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石榴鎮,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兒!

2021-02-14 花樣漳州文旅之聲

對於漳浦石榴鎮的印象,就是山高,泉多,其本地的特色美食——填鴨,味道更是一絕!但是你知道嗎?石榴鎮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兒。

(對於石榴鎮的印象,還有這棵老樹)

據說,以前許姓在這裡開基,發現此地生長了大片野生石榴,因而稱為「石榴坂」,石榴名字就此而來。石榴鎮以前與南浦鄉一帶合稱「車田」。民國時設石榴、象牙二鄉,後又將石榴鄉合併於象牙鄉。1992年,設立石榴鎮。

石榴鎮山清水秀,自然條件優越。印象中石榴多山,其實它平原也廣,東南是鹿溪上遊平原。全鎮溪流縱橫,水源豐富,沃野綿延,糧食豐產,瓜果飄香,現代農業發展得有聲有色,素有「漳浦糧倉」的美稱。

★這裡有全縣迄今為止發現的落差最大的瀑布

 在石榴鎮東山村翁瀉山內,叢林密布,飛瀑直流,聲如奔雷。這條氣勢磅礴的天然瀑布落差近30米,是漳浦境內迄今為止發現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玉龍瀑布」,奔流而下,似銀河,如飛龍。

圖/易信

★這裡有奇特的「石漩渦群」

在石榴鎮與平和縣交界處的觀音亭橋西南方,有一條奇特壯觀的「石峽谷」,數以萬計的石頭鋪陳在這裡,還有無數被水流衝擊打磨的「石漩渦」。峽谷清幽,還有水流緩緩而過,美不勝收。

圖/藍智偉

★這裡的青龍寺珍藏著黃道周題匾

青龍寺建在龍嶺村的半山腰上,曾有明成祖御賜札匾,是寺廟建造者了悟大師為其「巧尋金鐘」受贈的。據說黃道周聽聞青龍寺有此匾,便十分嚮往,於是特意尋到青龍寺,白天遊山玩水,晚上讀書作賦。留下了「泉錫還清」四個大字,並親自撰寫《青龍山碑》,以讚美青龍寺。

青龍寺風景獨特,寺後林木翡翠,寺前花香撲鼻,寺內香菸嫋嫋。自古就有「飛來佛」、「種茶圃」、「卓錫泉」等「龍嶺八景」。幾百年前,住在青龍寺的僧人取來山上流下的泉水,泡上自己種植的「白牡丹」茶,招待五湖四海的客人。

★這裡有座巖寺曾是林士章讀書處

棲雲巖位於山城村與東山村接壤的棲雲山中,因為此處群山環繞,白雲卷舒,故稱「棲雲」。明代探花林士章未出仕時曾在此隱讀。

圖/漳浦騎行

★這裡的青龍庵建在懸崖上

青龍庵就建在山城村的路邊,可是如果沒有留意路標,也許就會錯過這隱在懸崖上的古蹟。

青龍庵下碧水一潭,綠樹掩映。沿著石階而上,就可看到古色古香的青龍庵出現在眼前。古樸的木門,生鏽的老鍾,畫有唐僧師徒四人的橫梁,靜美而安詳。

★這裡有閩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晉代古墓葬群

石榴東晉墓址位於石榴村墾牧場,2002年發現並實施搶救性發掘,發掘墓葬5座,出土了銅鏡、鐵劍陶壺等文物。這些發現,對於研究開漳前的漳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這裡有皇帝賜葬的漳州最大的官墓

探花、尚書林士章墓,位於東山村祠仔自然村西側的山麓上,青山環抱,肅穆幽靜,今年年初修繕一新。全墓規格宏大,堪稱閩南地區之最。墓地沿中軸線依次為半月池,兩側對稱望柱、石馬、文武翁仲,碑亭、墓庵、石羊石虎、石祭臺等。

★這裡的車本村有「閩南井岡山」的稱號

車本村是漳浦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漳浦縣西北方最邊遠的地區,坐落在南靖、平和、漳浦三縣交界的重巒疊嶂中。這裡柴扉小扣,雞犬相聞,石階小徑,寧靜唯美,紅色旅遊道路通到家門口。

車本村素有「閩南井岡山」之稱,是中共靖和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所在地,陶鑄、鄧子恢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紅軍井」、「紅軍樹」、「紅軍之家」.重走紅軍路,感受先輩在這片土地上浴血奮戰的拼搏精神。

★夏浴山泉

石榴鎮溪流交錯,山泉湧動,在山城村就有村民建起了山泉遊泳池,夏天在此暢遊,簡直就是極致的享受。

這個遊泳池就建在山腳下,四周綠樹環繞,乾淨清新。泳池裡的水引自山上的純天然清泉,泡在水中,清冽舒爽。

★冬泡溫泉

象牙溫泉位於山間盆地,綿延起伏的低山丘陵環繞四周,風景清新優美。源源不斷的天然泉群從地表冒出,歷史上早在泉眼處建有露天簡易浴池供當地群眾沐浴洗澡。

象牙大大小小的溫泉澡堂近10家,大多是室內的木桶浴,或是瓷磚、花崗巖等材質的浴缸,價格平民。聽說周邊很多村民一到冬季,就喜歡包月泡溫泉,真幸福啊!

★石榴填鴨

到石榴,如果沒有品嘗過填鴨,那真是人生一件憾事。肥而不膩的石榴填鴨簡直就是鴨中極品呀。鴨肝更是粉嫩鬆軟,入口即化。

填鴨當然不是「甜鴨」,而是把飼料捏成團,手工填飽鴨子的肚子。相傳清朝年間,到京城當官的宰相蔡新被北京烤鴨的獨特風味所吸引,將填鴨的方法帶回家鄉,並「變烤為煮」,美味從此流傳下來。

★農家小菜

在石榴鎮的農家飯店,除了享用正宗石榴填鴨的美味,還可以品嘗到新鮮的溪魚、河蝦,或是茭頭炒三層肉,豆腐魚頭湯,或是簡單的清炒地瓜葉.幸運的時候,還有機會品嘗到農家自釀的金櫻酒或是野生白楊梅酒。

★野生特產

在青山環抱的石榴車本村,有很多原生態的土特產,比如蜂蜜、石橄欖、黃精、高山茶、番鴨等等。大山裡的藥材很多,但是村民們都有一個共識,藥材不到成熟不摘,幼期的藥材都留著生長。

★攀龍林氏,「鳳凰渡臺」

攀龍林氏家廟又名「龍山堂」。祠堂始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初名「龍輝祠堂」。家廟坐南朝北,為二進三開間懸山頂,建築由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建築面積達500平方米。

在攀龍村流傳著「鳳凰渡臺」的美麗傳說。清康熙五十二年(1720年)攀龍林氏第十二代孫林秀俊(墾號成祖,又號天成),移居臺灣淡水廳大甲社。林成祖到臺灣後,招募人員開荒造田,成為當地的大墾主。此後,又開渠引水灌溉農田萬餘畝。由此林成祖家族興旺發達,富甲一方,其事跡被載入《臺灣通史》。林成祖作為攀龍林氏六世祖鳳公後人,被兩地族人尊稱為「鳳凰」。此後凡是攀龍林氏後人都被稱為「鳳凰」。

★「開蘭始祖」吳沙

吳沙,生於漳浦縣西門外小山城元房大圍頭(今石榴鎮山城村),在開發建設臺灣宜蘭功績極大,被譽為「開蘭始祖」、「三貂之父」,是「臺灣三公」之一。

已到中年的吳沙攜妻帶子漂洋過海去臺灣,先居淡水,再遷三貂社;又以三貂為基地,集結和率領漳、泉、粵等地移民開墾宜蘭,成為臺灣開發史上聲名赫赫的「開蘭始祖」。

(吳沙故居)

★梅林陳姓的總祖祠

據了解,石榴梅林(現梅東村、梅西村、梅北村)陳姓開基祖陳永順在此傳衍後裔,建祠堂「追來堂」,清代分傳後裔於臺灣宜蘭。

「追來堂」是梅林陳姓的總祖祠,位於梅西村,土木結構,懸山頂,燕尾脊,梁上還保留著清代的彩繪。

圖/陳俊藝

石榴鎮,就像養在深閨的姑娘,清秀質樸,當你走近她,卻又是那麼的迷人和多彩。她叫石榴,正揭開美麗的面紗,嫋嫋婷婷地向我們走來!

來源:大美漳浦

相關焦點

  • 漳浦石榴鎮:石榴花開更盛,紅軍精神更豔
    七月的漳浦縣石榴鎮,火紅的石榴花兒遍地爭豔。走進石榴村,看著墨跡斑駁但已深深嵌入石灰牆上的紅軍標語,人們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聆聽紅色家園金戈鐵馬的嘶鳴。  據漳浦革命史料記載,1932年4月,紅三軍揮師直搗漳州,擊潰張貞部。在時任師長陳伯均、政委李濤、參謀長耿飈等的率領下,紅三軍紅七師進駐漳浦縣石榴鎮的石榴坂(即現在的石榴鎮石榴村),師部就設在石榴村村民許怣枝自願獻出的祖屋中。  宅子前後落左右兩側有櫸頭(廂房)相連,櫸頭朝天井一面敞開,使房子既通風敞亮,又方便兩落往來。
  • 你知道漳浦最大的海灣在哪麼?
    在漳浦生活了這麼多年,你了解漳浦嗎?下面這些「漳浦之最」你又知道幾個呢?海拔最高的山——石屏山石屏山山脈西部是漳浦與平和的界山,北部是漳浦與龍海的界山。石屏山極頂海拔是1006米,是漳浦最高峰。山峰最多的山——梁山梁山山脈綿亙縣境西南150多公裡,與雲霄縣交界。山峰眾多,素有「九十九峰」之說。最長的溪流——鹿溪鹿溪自西北向東南,注入東海,橫貫漳浦。
  • 【歷史淵源】漳浦縣石榴鎮山城村
    一、 山城村概況   山城村以四山環抱如城得名,位於石榴鎮西北部,距鎮區17公裡,東鄰南浦鄉大坪村,南鄰龍嶺村,北鄰中西林場。下轄下轄8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有314戶1145人口,現有正式黨員44名,其中女黨員6名。全村總土地面積19770多畝,實有耕地面積約1281畝。
  • 【歷史淵源】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
    一、 車本村概況    車本村位於石榴鎮東北部山區,距鎮區30公裡,是漳浦縣西北方最邊遠,海拔最高(780米)的行政村,下轄1個自然村,2個村民小組,有100戶432人口,現有正式黨員23名,其中女黨員1名。全村總土地面積20000多畝,實有耕地面積約400畝,這一帶從前稱為靖和浦邊區。
  • 【歷史淵源】漳浦縣石榴鎮攀龍(扳龍)村
    清代有多人移居臺灣,著名的有:臺北林成祖、林大鵬、林正直,臺中林壯、林志聰、林敦信、林積慶、林萬福、林長、林忠孝,都傳下眾多後裔。攀龍原有柯、宋、洪等姓與林姓共居,今無這三姓,尚存柯厝潭地名,宋厝樓遺址,洪姓祖墓。洪姓原居下營社,於清雍正、乾隆、嘉慶年間陸續以至全部遷居臺灣南投草鞋墩(今草屯鎮),衍族一萬多人口,建立十多個村莊。
  • 漳浦石榴填鴨:歷史風味做足富民文章
    東南網7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洪錦城)清晨時分,漳浦縣石榴鎮石榴村村民許宗議把家養的10多隻填鴨宰殺好,用摩託車送到10多公裡外縣城的幾家「石榴填鴨」店去。在石榴鎮,像許宗議一樣從事填鴨養殖的還有許多。
  • 梁山鹿水是我家(福建漳浦 林建東)
    梁山鹿水是我家林建東我的家在漳浦綏安鎮。山海田之富,濱海鄒魯;倫理義之明,忠孝廉節。逶迤的梁山,西半部是漳浦與雲霄的界山,東半部為縣境中部盆地與南區沿海的分水嶺,延綿150多公裡,峰巒疊嶂,素有「梁山九十九峰」之說。金剛山自古以來是綏安鎮的地標,「三天不見金剛山眼淚流」,是漳浦縣城的俚語。鹿溪為漳浦縣主要河流。鹿溪水系,紆繞於梁山九十九峰麓,故舊方志有:「山既九九峰,水亦九九曲」之謂。
  • 停電通知│漳浦這些地方要停電啦,提前做好準備!
    林如祥,林如川,港頭五變,林榮太,港頭四變,港頭三變35kV澎水水電站,110kV枕頭山變|計劃停電停電時間:2017-03-30 08:00—17:40停電範圍:【漳浦縣】石寨村、三角潭水電站(專)、北京市政建設集團、三角潭水電站(專)、中營村、安邊村、石榴鎮芳林寨坪村
  • 漳浦最高峰石屏山
    驢友:細雨霏霏  推薦:漳浦石屏山  路線:從漳州市區出發,前往漳州東上高速到漳浦下高速,走國道,再往南方向走10公裡,全程一個半小時左右。  玩點 石屏山,是漳浦縣第一高峰,高1006米,位於漳浦縣石榴鎮澎水水庫西北面,聽說它還是漳州地區登山強度較強的山。這裡的山路十八彎,一邊是山谷,一邊是峻岸,山谷層林翠疊,峻岸柑橘成群、碩果纍纍,若你站在果樹下仰起頭,說不準有果子掉進你嘴裡呢。一條小路雜草叢生,樹枝藤蔓,交錯成網,許多高過人頭,要透過頭頂的雜樹才能看到天空,在裡面穿梭就像捉迷藏一樣。
  • 漳浦縣石榴鎮:四好農村路變身村民「幸福路」
    7月30日,說起這條30多公裡長的「紅色旅遊道路」給村子帶來的變化,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村支書吳斌權由衷感嘆。這是漳浦縣推進「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漳浦縣有效布局交通路網,加快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農村公路通行能力,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保障。
  • 漳浦這份試卷火了!據說只有1%的人答對!來看看你能得幾分……
    除了看戶口本、身份證還可以來個測試考考大家對漳浦的了解沒60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正宗的漳浦人呢~考試開始請勿作弊基礎題(5分x10)1、漳浦人的母親河是( )A、南溪 B、鹿溪C、浯江 D、鴻儒江2、漳浦縣建縣於哪一年
  • 漳浦男子擔心婚外戀女子再糾纏 借錢殺情人埋屍
    前日,漳浦警方成功破獲一起故意殺人案,涉案的漳浦杜潯男子林某木已被刑拘。在林某木的指認下,在杜潯鎮的後江海邊樹林內,受害人餘某的屍體被找到。  1月20日,漳浦縣石榴鎮餘某的父親到公安局報案稱,他女兒餘某於前一天19時離家後一直音信全無,擔心已遭不測。接報後,漳浦縣公安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啟動命案機制,成立專案組,全力展開偵破。
  • 漳浦赤湖鎮:弘揚孝廉文化 促進鄉風文明
    讓我們一起走進漳浦,感受鄉村振興的律動。 日落時分,夕陽餘暉灑滿漳浦縣赤湖鎮象山公園,來此鍛鍊的人群絡繹不絕,籃球場上、單槓上、鵝卵石步道上……老人、婦女、孩子三五成群,山頂處,一些長者帶著孩子,瞻仰本土先賢詹惠雕像,講述著他清廉奉公、為民請命的事跡。 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體基礎。
  • 漳浦縣籤下這個大項目
    閩南網8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漳浦宣 文/圖)8月18日上午,騰川玉龍國際生態康養項目在石榴鎮籤約。漳浦縣領導黃慶華、楊藝明、陳美慧見證籤約。又訊正邦橋輝生態養殖產業園項目奠基閩南網8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漳浦宣 文/圖)8月17日,漳浦正邦橋輝生態養殖產業園項目奠基開工。正邦橋輝生態養殖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首期投資2.16億元,將建設3PS+GP800仔豬繁殖基地。據介紹,1PS為2400頭能繁殖的母豬,1GP為800頭公豬。
  • 漳浦各鄉鎮名字竟然是這樣得來的!
    宋代漳州知州撥公款建造自漳州至漳浦35座石橋,以跨越茭蓼潭的一座最長,稱茭蓼橋,俗稱「長橋」。據說,以前許姓在這裡開基,發現此地生長了大片野生石榴,因而稱為「石榴坂」,石榴名字就此而來。石榴鎮以前與南浦鄉一帶合稱「車田」。民國時設石榴、象牙二鄉,後又將石榴鄉合併於象牙鄉。1992年,設立石榴鎮。
  • 漳浦本土美味,百嘗不厭的漳浦肉圓……
    走在漳浦的大街小巷肉圓美妙的味道總會竄至你的鼻尖咬一口肉圓香滑順口,Q彈鮮香令人百嘗不厭豬後腿肉1000克4、撈出的肉圓可用其製作的原湯肉圓湯、肉圓串,隨時與其它食物同煮,在漳浦常見的肉圓扁食湯、肉圓麵條湯,加之精鹽、蔥油、胡椒粉、芹菜末、菜青即可食用。
  • 漳浦人的冬天,是靠這些美食撐過去的!!!
    一個烤番薯,先暖了你的手,再暖你的胃,撥開皮以後「呼」一下再吃,從頭到腳都暖起來了。冬天,在路上手握一塊暖乎乎的手抓餅,再幸福不過了。牛肉煮羹,醇厚的牛肉香包含在湯裡,還有湯裡細細的薑絲,兩種香味一混合,香而不膩,口感倍佳。
  • 你知道哪個季節哪種海鮮最肥美嗎?讓漳浦老漁民告訴你!
    漳浦老漁民傳授經驗,告訴你哪個季節哪種海鮮最好吃。    春天是吃河豚的好時節,正如蘇軾詩中所講:「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佛曇東坂的河豚一條街,在這個季節總是人潮湧動,大家都想體驗一下這種讓人心跳的美食。
  • 養蜂脫貧甜「蜜」生活 漳浦探索扶貧新路子(圖)
    閩南網5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漳浦宣 文/圖)「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用在吳向東一家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作為漳浦縣石榴鎮龍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吳向東曾經因病導致家貧如洗,受益於扶貧政策,這幾年靠養蜂脫貧,還過上了甜「蜜」生活。
  • 漳浦臺商聯誼會長:我是「臺籍漳浦人」
    臺籍漳浦人 臺商涉臺案件調解員第一人  爽朗的笑聲、親切的笑容,見到陳隆峰時,導報記者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略顯發福的身材。「我到漳浦23年,23年胖了20多公斤,平均每年胖1公斤,漳浦的好山好水,好養人啊。」說完之後,陳隆峰哈哈大笑起來。  到大陸這麼多年,陳隆峰現在常稱自己是 「臺籍漳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