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畫畫,以中世紀繪畫聞名於世的英國著名畫家萊頓作品欣賞

2020-12-14 白天畫畫

埃德蒙·布萊爾·萊頓(Edmund Blair Leighton,1852—1922)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擅長場景畫,多描述中世紀和攝政時代的場景。萊頓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不過萊頓只有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大學畢業後,萊頓繼續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 1878-1890年,萊頓的作品每一年都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的隔壁鄰居》(My Next-Door Neighbour)。

之後,萊頓的作品在伯林頓宮(Burlington House),皇家藝術學院所在的綜合大廈裡年年定期展出。 《我的漂亮女士》(My Fair Lady)。

萊頓的作品為人們留下了一個鮮活的中世紀,尤其是精美絕倫的騎士題材作品是公認的精品。

萊頓的作品風格受拉斐爾前派(préraphaélisme)的影響明顯。

《艾倫·查提爾》(Alain Chartier)。 艾倫·查提爾(Alain Chartier,1385-1430)是法國著名的詩人和政論作家,曾經代表法國出使德國和英國各地,他的文筆犀利洗鍊,個人品德極其高尚。他曾經得牽線搭橋促成法國王妃瑪格麗特(Margaret)的婚姻而得到瑪格麗特的親吻:這種皇家王妃的親吻是一種極高的榮譽和褒獎。

其作品基本上以寫實的傳統風格為主,畫風審慎而細緻,用色較清新,作品呈現出憂鬱的情調。

《國王與女乞丐》(The King and the Beggar-maid),局部。描述國王向女乞丐求婚的情景。

擅長中世紀和攝政時代題材。他的很多作品成為蜚聲世界的名畫, 尤其是他的精美絕倫的騎士題材的作品成為世所公認的著名精品。《軍隊在召喚》(Call to Arms)。

埃德蒙·布萊爾·萊頓以中世紀繪畫聞名於世,同樣他也用畫筆為我們描繪了英國攝政時期(1811年至1820年)的優雅和頹廢。《向一位可能登基為王的小王子及時祝福》(A little prince likely in time to bless a royal throne)。

埃德蒙從未為自己留下隻言片語。他沒有日記,所以現在沒有任何關於他的研究專著,他的畫多為私人定製而難覓芳蹤。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對他的作品評價非常高,然而他卻從未獲得院士稱號。

《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這是英國亞瑟王故事群裡的一個著名的愛情故事。

拉斐爾前派對後世也產生了影響,如:唯美主義、象徵主義、維也納分離派、新藝術運動和工藝美術運動等等,甚至20世紀70年代後的一些當代繪畫作品亦受其影響。 《奉獻》(The Dedication)。

大學畢業後,萊頓繼續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 1878-1890年,萊頓的作品每一年都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林中幽會》(Forest Tryst)。

這幅畫名叫《The Accolade》,譯作《冊封儀式》,是英國畫家萊頓的代表作之一。畫面上,候選人跪在領主面前,領主正在用劍背觸碰候選人的肩部。畫面莊重,儀式感很強。透過畫面仿佛能感受到騎士的忠誠與榮譽。

《1816》(1816),這幅作品描繪的是英國軍隊擊敗拿破崙之後,凱旋迴國。

《危難關頭》(In Time of Peril)。萊頓的創作題材,很大一部分是中世紀,尤其是騎士題材。

拉斐爾前派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運動,反對在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時代之後偏向機械論的風格。《責任》(Duty)。

萊頓的很多作品成為蜚聲世界的名畫,他為人們留下了一個鮮活的中世紀,尤其是他的精美絕倫的騎士題材的作品成為世所公認的著名精品。《把你的手給我,相信我》(Lay thy sweet hand in mine and trust in me)。

這幅作品很難翻譯出中文譯名,意思是休息(的日子或時刻)。這幅作品的精緻典雅令人嘆為觀止,幾乎很難區分這幅作品是繪畫還是照片。

至今沒有出版關於萊頓的研究專著:他的很多作品沒有找到。

《麗莎如何愛上國王》(How Liza Loved the King)。 這是薄伽丘《十日談》中的一個故事人物:麗莎是一個藥劑師的女兒,她遠遠看到西班牙阿拉貢的國王彼得羅(King Pietro of Aragon )之後,愛上了這位國王並且病倒了。19世紀的英國女作家George Eliot改編了這個故事。

因為他的作品很美,所以都是客戶預訂-創作-參展-客戶收藏的商業流程:找到這些私人收藏相當困難。

《一個潮溼的星期天的早晨》(A Wet Sunday Morning)。 埃德蒙·布萊爾·萊頓的很多作品為人們留下了一個鮮活的中世紀,尤其是他的精美絕倫的騎士題材的作品成為世界公認的著名精品。

荷蘭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說過一句話:「火藥的傳入雖然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紀騎士所體現的,並且被理想化的騎士精神,卻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

萊頓的兩幅作品,《為我的行為作證並加上印鑑》和《標題中的缺陷》,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得到公認的極高評價,作品開始在伯林頓府年年定期展出。

《人質》(Hostage)。作為一個維多利亞時代的重要藝術家,萊頓的作品在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了四十年之久。萊頓從來沒有成為皇家藝術學院的院士。

他的青年時代,恰好是印象派的繁榮期,想到他跟梵谷只相差一歲,頓時感覺美的公式裡的變量是多麼奇妙。

《縫製軍旗》(Stiching the Standard),描述一個女士在為出徵騎士製作戰旗。

相關焦點

  • 英國最著名畫家,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弗雷德裡克·萊頓油畫欣賞
    弗雷德裡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1868年入選英國皇家學院院士,1878年擔任皇家美術學院院長,是英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畫派最著名的畫家,在英國繪畫史上享譽極高。其作品題材包括了歷史、聖經和古典時代的主題。
  • 「藝展中國」著名女畫家郭蓉華繪畫作品欣賞
    著名畫家郭蓉華,自幼酷愛美術,自初中與繪畫結下不解之緣後,畫畫便成了她心中揮之不去的一個美好情結;她兩度進入四川美術學院接受正規而系統的繪畫教育,視野的打開以及觀念上的變化,讓其繪畫水平迅速得到了提升;她30餘年來以挖掘本土歷史文化精髓為己任,不懈地致力於繪畫、雕塑藝術的探索和創新,其本土特色濃鬱、個性鮮明的作品更是以獨特的繪畫語言、審美理念、價值觀而自成一格
  • 請欣賞:當代著名竹畫實力派畫家李國棟先生的繪畫作品
    當代著名竹畫實力派畫家李國棟先生近照。當代竹畫實力派畫家李國棟1975年生於甘肅省天水市,自幼喜愛書畫藝術,1994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2014就讀霍春陽高研班,長安實際上書畫家,現為中國國畫研究院會員;李國棟先生的繪畫作品。
  • 白天畫畫,沒參加過印象派展覽的印象派開創者,馬奈油畫作品欣賞
    愛杜爾·馬奈(Edouard·Manet 1832.01.23-1883.04.30)法國印象派著名畫家。馬奈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馬奈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
  • 畫家石文君作品欣賞
    在面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態,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把它提煉成繪畫語言,最後使自己超越物理羈絆,超然於物象與自我形骸之外,達到內心的豁然貫通。畫家簡介石文君,女,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重慶市女書畫家協會副會長,重慶夢齋藝術中心副院長。跟隨彭志靈,彭柯先生習畫多年。
  • 美術欣賞:英國拉斐爾前派女畫家作品 展現但丁、薄伽丘文學形象
    著名英國拉斐爾前派女畫家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Marie Spartali Stillman)的繪畫作品。瑪麗出生於一個希臘富商之家,是19世紀下半葉為數不多的女畫家之一。由於長期生活在義大利,瑪麗創作了許多取材自義大利文學,特別是但丁、薄伽丘作品的畫卷,也描繪了不少義大利的景色。
  • 英國浪漫主義畫家雨果·格倫維爾作品20幅,唯美的色彩,請欣賞
    ||英國浪漫主義畫家雨果·格倫維爾作品20幅1958年,雨果出生於英國。他從小學習繪畫,15歲時就有繪畫作品在倫敦切爾西藝術學會展出。但他作為一名職業畫家開始於1980年代中後期,1999年他在巴黎的一個展覽中觀看了野獸派畫家的作品,他的作品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終成為了一個優秀的浪漫主義畫家。雨果日常的一天是這樣的:美好的一天開始於30分鐘的休閒散步,我和愛犬Marvell從我家走到我的藝術工作室去,在路上我會計劃一系列的日常事情。
  • 自幼家境貧窮的奧爾加,用粉筆頭創作繪畫作品,今成為著名畫家
    之所以採用粉筆來創作繪畫作品,與她悲慘的身世不無關係,因為從小家貧的原因,在她的家裡面,沒有人支持她學習繪畫創作。 不過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她的家人並不支持她畫畫,畢竟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是一家人無法承受的。不甘心接受現實的她,用自己的力量,向家人證明了自己是一位出色的繪畫家。
  • 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Fucaschaikovi作品賞析
    萊頓 畫像不像19世紀大部分畫家那樣,萊頓並沒有在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他在布魯塞爾、巴黎、法蘭克福接受繪畫訓練,1852年他搬到羅馬居住,古典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陶醉ger-FredericLeighton-Idyll1855年,他回到英國,他的作品Cimabue's Madonna展出並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這是他事業的轉折。1878年,萊頓當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1896年受封為男爵。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他於同年去世。
  • 著名畫家李可染創作的繪畫作品,升值空間較大,引起人們的關注
    相信大家都知道,李可染同著名畫家李苦禪一樣,都是著名畫家齊白石老人的得意門生,兩人也為大家創作了非常多的優秀作品,直到今天仍然讓人記憶猶新。不過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李可染創作的繪畫作品,居然被榮寶齋以80元的價格收購,不免讓人感嘆實在太便宜了。如今40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幅作品也拍出了上億元的價格,增值數萬倍,讓人感到難以置信。
  • 風流翰墨乾坤韻 藝壓群雄獨家秀——畫家魏通海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魏通海,1962年生於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自幼受家鄉傳統文化薰陶酷愛繪畫藝術,鍾情於傳統繪畫的學習,於上世紀70年代在縣文化館學習繪畫,後又參加第一期中國書畫函授大學進行系統學習。作品廣受認可並被眾多名人、政要、外交使節和國際友人所收藏,被英國書畫藝術研究院收藏並被聘為英國書畫研究院理事,多次在各類畫展上獲獎並受邀在較有影響的書刊發表作品及插圖。
  • 現代藝術創始人,現代派繪畫代表,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繪畫作品欣賞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個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
  • 白天畫畫,被畢卡索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巴爾蒂斯作品欣
    巴爾蒂斯(Balthus,1908——2001)是20世紀卓越的具象繪畫大師。 他成名甚早,紐約現代美術館早在1956年即舉辦他的個人展。1980年威尼斯雙年展特闢專室展出他的繪畫,198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舉行「向巴爾蒂斯致敬」的盛大回顧展。
  • 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欣賞
  • 大師級超寫實繪畫作品欣賞,絕對不是拍出來的
    超寫實繪畫往往能帶給人不一樣的震撼,繪畫界有不少大師級人物,他們把畫畫的跟實物相差無幾,讓人分不清是照片還是畫出來的,今天愛畫君為你找來一些優秀的作品大家欣賞一下。不要懷疑,這些都是畫出來的!不要懷疑,這些作品確實都是畫出來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搜一下作者,他確實畫過很多超寫實繪畫。(作者:Luciano Ventrone )超寫實畫家在中國也有一位,他叫曾孝濂是一位花鳥工筆畫大師,他有2000多幅作品,很多美術作品展在國際上獲獎,他筆下的花草讓人看著就有一種真實感,一起來看下大師的作品吧。
  • 西班牙粉畫大師,Felipe.Santamans,繪畫作品欣賞
    顧名思義是一種有色彩的繪畫。但色粉畫不是水粉畫,而是用幹的、特製的彩色粉筆繪製的畫,畫家把色粉畫在有顆粒的紙或布上,直接在畫面上調配色彩,利用色粉筆的覆蓋及筆觸的交叉變化而產生豐富的色調。色粉畫既有油畫的厚重又有水彩畫的靈動之感,且作畫便捷,效果獨特,故深受西方畫家們的推崇。
  • 超物象外——畫家包洪波作品欣賞
    在面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態,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把它提煉成繪畫語言,最後使自己超越物理羈絆,超然於物象與自我形骸之外,達到內心的豁然貫通。 ▲作品欣賞 當代著名山水畫畫家包洪波先生,是一位追求心靈和自然共話、喜將自己融入自然去探究山水畫精神本源的藝術家。
  • 澳洲9歲天才小畫家俄羅斯辦個展 作品廣受讚譽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7日報導,澳大利亞年僅9歲的天才兒童Aelita Andre在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會畫畫了。兩歲時,她的作品就在美術館展出,四歲時就在紐約曼哈頓舉行了首個個展,7天時間24幅作品一售而空。兩年前,Aelita的畫作以5萬美元成交。媒體將她的畫風和抽象派大師Jackson Pollack比較,並稱她為「小畢卡索」。最初,是Aelita的畫家父親Michael Andre激發了她的繪畫天分。
  • 日本著名畫家鳥居昭美:孩子的繪畫作品不是教出來的,如何引導?
    導語:「孩子的繪畫作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等孩子過了9歲,系統性地教授繪畫技巧才開始變得有意義。在這之前教孩子畫畫,是拔苗助長,反而會毀掉孩子的天資。」-------日本人兒童教育專家、畫家鳥居昭美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內心就震了下。每次接孩子放學時,家長都會聚集在一起聊聊孩子,你家孩子學什麼啦,他家孩子學什麼啦,學了幾個興趣班,你家孩子學畫畫多久了?我家的學很久了可畫得一點都不像等 這些話題太耳熟能詳了。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從莫奈名畫中探尋印象派繪畫的不同視角,揭開你心中的迷霧。所有的藝術都是為了喚醒人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