首先是在頂層設計上,在2017年,白雲區委區政府提出「1358」發展思路,首次將白雲西部定位為「科技走廊」,同時提出要在黃金圍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隨後更進一步深化擴展為土地面積28平方公裡的白雲湖數字科技城,更堅定要在白雲西部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區。
目前,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已經落地的3個控規中,就包括了啟動區與黃金圍東區,而這兩個片區就分別建有八號線的亭崗站和滘心站。當前,白雲區已在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完成了亭崗站周邊地塊、黃金圍東西區地塊共約6800畝土地徵收。圍繞著八號線北延段所帶來的的發展機遇,白雲區早已為之做著各種準備。
▲10月16日,白雲湖數字科技城(黃金圍片區)基礎設施項目破土動工
白雲區謀劃的成果也顯而易見。曾經被視為郊區的白雲西部,2019年以來,就已有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納入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平臺項目,石門、白雲湖一帶也成為了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5大片區之一。曾經無人問津的落後城區,已經成為了吸引全國頂級科研院校、科技企業關注目光的發展熱土,並初步形成數字科技企業集聚效應。
白雲區正在謀劃的不僅只有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廣州西岸科技創新走廊同樣呼之欲出,白雲西部作為廣州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的高地已初露崢嶸。在可見的未來,更將成為白雲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白雲產業結構的更新換代,讓白雲蝶變不再僅限於一隅,而是更大範圍的全面提升與改變。
原標題:《八號線北延段開通,這些區域將迎來大發展!白雲街坊要笑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