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 經濟學家樊綱:特區還特不特,怎麼特?
在8月18日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的「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新使命與新探索」智庫圓桌會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會上談到近期關於深圳討論中比較多的兩個話題:深圳特區「還特不特」,以及深圳的特區、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三區」疊加身份。
樊綱稱,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大成就、一大亮點,或者說是一大經驗。深圳特區40周年,「特區還特不特」這個問題最近被問的特別多。特區以前是特區,但現在很多特區經驗在別的地方也被採取了,好像特區的模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了。
那麼,特區為什麼還叫特區?特區怎麼特?
樊綱提到特區模式和特區功能兩個概念。他稱,特區模式,例如一開始怎麼開放、什麼樣的制度、怎麼發展民營企業、怎麼吸引外資,這些慢慢都被大家採納了。特區模式的含義就是為了創造經驗,為解決全國性質的問題提供參照和範本。
但是,特區功能最根本的一點是創新、是先行先試,特區模式可能被別人抄襲,特區功能應該堅持。深圳要走的路還長,現在說起來好像有不錯的成績,但深圳的城市化、工業化、公共服務均等化、高科技的發展、民營企業的發展、法制建設等等,深圳還有很多事需要繼續闖、繼續先行一步,這也是特區精神。
除了「特區還特不特」,深圳還是「雙區」甚至「三區」疊加。深圳是特區、又是先行示範區,還有粵港澳大灣區。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怎麼在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作用,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樊綱認為,深圳經濟特區應在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發揮獨特作用。其中,先行先試將是未來深圳在「雙區建設」與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背景下必須堅持的功能。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深圳應進一步改革創新,大膽先行先試,累計高水平開放經驗,繼續為全國各地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特區經驗。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報)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