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特別行政區」,澳門早就通關,香港為何一直「封關」?

2021-12-29 香港新港人

香港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本地個案「清零」,但無論是港澳還是陸港方面的通關,似乎仍然無期。香港市民普遍期望,當香港「清零」一定日數,就可先與早就和內地暢通無阻的澳門通關,再以此為試點,實現與內地的雙向免隔離入境安排;

然而,正當特首林鄭月娥仍然等待中央給予正面指引,澳門當局日前突然「轉口風」,表明國家衛健委暫時不允許當地放鬆通關措施,顯然令港澳乃至陸港通關出現變數。

港府實在不得不全面檢視,到底妨礙陸港通關的根本問題在哪裡——是否向來只看到「兩制」的分野,而不懂得利用「一國」的便利?

疫情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更是政府治理能力的考卷

但向來自以為比澳門更加優秀的香港,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士)疫情和2019年至今的新冠病毒疫情這兩場考試當中,都考得比澳門差得多。

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同樣都是處於邊境的「特別行政區」,澳門早就恢復粵澳通關,容許當地居民和內地遊客持有7天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出入兩地時免除隔離,但香港與澳門及內地的通關安排卻從去年「封關」以來都是「只聞樓梯響」。

有人會說,儘管都是「特別行政區」,但在城市體量、對外貿易和遊客往來等方面來看,香港遠比澳門複雜、發達和龐大得多,所以疫情自然難以管控。這些固然都是不能忽略的客觀因素,但「通關」與否除了視乎城市的防疫程度,另一關鍵就是當地政府有否與內地有關當局的有效對接和溝通,因為從就學、工作、商貿、旅遊到生活,兩地交往本就相當頻密,而「通關」所涉及的口岸管制、人流管理和檢疫措施,必須得到雙方的理解和認同,才能產生雙邊保障——觀乎香港與澳門的「通關」歷程,不難看到澳門正是懂得善用「一國」之利打破「兩制」分野,成功與內地當局緊密聯繫、互相配合,所以早日得已恢復人員來往。


澳門早與珠海緊密通聯

時間倒流至去年1月22日,香港和澳門分別確診首宗新冠肺炎個案。其實早在病例出現之前,澳門特首賀一誠已經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於當天到訪澳門給予防控指導意見;鍾南山當時建議,由於澳門人口高度集中,博彩企業酒店眾多,新春期間或有不少旅客訪澳,所以必須加強與廣東省協作,嚴防輸入超級傳播者,共同防控疫情擴散。

事後,賀一誠持續與鍾南山保持聯絡,隨時因應疫情調整措施;翌日,賀一誠亦旋即與珠海召開聯防會議,雙方決定加強防疫措施,共同禁止發燒人士出入境。

反觀香港,疫情出現苗頭之時,特首林鄭月娥正好身處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連統籌政府各部門的防疫會議都未能召開,遑論要像澳門那樣,邀請國家級專家組親臨指導,甚至與廣東省政府緊密協作。

結果,擁有13個出入境口岸、其中8個只連接內地、另有4個連接內地和澳門的香港,根本未有像澳門那樣,及時啟動具有針對性的口岸及人流管理機制。

直到1月25日林鄭月娥回港後,也只是宣布暫停來往武漢的航班和高鐵,另將原有的「內地入境人士健康申報」機制由國際機場擴大至其他口岸,僅此而已。

但在那時(1月26日),澳門已經再度將防疫「升級」,要求由翌日開始,來自湖北省和入澳前14天曾經到訪該省的非澳門居民,必須出示由合法醫療機構所提供的「無感染新冠病毒」醫生證明,否則將會被拒入境;至於由2019年12月1日至當天入境並且仍然身處澳門的1113名湖北省旅客,則須由澳門當局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在隔離中心隔離至簽注有效期滿或計劃行程到期送離澳門。

香港欠缺跨境管理溝通

到2月4日,為了進一步減少遊客到澳、防範社區傳播風險,澳門決定關閉所有賭場和娛樂場所至少15天。而彼時的香港,由於「反修例風波」帶來的政治躁動仍有餘溫,所以「反中」情緒和「區隔」思維在新興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的政治炒作之下仍有市場,導致「全面封鎖內地關口」呼聲甚高,但由於當局仍然欠缺口岸人流管理部署,遲遲未能在「怎樣封關」的問題上令港人清楚明白——「全面封鎖內地關口」將會導致香港全面停擺的嚴重後果,所以只能採取「局部封關」的科學做法;直到所謂「醫護罷工」期間(2月5日),當局才相當被動地要求所有內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14天,即以「增加出入成本」方式壓縮人流。

至3月17日,當歐美等地開始大規模爆發新冠疫情,澳門更是開始「對外封關」,禁止除內地、香港、臺灣等地居民及「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以外的所有非本地居民入境,而可入境的旅客、外傭及澳門居民,則須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澳門只是累計確診13宗個案。但後知後覺的香港,似乎卻仍沉醉在第一波疫情稍微放緩的「勝利」當中,完全無視海外危機;直到海外輸入個案激增、確診人數在短短6天之內由164人增加至3月23日的351人,當局才宣布禁止海外地區的非香港居民入境香港。

觀乎香港和澳門的口岸管理表現,可以說,需要與內地溝通的,港府並沒及時溝通;需要對外地嚴防的,港府也沒即時嚴防,導致往後的四波疫情,都是由海外輸入並且大爆發——也難怪總有說法傳出,內地之所以不願免除港人入境的強制檢疫,就是信不過這個對外窗口。

香港與深圳彷彿互不相連

時至今日的新冠疫情,澳門同樣反應靈敏,第一時間與毗鄰的珠海建立機動的「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在每天上午10時、下午3時和5時相互通報確診個案,

以調整口岸對接安排和疫情防控措施,可謂聯手織成了一張的「橫到頭,縱到底」的溝通聯絡網,橫向上貫通了口岸人流管制和醫療轉診,縱向上建立了兩地領導層級密切聯絡。

而香港,與一河之隔的深圳彷彿是兩個互不相連的世界,直到去年5月初,當第二波疫情稍微放緩而需要處理跨境學童復課問題的時候,港府才在深圳的邀請下同意研究「深港聯防聯控措施」,及後延伸至核酸檢測的認證、跨境司機和其他出入境人流的對接——實在顯得太過被動,而且畫地為牢,凡事只懂等待中央「發落」,彷彿將自己當成一座「孤島」。

對於一海之隔的澳門,香港同樣如是,例如曾於疫情初發時單方面宣布關閉港澳碼頭口岸,結果引發澳門方面不滿,連賀一誠也說自己是「睇電視先知」——可見事前顯然沒有進行協商。


孤城戰略,通關何望?

在往後的抗疫戰中,港府也是將「包圍自我,全無溝通」的孤城戰略堅持到底,幾乎不把自己當成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最經典的「笑話」是,特區政府一方面表示希望能夠儘快通關,但另一方面又不積極尋求在疫情管控、病例追蹤、風險標準、健康認證等等方面與內地機關的對接,結果鬧出5月中旬的「回港易」突然叫停6小時後又瞬間恢復的烏龍事件。

事緣廣州荔灣區於5月21日確診一宗源頭不明的本土病例,國家衛健委便將當地爆發疫情的龍津街錦龍匯匯鑫閣調整為「全國疫情中風險地區」,翌日香港衛生署舉行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會將整個廣東省納入「回港易計劃暫不適用風險地區名單」,當即煞停廣東省的「回港易」;有關決定旋即引起社會譁然,但6小時後,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代表港府再發聲明,指廣東省並未被列為「全國疫情中風險地區」,所以該省的「回港易」政策不變。

這場小風波完全暴露港府和內地的風險機制標準不一。特區政府原本的做法,是以「省份」作為風險評估的基礎,一旦省內出現確診個案,為了方便口岸人員識別,就會將整個省列入「不適用名單」;然而,由於內地的疫情管控和病例追蹤都比香港嚴格,所以國家衛健委的風險劃分標準也比香港精緻得多,可以細分至小區內的樓數、期數。事件發生後,港府不得不調整「回港易」的「熔斷機制」,不再以「省份」為最小單位,而是細分至「小區」。

談及病例追蹤,對比包括澳門在內的全國其他地區,香港也算是「鶴立雞群」,因為至今仍然未有推行要求全民應用而且能夠與內地各省市互通的「香港健康碼」,而是以一個鼓勵市民自願掃碼紀錄行蹤的「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在有需要時透過程式內的通信系統通知曾經出入高危場所的市民自行進行核酸檢測,但如果市民對此不予理會也可繼續掃碼進入其他場所。

不難預見,在本港疫苗接種比率並不算高的情況下,如果港府仍然只看到「兩制」的屏障而不積極尋求「一國」的對接,「通關」可能遙不可及。

查詢申請 請下載 

香港在線 APP

來源:香港01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的呢,掃碼關注「我要入群」就可以了呢!

本平臺堅持無償互助的原則

推動新來港人士在港安居樂業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網際網路傳播平臺 

相關焦點

  • 《半小時漫畫黨史(1921—1949)》繁體版在澳門發佈!
    《半小時漫畫黨史(1921-1949)》繁體版正式發佈這本書用生動而又詳實趣味而又嚴謹的風格讓讀者知道原來黨史可以這樣學給青少年講活了黨的故事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一,在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支持下
  • 香港證件(出世紙、回港證、香港身份證、護照等)的使用及功能
    假若11歲以下的兒童擁有兒童身份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或其他國籍的護照),則在香港及澳門出入境時只需出示護照及兒童身份證,不需要申請回港證。如果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因需要更換新證或因丟失舊證而要補領,在新證未發出前入境處會發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收據」。此收據具臨時身份證的功能,但不可作出入境香港及澳門之用。
  • 「澳門百老匯」舉行「地道文化美食節」 展現澳門獨有「味」力
    為慶祝被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選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同時支持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的「2018澳門美食年」計劃,匯聚各式精選美食及嶄新娛樂休閒體驗的「澳門百老匯™」,將於5月11日至
  • 青年旅舍在澳門「非合法」?驢友夢未央
    澳門賭權開放以來,外資酒店進駐,路氹金光大道兩旁大型綜合型酒店成為賣點。2015年進入經濟調整期後,依然有新酒店將繼落成。高檔次貴價住宿佔大比數,持牌一二星級公寓寥寥可數,而青年旅舍祇有三間。由新加坡的青年旅舍集團開設的5步廄旅舍在澳門落戶兩年多,起初希望沿用青旅的經營模式,但原來澳門法例中並沒有劃分青年旅舍的規例。負責人蔡金峰向記者表示,「我們曾和旅遊局、貿促局等政府部門開會討論過,他們回應會考慮這方面申請的答覆,但一直沒有更新動態。」現時,澳門旅館相關法例中,一來未有「青年旅舍」這一項劃分,二來現行規定並不適合管理規範青年旅舍。
  • 香港新增8宗輸入確診個案,全部已接種新冠疫苗;本地個案連續19日「零確診」
    本日確診外傭中,有2人乘坐上周三(9月1日)從菲律賓抵港的「5J272」航班,港府上周五已禁止宿霧太平洋航空營運的客機,從馬尼拉著陸香港14天,該航班至今有6人確診,其中包括今日確診的一名30歲女子,入住荃灣絲麗酒店第3天驗出病毒,她在6月17日及7月8日於菲律賓接種2劑復必泰疫苗。另一人是23歲男外傭,同樣入住酒店第3天確診,於6月19日及7月17日在菲律賓接種2劑科興疫苗。
  • the color 展 —— 臺灣印刷基礎作品展 (澳門站)
    從臺灣出發,先後於東京及上海展出後,文化思維終於將由臺灣新銳設計師田修銓策劃的「印刷基礎作品展」帶到澳門,與對印刷及設計有興趣的你分享
  • 「澳門百老匯」舉行「地道文化美食節」 展現澳門獨有「味」力
    」,同時支持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的「2018澳門美食年」計劃,匯聚各式精選美食及嶄新娛樂休閒體驗的「澳門百老匯™」,將於5月11日至27日期間隆重舉行「地道文化美食節」,為旅客及本地市民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品嘗超過150款由本地中小餐飲老字號炮製的澳門傳統獨特、中西交融的風味美食。
  • 「澳門百老匯」「地道文化美食節」盛大開幕
    為慶祝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同時全力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啟動「2018澳門美食年」,匯聚各式精彩美食及嶄新娛樂休閒體驗的「澳門百老匯™」,於今天正式展開為期逾兩周的「地道文化美食節
  • 【回歸20年】「光 · 影 · 香港夜」香港史無前例的光影盛會
    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文化遺澤豐富,更以獨特、充滿活力的本地美食景點聞名於世。
  • 關囧:澳門→珠海過關之困!
    這一週的過關經歷,讓澳門人體會到了平生所未遇見之「關囧」。何麗英在澳門從事機車配件及頭盔生意,二十幾年來從一個小檔口做到開六間商鋪,可說是大風大浪不少見,熟悉她的客戶和街坊都稱她為「英姐」。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減少了往返的次數,每週六回澳門一次,週一才又返回江門。不過自從「澳人隔離措施」出臺之後,她已經一個禮拜沒回過澳門。「聽到消息時我很愕然,我當時正好跟朋友在談生意上的計劃,十點多鐘接到電話,家裡人講,你返來吧,我們就在澳門,不要出去了」。
  • 「澳門銀河」 | 走進米其林之銀河!
    「澳門銀河™」綜合渡假城及「澳門百老匯」合力打造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娛樂及綜合旅遊渡假熱點。整個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430億港元,佔地110萬平方米,為澳門帶來嶄新的娛樂休閒設施。「澳門銀河」匯聚六大世界級酒店,包括麗思卡爾頓全套房式酒店 ─ 澳門麗思卡爾頓酒店、亞洲最大的JW萬豪酒店 ─ 澳門JW萬豪酒店、澳門悅榕莊、澳門大倉酒店、「銀河酒店™」及「百老匯酒店」,提供超過4,000間客房、套房及別墅。
  • 萬勿錯過《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7》率先睇
    2009年《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首次推出,今年踏入第9個年頭,《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7》星級餐廳的甄選結果將於11月9日公佈,米芝蓮一如往常,率先揭曉榮獲「米芝蓮車胎人美食推介」的餐廳名單,熱乎乎剛剛出爐的結果顯示,今年一共有75間餐廳榮獲「米芝蓮車胎人美食推介」,獲《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7》嘉許的餐廳中,囊括了三十種不同烹調風格的餐廳。
  • 文末有禮|澳門冬季BB展來襲!惠氏營養品誠邀大家速來get驚喜豪禮!
    100毫升, 6』-Siallyllactose (6』-SL) 0.0046克/100毫升(六種均為母乳低聚糖HMO , 非源自母乳)# 2'-Fucosyllactose (2'-FL), Lacto-N-neotetraose (LNnT) (均為母乳低聚糖HMO , 非源自母乳)**Other Oligosaccharides 0.67克/100毫升「福利活動條款及細則
  • 臺灣最火手搖奶茶店迷客夏來到澳門的第一周,已成為它的「回頭客」!
    臺灣手搖店數目已經超過兩萬一千家,幾乎是每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家飲料店,而迷客夏卻在2017年被票選成為臺灣大學生心中的最愛,從眾多店舖中脫穎而出。所謂「不是猛龍不過江」,迷客夏在2018年更獲得網路票選最受網友喜愛的手搖飲品牌第一名。
  • 老齡化成全球常態,「長者日」香港這樣敬老
    不止是九巴,昨日還有大批高齡乘客湧入城巴與港鐵,工人姐姐不再是香港週日公共運輸的唯一代言詞。原來,今年11月21日是香港的「長者日」,65歲或以上長者只要根據規定出示身份證或八達通等,即可免費乘搭港鐵、巴士、電車、渡輪、輕軌等多種公共運輸工具。
  • 「澳門銀河」豪華綜合度假城傾情打造八大新春開運體驗-美通社PR...
    位於「時尚匯」購物中心明珠大堂的Gucci Pin 期間限定店以及「澳門銀河」戶外新年主題花園,也是不容錯過的打卡點,為賓客新年開運助力,定格節日喜慶。新年期間,賓客翹首期盼的「澳門銀河」舞獅表演也將在新年期間如期而至,以醒獅賀年祈求吉利,財神送運財源廣進,為賓客送上祝福,展開萬事勝意的新一年。 品:開運賀年美饌  「牛氣沖天」匯銀河 品賀年如意美饌來開運。
  • 鄧小平圖片展澳門開幕 何厚鏵率嘉賓敬獻花籃
    持續3天的展覽中,400多幅珍貴圖片和一批珍貴文物首次來到澳門與市民見面。其中,鄧小平生前使用過的輪椅、「南巡講話」時穿著的夾克衫等珍貴文物首次在澳展出。主辦方之一、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社長王樹成表示,這是首次在澳門舉辦這樣大規模的鄧小平專題展覽,希望讓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國兩制」戰略構想提出者的鄧小平事跡,更深入港澳人心,進一步促進內地與港澳的合作交流。
  • 連英國BBC都在推薦的澳門美食!
    相信澳門絕大部分葡國餐廳都會提供馬介休的菜式,BBC推薦了澳門仔舊城區的安東尼尼奧餐廳,而GOtrip則推介在網絡上和澳門本地人之間都頗具盛名的船屋葡國餐廳,老闆為土生葡國人,菜式的做法和味道都相當正宗,而且還是2017年《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獲得必比登推介的餐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