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風險因素落地以來,銀行股市場情緒有所提振,標普500金融指數本月已漲逾15%。但標普全球評級公司警告稱,銀行明年可能迎接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難的一年,該行業面臨四大風險。
銀行明年面臨四大風險因素
標普全球評級公司在11月17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經濟回暖、銀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當局對零售和企業市場的支持,以及監管機構的靈活性」,應該會限制明年進一步下調銀行評級。
不過,標普警告說,任何偏離這一假設的情況,比如反彈較弱或延遲,以及經濟進一步動蕩,都可能導致進一步的負面信用評級,特別是在目前正經歷第二波衛生事件感染並實施新的封鎖措施的地區。
分析師強調的另一個擔憂是,如果政策制定者過早撤出財政措施,對銀行和借款人的短期支持可能不足以應對「較長期的威脅」。
標普的Gunning和Volland在報告中稱,"由於經濟大幅波動波及銀行借款人增加,支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對銀行信貸的影響。"他們補充稱,"當局在2021年採取概念明確、時機恰當的行動"將是關鍵。
「如果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過早消失,那麼經濟復甦很可能出現波折。這可能對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進而對銀行造成更大損害。」
報告警告稱,與此同時,預期中的槓桿率上升可能會推動企業破產率的飆升,進而對銀行的貸款損失撥備構成壓力。
標準普爾在報告中提到的最後一個風險是房地產市場可能走弱,如果該行業在衛生事件危機後遭受的損害大於預期,這將進一步加劇違約風險和銀行信貸質量下降。
綜上所述,基於對復甦進展、政策支持、企業破產率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擔憂,該評級機構目前對全球約三分之一銀行的前景持「負面」看法。而此前由於對衛生事件和油價的擔憂,標普已下調多家銀行評級。
銀行抗風險能力較2009年更強
儘管標普分析師預計2021年銀行盈利能力仍將低迷,復甦步伐將緩慢、不確定且地域差異較大,但他們表示,與2009年相比,銀行整體狀況更加強健,能夠抵禦風暴。
該機構強調,政府的強有力財政支持正使銀行受益,融資市場依然寬鬆,銀行一直在大量撥備以應對不斷走弱的資產質量。
標普全球評級分析師Gavin Gunning表示,"支撐銀行和借款人生存的措施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即使經濟開始復甦,預計2021年逐步取消此類支持,也將顯示出銀行基礎資產質量的更真實情況。」
目前來看,美聯儲對經濟復甦的政策支持仍無退出跡象。11月1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將堅定地致力於使用我們所有的工具來支持經濟,直到工作順利完成為止。」 他暗示結束貸款計劃為時尚早,並稱說:「當合適的時機到來,我們將把那些工具收起來,而我認為現在這一時機還遠未到來。」
周一早些時候,摩根大通的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15日至16日的會議上決定延長其每月購買80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期限,以降低長期收益率。
在11月的利率決議上,美聯儲官員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不變,並且沒有改變其資產購買。美聯儲目前每月購買大約1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支持債券,部分目的是降低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
(編輯:李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