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秦腔現代戲《黨的女兒》:唱響紅色經典的時代精神

2020-12-2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陝西戲曲廣播 ,作者陝西戲曲廣播

陝西戲曲廣播

大秦正聲,流淌在陝西人血液裡的聲音。

共產黨員田玉梅屹立在山頭,挺胸抬頭,從心底發出正義之聲:「初心猶未盡,熱血化長虹。」隨後慷慨就義。在那個動蕩年代,有千千萬萬像田玉梅這樣的共產黨員,他們猶如火紅的杜鵑花,為了更多人的幸福甘於奉獻自己,「不懼狂風冰雪壓,待到明朝春來時,杜鵑清香送萬家」。

▲惠敏莉飾演田玉梅、範曉星飾演桂英、王宏義飾演張大叔

作為2020年陝西省重點劇目創作計劃劇目,5月14日晚,由西安演藝集團易俗社根據同名京劇移植改編的秦腔現代戲《黨的女兒》在西安易俗大劇院進行內部彩排。

1

不忘初心,用秦腔傳唱紅色基因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人的第一個「百年目標」。作為西演·西安易俗社社長、黨支部書記的惠敏莉,早在去年就動意用一部秦腔力作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眾多的劇目中,惠敏莉決定把《黨的女兒》搬上秦腔舞臺。

1983年田華在黃陵縣初見惠敏莉(右)

「與這部戲,或許真的是有緣分。」惠敏莉講道。早在1983年,電影版《黨的女兒》主演田華在陝西延安黃陵縣採風時看了當地劇團學員訓練班小演員們的演出,田華高興地上臺和兩位小演員合影留念,並拉著其中一位小演員的手問:「多大了?」小演員說:「13歲。」田華誇獎她「是陝西戲劇的希望」,並祝願她將來能到北京演出,當年的小女孩就是惠敏莉。

去年8月惠敏莉拜訪田華

惠敏莉說,田華老師當年的鼓勵是她30多年來堅守秦腔不斷奮進的動力。「去年因『永遠的魯藝』活動得以與田華老師再次相見,8月份進京演出期間,我專程拜訪了田華老師,談了我們想改編《黨的女兒》的想法,田老師非常支持,鼓勵我們做好劇目創作,還給我講了她當年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許多經歷,我們特邀田老師擔任藝術指導,老人家也欣然允諾。」

▲陳超武飾演馬家輝、溫軍海飾演孫團長

《黨的女兒》講述了1935年在白色恐怖籠罩下,老根據地人民堅持對敵鬥爭的故事。因叛徒出賣,使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革命工作處於極其危險複雜的環境,為保護遊擊隊密藏的糧鹽和隊員的安全,共產黨員田玉梅與敵周旋頑強鬥爭,果斷建立基層黨組織,力除叛徒,最終為保護黨的革命火種而英勇犧牲。《黨的女兒》滿懷深情地禮讚了革命歲月裡基層女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信仰、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奉獻精神。

在革命年代,有無數個優秀的黨的女兒為了革命事業奉獻生命,在和平年代和建設年代,依舊有一大批黨的女兒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力量。惠敏莉介紹,「我們希望通過秦腔的形式為建黨100周年獻禮,讓『黨的女兒』這種精神再凝結、再傳承。」

2

通力合作,以匠心精神打造精品

劇目彩排開場前,年逾八旬的導演楊通民老師依然沒有停下他的腳步,在後臺來回穿梭,叮囑各個工種應該注意的事項,不時還為演員再叮嚀幾句。

▲開演前楊通民為演員說戲

《黨的女兒》作為一個久演不衰的紅色題材,已有電影、歌劇、京劇等各門類表演形式珠玉在前,均在觀眾中有著強烈的反響。如何讓這部戲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又有秦腔的藝術特色,這是此次作為劇本改編和導演的楊通民考慮最多的問題。

▲彩排結束後與演員交流

一門藝術有一門藝術的表演形式,一個劇種有一個劇種的特色。秦腔《黨的女兒》根據同名京劇移植,融合相關素材重新進行了改編。楊通民介紹,「在京劇文本的基礎上我們突出了一些矛盾,讓戲要有戲,適合秦腔的表現方式,適合秦腔觀眾的審美,再者,我們探索在這部戲中將傳統戲曲的唱、念、做、打進行融合,有情有技。」

▲龐鵬在彩排前調試舞美

西演·西安易俗社舞美設計師龐鵬擔任此次劇目舞美設計,他介紹在構思階段多次與自己的恩師陶隆老師溝通,一定要突出戲曲的特色,一景多用,大部分舞臺裝置以戲曲傳統的景片為主。「這部戲的故事發生在江西一帶,但是我們現在又要移植成為秦腔,在一些景片上特別是建築上我做了一些調整,既有關中農村的特色,讓觀眾產生親近感,又不要丟失故事發生地的地域特點。」

▲音樂總監、配器指揮張新懷

▲司鼓趙根新、板胡張磊

劇中扮演馬家輝的陳超武說,這是他第一次扮演反面角色,挺有壓力,但會盡己所能。扮演張大叔的王宏義說,在楊老師的排導下,他在竭力尋找傳統戲曲的影子,要讓現代戲依然有玩意兒,有傳統戲的痕跡。扮演丹丹、劇組年齡最小只有19歲的何雨馨說,每次排練都會流淚,每次排練老師們都會給自己很多啟發,這註定是自己一次難忘的經歷。

3

古調新彈,百年劇社的時代脈搏

與劇場內秦聲秦韻相伴的,還有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造的「西安易俗文化街區」項目,這個由東大街、北大街、西一路、案板街四面圍合的區域建成後,將成為離鐘樓最近的文化街區項目。即將亮相的易俗文化街區,以西演·西安易俗社為中心,提升易俗大劇院、易俗社劇場,融合秦腔藝術展演、秦腔博物館群落、戲曲文化創意為一體。這對於百年劇社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外立面改造提升中的易俗大劇院

成立於1912年的西演·西安易俗社已走過了108年的歲月,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藝術與學術價值,能否發揮劇社的品牌效應,與時代共振?如今易俗人也在奮力前行。

▲易俗文化街區效果圖

「今年疫情期間,我們以網絡排練的方式啟動了《忠義俠》《雙官誥》《金沙灘》三部秦腔傳統劇目的排練,還排練、錄製了幾部抗疫題材小戲。下半年,我們還有好幾部劇目的創作計劃,一個劇團,還是要用作品說話,提升社會影響力!」西演·西安易俗社業務副經理陳超武介紹。

▲抗疫題材小戲錄製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講話中強調,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作為西演·西安易俗社的帶頭人,惠敏莉倍感振奮,「作為一個百年秦腔劇社,易俗社在不同時期的發展中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注與關懷,在新的偉大時代,我們將牢記殷殷囑託,秉承老一輩秦腔藝術家的初心,主動擔當、主動作為,將秦腔舞臺作為傳播正能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陣地,讓易俗精神與時代共振!」

來源:陝西戲曲廣播

圖片:部分來自中國文化傳媒網

編輯:小紅

校對:曉曉

初審:劉昆

終審:小燕 大臉貓

原標題:《大型秦腔現代戲《黨的女兒》:唱響紅色經典的時代精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漢中原創秦腔現代戲《漢山紅》參加全省優秀劇目展演受好評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9月19日,漢中原創脫貧攻堅題材秦腔現代戲《漢山紅》參加陝西省民營劇團優秀劇目展演在禮泉縣劇院火熱上演。這是陝西省民營劇團優秀劇目來禮泉縣展演的第四場演出,漢中市天漢秦腔劇團帶來的秦腔劇目《漢山紅》,該劇以脫貧攻堅、留守兒童問題為切入點,從駐村第一書記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深度貧困村走合作社道路、發展現代農業、吸引村民回歸的故事,700多觀眾的劇場座無虛席,現場掌聲不斷。
  • 唱響紅色經典歌曲
    唱響紅色經典歌曲 ——南寧三中五象校區合唱比賽 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29日訊(記者 黃新躍)9月28日,夕陽西下,彩霞滿天,南寧三中五象校區歌聲陣陣,紅旗飄飄,樂舞飛揚,該校全體師生齊聚在田徑場
  • 春來茶館、蘆葦蕩裡唱響《蘆蕩火種》,沙家浜實景演繹滬劇紅色經典
    春來茶館、蘆葦蕩裡唱響《蘆蕩火種》,沙家浜實景演繹滬劇紅色經典 2020-07-03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黨的女兒指的是誰,故鄉是哪裡?看完一目了然,原來如此
    由北京京劇院出品、陳霖蒼導演、朱紹玉作曲、當紅京劇名家王蓉蓉領銜主演,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大型京劇現代戲《黨的女兒》,首站第一場於4月23日江西藝術中心大劇院、第二場於4月25日在萍鄉安源大劇院演出成功。
  • 竹谿縣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首次綻放省城
    風吹雨來打,山尖尖上安個家……」12月20日晚,由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新創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在武漢珞珈山劇院鳴鑼開唱,拉開了十堰地方戲曲亮相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活動的序幕。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山茶花》是十堰地區唯一參演劇目。
  • 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頌揚廉政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張漫子)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11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慷慨豪邁的秦聲秦韻唱響一曲廉政文化建設之聲。《關西夫子》從中華廉政文化傳統中汲取思想精髓,以陝西歷史名人、著名的「清白吏」楊震為原型,採用特色鮮明的陝西地方劇種——秦腔這一藝術形式,展現了東漢大儒楊震在知天命之年臨危受命,從潼鄉學館赴任荊州懲貪救災的故事,彰顯其以身許國、生死不避的高尚人格。
  • 新臺好戲開門紅,時代楷模顯真情——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
    新臺好戲開門紅,時代楷模顯真情——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大型秦腔現代戲《民樂情》在張… 2020-12-25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秦腔文化叢書》項目簡介
    本套書系統地將秦腔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經典劇目、習俗劇種、戲劇美學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湧現的傑出劇作家、表演藝術家、藝術團體劇院等內容熔為一爐,是一部融文化藝術性、民俗趣味性和文圖並茂鑑賞性為一體的立體展示秦腔藝術的重要著作。
  • 大型秦腔現代戲《渭華星火》在渭南大劇院隆重上演
    7月9日晚,華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又一秦腔力作《渭華星火》在渭南市大劇院隆重上演,近千名觀眾現場觀看了本次演出。本劇是以「渭華起義」為素材而創作一部大型秦腔現代劇。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渭華星火》是華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實施文藝精品工程以來,打造的第二部展現渭南風採、講好渭南故事、樹立渭南文化品牌的大型秦腔劇目,該劇已被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納入2020年全省重點劇目創作計劃名單。
  • 紅色基因在傳承 紅歌唱響孟良崮
    孟良崮戰役紀念碑上,「崮鄉喜慶過大年」系列活動之一——「紅歌唱響孟良崮」正在舉行。一首首歌頌黨、歌頌祖國的經典主旋律輪番登場。此次插曲在孟良崮首次亮相,便吸引了遊客們傳唱,使得崮鄉深厚的紅色印記與遊客愛黨愛軍的愛國情懷深情共鳴。
  • 大型秦腔《李時珍傳奇》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
    原標題:大型秦腔《李時珍傳奇》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  近日,大型秦腔《李時珍傳奇》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應甘肅省藝研所的邀請來自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月刊編輯部等單位的全國專家與省內的
  • 「萬家燈火耀金城·砥礪奮進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唱響甘肅大劇院
    原標題:「萬家燈火耀金城·砥礪奮進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唱響甘肅大劇院  連續五場惠民演出讓您過足癮  此次活動將進行5場專場演出,除了動聽好看的歌唱舞蹈,還有傳統秦腔劇、秦腔現代戲,各路明星大咖匯聚蘭州,讓觀眾過足「文化癮」!  觀眾席一票「老」粉絲  基層工作者落座C位  首場音樂會由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領銜,攜手十多位閻維文民族聲樂大師班優秀學員共同呈現。「閻維文老師是我的偶像,他的歌我都愛聽,今晚我是專門來聽他的演唱會。」
  • 易縣舉辦新編京劇現代戲《狼牙山》專場演出活動
    付小傑 攝  長城網保定4月24日訊(通訊員 馮英華 記者 李艮春)4月23日晚,北京京劇院大型新編京劇現代戲《狼牙山》在易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演,來自易縣各界的上千名幹部群眾觀看了演出。  為弘揚狼牙山五壯士精神,厚植紅色文化基因,為新時代新易縣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易縣縣委、縣政府進一步紮實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專程邀請北京京劇院大型新編京劇現代戲《狼牙山》演出團,於4月23日、24日到該縣進行兩場專場演出活動。
  • 相約航天城,唱響大秦之腔,10月21日等你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0月21日下午14:30在航天基地攬月閣廣場由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和西安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擂響中華》相約系列之「相約航天城 唱響大秦之腔」大型秦腔演唱活動將如期舉行本次活動以航天文化為主題,將古人對天空嚮往的「飛天」形象與我國現代航天科技文化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臺地廣場景觀。
  • 以文化人 以廉潤心——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唱響首都
    由中國方正出版社、陝西省紀委監委、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出品,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排演的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12月11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慷慨豪邁的秦聲秦韻唱響一曲廉政文化建設的黃鐘大呂,為首都各界觀眾獻上一場文化盛宴、精神大餐。
  • 現代豫劇《柳月灣》唱響「新時代版朝陽溝」
    現代豫劇《柳月灣》唱響「新時代版朝陽溝」 2017-11-20 15:10:06  作者:  來源:新華網
  • 《沂蒙山》:為新時代奉獻一部紅色經典
    為新時代奉獻一部紅色經典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深入實施沂蒙精神傳承工程,精心打造民族歌劇高峰之作《沂蒙山》□ 本報記者 於國鵬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長。山東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唱響一曲大氣磅礴的沂蒙精神讚歌,禮讚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自2018年12月首演以來,已在北京、福州、瀋陽等地和省內演出40多場,讓無數觀眾流下了熱淚、拍麻了手掌。歌劇《沂蒙山》是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優秀文藝成果。
  • 中國歌劇經典片段之紅色記憶 重溫紅色經典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慧清之夜—中國歌劇經典片段之紅色記憶」演出將於2015年7月18日在解放軍歌劇院隆重上演。在演出中您將欣賞到耳熟能詳的歌劇片段,回味激情年代,重溫時代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