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大部分的野釣資源環境來看,都不是很樂觀,尤其是一到熱天的時候,鯽魚本來就不怎麼好釣,再加上很多白條,麥穗等小雜魚的活動頻繁,導致我們在正常作釣的時候,會產生鬧窩的現象,對象魚遲遲不上鉤,嚴重影響了我們的作釣思路和心情。但是魚總的要接著釣啊,總不能天天釣鯽魚天天空軍的,所以很多釣友想辦法變通,大魚釣不到,釣小魚總可以了吧,於是把目光轉向了泛濫的白條,以白條,奶翹為主要的目標魚來作釣,那麼魚獲就輕鬆多了,正所謂資源才是王道,白條多的是。但是對於作釣的裝備,可能每個人的選擇會有所不同,有的使用手竿作釣,但是有的會選擇微物釣組來路亞白條,裝備簡單,攜帶方便,手感有了,魚獲也有了。
微物路亞裝備的選擇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微物路亞有槍柄加水滴輪搭配的釣組,但是一套下來是非常貴的,便宜的基本上不行。所以一般就推薦直柄加紡車輪搭配的釣組來路亞,什麼價位的都有,要手感有手感,而且入門比較簡單,即使用壞了換一個也不心疼。這裡我推薦使用瓜子亮片釣組,它是專門針對釣白條一類的專業選擇,當然釣馬口也是很好的,它比普通三克五克的亮片要複雜一些,包括釣組組成及操作手法,但是針對性比較強,有的釣友會使用那種專門釣白條的小克數亮片,但是對拋投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且沉水性影響作釣。
紡車輪瓜子亮片釣組的主要配件
魚竿:這是最基本的釣具,針對白條屬於小型魚類,所以魚竿就不能太硬太長,選擇1.83米的,硬度在UL調性的是比較合適的,基本上稍微大一點的白條都是有一定的手感的,魚竿短也方便在各種場景下使用。漁輪:它的選擇是和魚線的使用有一定關係的,釣白條的話,使用一號一下的PE線比較合適,那麼線杯就能纏繞更長的魚線,為了防止線杯過於深而影響出現的效率,從而影響拋投的距離,就必須選擇淺杯的漁輪,在2000型以下是比較合適的。助投器:由於瓜子亮片釣組的整體重量比較輕,所以就要額外加一個配件來起到負重的作用,那麼助投器就應運而生了,它的作用不僅起到配重,還影響著在水裡的作釣水層。因為助投器也是有沉水,浮水,半沉水之分的,我們釣白條的話,主要是使用浮水助投器。瓜子亮片:是一種類似瓜子形狀的薄金屬片,有金色和銀色兩種顏色,兩頭都是有孔的,主要就是讓子線穿過,並利用凹凸面不同,在水裡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形成旋轉。它的作釣原理就是利用亮片在水裡轉動反射陽光,或者是產生振動,引起白條的注意,並追著咬鉤。組裝順序:從魚竿,到漁輪,主線從導環穿過,然後連接助投器,連接環,再到子線,穿過瓜子亮片,然後是一顆太空豆,最後到魚鉤,就是完整的組裝順序了。子線大概在半米左右,根據魚情和水情來自己決定長短,比如:魚比較滑的時候,就把子線長度加大,降低它們的警惕心理。
瓜子亮片釣組的使用
控制好太空豆的位置:太空豆的位置是直接影響魚吃口的重要因素,而且是能人為的進行控制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太空豆距離魚鉤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的話,瓜子正好擋住了鉤尖,魚咬鉤就不能掛住,太遠的話,魚只會去攻擊亮片,魚鉤的作用形同虛設。最佳的位置是要達到瓜子亮片的末端距離鉤尖的距離在一公分左右,這樣瓜子能順利旋轉,魚在攻擊的時候,正好能咬到魚鉤。助投器的重心把握:由於整個線組的下半部分重量比較輕,所以就讓助投器的位置顯得很尷尬,重心上移必然導致不穩,一不小心稍有小動作,就可能纏繞到魚竿上,動作大一點可能會纏到子線上主線上,解線很是麻煩,就算是正常拋投,操作不當也是能發生纏繞的,尤其是在有風,有雨的天氣裡。所以要時刻關注助投器的運動軌跡,拋出去之後要在亮片下落的時候,控制住線杯讓助投器提前下落。
最後總結
以上主要聊一聊有關微物路亞白條裝備的選擇,我主要是介紹了有關瓜子亮片在釣具裝備方面主要配件的選擇,從魚竿,漁輪,助投器,再到瓜子亮片等,至於使用,需要注意的兩點就是,把握好太空豆的位置,當然也是需要時刻把握好的,因為一旦長時間拋投或者是掛到障礙物了,太空豆是會發生位移的,就要進行復位,另外就是對於助投器重心的把握,否則極易發生纏繞。這些都是小事,只要用心,什麼都擋不住釣魚人的決心。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各位關注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