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4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正當特區政府準備就規管商戶深宵熄燈諮詢,媒體發現,九龍東兩幢新落成的政府建築物,啟德郵輪碼頭及九龍灣中央郵件中心卻「燈常開」,經常在凌晨1至2時仍燈火通明,其中郵件中心的光度較街市光高21倍。特區政府對此回應稱碼頭正在試燈,承諾完成測試會提早熄燈,郵件中心正門地下大堂經媒體查詢後,發現未有按規定於晚上7時後熄燈,已即更正。
樓高3層、建築面積14萬餘平方米的郵輪碼頭,6月首度有船停泊後,一直沒有對外開放,但經常燈光長開,直至凌晨1至2時仍未關燈。至於位於九龍灣宏展街、總運作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中央郵件中心,上月完成建築工程,待明年啟用。
明報記者於上周三及周四約凌晨零時後,分別到上述兩地點觀察,郵輪碼頭設有三角形窗戶的樓層全面亮燈,保安員稱大樓內沒有工程,只在試燈。由於碼頭禁止外人進入,記者未能測試其光度。
至於樓高6層的郵件中心則至少有4層亮燈,但不見大樓內有人工作,落地玻璃的地下大堂燈光火照,甚至照亮對開人行道。記者在大堂正門外測量光度,讀數為134勒克斯(Lux),與該處5步之隔的宏展街街燈下,光度約為6勒克斯,即大樓光度足足高21倍。
據香港郵政資料,該中心有約6000支T5光管、1000個慳電膽、300個金屬滷素燈及70支「LED」發光二極體燈。以上述光管及燈膽的最低瓦數計算,每小時耗電量約125度電;若中心所有燈「開通宵」達12小時,一晚耗電量將達1500度電,電費共1567.5港元(中電每度電費1.045港元)。
專業教育學院工程系講師何建勳稱,一般家用電費每月約四五百元,意味郵件中心通宵開燈一晚,已是一個家庭3個月的電費量。他稱,商用電費計算方法較家用電費複雜,且有附加費,料耗費量比上述推算或更高。
香港旅遊事務署回應稱,建築署正為大樓的照明系統進行測試,大樓的燈光須於入夜後維持一段時間,其間有工作人員駐場,承諾完成測試後會提早關燈,只維持足夠照明作保安之用。
香港郵政回復稱,除緊急照明,郵件中心照明系統於周一至六早上8時至晚上7時開啟,其餘時間熄燈。香港郵政經媒體查詢後全面檢查,發現大樓正門內的照明設施,沒按照規定於晚上7時熄燈,已實時維修及更正。
熟悉光汙染的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稱,兩個地點雖與民居有距離,但少人受騷擾不等同可任意耗電,促請特區政府建築於晚上約9、10時後,關上無用燈光。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何秀蘭批評,郵件中心因疏忽沒關燈是浪費,促立法規定建築物於晚上指定時間後,只可保留保安用途及基本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