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者揚言:加強同臺灣地區往來 別聽大陸指揮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海外網12月22日電 12月14日,「臺駐印度代表」田中光與印度「臺北協會會長」史達仁在印度新德裡籤署了一份「臺印產業合作備忘錄」。臺外事部門藉機宣稱「雙方密切友好」,並炒作「臺印關係」。對此,印度一位學者近日撰文揚言:「『臺印』儘管在經濟領域跨出一步,加強在政治戰略方面的來往更是勢在必行」,而這一切「不應該受大陸指揮。」

14日,「臺駐印度代表」田中光與印度「臺北協會會長」史達仁在印度新德裡籤署了一份「臺印產業合作備忘錄」。(圖片來源:「現代外交」網站)

據了解,印度政府近年來正透過「東進」(Act East)政策加強與東亞地區的關係,而這一次竟然把目光投向了臺灣地區。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0日,印度金德爾大學(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國際事務學院研究員曼尼(Tridivesh Singh Maini)與國際與商業研究員薩吉迪瓦(Sandeep Sachdeva)在歐洲「現代外交」(Modern Diplomacy)網站上發表文章,並宣稱,「在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架構背景下,『臺印』應找到共同利益基礎,加強政治與戰略的來往勢在必行。」

文章最先敘述了14日「臺印」籤署「產業合作備忘錄」一事,並稱雙方將在設計、製造、研發和售後服務等領域建立制度化合作,而此舉正響應了印度政府的「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

緊接著,筆者「不懷好意」地宣稱,「印度與臺灣地區的互動不應該被動,也不應從大陸的角度看待與臺灣地區的戰略連結。北京不該指導新德裡與臺北的交往。」文章最後更揚言,「臺印」儘管在經濟領域跨出一大步,加強在政治與戰略來往更是勢在必行。

圖為蔡英文接見莫健。(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為對抗大陸,不斷尋求「外援」,而與大陸存在領土爭端的印度一時間成了臺當局眼中的有力「合作夥伴」。綠營人士不斷附和印度「有心人士」,炒起了所謂的「臺印關係」。

據早前報導,蔡英文11日接見「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的時候首度提到「印太戰略」,她還稱「臺灣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的相關方,可以在這個區域做出更多的貢獻。」

對此,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於早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以八個字回應:「挾洋自重,刷存在感。」

針對臺灣對外交往等問題,外交部早前指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是我們處理臺灣對外交往及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一貫立場。(綜編/海外網 李萌)

相關焦點

  • 美眾議院揚言「協助臺灣提升防衛」 加強「嚇阻」中國大陸
    據臺媒報導 美國聯邦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2日對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FY21)的內容達成兩院共識後,聯邦眾議院8日壓倒性通過價值740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聲稱將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並確立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PDI),以加強「嚇阻」中國
  • 臺灣學者鄭明德:《正視大陸學者對「修法臺獨」的新認定》
    近日,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鄭明德教授在臺灣美麗島電子報上發表文章《正視對岸學者對「修法臺獨」的新認定》。文章中稱,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主編出版的《臺海研究》雜誌連續兩期刊登與「修法臺獨」相關的論文,讓人感受到大陸學者對「法理臺獨」有了新的研究與認定,這個研究結果值得兩岸各界重視,也可能對後續兩岸關係產生影響。
  • 臺灣藝人來大陸唱首歌,犯了什麼法?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今年的國慶央視晚會,大陸邀請了許多臺灣歌手前來參與,包括張韶涵、歐陽娜娜等。民進黨當局聽說後有點兒坐不住了,如同面臨大敵,以臺灣「健保」為要挾的手段,阻止臺灣歌手參加大陸的國慶晚會,並且揚言會對不聽勸阻、執意參加央視晚會的臺灣歌手進行「法律懲治」。面對民進黨當局的上綱上線,胡攪蠻纏,臺灣網友表示實在是丟人現眼,沒眼看。歌手只不過是唱歌,到底犯了臺灣地區所謂的什麼「法律」呢?
  • 《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之大陸居民前往臺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臺灣海峽兩岸人員往來,促進各方交流,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居住在大陸的中國公民(以下簡稱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以下簡稱臺灣)以及居住在臺灣地區的中國公民(以下簡稱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適用本辦法。
  • 中國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如何辦理出入境邊防檢查手續
    2015-09-09 15:56:02    華夏經緯網
  •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通行證】辦理流程及須知
    (一)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相片(見標準)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申請審批表》,首次申請須另外提交相同規格的相片2張。(二)交驗申請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提交複印件,申請人未滿16周歲只需提交戶口簿。
  • 臺灣地區為何無法加入RCEP?學者:非因「一國兩制」
    與RCEP成員國有緊密經貿往來的臺灣地區,則游離在區域經濟整合之外;而民進黨上臺後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成效差強人意。有涉臺學者認為,RCEP實施後,臺灣地區將於區域經濟整合中,在貿易與投資兩個環節進一步「被邊緣化」。
  • 「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 綠營怪論貽笑大方
    作者 朱穗怡  臨近大選,「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論調又在島內沉渣泛起。民進黨主席、候選人蔡英文最近在電視辯論會上叫囂「不能把臺灣經濟與中國大陸綁在一起」。這些年島內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臺灣經濟應該分散風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的經貿往來,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要積極與其他經濟體發展經貿關係。這話乍聽之下似有道理,但兩岸經貿往來熱絡乃是經濟規律使然,若是人為切割,對臺灣經濟發展將是一大災難。蔡英文作為有可能成為帶領臺灣前行的領導人,竟然混淆視聽,可謂貽笑大方。
  • 大陸對臺灣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4日發表評論說,在大陸對「九二共識」不斷做出明確的闡述之後,綠營似乎仍然無動於衷;「獨」派大老辜寬敏甚至揚言「北京對臺灣真的己經沒有辦法了」。如此說法,不僅顯示綠營人士的昧於現實,也反映其負隅頑抗的心態。
  • 臺灣學者又出荒誕言論:大陸經濟不行了,沒錢巡臺,以後只能派紙飛機
    臺軍自欺欺人,鼓吹自己「霸氣」廣播驅離解放軍無人機,轉身就有綠營學者「接棒」。臺灣「名嘴」、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範世平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大放厥詞,稱解放軍派出無人機是因為大陸地區經濟不行了,軍費不夠。他甚至不惜造謠嘲諷道,解放軍裝備要再便宜一點,那就只能夠發射紙飛機了。
  • 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全文)
    《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作如下修改:一、將第十三條第三項修改為:「(三)經由外國來大陸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申請。」
  • 別趁疫情對大陸落井下石!臺灣學者:「天然獨」會挑起「必然統」
    長期研究大數據的臺灣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理教授杜聖聰接受訪問表示,現在民進黨不跟中國大陸互動、制定「反滲透法」,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兩岸在未來1、2年看不到樂觀的部分。疫情當頭,民進黨「政府」應強調防範疫情,不要過度衍伸,並呼籲網民自製,當臺灣有「天然獨」的民意時,別忘了對岸有「必然統」,用歧視、憤怒的框架對著大陸,並不是聰明的作法。杜聖聰,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現為銘傳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天電視兩岸中心召集人等,多次往來兩岸採訪兩岸新聞。
  • 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逝世享壽90歲 曾呼籲蔡英文「別只聽美國的」
    傅高義曾呼籲蔡英文面對兩岸問題「別只聽美國的」      值得一提的是,傅高義2012年6月時曾經造訪臺灣,當時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接見了他。他也曾示警,大陸對臺灣愈來愈沒耐心,如同領導人習近平所言「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臺海衝突可能釀成一場災難性大戰。      傅高義認為,對臺灣主權,大陸的立場始終堅定,也不見得有耐心,並非「下一代,再下一代」的推延邏輯,因此臺灣必須謹慎因應。傅當時也點出,美國大選後無論誰當總統,還是會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前提,重新調整美臺關係。
  • 李登輝揚言:臺灣與大陸是「國與國的國際關係」
    李登輝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揚言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國和國的關係」。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柏濤】李登輝23日聲稱,臺灣就是臺灣、「是一個『國家』,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他稱,馬英九所說的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是「亂講」。
  • 中美科技戰將加速臺灣人才流向大陸!聽這些臺灣學者如何說
    近日有臺灣輿論認為,中美科技戰或加速臺灣人才流向大陸,臺灣地區相關人才將成為大陸「爭奪」的對象,而另一方面,大陸對臺灣人才的磁吸效應,並未因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圍堵而吸引力減小
  •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入臺證辦證流程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入臺證辦證流程一、《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1、昆明戶口:本人攜帶身份證、戶口冊原件,前往戶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籤注類型:個人旅遊G。 2、非昆明戶口:本人攜帶填寫完整的《雲南省居民往來臺灣地區申請表》,辦證發票原件(由旅行社提供),以及申請人的身份證、戶口冊原件,前往戶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籤注類型:團隊旅遊L。加籤重複以上內容!
  • 世界政黨期待同中國共產黨加強交流往來
    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近期,世界政黨通過不同方式向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表示,中國共產黨成功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並領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決戰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將造福世界人民,期待同中國共產党進一步加強友好往來,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互學互鑑
  • 臺學者:太平島對臺灣形同雞肋 何不賣給大陸?
    臺學者:太平島對臺灣形同雞肋 何不賣給大陸?,全文摘編如下:  越南近日發生反華暴動,眾多臺商受災,臺灣一些「獨派」人士趁火打劫,宣稱「臺灣人應趁此進一步與中國切割」。其實不少人已經指出,越南人「就是打你臺灣人」,因為臺商在越南的形象實頗堪疑。此外,越南也認為臺灣「非法」佔領了南沙群島的太平島。其實太平島與一般臺灣百姓並無多少利害關係,也許是臺灣「吃老本」,把太平島賣給大陸的時候了。
  •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和籤注籤發服務指南
    大陸居民自行取得臺灣居民身份後返回註銷大陸戶籍並申請赴臺灣證件的,須交驗臺灣地區居民身份證原件和臺灣地區戶籍謄本。大陸居民與臺灣居民在大陸所生子女申請赴臺灣定居,在大陸未辦理戶籍登記的,還須交驗本人《出生醫學證明》,父母雙方中作為大陸居民一方的居民身份證。
  • 卡式電子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終於來了!
    按照大陸公安部統一部署,4月24日起全面啟用電子往來臺灣通行證。內嵌非接觸式集成電路晶片,前往臺灣籤注不再採取貼紙的方式,而是直接列印在證件背面,並可重複擦寫。成人電子往來臺灣通行證有效期延長為10年,對未滿16周歲的仍籤發5年有效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