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2019年)坐火車從西安出發前往銀川,十四個小時,次日(14日)早七點四十多到達,除去高鐵,真正的火車有好久沒坐了,最後一次還是畢業時的兩天兩夜硬座,現在受不得那種苦了,所以買的是軟臥,軟臥從候車開始就有特權,專有候車室一點不擁擠,還是有錢好啊,不過即使是軟臥也是四個人擠一個小屋,怎麼的也是不舒服。再說銀川,在去酒店的路上感到這個城市很寬鬆,沒有任何擁擠感,稀稀拉拉的高樓豎在寬闊的馬路兩邊,而到了老城區裡就鮮有高樓了,卻也不擁擠,整個城市有鬆散的感覺,還有一個就是城裡的單行道太多了,外地人絕對會暈頭轉向。之前有人和我說寧夏都是回族人,漢族都會帶回族傳統白帽,實際情況是幾乎沒有帶白帽穿民族服裝的人,後面和一個司機聊時也說了至少銀川這裡還是以漢人為主的。到酒店已經九點半了,其實下火車還是有點累的,但是還是想先轉轉回來在休息吧。玉皇閣離酒店300米,是個免費景點,很有歷史,但是樓內只有些化石展出,而且樓年代久遠,走在上層的木質地板感覺就如危樓,十分鐘轉完。離這不到五百米是銀川的鼓樓,建築很有特色,鼓樓邊是步行街,銀川的步行街沒有什麼特色,而且不長,兩邊的店也不多,有點簡裝,步行街的頭是一個半開放式的商場,裡面有一圈美食攤位,在往外就是銀川的一條主街,因為南門就在這條街上,南門算是銀川中心吧,地位就像天安門置於北京,而且樣子也像微縮版的天安門,據說這最早同樣是朱棣建的,和天安門是一個時期建的,但我覺得這傳聞不可靠。城樓上面的毛主席像和兩邊的「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完全是在模仿天安門。隨後去寧夏博物館。寧夏博物館不算大比起其他省博,國寶級文物也會少一些,甚至連文創店都只有一點點,但是感覺還是不錯的,因為參觀的人不是很多,聽寧夏博物館微信講解可以慢下來感受歷史,不用見縫插針的擠,不會走馬觀花式的看,感興趣的可以看看細節,不感興趣的一掠而過,參觀的很愜意。晚上去看相聲班社「硯家班」的演出,八點十分開演,演員的活還是可以的,而且給的也多一直到十點半才結束,回酒店的路上看到離酒店一百米處有個美食夜市,逛了逛,卻沒太想吃的。這一日餐食首先是步行街那一圈美食攤先要了個豆腐類美食,然後味實在是甜過甜,鹹又過鹹,吃了點就浪費了,再有就是一種土豆餅,是用擦出來的土豆絲黏起來煎出來切成方塊撒上孜然和辣麵,吃起來外層土豆脆,內層綿,因為是煎出來的所以很香,但也是因為是煎出來的所以很油,不能多吃,另外就要說中午要了一份手抓羊肉,因為之前同學來過推薦這裡的羊肉,這裡有名的也是手抓羊肉,味是挺香,但比起我們那裡也說不上會出其右,還有就是肉上帶皮,我們那裡羊肉都是去皮的,價格方面不親民,吃一頓就好了。
8月15日又是一日團,早早起來酒店用了早餐,因為報的小團,是一個小車來接,小車真是很擠,和我一個團的是三個東北黑龍江的大漢,最重的120公斤,所以前排讓給他了,後排三個人只能擠著憋屈在車座上,還好景點不是太遠,第一個是西夏王陵,西夏一個神秘的朝代,党項族一個部落拓跋氏幫助唐平安史之亂有功賜姓李,之後建立大夏國,190年間和北宋,遼並立,女真人滅北宋又和南宋,金並立,直到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大軍七次戰役滅國並屠城,也是因為屠城,党項族滅亡,夏歷史斷代,所以歷史史料記錄寥寥,使西夏即使課本裡也是一帶而過。而西夏曆代帝王就都埋在賀蘭山腳下,參觀了西夏博物館後就進入主題參觀西夏王陵,區域還是很大的需要坐區間車轉一圈,而可以近距離步行去看的是三號王陵,據說是開國皇帝李元昊的陵。下一站是賀蘭山巖畫,是古時當地少數民族的塗鴉,對於那些塗鴉其實藝術價值並沒那麼多,而對於當時人的生活習俗研究更重要,所以我這般看客也就是走馬觀花。而最後一個點才是重中之重,鎮北堡影視基地,是很多大漠場景影視作品的取景地,《牧馬人》,《龍門飛甲》,《新龍門客棧》等等,這個影視基地可以說是我來銀川的目的,《大話西遊》取景地,《大話西遊》是我少年時看過一個重要的作品,也是我青春的一個組成部分,來這也有著朝聖的想法吧,把這作品取景地一個一個的走過,此行也就滿足了。行程結束,這一天因為天氣晴朗,去的點全都沒有遮擋真的是頂著太陽參觀,但是還是很滿足。這一日吃食,中午在影視基地外面餐館吃了個炒揪面,也就是炒的面片,還要了個燴肉,是牛肉片湯,這兩個味道就是正常街邊餐,可以吃飽那種,要了當地啤酒西夏啤酒,西夏啤酒和新疆的烏蘇啤酒一樣分為紅瓶和綠瓶,紅的也是勁大,要的紅的口味很清爽,苦味不重,炎熱天氣喝一瓶冰啤酒一下就涼快了,說是紅的勁大一些,感覺比紅烏蘇還是差一點,三個東北團友也是熱情又邀請我喝了一瓶,兩瓶紅西夏啤酒沒有什麼感覺,要是紅烏蘇已經開始暈乎了。銀川街上摩拜助力車很方便,相當於電動車,比單車起步價貴個2元,要是距離長到是適合,晚上騎單車到中山路南門夜市,之前就看好了,去了後發現夜市是在室內,各種小攤,整體並不大,之前就想好要吃這裡的羊肉搓面,看看到底是什麼,發現沒有,轉戰大眾點評搜到附近人氣最高的搓麵店。搓麵店給客人倒的不是水,不是茶,是麵湯,一般我們那裡餃子館是給倒麵湯的。曾今一位哲人郭德綱說過削麵要吃大碗的,所以搓面我也要大碗的,搓面可以總結為紅燒羊肉湯麵,面是粗面,像拉條子面,既然叫搓面應該不是拉出來的,是搓出來的吧。第一口有點淡,加一些桌上準備的油潑辣子和醋就好多了,整體羊肉味很重,但不羶,配料有豆腐和青蘿蔔丁,蘿蔔和羊肉算是最配的了,暖身,可是外面是酷熱,店裡也沒空調,只是幾口就滿頭大汗了。羊肉搓面,沒吃過的可以嘗嘗,但也不算是必須推薦的美食那種。8月16日離開銀川旅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