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2月17日電(記者 索有為)冷雨寒風是廣州17日的主調,一代名伶紅線女的遺體告別儀式當日舉行。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紅線女送來花圈致意。
今日的廣州殯儀館白雲廳散發著陣陣花香,紅線女生前演唱的悠揚的粵劇在廳內縈繞,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送來的花圈擺滿了悼念廳,紅線女安臥在鮮花叢中,彩色遺照的兩邊輓聯寫著:她的生命屬於藝術,她的藝術屬於人民。
據悉,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送來了花圈。送來花圈的還有胡錦濤、劉延東、劉奇葆、汪洋、趙樂際、胡春華、朱鎔基、溫家寶等。記者注意到,齊心、周秉德等也送來了花圈。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等來到現場與紅線女告別。
遺體告別儀式上,紅線女之子馬鼎盛哽咽著說:「紅線女與祖國榮辱與共,善始善終,她的生命屬於藝術,她的藝術屬於人民。母親紅線女永垂不朽。」
雖然廣州天氣寒冷,很多市民仍然風雨無阻來到殯儀館送別他們熱愛的紅線女,記者發稿時,仍有不少市民在廳外的雨中排隊等候,估計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各界民眾有數千人之多。
延伸閱讀:
香港特首梁振英出席悼念 遺體火化安葬銀河園公墓
一代粵劇宗師紅線女於12月8日因心肌梗塞在廣州病逝,葬禮今天在廣州銀河園主禮樓的白雲廳舉行,遺體火化後安葬於銀河園公墓。昨日靈堂已進行布置,以其生前最喜歡的粉紅色為布置主色。香港同時有悼念活動,昨日起一連兩日在北角新光戲院舉行追悼會。行政長官梁振英送上花圈,中午親自到場鞠躬及籤署弔唁,寫上「沉痛哀悼」,逗留了五分鐘後離開……[詳細]
紅線女曾勸鄧小平不要吸菸 與劉德華是「忘年交」
紅線女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流傳甚廣的「人大代表寫紙條勸鄧小平不要吸菸」確有其事!這個「人大代表」正是紅線女。
2004年8月,在廣州市文化局召開的鄧小平理論與廣州文化建設座談會上,紅線女曾向大家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那是一次全國「兩會」上,坐在較前位置的全國人大代表紅線女看到面前主席臺上鄧小平正在抽菸。「我知道抽菸對人的健康非常不好。」紅線女當時就挺擔心。旁邊一位人大代表問她:「你敢不敢勸小平同志不要吸菸?」紅線女認真起來,「這有什麼不敢的?」經過考慮,紅線女決定把勸告寫在紙條上,然後託人轉給鄧小平。上面寫的是勸告小平同志不要吸菸以免影響身體健康的話。很快,紅線女看到鄧小平看著紙條,微笑著把手裡的香菸在菸灰缸裡掐滅了……[詳細]
紅線女一生中重要的四個瞬間
1、為抗日義演捐款遇日機轟炸
紅線女幼年在廣州得到粵劇的啟蒙,後來到了香港,12歲就開始她的梨園生涯。幾年之後,香港就淪陷。抗日戰爭時期,國難當頭,她加入了馬師曾的劇團在廣東、廣西各地演出,為抗戰義演籌款;還和馬師曾、抗日將領李濟深等一起遊行,呼籲獻金救國。在西江演出《刁蠻公主憨駙馬》的時候,日寇飛機突然轟炸,「公主」和「駙馬」要穿著戲服躲進防空洞去。
2、為抗美援朝籌款遭港英威逼
抗戰勝利後,紅線女在香港大紅大紫起來,但不忘國家命運。1951年馬師曾、紅線女回廣州為抗美援朝義演籌款,回香港後受到港英當局威逼。
3、 費彝民穿針引線幫女姐回國
香港回歸前,第七、八屆全國人大,曾德成作為港區人大代表屬於廣東團,由廣東省人大投票選出,當時紅線女是廣東省人大代表。某年的3月到北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在廣東團內與紅線女、關山月等一起開會。「她一見到我就說投了我的票,可能她知道我當時在《大公報》工作。我曾聽說,紅線女與馬師曾當年北上,《大公報》前社長費彝民先生從中發揮過重要的穿針引線作用。」
4 、做全國人大代表善於提意見
女姐在人大的發言,常講到粵劇發展。她的參與很積極,正式發言以外,還很懂得把握機會提意見,例如一次說到人民大會堂廣東廳太落伍了。結果翌年開會,廣東廳煥然一新,由省政府出錢翻新了。
周恩來評價:她是南國紅豆
1956年,紅線女和馬師曾進京演出粵劇《搜書院》。後來,周恩來總理提到了粵劇,肯定了馬師曾和紅線女的貢獻。
周恩來還說「崑曲是江南蘭花,粵劇是南國紅豆」,從此,粵劇便有了「南國紅豆」……[詳細]
中國戲劇大師回憶錄:紀念與致敬 粵劇名伶紅線女
紅線女主演的粵劇,諸如「刁蠻公主憨駙馬」、「三娘教子」、「昭君怨」和「搜書院」等等。對於喜歡粵劇的觀眾來說,也許相當熟悉,然而紅線女從事戲劇活動之前的真實姓名——鄺健廉卻很少人知道……
紅線女的舊式家庭,對於戲子不甚瞧得起,自然談不上戲劇的傳統。紅線女之成為著名戲倌,不用說是沒有什麼「家學」,而是靠她的刻苦磨鍊。在踏入戲劇界之前,她是一個「戲迷」,對於話劇、京劇、漢劇、粵劇,她都有濃厚的興趣,而她這種興趣,正是她日後登上戲劇舞臺的動力。在這一方面,她無疑是家庭的叛逆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