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生物重磅抗腫瘤化藥即將獲批,劑型國內獨家

2020-12-24 網易財經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2月26日訊,國家藥監局(CFDA)網站顯示,海王生物(000078.SZ)申報生產的3類抗腫瘤新藥替吉奧片和其原料藥奧替拉西鉀的狀態變更為「審批完畢-待制證」,其中,奧替拉西鉀已附有國藥準字H20140016。這意味著海王生物有望在1個月內取得上述產品的生產批件,完善公司抗腫瘤生產線。

除了原研藥企外,目前國內僅有3家藥企擁有奧替拉西鉀和替吉奧製劑的生產批文,分別是齊魯製藥、恆瑞醫藥(600276.SH)和山東新時代藥業,但製劑均為膠囊劑型。

替吉奧膠囊早在1999年由日本大鵬藥品工業株式會社研發生產,商品名為「愛斯萬」,是一種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劑。目前愛斯萬已被日本批准用於治療晚期胃癌、頭頸部癌、直腸癌、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乳腺癌、胰腺癌和膽管癌等7類腫瘤疾病,具有很高的單藥有效率。2009年,愛斯萬以晚期胃癌適應症在我國正式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晚期胃癌的化療,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替吉奧,治療有效率(CR+PR)可達44.6%以上,已經成為日本治療晚期胃癌的一線用藥。瑞銀證券2014年1月最新研報顯示,國產替吉奧膠囊自2009 年在國內上市以來即快速放量,PDB數據顯示,其2010-2012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24%,2012年國內銷售額約4.46億元,預計終端規模接近14億元,躋身國內抗腫瘤藥前十大品種。

海王生物主營醫藥商業和醫藥工業兩大板塊,產品橫跨抗腫瘤,心血管、海洋藥物、呼吸系統、抗感染等多領域。根據CFDA信息,除了海王生物外,目前申報替吉奧片的企業還有5家,齊魯製藥作為5家中唯一申報生產批件的企業,其於2011年7月申報的替吉奧片目前處於在審評狀態。

發稿:崔立梅/古美儀 審校:沈瑋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官方微信互動DZH_news 上海站電話:+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電話:+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查看更多個股新聞,請登陸大智慧365。

本文來源:大智慧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齊魯製藥安可達獲批上市 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人民網濟南12月9日電 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這標誌著齊魯製藥歷時近10年科研攻關的重磅產品——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安可達)即將進入臨床使用,屆時將惠及眾多患者。 貝伐珠單抗由羅氏公司開發,2004年首次被美國FDA批准上市,目前已經成為歐美市場抗腫瘤治療的基礎用藥。
  • 又一國產抗癌藥獲批上市 系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12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這標誌著齊魯製藥歷時近10年科研攻關的重磅產品——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安可達)即將進入臨床使用,惠及眾多患者。貝伐珠單抗是一種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由羅氏公司開發,2004年首次被美國FDA批准上市,目前已經成為歐美市場抗腫瘤治療的基礎用藥。貝伐珠單抗可選擇性地與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結合併阻斷其生物活性。
  • 百億腫瘤重磅來那度胺 國內3家過評
    截止目前,國產獲批的三家來那度胺膠囊企業全部過評。來那度胺是由新基研發開發,作為新一代免疫調節劑,具有免疫調節、抗血管生成和抗腫瘤特性,臨床廣泛應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療,是目前國際和國內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的常用藥物。
  •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啟動 化藥仍唱主角 糖尿病、抗腫瘤等常用藥...
    據悉,此次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仍以化藥為主,同時涉及多個抗糖藥物、抗腫瘤用藥以及大品種注射劑,此前備受關注的生物製品和中成藥則不在其列。業內人士稱,隨著藥品集採不斷深入,臨床大品種降價不可避免,集採常態下市場競爭勢必加劇。
  • 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
    該藥是國內獲批的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主要用於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  貝伐珠單抗是利用重組DNA技術製備的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IgG1,通過與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結合,抑制VEGF與其受體結合,阻斷血管生成的信號傳導途徑,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作為抗腫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藥物之一,貝伐珠單抗被應用於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創新...
    聯絡郵箱:sbcxyyb@163.com截至8月13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053.25點,較7月1日基期累計上漲53.25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82%,表明我國創新藥的研發趨向積極。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裡指數走高的原因包括4個創新藥獲批臨床,我們將其納入了指數樣本,太極集團、成都海創等的重磅創新藥臨床試驗狀態向前推進。
  • 藥明生物賦能Arcus Biosciences研發同類最優抗腫瘤CD39抗體
    上海和加利福尼亞州海沃德2020年12月10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開放式生物製藥技術平臺公司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與專注腫瘤領域的生物製藥公司Arcus Biosciences(以下簡稱Arcus,紐交所股票代碼:RCUS)今日宣布擴大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恆瑞醫藥1類抗腫瘤創新藥氟唑帕利膠囊獲批上市
    原標題:恆瑞醫藥1類抗腫瘤創新藥氟唑帕利膠囊獲批上市   12月14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信息顯示,
  • 抗腫瘤藥物:靶向藥的黃金二十年
    全球抗腫瘤藥物獲批情況: 靶向藥的黃金20年1997至2017年,FDA共批准141個抗腫瘤藥物上市(不含輔助藥物),其中化學藥物106個,生物製品35個(包括2個ADC)。2017年全球前10大抗腫瘤藥全部為靶向藥,其中6種為大分子靶向抗腫瘤藥(單抗、細胞因子),4種為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2017年前十藥物合計銷售額共540.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3.4%,佔2017年全球抗腫瘤市場份額達47.9%,可以說當前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的高速增長是由靶向藥物來推動的。
  • ...國內仿製藥246項,小分子新藥37項,生物大分子26項,新型給藥系統...
    在創新藥方面,科倫近日也有了新進展。1月26日科倫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創新產品類風溼關節炎治療藥「KL130008膠囊」獲CFDA註冊受理。   除了產業方面,近日還有科倫高管增持公司股份的消息。
  • 泰凌醫藥:攜手Pfenex開發新重磅藥,期待戰略轉型突破
    特立帕肽是禮來的Forteo的生物類似等效藥,目前在美國進行臨床III期的研發階段。繼2017年剝離出裡葆多業務後,公司全面結束了代理業務,轉而集中精力,專注於創新藥的研發和銷售,那麼在這個時間點,該如何重新認識轉型後的泰凌醫藥呢?
  • 中國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安可達)獲批上市,來自齊魯製藥!
    2019年12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近日批准齊魯製藥有限公司研製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可達)上市註冊申請。該藥是國內獲批的首個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生物類似藥,主要用於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
  • 微芯生物投資價值分析:專注於first-in-class的創新藥先鋒
    前言微芯生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新靶點發現的原創藥企業,公司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三大品種都是 first-in-class 級別。我們認為隨著新適應症的不斷獲批,西達本胺具備持續放量的潛力,未來有望成長為銷售峰值在 20 億級別的重磅炸彈。2) 市場認為公司產品單一,目前僅 3 個主要產品,未充分認識到公司特有的化學基因組學研發平臺的價值以及公司在研發方面超高的效率。
  • 君實生物與微境生物就四款抗腫瘤小分子藥物達成全球開發與商業化...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許偉9月16日晚,君實生物宣布,當日與微境生物達成合作協議,在全球範圍內就微境生物的四款在研抗腫瘤小分子藥物(XPO1抑制劑、Aurora-A抑制劑、EGFR-exon20
  • 八月這9款創新藥在中國獲批,來自拜耳、武田、吉利德科學等
    這些創新藥中,不僅有首次在華獲批上市的新療法,也有新適應症和生物類似藥。本文中,我們節選部分創新藥(9款)與大家分享(排名不分先後)。3、 萌蒂製藥:普拉曲沙普拉曲沙是一種抗腫瘤葉酸類似物代謝抑制劑,可競爭性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DHFR是一種葉酸依賴性酶,參與構建DNA和其他過程。該藥物也是一種通過葉酸多聚穀氨醯合成酶進行多聚穀氨醯化的競爭性抑制劑。這種抑制導致胸腺嘧啶核苷和其他生物分子的消耗,其合成依賴於單碳轉移。
  • 吉因加與信達生物達成戰略合作 共推抗腫瘤藥Pemigatinib伴隨診斷...
    雙方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基於信達生物合作夥伴Incyte在美上市抗腫瘤藥物pemigatinib(信達生物研發代號:IBI375)在中國地區的CDx試劑,用於檢測膽管癌患者的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突變。信達生物新藥生物與轉化醫學部副總裁徐偉博士表示:「伴隨診斷作為精準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預測患者針對特定藥物的治療反應至關重要。
  • 國內首個吸入抗生素將誕生!限抗、集採後,1600億市場能否擺脫頹勢?
    全身用抗細菌藥市場暫無吸入劑型圖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全身用抗細菌藥的銷售情況(單位:萬元)(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圖2: 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全身用抗細菌藥劑型格局(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
  • 上市公司創新藥布局(附名單)
    恆瑞醫藥目前產品線主要覆蓋抗腫瘤、手術麻醉和造影劑等領域,從其創新藥布局來看,抗腫瘤布局依然最廣,也在向免疫疾病、糖尿病等大病種領域擴展。如為加速生物藥的布局,2018年石藥集團收購了武漢友芝友股權39.5%。目前石藥集團大分子創新藥、小分子創新藥的布局趨於全面,布局涵蓋抗腫瘤藥物、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藥物。石藥集團在研品種SYHA1803、SYHA1805、SYHA1807等全球均無同類產品上市。
  •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啟動 化藥仍唱主角
    據悉,此次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仍以化藥為主,同時涉及多個抗糖藥物、抗腫瘤用藥以及大品種注射劑,此前備受關注的生物製品和中成藥則不在其列。業內人士稱,隨著藥品集採不斷深入,臨床大品種降價不可避免,集採常態下市場競爭勢必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