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一河綠水向北流

2020-12-18 人民網寧夏頻道

開欄的話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盤點「十三五」期間我區經濟發展亮點,記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可喜變化,本報即日起開設「『十三五』 我們這樣走過」專欄,鼓舞和團結全區幹部群眾砥礪奮進,頑強拼搏,為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金秋九月,清水河斑斕繽紛,微風吹皺一河綠水。

固原市清水河公園裡,菊在怒放,樹在變色,姣美的樣子令遊人流連忘返。或是在岸亭裡聊天,或是在長橋上閒庭信步。市民搖著扇子勁舞、圍成圈下著象棋。鳥在鬱鬱蔥蔥的樹林裡婉轉地歌唱,時而停歇在河內水生植物上,時而貼著水面飛翔,仿佛也在悠閒地享受著秋日的恬靜。

清水河是寧夏境內入黃河的最大一級支流。治理前,清水河屬於輕度黑臭水體,水質劣Ⅴ類,且存在防洪標準不足、岸坡不穩、水土流失等問題。「在這附近住了十多年了,現在的環境比起以前好太多了,以前臭味燻天都不想出門,一出門就得捂鼻子,出去前鞋是乾淨的,回來後,鞋底沾滿了黑泥。」固原市民馬文蓮說。 

清水河固原市區段經過綜合整治後,景色迷人。

固原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了清水河市區段四中橋-鄭磨漫水橋綜合整治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分基礎河槽整治工程、水生態構建工程、水質淨化工程、生態岸線恢復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原來沿岸居民把生活汙水直接排到清水河裡,導致清水河水質特別差。為了改善水質,先把拆遷工作做到位,然後再進行綠化種植。目前清水河整個河道設置了5個跌水和2個液壓壩,通過種植水生植物起到一定的淨化作用,進一步提升和改善了水質。」寧夏首創海綿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仇航軍說。

目前,清水河固原市區段已經從髒兮兮的「小女孩」變成了人人誇讚的俊俏「大姑娘」。河水水質已達到Ⅳ類,兩岸新建16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兩岸綠化採用LID設施,雨水先排到綠化帶裡,滯蓄淨化後再排入河裡。

「原來清水河上半個河道宰牛殺羊,下半個河道臭水溝蚊蠅滿天飛,兩岸道路坑坑窪窪。最近幾年清水河治理後,水清了、路平了、樹綠了、花豔了。尤其是溼地公園特別美,經常帶親朋好友過來旅遊拍照,我們老年人現在有了鍛鍊身體的好去處。」清水河公園附近居民段玉芳一邊收拾著跳廣場舞的扇子、衣服一邊說。

清水河固原市區段經過綜合整治後,城市整體形象大變樣,流域整體環境大改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生態文化。打造出一個集濱水活動、文化體驗、健身娛樂為一體的休閒空間,為固原市民提供休閒遊賞的好去處。

「現在我每天都會在清水河岸邊的塑膠跑道上晨跑,空氣特別好,跑一圈看不見垃圾,這說明現在市民有素質,不隨手扔垃圾了,希望能夠保持下去,更希望大家自覺保護現在共同努力打造的優美環境。」市民袁森榆說,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記者 王玉平 實習生 李霞霞 文/圖)

(責編:趙茉鈺、寬容)

相關焦點

  • 清水河:一河綠水向北流
    金秋九月,清水河斑斕繽紛,微風吹皺一河綠水。 固原市清水河公園裡,菊在怒放,樹在變色,姣美的樣子令遊人流連忘返。或是在岸亭裡聊天,或是在長橋上閑庭信步。市民搖著扇子勁舞、圍成圈下著象棋。鳥在鬱郁蔥蔥的樹林裡婉轉地歌唱,時而停歇在河內水生植物上,時而貼著水面飛翔,仿佛也在悠閑地享受著秋日的恬靜。 清水河是寧夏境內入黃河的最大一級支流。
  • 寧夏古蹟 一二八:清水河遺蹟
    未見「星渠柳翠」(中衛「十二景」之一),先遇「清水河改道古遺蹟」。清水河,古稱西洛水、高平川水等,是寧夏境內黃河最大、最長支流,發源於固原六盤山東麓開城鄉境內,向北流經寧夏區內數縣,在中寧縣泉眼山西側注入黃河,歷史上清水河對七星渠幹擾甚大,至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七星渠已多年無水可灌溉,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朝廷耗費巨資投入改道清水河工程,
  • 通橋:清水河上首座跨河大橋
    ◎韓祥瑞清水河從張家口市區中心流過,為城市增彩添色,目前清水河上已建成18座跨河大橋,成為這裡的一大景觀。當人們看到一橋一景、形態各異的橋梁時,不禁會問:張家口市區最早建設的跨河大橋是在什麼時間建設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它又歷經了怎樣的滄桑變遷?據有關史書記載,今張家口市區最早建築的跨清水河的橋梁是明萬曆二十六年 (1598年)建成的通橋,也稱為普渡橋。它由都督梁秀、義民劉宇、郝時瑁等捐建。普渡橋全長二十五丈(約83米)、寬二丈二尺(約7米)、高一丈八尺(約5米),為七孔石砌拱橋。
  • 抖音探清水河張雲雷歌詞完整版 辮兒哥哥改編探清水河
    探清水河張雲雷歌詞完整版 ?張雲雷的《探清水河》很多網友早前應該就聽過,最近又大火還是源於抖音,抖音上好多張雲雷的這首探清水河的視頻,真的是被辮兒哥哥的嗓音圈粉了,探清水河張雲雷吉他版一起來聽聽吧!
  • 美麗的清水河二三事
    渭河東西橫貫看不到盡頭,南北雖然寬廣卻盡在眼前一望無餘,站在寬廣的沙石河床,不遠處幾座沙丘擋住遠眺的視線,頓時增加了渭河的幾分神秘,使人遐想無限,生平看見這麼大的河,實實在在是震撼了,是被這宏偉的自然風光震撼了,四處張望時看見了寬廣的河床裡幾條細細的河流,發出譁啦啦流水聲……在站立的地方向東看去,遠處有一座長長的小矮橋,
  • 江蘇揚州:保護大運河生態環境 守護「一泓清水向北流」
    近日,揚州市政協提案人與辦理單位「面對面」,就農工黨揚州市委員會提出的《關於打造好南水北調東線輸水通道,做好大運河揚州段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舉行答覆會,提、督、辦、複流程簡明,參與方沒有客套、直奔主題,雖交流氣氛緊張,卻為著一個共同心願:守護一泓清水繞揚城、向北流。
  • 揚州:系統治理,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
    「近年來,揚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繪好生態廊道藍圖,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揚州市發改委(長江辦)副主任韓長金說,揚州在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沿線1公裡範圍內規劃建設1800平方公裡的江淮生態大走廊,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努力把長江揚州段沿線建成生態良好、開發科學、發展綠色的示範段。
  • 貴州:清水河大橋!世界第三高,橋梁博物館裡的一顆「璀璨明珠」
    清水河大橋環山繞行梯子愛村。只為它——清水河大橋。清水河大橋貴州甕安縣建中鎮、開陽縣毛雲鄉交界處【清水河大橋】橫跨清水江大峽谷,中交二公局承建,是世界上最大單跨板桁結合加勁梁懸索橋。在棉花渡附近遠觀清水河大橋。曾經,綠水青山間,一條蜿蜒的河硬生生阻隔了兩岸人的往來,貴州甕安周邊的人們想去一趟貴陽,得繞好遠。如今,幾分鐘就可以跨河到達彼岸。
  • 江蘇揚州:保護大運河生態環境 守護「一泓清水向北流」
    近日,揚州市政協提案人與辦理單位「面對面」,就農工黨揚州市委員會提出的《關於打造好南水北調東線輸水通道,做好大運河揚州段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舉行答覆會,提、督、辦、複流程簡明,參與方沒有客套、直奔主題,雖交流氣氛緊張,卻為著一個共同心願:守護一泓清水繞揚城、向北流。
  • 清水河渴盼汙水處理廠(圖)
    同大鎮相關部門日前表示,為了有效治理清水河,該鎮今年再次申報總投資達8209.86萬元的汙水處理廠項目。在這一縷曙光背後,諸多現象卻令人深思:汙水處理廠項目,同大鎮已連續申報3年;同大鎮今年財政收入預計達到4500萬元,但和汙水處理廠的巨額投入相比,這一數字顯得有些蒼白。
  • 我來自北流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207.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53%交通概況北流素有「粵桂通衢」之稱,古鬼門關為中原通往廉州、瓊州的必經門戶。北流屬於東協自由貿易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結合部,是中國西南地區向東出海和東協國家與中國中西部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便捷通道之一。
  •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璧南河:從「黑龍江」到「清水河」
    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1月10日電(王龍博 實習生 李然) 「是誰,讓一池墨般的黑水,變成了透明的清水河……」一曲悠揚的《清水河》唱出了璧南河從「黑龍江」到「清水河」魔術般的變化。自2010年起,重慶璧山區以「與水共生、依水發展」為理念,打造璧南河璧南河水利風景區,探尋出一條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的建設之路。
  • 脈動大灣區,縱貫清水河
    該重點片區以深汕高鐵、深汕城際和地鐵14、17、25號線以及中運量T1、T2線等多條軌道交通接入為契機,打造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陸鐵交通站城樞紐,集聚高能級商務與優質公共服務。其中,深汕高鐵西起西麗站,東至深汕合作區深汕站接入廣汕鐵路,在清水河重點片區設立羅湖北站,建設由高鐵、城際、地鐵、中運量等軌道交通組合而成的綜合性樞紐,打造面向未來、通江達海的TOD超級站城,為加速推進「新羅湖」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土地高效集約利用、打造片區全新交通格局吹響了號角。
  • 「跟著河長去巡河」張文進:當好清水河入黃口把關人
    7月10日,在位於寧夏中寧縣舟塔鄉長橋村泉眼山清水河入黃口,正在巡河的舟塔鄉副鄉長張文進指著一個標有「國家生態環境監測取水處」的標示牌告訴記者,我的履職到位不到位,這套設施隨時都在監測,而且會向全國通報。
  • 文史| 清水河窯洞文化
    歷經四千多年文明洗禮和孕育,窯洞以其獨特風格逐漸形成了清水河窯洞文化。一、獨特的窯洞建造藝術生活在清水河的人們,一提起窯洞,可謂老少皆知,婦孺皆曉,被譽為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之一。泥窯的泥用幹土和才有勁道,泥窯的工序至少泥兩層,粗泥一層,外加細泥一層,泥好的窯洞室內平面光滑平順,這樣起到防火、防潮、防滲水、防噪音的作用。安門窗也是建窯洞的必經工序,在建好的窯洞一般是門上高處安高窗,和門並列安低窗,一門二窗格局。
  • 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
    原標題: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  本報訊 (記者 龍丹梅 通訊員 侯祥 袁孝春)清澈的河水、乾淨的石板路、整齊排列的行道樹——如今,江津區李市鎮場鎮邊大肚子河河岸已成為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但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條臭水溝,居民們路過時無不掩鼻疾行。   李市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肚子河是橫貫李市街區的一條小溪流,全長2400餘米。
  • 李村河,一江春水向西流
    暖意融融的3月,最適合到李村河徒步。今天的目標,李村河上遊,6.6公裡。從青銀高速旁邊的銅川路橋開始,向東逆流而上,到畢家水庫。走到河邊,眼前一亮,沒想到如此靜謐,人很少,垂柳嫩黃,輕撫水面,頗有鄉村田野的氣息。
  • 第四屆《中國詩》草原詩會燃亮清水河大美詩情
    趙奇偉、高旭旺、彭進、陸子、竹雨、田彬、錫林巴特爾、趙劍華、張世超、劉雅青、雲清、劉海豹、馬炳蔚、張麗娟、韓永賓等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位詩人,深入老牛坡、老牛灣自然與人文景區,參觀採風、思考創作,帶動和掀起了一股新鮮的詩歌熱潮,燃亮了清水河的大美詩情。
  • 西安:將氵皂河打造成 清水河景觀河民心河
    工作人員對氵皂 河加蓋段進行排查摸底。《方案》提出目標,將氵皂河打造為一條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清水河,城市品質提升的景觀河,宜居宜業宜遊的民心河。   2018年年底全流域消除黑臭;2019年年底入渭口主要指標達到Ⅴ類;2020年年底全流域主要指標達到Ⅴ類,河道生態功能基本恢復;遠期河道生態功能全面提升,群眾滿意,成效可靠。
  • 寂靜的山谷寂靜的山谷——再訪清水河
    一個涼爽的下午,我們再次順著蜿蜒的峽谷,造訪燕山西麓的清水河。清水河名不虛傳,自大山的條條褶皺裡匯聚到谷裡,清澈見底,一塵不染,叮叮咚咚地一路朝京城方向行走,滋潤著河兩岸的山民,溪流與山與村與所有生靈組成塞外燕山的另一種風景。最早讓人眼前一亮的竟然是嶺下綠樹叢中的紅珍珠般的山裡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