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文化底蘊的棠湖公園、大氣磅礴的空港中央公園、綠樹成蔭的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點綴空港之城,「園在城中 城在園中」的生態格局描繪出公園城市最美底色——雙流突出空港門戶樞紐特質,以增綠惠民、營城聚人、築景成勢、引商興業營城路徑,持續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加快打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空港公園城市。
科學規劃 構建公園城市格局
翻開雙流城市規劃圖,「一山一園兩楔多廊」生態格局將城市、公園、美麗新村、產業園區有機結合,規劃的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實景。
一個TOD項目就是一個區域的商業、文化和生活中心,規劃中的雙流西站TOD項目正在施工建設。這個項目承載著市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建成後城鐵、飛機、公交、慢行系統等多種交通方式將高效銜接,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深度融合。公園城市建設與TOD項目的有機結合正加快培育出新興業態和新消費場景。
毗鄰雙流國際機場的空港體育公園也按下了項目建設的快進鍵,這個佔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的體育公園以「航空元素」為主題,是看飛機起降的最佳觀景地,也是高端商務聚集地,今年6月底將全面呈現。
走進繞城高速旁的錦城綠道二期二標段,步道平坦寬闊,串聯起沿路景觀,大把的新鮮空氣令人神清氣爽;騎行漫步其間,滿目綠意掩映;放眼望去,蜿蜒曲折的小徑深入其間,大片的綠化景觀遍布其中,一派生機盎然。
規劃落地,可感可知就在身邊。「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將10平方公裡空港中央公園與133平方公裡錦城公園連接起來,構建全域雙流空港公園城市體系。」區住建交通局負責人介紹。
增綠惠民 營造新興城市形態
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雙流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公園城市感知度和市民獲得感。
圍繞營造城市生活「溫度」,雙流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推進植綠、護綠,公園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空港運動公園一處極富川西民居風格的小院近期驚豔亮相。沿著蜿蜒的青石板路走進小院,仿佛置身於一個「世外桃源」,綠植豐富、花卉搖曳,不少孩子嬉戲遊玩。市民王先生說:「現在綠色成為了雙流的主色調,公園、綠道越來越多,居民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極大提升。」
在運動公園不遠處,1100畝「五湖四海」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紅楓海水生態已完成建設、諸葛故居主體基本完工、成學館正在進行裝飾工作、綠化苗木已進場栽植。
把視野轉向天府國際生物城,傍「城」而建的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蒼翠欲滴。以永安湖為依託,以森林為背景,依據自然形態規劃打造的綠色景觀儼然變身為天然的水上花園,撲面而來的負氧離子中夾雜著陣陣清香。
目前,永安湖森林公園已完成800畝建設,空港中央公園「五湖四海」生態骨架初顯成效;怡心湖B區湖區、九江兒童主題公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區累計綠道建設長度已達252公裡,累計建設完成小遊園、微綠地42個點位,綠地面積32萬平方米;累計實施「兩拆一增」項目共180個,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
價值轉化 構建多元豐富場景
雙流公園城市建設還依託生態本底聚焦高端商務場景營造,在空港商務區加快推進以城市街區為核心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
「距離雙流國際機場直線距離只有1公裡左右,將會是成都拍攝飛機最近的一個公眾空間。將來這裡還將承擔很多商務交流功能,並作為整個空港商務區的展覽場館使用。」雙流區成都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負責人介紹,建設中的「空港?雲」項目將成為規劃場景展示中心、空港商務展示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並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免費的開放式遠眺景觀平臺。
聚焦產業場景營造,雙流區將在芯谷先導區加快推進以產業社區為核心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依託空港中央公園引進中電九天智能製造基地、九芯微集成電路IP核研發等項目。依託空港綠道有機串聯海濱城、優品道、萬達廣場、奧特萊斯等商業綜合體,打造具有旺盛消費活力的夜間經濟示範區。
聚焦文創賽事場景營造,雙流區將以空港國際馬拉松、全國女子半程馬拉松、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自主IP活動向世界傳播雙流形象。在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方面,東升「左巷?右裡」、黃龍溪歡樂田園、機場區空港花田等正不斷營造出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不斷提升宜人宜居宜業城市品質。
堅持增綠惠民、營城聚人、築景成勢、引商興業營城路徑,雙流區正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公園城市建設目標,打造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天府綠道公園場景、鄉村田園公園場景;將公園建設融入社區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構建公園城市新經濟、新消費場景體系。(羅倩 焦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