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閩西客家,領略客家美景,感受客家文化

2020-12-11 小城故事會

閩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和發祥地之一,有著濃厚的客家文化與民俗,深受遊客的喜愛。

在閩西,連城的培田古民居、冠豸山、客家博物館,永定的客家土樓,上杭的客家族譜博物館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好景點。

培田古民居位於連城宣和鄉,是一個古香古色的客家古村落,裡面的古民居建築大多是明清時期建造的,到現在也還保存了很完整;每一棟建築設計都很精美,做工也很精細。裡面還有不少當地村民居住在此,欣賞古建築的同時,也可以感受一下當地客家人的風土人情。

冠豸山位於連城縣城東1.5公裡處,是連城的招牌名景,它被稱為是客家第一神山,不僅集山、水、巖、洞、泉等自然景致於一身,冠豸山的人文底蘊也很深厚,尤其以眾多的古書院著稱,山上還有不少古代名人墨寶和摩崖石刻,濃厚的文化積澱,成為冠豸一道別樣的風景。

連城客家博物館就在冠豸山山腳下,遊覽完冠豸山就可以順道去客家博物館參觀參觀,可以更深入了解連城客家人的歷史。

永定土樓位於龍巖永定縣境內,土樓建築千姿百態,種類繁多,分方樓圓樓兩大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振成樓、承啟樓、馥馨樓、福裕樓等等。土樓是福建客家人特有的建築形式,不僅建築形式獨特,它更是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十分有魅力。

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位於龍巖上杭縣,坐落於上杭縣客家緣文化中心,這裡是客家人主要的家族史料收藏地,是全國唯一的收藏客家族譜的專題博物館。在這裡不僅能看到較詳細的客家族譜,還看到關於客家的各種史料,可以說是客家人的信仰歸宿地,想了解客家,來這裡準沒錯。

好了,以上幾處就是今天推薦的閩西客家遊最值得一去的景點了,當然,還有更多閩西客家風情,等你親自去了解,歡迎到閩西旅遊!

相關焦點

  • 走進「客都人家」客鄉老街:感受客家文化 領略客都魅力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將於12月25日正式開業迎客,項目客鄉老街將客家特色展館、特色美食匯聚於此,讓遊客近距離感受客家文化的精粹。今天就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客鄉老街,感受客家文化,領略客都魅力。
  • 原來,閩西客家青獅是這樣製作的……
    近日,記者來到被譽為「全國武術之鄉」的連城縣隔川鄉隔田村,走進「閩西客家青獅製作工藝傳習中心」,見到青獅製作傳承人黃林正忙著對青獅頭的模型進行第10層的裱紙。
  • 客家青獅製作傳承人黃林:弘揚閩西客家文化
    中新網福建連城4月18日電 (黃水林 張金川)選泥、制模、裱紙、定型……客家青獅的製作工序繁瑣、十分講究。據悉,客家青獅是客家人心目中驅邪鎮宅的瑞獸。在福建龍巖、三明及廣東梅州一帶客家地區,逢年過節都要集中展演、入戶巡演舞青獅,祝福吉祥。其中,尤以連城最為盛行,並成為福建連城縣傳統武術中重要組成部分。
  • 好消息~ 《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出爐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2017年1月,經文化部批准,同意設立客家文化(閩西)生態和保護區,範圍包含龍巖市的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永定區和三明市的寧化縣、清流縣、明溪縣。
  • 何謂客家?客家是文化的概念
    客家學者從血統、方言、地域、文化等多維度對客家概念進行界定,儘管觀點各不相同,但對於什麼是客家人,大體在以下4個方面是有共識的:第一,歷史上從中原地區漸次南遷到贛南、閩西、粵東北邊區,或再從贛閩粵邊區遷往海內外其他地區的漢族人
  • 【客家美食】客家飲食文化知多少?五個派系帶你領略!
    一、贛南派贛南是客家搖籃。贛南菜以石城菜為代表。其取料廣泛,喜鹹鮮香辣,擅長燒、炒、燉、燜、蒸,尤以粉蒸見長;善於採用手工和模具,將原料經過擠、捏、搓、拉及冷熱凝結,加工成泥、蓉、末、粒等狀,然後製成丸、餅及各種造型的手工菜,澱粉輔料較重,代表菜品有三杯雞、芋子餃、大肉丸等。
  • 中國客家博物館落戶梅州 揭客家文化神秘面紗
    梅州人口500多萬人,是客家民系最終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是全國唯一的純客家地級市。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明清以來,梅州在經濟文化發展上後來居上,領先於其他客家地區。
  • 福建省政府發布《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建設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對於客家文化的整體保護、活態傳承和持續發展;對於弘揚客家文化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於增強文化凝聚力、促進文化認同,維護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對於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促進閩西地區實現「五位一體」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 半山文化|客家首府
    汀州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國家AAAA級景區,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連接贛州、梅州的中心樞紐和商貿重鎮,史稱「闤闠繁阜,不減江浙中州」[1]。
  • 傳承客家美食文化 讓舌尖上的客家美名遠揚
    客家菜是客家飲食文化的結晶,如同客家語一樣古老,是中原漢人遷徙南方定居下來後,根據南方的氣候條件,將原來的風俗習慣與南方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相結合而創造出一種新的飲食文化
  • 走進「世界客都」,感受正宗客家人文化,嘗盡地道客家美食!
    想感受最地道的客家人文化梅州是你的不二之選「世界客都」是它的稱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梅州走進客家文化這一生,走過許多地方,看過許多風景,而梅州卻是最讓我難忘的城市。這裡的人、風景、食物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人是我們漢族的一個著名的民系,也可以說是漢民族的一個重要分支,他們是從中原地區合家聚族,輾轉南遷,最後越過贛南石城,到達閩西石壁一帶停腳落居,在武夷山區孕育著客家民系的種子。後又陸續向東越過武夷山脈到達粵東梅州地區,到南宋時期正式形成帶有共同穩定心理特徵和共同使用客家方言的客家民系。
  • 穿上狀元服 品客家美食感受客家文化
    5月10日即將開幕的甘坑客家小鎮分會場,是深圳市龍崗區重點創意文化產業園區,也成為深圳市「十三五」重點打造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列入深圳市「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十大新地標之一。文博會期間精彩活動多達20項。
  • 感受客家文化 體驗生態農業
    本報訊 (記者林婉萍)3日至5日,由省臺辦和省農業農村廳共同主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分線路六「客家文化與生態農業體驗之旅」在我市舉行,來自暨南大學、嘉應學院梅州師範分院、惠州學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的大陸、臺灣學子,以及在梅州、河源、惠州的臺商、臺胞、臺屬約80人參加活動。
  • 汀州客家博物館
    走進汀州客家博物館,映入眼帘的是大型主題雕塑《開拓奮進的汀州客家人》,充分表現出汀州客家人堅韌不拔、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和團結互助、和衷共濟的客家精神,形象再現了汀州客家人千百年來「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建設美麗家園的精神風貌。
  • 走近客家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周田,去體悟客家人對家的生活闡釋吧。葉亞來故居一直以來,客家人都在努力把客居的地方變成自己的家。周田最為有名的圍屋便是其最好的證明,客家圍屋,葉亞來故居。由傳統客家建築工藝建成,內部有形狀各異的院落,結構布局得體實用,是一幢惠州地區典型的客家傳統四閣樓圍屋。客家民俗送日子的婚嫁習俗,客家戲曲,客家山歌,最大限度保留了已經日漸稀薄的傳統文化。
  • 兩岸媒體客家行走進羊角古村 探尋客家祠堂文化(圖)
    臺灣講客電臺主持人、網絡達人溫士凱在羊角村參訪客家祠堂後這樣表達感受。由於地處偏僻,許多建築得以保存,是研究地區軍事及客家文化重要資源。 世能祠    羊角水堡不僅是贛南僅存的一處保存較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清時期鄉村軍事城堡,也是反應贛南客家與少數民族工具發展、文化相互交融的客家古村,具有研究價值。
  • 客家文化長存,歷史名城永記!
    客家文化長存,歷史名城永記!文化是一個地方的基礎,文化也是遊客的旅遊意義,總在一個地方是無法親切感受到當年的歷史變化,只有從當地切實感受,才能明確文化的發展緣由。旅遊是體驗,是生活,是感悟,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是福建長汀縣,這裡更多的是客家文化,不像廈門的閩南文化,長汀屬於閩西,說起長汀的歷史,還得從汀州城說起,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依山傍水而建,城內的建築依舊保存完整,古老而又富有特色,長汀隸屬於福建龍巖市的管轄範圍,而長汀又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充滿了古老的韻味。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客家文化】廣東省最具客家特色的古村
    客家人的先民是從中原地區來的,省內除了梅州是客家人主要居住地以外,河源韶關等地也是說客家話的地方,本期「粵遊地圖」帶大家走進廣東省內那些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