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街頭用電熨鬥賣小吃,小時候夢想做的事終於有人做了

2020-12-12 愛美食的小琪琪

小時候調皮,總喜歡在媽媽幹活的時候給她添麻煩,因為對事物好奇,所以只要是沒見過的都想碰一碰摸一摸。那時候看見媽媽用電熨鬥熨衣服感覺很有趣,於是突發奇想,能不能用電熨鬥做飯呢?

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以後就被警告,不讓我再碰她的電熨鬥,不過這個想法一直存在了心裡。後來,當第一次看到街頭一位大媽用電熨鬥做小吃後我才相信,原來這個真的能實現。

這位農村大媽用電熨鬥做小吃,製作方法新穎吸引了很多人駐足,有些好奇的人還買幾個帶回家嘗嘗,一時間生意相當火爆。

大媽做的小吃是春卷,把春卷放在鐵板上加熱,熨鬥的一面塗上食用油,等熨鬥熱了以後放到春卷上,兩面同時加熱,這樣加工出來的春卷看上去表面金黃,引得人食慾大漲。不少圍觀的朋友也掏出錢來品嘗一番。

說句實在話,小編也被大媽這大開的腦洞所折服,沒想到曾經的想法居然變成了現實。其實大媽做的春餅很普通,但不同的是顧客等待的時間縮短了。因為兩面同時加熱起來就不用再來回翻個,這樣受熱也均勻,加熱速度也快。這讓小編想起了很多餐飲人在節省出餐時間所大開的一些腦洞。

例如山村米姑娘,這是家炒飯店,為了減少顧客的等餐時間,研製了自動炒飯機,炒飯不需要再手動被油煙所困擾了。另外,山村米姑娘自助炒飯機是用來解決開店所存在的人工成本,減少了成本使得店鋪利潤提升。

小編認為,有了想法就要大膽的嘗試,一些有趣的點子也說不定會吸引大家,為你帶來收益。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大媽街邊賣熨鬥小吃,8元一份,一天收入上千元,鄰居小攤都眼紅
    大媽街邊賣熨鬥小吃,8元一份,一天收入上千元,鄰居小攤都眼紅!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各個地方都有具有當地特色的小吃,在街頭巷尾我們也總能發現一些稀罕的小吃!現在的街邊小吃做法也是越來越新穎了,這不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大媽用熨鬥做的小吃,聽起來是不是很好奇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熨鬥一般都是用來熨燙衣服的,但是大媽卻用來做小吃的工具,這個想法還是腦洞大開啊。大媽的這個小吃個三明治差不多。
  • 大媽純手工烤燒餅,每天做兩百多塊餅不夠賣,自己卻說不賺錢
    這部美食紀錄片比較詳細的介紹了很多地方的燒餅,咱們國家幅員遼闊有種多種多樣的物產以及風土人情,在吃燒餅這件事上倒是很有默契,不論東西還是南北以前的早餐店都有燒餅。現在好像只剩下北方一些地方還能找到烤燒餅的小店或者小攤。有人說火燒是不是燒餅?
  • 韓國大媽街頭賣「奇特小吃」,30元一個,一天只賣100個!
    韓國大媽街頭賣"奇特小吃",30元一個,一天只賣100個!這裡是韓國街頭,這位韓國大媽做這種街頭小吃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生意一直很火爆。只見大媽手腳麻利,舀了一勺綠豆麵糊在鐵板上。然後在麵糊上面撒上豆芽和蘑菇。然後還要在豆芽和蘑菇上面再澆一點麵糊,是為了要固定住這些食材。再澆一點麵糊,麵糊在鐵板上滋啦滋啦作響。
  • 大學生放棄高薪,到街邊擺攤用「熨鬥」做小吃,每天賣上百份
    大學生放棄高薪,到街邊擺攤用「熨鬥」做小吃,每天賣上百份! 她是一個比較喜歡自由的人,生活一向比較獨立,喜歡自己創業,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去街邊賣小吃,月收入上班的幾倍!
  • 大媽街頭賣「中式漢堡」,1鍋做50個,還不夠賣,顧客:太難買!
    大媽街頭賣「中式漢堡」,1鍋做50個,還不夠賣,顧客:太難買!而且現在這邊的小吃都是經過統一規劃的,吃起來更加讓人放心,在我們這邊街上最受歡迎的就是大媽賣的中式漢堡,幹嘛一鍋就可以做出50個,但是就算是這樣都不夠賣,很多顧客都說:他家的這個中式漢堡太難買了!
  • 大媽街頭賣「稀罕」小吃,10元5個供不應求,顧客:比飯店便宜
    大媽街頭賣」稀罕「小吃,10元5個供不應求,顧客:比飯店便宜!吃貨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於吃貨來說,沒什麼是不能吃的,也沒有什麼是吃不能解決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吃貨吃不到的。那麼如果用一句話證明你是吃貨,你會怎麼說?
  • 大姐街頭賣「手工冰棍」,6元一根,不用水不用電,做的跟不上賣
    大姐街頭賣「手工冰棍」,6元一根,不用水不用電,做的跟不上賣。圖片中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因為大家在街頭賣的手工雪糕,我們可以看到製作這個雪糕的是一個圓形的大童,而這個製作過程不需要電,也不需要冰箱,只需要用手輕鬆的搖晃幾下就可以了,這樣的雪糕採用的是一些果汁和一些黃豆紅豆製作而成的,絕對是純手工的,口味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沒有任何的添加劑,吃起來也是更加放心的,因此這樣的雪糕是非常受人喜歡的。
  • 大媽街頭賣「童年美味」,路人不識貨都不買,內行看到連筐直接端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街頭的美食愈發地豐富起來。而我們對於美食的追求也不斷地提高。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並不看重能不能吃飽,而是這個食物口感如何,賣相好看不好看。大家走上街頭發現新鮮的小吃時,第一時間就是看看它的賣相好看嗎?發朋友圈會收到多少點讚呢?
  • 韓國大媽擺攤賣小吃,一款油炸餅「風靡」熱賣,學生擠破頭都來買
    不得不說現在街頭小吃是真的多了,各種食物都很有吸引力的,沒有高檔酒店的精緻奢華,即便是簡單的街頭小吃,同樣有屬於它們的美味所在。而且根據不同國家不同的飲食文化來說,即便是街頭小吃的差別還是挺大的,口味各異,風味截然不同。不知道你們都有關注過哪些國家的小吃呢?
  • 吃了幾十年的小吃,第一次見用「電熨鬥」做的小吃,品嘗後搶著買
    今天所分享的這種小吃,是小編在逛街的時候偶遇的一種創意美食,小編吃了幾十年的小吃,這還是第1次見這種用電熨鬥做的小吃,開始我也覺得很新鮮與好奇,於是就買了一個嘗了一下,等嘗完以後我搶著買了10個。一位40多歲的大姐在路邊擺攤兒賣小吃,這大姐用來做小吃的工具,吸引了很多人圍觀。
  • 大媽街頭賣「醜小吃」,被路人嫌棄,行家路過直接全包:都不識貨
    對於生活而言,也在享受美食是一件極為享受的事情,吃遍這天下間的極致美味,也是每一個吃貨的終極夢想,而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歲月當中,中華民族發展出了極為燦爛的飲食文化,中國作為美食大國也是很多老外吃貨的朝聖地。
  • 大媽街頭賣「手工」小吃,5毛一片遭哄搶,食客:去遲了買不到!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吃東西不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更多人開始在意它所帶來的味覺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因此不管是酒店裡的山珍海味,還是街頭路邊的廉價小吃,即使所用的食材再簡單,只要經過人們的精心烹飪,有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受到食客喜愛的,就可以被稱為美食
  • 大媽街頭賣韓國版「車輪餅」,做法講究,出一鍋火速被搶購一空!
    大媽街頭賣韓國版「車輪餅」,做法講究,出一鍋火速被搶購一空!美食都有傳播性,就像是一個地方的火爆小吃,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往往很快就會遍布各地,當然這裡面的重點,也是在於這種小吃是足夠好吃的,不然就算再怎麼廣泛宣揚,都不會有人想要去嘗試。
  • 農村用「熨鬥」做出來的小吃,生意超級好!日進千元不是事兒!
    咱們農村人最擅長的就是做稀奇的小吃了,不僅有創意,味道還十分好吃,好多人吃過以後都覺得十分好吃,只是好多時候大家都沒機會吃到而已。這不最近兩天又興起了用「熨鬥」做出來的小吃,味道超級好,據說生意非常好,日進千元都不是事兒,不知道你見過沒!這個就是傳說中的熨鬥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叫什麼,其實這個就是咱們農村人自製的大鐵烙,在用之前在烙板上把鐵烙給熱好,這樣就保證鐵烙能夠達到最佳效果了。
  • 70後大媽擺攤只做一種小吃,每天用兩筐蛋,女顧客:吃完很有精神
    #幾乎每一條路上都有街頭小吃,並且還都是流動小攤。街頭小吃種類很多,各個小吃攤為了能夠留住顧客總是儘可能豐富菜單種類,可是也有人擺小攤只做一種小吃。街頭小吃的不論種類有多豐富,實際上烹飪方式都大同小異,不是油炸就是燒烤或者煎烤,無外乎就這幾種做法。
  • 街頭「手工冰棍」,不用電不用水,日賣200個,做的跟不上賣的!
    街頭「手工冰棍」,不用電不用水,日賣200個,做的跟不上賣的!,而且這種雪糕在製作的過程中不用電,也不用水,就能夠做出來。這個雪糕是街邊賣的手工冰棍,而且這種冰棍在製作的時候,他製作的工具是一個圓形的大桶,在製作的時候不用電,只要用手不停的搖晃就能夠做出冰棍兒,在這冰棍是水果冰棍裡面加的,有果汁是純手工製作的,而且口味多種多樣,想要吃哪一種好聞的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這種冰棍賣的也是非常火的一種。
  • 大媽街頭賣「它」,1塊錢2個,一天賺500塊,顧客嘗過後瞬間淚崩
    中國的美食有很多,見過的沒見過的,還有從國外引進再做改良的等等,種類非常多,數不勝數,隨隨便便走在街頭,都能發現從未品嘗過的美食,近來來,熱愛美食的人中間流行了一種名詞叫」吃貨「,顧名思義就是能吃,會吃的人,這類人每天奔走在街頭,尋找各種各樣的美食;中國的吃貨非常多;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介紹的這款美食
  • 大媽街頭賣「素綠蟲」,路人懷疑是色素,吃貨:買少了對不起自己
    大媽街頭賣「素綠蟲」,路人懷疑是色素,吃貨:買少了對不起自己!比如說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這種美味,從遠處看它就像是一條條綠色的蟲一樣,眾所周知,蟲也算得上是一種葷食了,畢竟很多蟲子現在都是可以食用的,營養價值還不低,但是大媽在街頭賣的這種綠色的,類似於蟲一樣的食物則是素的,但是大媽街頭賣「素綠蟲」的時候,大部分路人都表示非常懷疑,因為顏色看起來就像色素染出來的一樣。
  • 70後大媽用祖傳配方做燒雞,一天800隻不夠賣,有人心急跑鍋裡撈
    有一位70後大媽做燒雞二十多年,她們家的燒雞不僅零售還做批發,不少開滷菜店熟食店的人都會來她這裡拿貨,可見她的燒雞真的很有特色。燒雞全國各地都有,但是這位大媽家裡做的燒雞能夠這麼受歡迎可見她的燒雞是相當有特色的,據大媽自己講她們家的燒雞配方是祖傳的,全城只有她們家能做出這個味道的燒雞,別人家做不出這麼好的燒雞,燒雞配方傳到他們兩口子這代後又做了一些調整,因為過去烹飪手法受限制條件太多,所以做餐飲也要與時俱進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規。
  • 退休大媽賣「純綠色」小吃,手工製作乾淨衛生,十幾年從不漲價
    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家對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好吃還要好看,最重要的還得乾淨衛生;而且現在街邊賣小吃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逐漸激烈,做得不太好的甚至有不良行為的很快就會被淘汰掉,但也有一些店鋪,不光在當地小有名氣,還逐漸成為了網紅打卡「勝地。」