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康祈求寬恕。資料圖片
9月30日上映的《湄公河行動》成為這個十一假期觀眾熱議的影片。記者作為一名特殊的觀眾,在首映式上觀看了這部影片。之所以說是「特殊觀眾」,是因為記者曾經全程參與報導了糯康移交、押解回國、提審、法院庭審、宣判等過程,曾經就此案多次採訪過特別行動小組組長高剛的原型、時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以及專案組成員。記者根據此前的採訪,整理出影片與現實5個方面的不同,供讀者能更真實地了解「湄公河行動」的幕後細節,也更能了解緝毒警察的艱辛和付出。剛剛過去的10月5日正好是「湄公河慘案」5周年,我們不曾忘記含冤遇害的13名中國船員,也向辦案的緝毒警察致敬。
1揭秘 案情逆轉
船員遇害前被誣陷運毒
案發地漁民提供關鍵疑點
2011年10月5日,兩艘中國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遇襲,船上13名中國船員全部遇難,並在船上發現90萬粒毒品。慘案發生後,泰國媒體轉引泰軍方的說法,稱中國兩艘商船運輸毒品,因此發生交火。
對於「慘案」的描述以及警方是如何發現並逆轉慘案真相的,可能是由於影片時長問題,電影交代得相對簡單。
2012年年底,時任駐泰使館警務聯絡官仵建民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了慘案逆轉的更多細節。仵建民說,慘案發生後不久,泰國警方就通知了他。當時一些新聞已經鋪天蓋地,對中國船員不利。案發後,仵建民專門趕到湄公河進行實地勘查,並通過不同渠道了解案情。當地一位老漁民告訴他一些疑點,如事發時應該走深水防止擱淺的兩艘商船卻一反常態走淺水,船上多次傳來槍聲也與因為緝毒發生交火的槍聲不符,「因為緝毒發生交火,槍聲應該是一陣」。
仵建民將這些異常情況向公安部報告,立即引起重視。公安部有關負責人隨後趕到泰國進行調查,並最終發現了慘案的真相。
原來,此前緬甸軍方曾徵用中國商船到孟西島襲擊糯康組織的指揮部,打死打傷一部分人,這讓糯康懷恨在心,決定報復中國商船。糯康與泰國個別不法軍人合夥,由糯康組織劫持船隻,把毒品放到船上栽贓,把船員捆起來押至泰國水域,再由泰國軍方查獲。糯康集團達到報複目的,泰國個別不法軍人達到立功目的。事成後,泰國個別不法軍人可以在清盛碼頭,為糯康的人出入提供便利,還可以賣一些槍枝彈藥給糯康集團。
根據事後糯康手下翁蔑等人交代,當天他們持AK47衝鋒鎗、9毫米步槍等武器,將兩艘中國商船劫持,用膠帶等將中國船員捆綁、封嘴等。然後將準備好的毒品放到商船上,將商船押到泰國清萊府清盛縣央區清盛湄賽路1組湄公河一雞素果樹處停靠。
關於殺人問題,糯康等人的指令不斷出現變化。先是打電話不讓殺,讓朝天響槍,後來又打電話要求殺人,但要求留三四個活口給泰國軍人「做」,後來又指示「一個不留」。最後,翁蔑等人將一部分船員集中在一艘船的船尾,開了十多槍,他的手下也有多人開槍。
根據事後的勘查,射擊中國船隻和船員的共有13支槍、5種槍型,每名中國船員中槍的情況並不一樣,最多的達8處槍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