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訊 6月9日,保監會再度下調商業車險最低折扣率,這也是繼2015年以來第二次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據測算,本次改革後,車險最低折扣率將由目前的0.4335進一步下調至0.3825,部分地區低至0.3375,個別地區甚至更低。
和第一次商車費改相比,本次改革進一步擴大了保險公司的定價係數浮動範圍。在第一次費改前,商業車險保費=基準保費*費率調整係數;而現行的商業車險保費=基準純風險保費/(1-附加費用率)*無賠款優待係數*自主核保係數*自主渠道係數。其中,基準純風險保費和無賠款優待係數費率調整方案參照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擬定的費率基準執行,公司擬定的自主核保係數和自主渠道係數可在[0.85,1.15]之間浮動。
經過本次改革後,由保險公司自主核定的兩大係數浮動區間將調整到更廣的範圍。其中天津市、河北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福建省、廈門市、青海省、青島市這八個地區實施「雙75」,即自主核保係數和自主渠道係數最低可以下浮到0.75。河南省執行「75-80」,深圳執行「雙70」,其他地區實施「75-85」。
按照現行的商業車險保費公式測算,有七個地區最低可以享受到0.3375的折扣率。分別是:天津市、河北省、福建省、山東省青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青海省。
第一次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後,車均保費較之前下降了5.3%。據業內人士測算,經過本輪改革,保險行業商業車險賠付率可能提高3.6個百分點。
從目前的商業車險條款規範來看,較過去擴大了保險範圍。無論是愛車因為自然災害受損,還是新車還沒上牌就出事故的情況,都納入了賠付範圍。此外,被保險人或司機的家人可以在三責險項下賠付;在投保了專項附加險後,將不再扣減找不到第三方的30%絕對免賠。
而商業車險的定價機制則更多考慮風險因子,趨向於「一車一價」。在第一次費改引入NCD係數(無賠款優待係數)後,保險費率和出險次數直接掛鈎。要是一年沒出險,保費可以打8.5折;兩年沒出險,保費打7折;連續三年不出險,保費打6折。不過,要是一年出險超過5次,保費就有可能上浮到過去的2倍。
對消費者而言,如果保持較好的駕駛習慣,將有可能在下一年購買車險時獲得更大的價格優惠。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花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保障,這一舉措進一步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能讓車險產品發揮更大的社會保障職能。
2016年中,第一次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在全國推開,2017年一季度,行業車險保費增速僅為6.6%,增速同比明顯下降,將近85%的客戶續保保費也有所下降;回望2016年,車險保費收入總計6834億元,同比增長10%,約佔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74%。不過,在經營車險的保險公司當中,僅不到三成的公司車險承保盈利。而人保、平安、太保這三家,貢獻了2016年車險行業超過8成的利潤,這也意味著,各財產保險公司在車險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這次改革意味著,具有良好駕駛習慣和安全記錄的車主在一家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投保,保費可能下浮20%。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最低折扣率下調一方面讓公司獲得更大的定價權,車險保費充足性將進一步降低,車險盈利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另一方面新規也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競爭的火花,倒逼保險公司提升承保、理賠等環節,有助於保險行業回歸提供保障的本源,實現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