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德森林康養發展模式解析,中厚明德助力掘金千億森林康養市場

2020-10-15 中厚明德集團


疫情全球蔓延之下,綠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態備受重視,森林康養便是其中之一。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從2014年9.1億人次增至2019年18億人次,五年內遊客量翻番,且2019年全國森林旅遊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其中森林康養產業異軍突起,發展迅猛。

課程.資訊

【時間】2020年10月31日—11月2日

【地點】北京 ● 農廣大廈(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4號)

【人員】政府機關、開發商、運營商、規劃設計院、投融資企業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層

【本期亮點】康養政策分析、拿地策略、產業勾地、康養項目開發運營、投融策略、案例解析、產業導入策略、資本傾向、項目實地考察……

什麼是森林康養?


森林康養是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並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活動。

研究發現,森林中負氧離子濃度高,植物釋放芬多精等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物質,森林康養活動有助於提高人體內 NK 細胞活性,增加人體抗癌免疫機能預防癌症,降低血壓和心率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提高副交感神經活動預防精神性疾患,同時還具有減壓和放鬆效果,有助於緩解不良情緒,可有效提高亞健康(未病)人群的健康水平等。

森林康養產業最早起源於德國,19世紀40年代,世界上第一森林浴基地創立於德國巴特·威利斯赫恩鎮。有數據表明,德國在推行森林康養之後,成效顯著,國民醫療費用總支出減少了30%。如今,德國已建立了350處森林康養基地,森林康養服務被納入醫保。

而美國森林康養發展模式以保健型為主,主要形式為森林旅遊,二戰後美國森林旅遊開始興起,20世紀90年代每年參與森林旅遊高達20億人次,森林旅遊消費高達3000億美元,美國人均八分之一的收入都消費在森林旅遊上。進入21世紀,森林旅遊已經為美國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

森林康養旅遊在德國、美國大力發展之時,亞洲日、韓等國借鑑其經驗,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森林康養產業。

1982年,日本結合德國森林療法和俄羅斯「芬多精科學」的基礎上,提出森林浴概念。後來,隨著森林療法效果在科學上得到證實,2000年,日本森林康養產業蓬勃發展。至2019年,日本已認證了63個森林醫療基地,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完善的森林康養基地標準體系和資格認證體系。

森林康養產業在中國發展

森林康養在國外發展日臻成熟,森林康養在緩解城市人群亞健康狀態,提高人體免疫力,治療或者緩解神經、循環、血液、呼吸系統等疾病方面得到有效驗證,森林康養產業在中國逐漸受到重視。

中厚明德產業研究院梳理發現,上世紀90年代,森林康養開始傳入中國,湖南、四川兩地開始出現依託農家樂開展森林康養的民間自發形態。2015年,森林康養被列入國家林業「十三五」規劃,中國森林康養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期。2019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關於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具體發展目標,「到2022年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00處,到2035年建設1200處,向社會提供多層次、多種類、高質量的森林康養服務」。2020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四部門公布96個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森林康養的發展既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新期待,又契合了健康中國發展戰略,森林康養產業近五年迎來了飛速發展,森林康養基地更是遍地開花,森林康養產品開始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消費者中。

曾有機構在2019年7月—2020年1月,對廣州市989位遊客進行了森林康養產品選擇意向調查研究。研究表明,91.91%的遊客贊同森林環境能對人體起康體保健作用,86.75%的遊客願意參與森林康養旅遊,但80.28%的遊客對森林康養認知度較低。此外研究也發現,擁有豐富多樣的森林康養產品項目的、優美宜人的自然人文環境的以及專業指導的康養目的地更能吸引遊客參與森林康養旅遊。

所以,管中窺豹,中厚明德產業研究院認為,相比於國外成熟的森林康養產業,我國森林康養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仍面臨諸多問題。尤其在森林康養技術、森林康養產品體系、服務品質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同時,森林康養未來急需與教育、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謀求更大發展空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國、美國及日本多年積累的森林康養經驗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對中國的啟發


中厚明德產業研究院對德國森林康養發展模式梳理發現,德國森林康養(在德國,森林康養被稱為「森林醫療」)已然形成諸多極具國際影響力的森林康養產業品牌,培育了大批森林康養治療師、康養導遊等方面的人才,森林康養產品體系完善,服務科學專業,品質優良。

比如,德國加米施-帕滕基興,依託本地森林資源,打造了康養服務、康養運動、康養公園、醫療診所四大森林康養體系,融合教育、文旅等資源,開發了包括文化藝術、教育、教堂、休閒商業、康養度假酒店、特色節慶活動等業態。

森林醫療:加米施-帕滕基興小鎮擁有綜合醫院、健康中心等多家專業健康機構,是著名的門診療養勝地,為康養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

森林康養運動:加米施-帕滕基興被森林圍繞,空氣清新且負氧離子濃度高,森林具有的晝夜溫差小等氣候特徵及殺菌、降噪等多種功能,長時間行走在森林中能夠產生綠色心理效應,消除眼睛與心理的疲勞,讓人身心舒適。小鎮的一年四季都設有各個主題的徒步運動,讓療養者在氣候治療師的專業指導下學習健康行走的方式。在徒步過程中會有針對性的進行呼吸訓練,強化免疫和心血管系統。除徒步外,還有太極、瑜伽、射擊、網球等豐富多彩的健身運動。

此外,加米施-帕滕基興小鎮建有眾多的博物館、劇院等文化藝術設施,目之所及散發出濃濃的巴伐利亞風情,熱鬧的節慶活動,豐富著小鎮的日常生活,傳承著小鎮的傳統文化。

小鎮根據客群情況還會不定期的開展各類康養課程與講座,與著名企業合作開展私人訂製康養課程服務。在積極發展森林康養服務業的同時,小鎮還開發了藥枕、藥鹽、草藥巧克力等特色康養食品,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銷售……

與德國森林醫療不同,美國森林旅遊更注重「森林+」效應,圍繞優美的森林資源,形成「森林+」教育、營地、觀光、娛樂等豐富的系列旅遊產品。

如美國的威斯康星州-森林縣克蘭登小鎮,森林旅遊是小鎮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並根據客群情況,分別為小鎮居民和遊客開發了不同的森林旅遊產品。2016年森林旅遊收入1380萬美元。自2011年來,旅遊者的森林旅遊支出每年平均增長4.5%。

相比於德國和美國,日本森林康養產業起步晚,但卻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日本已構建了「醫療福祉型森林」、「療養保養型森林」和「預防生活習慣病森林」3種類型的森林康養基地體系。至2019年,日本已認證了63個森林醫療基地,形成了完善的森林康養基地標準體系和資格認證體系。

日本在構建森林康養基地標準之外,更重視軟體建設。森林康養服務中森林療養師作為指導者,要向不同的森林療養者提供適當的療養方案;而森林療養導遊則是森林療養者進行有效的散步、運動的現場引領者等森林康養活動。


未來該如何建設?

借鑑國外成熟完善的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經驗,中厚明德為國內多家機構提供了森林康養策劃規劃服務,融合康養、教育、文旅等產業資源,並成功幫助多家企業完成全國森林康養基地申報,獲得業內一致好評。

如浙江德清龍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項目,中厚明德深度分析德清區位優勢,挖掘森林自然以及文化歷史等本底資源,並對周邊消費群體畫像精準洞察用戶需求,引入科教、娛樂、文旅、體育等產業資源,提出構建以林下農業經濟為特色,以森林旅遊產業為引擎,以森林康養產業為核心,以生活配套產業為支撐的複合型產業體系。

德清龍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總體定位為綱,規劃發展六大功能區,即頤樂康養區、森林康養區 、慢養茶園區、百草藥園區、有機食養區、森林保護區。

以六大功能區為基礎,構建六種模式的產品體系,如森林保護區設置徒步登山步道、騎士營地、樹冠棧道、森林迷宮、樹屋營地、森林研學基地等多業態產品形態。

此外,德清龍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還將分期啟動,打造「2大品牌性節慶+4大不同規格專業賽事+1大行業高峰論壇」節事活動體系,樹立「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品牌形象。

2019年,浙江德清龍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成為中國特色森林康養產業新模式發展探索的排頭兵。

未來,中厚明德將攜手更多合作夥伴,匯聚農業、大健康、親子教育、文旅等產業資源,共享發展機遇,將森林康養等產業資源包運用到合作單位或聯盟項目中,搭建形共享平臺,構建森林康養基地產業鏈發展體系,助力合作夥伴申報森林康養基地,孵化高品質森林康養項目,共同推動中國森林康養產業接軌國際。

相關焦點

  • 森林康養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各地也紛紛開展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工作,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呈現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        10月20日-21日,一場關於森林康養如何發展、森林康養基地如何建設的討論在海南省三亞市進行。
  • 第五屆中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大會隆重舉辦
    2020第四屆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於11月13日在海口市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博覽會由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央委員會、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導,博覽會上同期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和第五屆中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大會。
  •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洪雅高質量詮釋森林康養
    四川新聞網眉山11月7日訊 10月11日至13日,第三屆中國森林康養與鄉村振興大會在洪雅縣召開。2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又公示了2019年度28個國家森林城市名單,洪雅所在的眉山市成功登榜。洪雅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團隊,編制完成《洪雅縣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以「三山」(瓦屋山、玉屏山、峨眉半山)、兩湖(雅女湖、漢王湖)、一江(青衣江)為重點區域,規劃到2020年,全縣建成森林康養基地6個,森林康養小鎮2個,森林康養林30萬畝,森林康養步道60公裡,星級森林人家40家。
  • 你村裡如果有山林,地道君教你做森林康養!
    1 森林康養服務積極發展森林浴、森林食療、藥療等服務項目,以滿足多層次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休閒遊憩等森林康養服務。並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大力開發中醫藥與森林康養服務相結合的產品。基於林下經濟,加強森林康養食材、中藥材種植培育,森林食品、飲品、保健品等研發、加工和銷售。依託森林生態標誌產品建設工程,培育特色鮮明的優質森林康養品牌。
  • 中厚明德解讀:森林康養規劃布局前期實踐要點
    森林康養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其快速發展和多元參與的社會化特點必然需要在管理和規劃層面一邊學習一邊完善,作為同時需要兼顧生態環境、公共利益、社會服務以及運營主體運營效益的擔當者,森林康養基地規劃必須要在項目規劃布局前期對上述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和統籌,以此促進森林康養事業的健康發展。
  • 四川定調:全省發展康養產業,「康養養老」即將風靡四川
    在探索森林旅遊和森林康養發展模式上,四川省有著近20年的森林產業轉型之路,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投入森林康養的資金總額已突破1200億元,3萬餘農戶加入到森林康養產業中,走在全國森林康養發展的前列。考察團成員所到之處,無不感受到當地發展森林康養休閒的熱潮,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發展勢頭之猛,令人震撼。
  • 森林康養 , 一場與森林美麗的邂逅
    三明將樂國有林場鷺鳴灣森林康養基地 圖片來源 | 三明將樂國有林場我國臺灣地區發展森林康養,是從1983年林文鎮博士從日本引進森林浴的概念開始,就此森林浴的概念被推廣至臺灣的學術研究及相關活動課程中。;2018年4月,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在北京成立;2018年4月20日,四川省林學會成立森林康養專委會,搭建全省推動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紐帶與平臺,並於5月5日啟動四川首屆森林康養月暨生態康養日宣傳活動。
  • 河南欒川:發展高質量森林康養產業
    規劃引領 產業集聚 欒川縣以龍峪灣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為依託和核心,將龍峪灣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廟子鎮龍峪灣森林小鎮、廟子鎮南溝溝域經濟示範帶以及周邊6個行政村的森林康養資源進行整合,將區域內近100平方公裡資源進行優化,著力培育森林康養產業集群,建設森林康復中心,使其成為「欒川旅遊」轉型發展的先行區域,以點帶面實現全縣森林資源差異化發展;編制《欒川縣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打造伏牛山旅遊度假康養示範區和全國知名休閒度假健康養生基地
  • 《森林康養專家訪談系列文集2020》刊印完成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市縣、各類康養基地、康養人家等600餘個。但客觀說,「我國森林康養從各個方面均處於初級階段,不管是從政策還是從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森林康養作為一個產業集群「,產業發展模式依然不清晰,相關產業的融合存在欠缺;整體市場接受度不高、缺乏森林康養消費文化和習慣;森林康養產品和服務仍停留在簡單的體驗和休閒層面;森林康養各類人才缺乏等。
  • 湖北竹谿縣:引資5億元打造國際森林康養度假中心
    本報訊 6月10日下午,湖北省竹谿縣人民政府與中青國旅集團籤訂「山泉溪舍國際森林康養度假中心」項目投資協議書。計劃投資5億餘元在竹谿縣泉溪鎮泉源村建設佔地面積約1563畝,集康養住宅、國際康復醫療研究中心、藥膳康養國食中心、小型國際會議中心等內容於一體的國際森林康養度假中心。
  • 日本森林康養產業引進與中國探索!
    森林康養是時代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未來,森林康養不僅能在林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還將成為國民共享的一種生態福利。但是這種康養方式在中國才剛剛起步,甚至是一個意識萌芽的階段。到2030年底,全面建成4大國家森林公園標準化森林康養示範基地,光霧山—諾水河景區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森林康養度假區,帶動國有林場、巴山新居等廣大林區發展一大批成熟的森林康養基地集群。將巴中打造成西部重要的森林康養福地,應著力建好兩大平臺,切實抓好七大重點工程。
  • 發揮優勢 助推森養產業發展 西南林業大學森林康養研究院在昆成立
    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理事長劉立軍,四川省林業廳原副廳長、全國森林康養專家庫專家陶智全,西南林業大學校長郭輝軍,貴州省林業與草原局外產中心主任姚建勇等在成立大會後舉辦的開放式論壇上,圍繞森林康養發展的形勢與政策、科學研究、市場前景、產業融合、市場營銷與品牌建設等內容,進行交流。
  • 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名單公示,六萬大山森林康養基地入圍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 (記者 溫駟昌)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等四部門對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名單進行公示,位於我市的六萬大山森林康養基地成功入圍,成為廣西入圍的4個森林康養基地之一。六萬大山森林康養示範基地位於我市六萬大山森林公園內,規劃面積6620畝,是廣西第一個均衡康養實驗基地。
  • 金華「生態經」 念響森林康養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國家級森林城市,近年來,金華湧現了一批以綠色為名片、以生態為招牌的森系旅遊好去處,如溼地公園、森林城鎮、森林人家等。其中,森林康養成了風頭正勁的新選擇。  深耕生態經濟  森林康養花開各縣市  3月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森林康養產業的重要性,並提出到2022年,我國將建成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產業布局較為合理的區域性森林康養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 三明泰寧:打造全域森林康養聚集樂園
    遊客在境元森林康養基地晨練。臺海網11月13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主辦的全國森林康養產業政策培訓班在泰寧縣舉行。泰寧境元森林康養基地、耕讀李家森林康養小鎮成為現場教學點。森林康養一詞從「森林浴」發展而來。「森林浴」起源於德國的「氣候療法」「地形療法」和「自然健康療法」。近幾年,森林康養旅遊因具有諸多優勢,越來越受到青睞。泰寧縣抓住契機,發揮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的優勢,大力推動旅遊業由純觀光模式向森林康養模式轉變,打造「靜心之城」。
  • 章繼剛:培育創意農業森林康養產業,打造旅居頤養新生活
    在老齡化加劇、生活壓力加大、空氣汙染嚴重的當下,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氣環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內涵濃鬱的生態文化為代表的森林康養開始受到人們關注。森林康養產業成為了文旅產業發展中愈來愈火的新業態、新模式之一。
  • 洪雅玉屏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思路深度解讀
    巫炳松洪雅玉屏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負責人中林聯智庫:您能簡單介紹一下玉屏山森林康養基地嗎?以森林康養為建設目標,基地的建設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現在基地的康養核心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哪些?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康養產品是什麼?
  • 峨眉半山七裡坪:森林康養發展樣本
    近年來,七裡坪以林海奇景為基礎,以世界級遺產峨眉山為根基,以全國首個國際抗衰老健康產業試驗區為背景,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和硬體配套,已經成為川內康養的絕佳去處,也為全省林區經濟改革發展提供了參考樣本。七年大變樣,從原始林海到康養勝地實際上,七裡坪國際旅遊度假區從開發到目前,前後僅有7年時間。其發展迅猛的原因,除了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之外,投資方四川金杯集團精心運作堪稱創造性。7年之前,七裡坪國際旅遊度假區在叢林中萌發,希望的火種在點燃之後,蔚然燎原。如今,每個節假日自駕車去七裡坪度假,放鬆身心,療養身體,成為不少城市居民乃至術後病人的首選。
  • 芳香植物豐富森林康養價值
    本報記者 白兆會        近幾年,我國森林康養產業蓬勃發展,全國各地大力建設森林康養基地,各級財政、社會資本紛紛搶灘森林康養產業,森林康養師、森林療養師、自然體驗師等成為新興職業。        森林康養是林業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
  • 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成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
    日前,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從海南省海口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森林康養發展大會上,捧回了由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授予的「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匾牌,為該鄉發展森林康養和休閒旅遊注入了強心劑。該鄉地處都龐嶺南麓,境內自然風光優美、風土人情獨特,建有大泊水瀑布、小古源漂流、天女散花瀑布群等數十處景區景點,有「瑤族古都」的美譽,並先後獲評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該鄉通過「景區帶村」,發動群眾發展民族特色產業,延伸旅遊鏈條,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行業盡責顯能」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