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河濱公園正大門內中軸線上的一號集散地。
見慣了森林公園、溼地公園,你可知貴陽還有個防災避險公園?它就是貴陽人相當熟悉的河濱公園。10月下旬,住建部率隊到貴陽檢查防災避險公園建設情況,河濱公園這個全市唯一的防災避險公園由此「浮出水面」。
「防災避險公園的選址,有幾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須保證交通便利、必須保證飲水用電空氣、必須保證有較大空地,還需要具有成片的綠地和防火樹林帶。」採訪中,市生態文明委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張槐軍說。
據張槐軍介紹,防災公園場地的選擇必須高度重視安全性,各種防災設施配置要齊全,防災公園不宜建在城市低洼地區,要避開高大建築群,要避開爛泥地和水渠、池塘多的地方。說起來,貴陽當前具備以上條件的公園不多,以森林公園、鹿衝關森林公園、黔靈山公園等為例,或因交通不便,或因附近高大建築群較多等諸多因素而被捨棄。「綜合考量以上因素,貴陽選擇了河濱公園建設防災公園。」
既然選中了河濱公園,那它有什麼可供防災避險的有利條件呢?
河濱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庹會給記者展示了一份《貴陽市河濱公園管理處防災避險工作預案》。據方案介紹,河濱公園作為城市中心公園,交通便利,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用於應急避難場所面積10870平方米,可供5000人應急避難安置。
資料顯示,河濱公園當前園內有5個人行入口、1個車行入口,8個集散地,3個供水點,1個總配電房,8個分配電櫃,116盞路燈,1個4G塔,5個無線網絡接收點,48個監控探頭,4個公廁,1個約400米長的防空洞,15臺對講機、4臺應急發電機。
「以上這些硬體設施基本上具備防災避險功能,但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庹會說,公園科學規劃了7條防災避險的集散通道、8塊集散場地,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災情提供了充分準備。
根據安排,一旦出現險情,市民可按照公園規劃出來的兩條路線集中,分別為大門入口依次到一號至六號集散地,以及側門車行入口依次集中到七、八號集散地。而撤離順序則有5條,分別是六號集散地、五號集散地往西南入口一、二撤離;三號集散地、四號集散地往東南入口撤離等5條通道。(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