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整治「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 鄰食等被停運

2020-12-23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整治「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絕大多數都屬無證照經營,鄰食、丫米等被責令停運

  隨著上海不斷加大對網絡訂餐平臺及在線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一種隱蔽性更強的網絡訂餐平臺——「家廚」逐漸浮出水面。記者昨天從上海市食藥監管局獲悉,目前監管部門已著手整治在上海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

  「家廚」食品安全投訴激增

  所謂「家廚」,即廚藝高手在自己家中做好飯菜,通過訂餐平臺送至客戶手中。記者從上海市食藥監管局了解到,目前在上海開展經營活動、具有一定規模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有4家,分別為「回家吃飯」「覓食」「丫米」和「鄰食」,前兩家分別註冊在北京和杭州,後兩家註冊在上海。經初步調查,這些平臺規模最大的,同時有6000多家「家廚」在線;規模最小的,也有上百來家。絕大多數在線「家廚」都屬於無證照經營。

  食藥監管部門發現食品配送後的平均合格率比配送前降低了13.5%。大部分「家廚」並不具備冷鏈配送食品的條件。

  根據去年10月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面臨重罰,由於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不過,監管人員坦言,由於這類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十分新穎,在新《食品安全法》出臺前,屬於缺乏針對性監管的空白地帶。加之「家廚」大多潛藏在居民小區內,如果沒有鄰裡和消費者的投訴舉報,監管部門上門檢查,還經常被以「不得擅闖民宅」的理由拒之門外。

  「鄰食」「丫米」被責令停運

  近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聲,不支持網上家庭廚房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上海隨即加大了依法對「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的查處力度。

  經約談,「鄰食」已暫停營業;另一家「丫米」的態度卻不堅決,目前已被虹口區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據透露,「丫米」很可能因違法行為,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措施。對於「回家吃飯」「覓食」等在外地註冊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上海食藥監管部門已依法移送相關省市的食藥監管部門處理。目前,「回家吃飯」仍在對外經營。

  市食藥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再次重申,「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應停止向無證照「家廚」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加入平臺的「家廚」應停止無證照從事餐飲服務的行為,拒不停止的將依法從嚴處罰。監管部門歡迎消費者撥打12331熱線電話,舉報相關違法行為。

相關焦點

  • 上海治理"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 "丫米"等已被查處
    圖說:上海治理「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 「丫米」等已被查處網絡圖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表示,不支持網上家庭廚房的「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今天獲悉,上海12331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熱線已接到多起「家廚」平臺的投訴舉報。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上海市食藥監局今年以來已著手對「回家吃飯」、「覓食」、「丫米」、「鄰食」等「家廚」類網絡訂餐平臺開展治理。
  • 鄰食:家廚共享平臺,不止於食
    下班回到家,聽見鄰居熱鬧的炒菜聲,還有家常的食物氣味,讓作為一個湖南人的他,在上海這座城市倍感孤單。於是一直想創業的李俊傑就拉了一個合伙人,開始了鄰食的創業之路。他告訴獵雲(微信:ilieyun鄰食作為一個家廚共享平臺,以一定結算價,提前一天向家廚下單採購,然後第二天在指定時間上門收餐到線下集散點。分揀之後經由配送員分發給下單用戶。用戶可以提前一天預定,也可即時下單,集散點售罄即止。對於訂餐的時間,預定是全天都可以,而即時訂餐則有時間規定,分別是下午一點前和晚上七點前。
  • 「家廚」類網絡訂餐悄然興起
    如今,有不少網際網路公司瞄準該市場,紛紛推出各種家廚類APP,通過網際網路實現都市白領「回家吃飯」的願望。但昨日,記者從深圳市藥監局了解到,食藥監局加大了對網絡訂餐等新型業態監管的研究。食藥監局提醒,目前,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餐飲服務許可)利用私家廚房從事點餐服務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 「家廚」類網絡訂餐大多「無證裸奔」 存安全風險
    晨報記者 徐妍斐  隨著「餓了麼」等網絡訂餐平臺在央視「3·15」晚會被曝光,另一外賣形態「家廚」也開始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昨天,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表示,目前「家廚」類網絡訂餐大多「無證裸奔」,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風險。
  • 家廚類App火了商戶涉無證經營,上海食藥監:隱患大要封殺
    不過,林女士這種在家製作食物外賣出去的「家廚」模式,並不受監管部門認可。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2016年7月,上海已經封停兩家註冊在本地的家廚類訂餐App,即使林女士所在的「回家吃飯」平臺仍在運營,空間也越來越小。10月份,新的網絡訂餐管理辦法將實施,對於第三方訂餐平臺上的商家,也要求具備餐飲許可資質。
  • 家廚類App火了商戶涉無證經營 食藥監:隱患大要封殺
    不過,林女士這種在家製作食物外賣出去的「家廚」模式,並不受監管部門認可。澎湃新聞了解到,2016年7月,上海已經封停兩家註冊在本地的家廚類訂餐App,即使林女士所在的「回家吃飯」平臺仍在運營,空間也越來越小。10月份,新的網絡訂餐管理辦法將實施,對於第三方訂餐平臺上的商家,也要求具備餐飲許可資質。
  • [夏令熱線]"家廚"類網絡訂餐興起 存安全隱患將加強規範
    「家廚」類網絡訂餐興起 隨時品嘗「家味道」  白領王小姐在徐家匯工作,作為湖北人的她,偏愛辣,可是飯店的辣,她總覺得不地道。自打王小姐通過一個「家廚」網絡訂餐APP認識了姚先生後,她仿佛找到了湖北」純辣」,於是姚先生家的「老爸的小廚房「便成了她的愛,上班時,直接叫「姚老爸」送外賣,下班後,有時還會直接到「姚老爸」家裡,打包上美味的湖北菜拿回家給家人分享。  據了解,目前,不少網際網路公司推出「家廚」類APP,打開手機APP商店,能搜出一串此類APP,如「回家吃飯」、「丫米廚房」、「覓食」等。
  • 北京豐臺區食藥監局開展網絡訂餐專項整治 6000餘份菜單被整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3日訊 據北京市豐臺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消息,近日,為有效淨化網絡訂餐環境,提升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狀況,北京市豐臺區食藥監局根據全市統一部署,集中開展網絡訂餐專項整治工作。
  • 北京市食藥監局擬立案查三訂餐平臺
    9日晚,市食藥監局網監大隊連夜查詢多家網絡訂餐平臺店鋪的證照公示情況,結果不容樂觀。10日上午,市食藥監局約談多家網絡訂餐平臺,公布了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麼三家網絡訂餐平臺上60家未依規公示證照信息的店鋪名單。因三家平臺涉嫌對店鋪證照信息未盡到審核公示的義務,市食藥監局擬對三大平臺立案調查。
  • 愛訂外賣的你要知道:蘭州共有11家網絡訂餐正規軍
    11月13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市已有11家網絡訂餐平臺在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全面接受社會各界監督。若消費者發現有未登記的平臺、商家開展網絡訂餐服務,可撥打12331電話向食藥監部門投訴舉報。
  • 市食藥局與訂餐平臺開展「網絡外賣...
    &nbsp&nbsp&nbsp&nbsp市食藥局與訂餐平臺開展「網絡外賣抽檢」&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網絡上訂的外賣安全衛生嗎?」
  • 甘肅禮縣市場監管局對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進行集體約談
    為進一步規範網絡餐飲服務行為,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提升全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水平,11月19日,甘肅禮縣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縣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代理商)落實食品安全責任約談會。會議由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平主持,全縣4家外賣平臺負責人、縣局餐飲股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 滬中心城區「麻辣燙」外賣評測:18家訂餐平臺入駐商戶1家無證,5家證照過期
    2015年下半年,多家網絡訂餐平臺被曝大量入駐商家存在無證、套證等情況,隨後上海「外賣界」的整治和規範行動一直持續至今,現在外賣平臺情況如何呢?  最近,晨報記者在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家滬上主要網絡訂餐平臺上,以南京東路商圈和徐家匯商圈為範圍,對18家「麻辣燙」餐飲店進行走訪評測。
  • 網絡訂餐平臺上現「幽靈餐館」 4家餐廳共用執照
    然而,自誕生之日起,網絡外賣,就身纏黑店、無證這類醜聞。在某外賣平臺上,琪佳粥店、Mini咖喱和星期一便當,這三家店所留的地址都是蒙自路341號,用的也都是同一張名為連來餐館的執照,可是三家的門頭照片卻各不相同。這不禁讓人疑惑,蒙自路341號究竟是哪家店?記者實地走訪,沒想到這裡竟然還有第四家店。  記者:「琪佳粥店,王字旁的琪,聽說過嗎?」
  • 四川公布網絡訂餐平臺監測數據
    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我們推行網絡食品綜合整治,主要是線上監測、線下核查融合治理,今年到目前為止,共監測網絡餐飲服務單位110萬餘家次,監測違規數據3萬餘條次,從復工復產之初60%不合格,到現在合格率98.59%,合格率上升比較快。」
  • 如何加強網絡訂餐平臺監管?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答覆省政協委員有關提案
    近年來,我省網絡訂餐服務呈現爆發式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已備案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其分支機構167家,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36400餘家,經過歷年整治,全省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持續向好,未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但隨著網絡訂餐快速擴張以及業務量激增,網絡訂餐、送餐上門的消費方式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餐飲消費便利的同時,商家虛構地址、偽造經營許可證註冊乃至無證經營等違法違規亂象不斷發生,給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帶來了較大風險隱患
  • 臨潼又有11家餐飲店因不符網絡訂餐管理規定被下線
    西部網訊(通訊員 陳曉棋)10月24日,臨潼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臨潼區政府官方網站通報了2017年第4期11家網絡第三方平臺無證入網下線餐飲服務經營者名錄。
  • 「回家吃飯」停止運營 私廚外賣退出北京市場
    記者登錄「回家吃飯」官方微信號發現,其訂餐頁面已打不開,用手機號註冊帳戶時簡訊驗證碼同樣顯示失敗,其最後一條推送為2020年1月6日推薦「特色年貨」的文章。記者獲悉,以「回家吃飯」為代表的私廚共享平臺,因為無法滿足外賣經營的資質審查和監管要求,已經徹底退出北京市場。  據用戶反映,已經收到該平臺暫停運營及通知用戶申請退款的簡訊。
  • 網上訂餐需謹慎 三大外賣APP查處無證店鋪接連下線225家
    2017年1月7日訊,據北京市食藥監局今天上午通報,自2016年12月至今的網絡訂餐專項治理行動中,市食藥監局線上線下聯動,共取締線下百度、美團、餓了麼三大訂餐平臺無證餐飲店鋪225家。相關信息已在市食藥監局官網「監管信息」欄目中集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